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政治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大致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中国政治力量在受到社会力量和资本力量必要制约的同时,大致维持了自我规范和引领资本力量于社会力量的能力。中国发展的这一特点对于中国超越西方具有决定性意义。该观点认为

A. 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B. 资本力量创造了财富增长的世界奇迹

C. 社会力量通过互联网影响政治和经济

D. 三力平衡政治引领是中国崛起的保障

 

1934年9月《红旗周刊》指出:“湖南……江西等六省灾情最重,良田被毁,饿殍遍布,国民政府因国民党腐化而救灾不力,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工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该文章的主旨是

A. 向全国通报六省灾情以争取救援

B. 揭露国民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动性

C. 只有建立人民政权才能断绝灾害

D. 将救灾工作同土地革命结合起来

 

清朝入关后,要求汉族男子改穿满族服装,允许汉族女子保留传统服装。辛亥革命后,北方汉族妇女也开始穿旗袍,其样式不断翻新。但是,1933年5月《女子月刊》上发表了“乡下老太婆”的文章,其中写到,过去满人灭明,尚能“男降女不降,而现在糟透了,女子也降满人了”。材料表明

A. 东北的寒冷及游牧生活产生了旗袍

B. 社会新观念与旧观念之间存在冲突

C. 辛亥革命使女性主体意识最终确立

D.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服装有复古趋势

 

下表为中国近代史上不同派别人物关于办洋务的意见,他们都主张

旧式商人

朱其昂

若由官设商局招徕(富商投资),则各商所有轮船股本,必渐归官局

洋务官吏

盛宣怀

筹国计(办轮运)必先顾商情……试办之初,必先为商人设身处地

早期维新思想家

郑观应

泰西轮船、机器、火炮之精……以此致强,以此致富,若中土仿而行之,势必雄跨四海

 

 

A. 不同程度上发展民族工商业

B. 主要形式是实行官督商办

C. 主要目的是抵御西方经济侵略

D. 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清代内务府是独立于政府行政机构之外,自成体系,管理皇室、皇族一应事物的机构。内务府官员属流官,定期更换。另外,内务府财政收入不仅来源于皇帝私产,也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内务府的财政支出,不仅用于宫廷,也用于军费、赈济等。材料表明

A. 清政府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

B. 皇室特权是清政府腐败的根源

C. 清朝中央权力处于分散状态

D. 内务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补充

 

1027年,宋仁宗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据此可知当时

A. 劳动力的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

B. 租佃制下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C. 统治者实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D. 租佃关系在北宋居主导地位

 

秦朝咸阳的布局过大,将周围数百里土地都囊括其中,造成国家负担沉重,难于管理和防守。汉朝长安的布局力求突出主体,建筑集中,特别注重以皇权、军事、礼制三大主题进行规划。首都规划的变化反映出

A. 汉朝皇帝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B. 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C. 行政中心的职能和管理日趋完善

D. 儒家思想指导了首都的规划建设

 

下表为有关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据此可知

项目

甲骨文

金文

时间

盘庚迁殷至纣辛亡国

殷商晚年至战国之末

识别字数

一千多

一两千

用途

占卜

颂扬功烈庆赏,多有子孙永垂后世之意

内容

农业、畜牧、货币、交通、家族宗法、战争、国家起源、阶级关系、土地制度等

祀典、赐命、征伐、契约、铭刻,结尾常见“其子子孙孙永宝用”等语

篇幅

每篇一、二字到一百多字

数十字到几百字

 

 

A. 甲骨文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

B. 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

C. 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

D. 金文作为载体是有历史意识的

 

近几年来,日本政坛的右倾化与中日关系恶化引起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回顾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选自北师大版《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上册

材料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节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邦交正常化,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929日)

(1)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侵华罪行两例。中华民族能够“报仇雪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的最直接原因和最深远意义分别是什么?

(4)上述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给了你怎样的启迪?

 

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六周年。九十六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此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取得什么成果?

(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结合国情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势力,请举例说明。

(3)新中国建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新时期,中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有何认识?

 

中国古代已形成一套完备的文官制度,在用人方面.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趋于完善,不仅对自身统治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曰“贤良”……“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本是想替当时用人定一客观标准……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磨代针对此弊……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考试。这种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西方在其选举政治领袖之外,还得参酌采用中国的考试制度来建立他们的所谓文官任用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选官制度的标准并概括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便大错”所指的选官制度的名称。据材料二,指出该制度的弊端。较之于这一制度,隋唐实行的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明清之际,有一位思想家,他发出了“保人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呼唤。梁启超将这句话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顾炎武

D. 董仲舒

 

宋朝陈亮说:“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由此可如其主张

A. 工商皆本

B. 重农抑商

C. 对外开放

D. 经世致用

 

下图漫画形象地反映了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后许多国家申请加入的场景,其中不乏欧洲发达国家。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A. 发展中国家主宰了世界经济

B. 经济区城集团化获长足发展

C. 中国国际影响力有很大提升

D.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二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该政策的弊端主要是

A. 穷人得不到实惠

B. 贫富差距扩大

C. 加重政府财政负担

D. 激化社会矛盾

 

1929—1933年爆发了一次空前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给世界带来极大的危害。造成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 银行纷纷倒闭

B. 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C. 大批工人失业

D.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消费不足

 

技术革新往往会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引起巨大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是

A. 人们可以坐火车出行

B. 利用电话互致问候

C. 手机微信与亲友聊天

D. 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某位欧洲航海家说:“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该航海家应是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达·伽马

D. 麦哲伦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境内外多家电视台对这次会议分别进行了现场直播和报道。这一现象体现的电视功能是

A. 娱乐大众

B. 远程教育

C. 艺术展示

D. 传播资讯

 

在中国近现代,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有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立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这一服装是

A. 列宁装

B. 西装

C. 中山装

D. 长袍马褂

 

我国农村的改革已走过30多年的光辉历程,30多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33.6元,到2012年增加到4140元;30多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2.5亿,到2012年,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减至2500万。该变化是由于

A.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下图是某一时期的纪念状。据此可如当时中国处在

A. “过渡”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文革”时期

D. 改革开放新时期

 

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位售价下降了25%左右,对该材料理解合理的是

A.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体现国人崇洋媚外心态

D. 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繁荣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层次”“制度层次”和“思想层次”三个阶段。其中属于“器物层次”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历史学家黄宗智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其旨在说明

A. 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

B. 中国经济总量居界前列

C. 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基础

D. 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新突破

 

某班同学在学习“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时进行了小组合作探究,他们讨论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 春秋战国出现了铁犁牛耕

B. 汉朝出现纸币“交子”

C. 宋代“市”突破时空限制

D. 明清时期出现“商帮”

 

在某同学所写的论文中有“三八线”“柏林墙”“北约”“华约”“古巴导弹危机”等历史名词,由此可推断他研究的是

A. 美苏两极对峙

B. 经济一体化

C. 两极格局瓦解

D. 政治多极化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正式颁布。下列规定符合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的是

A. 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B. 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C. 总统和议会议员由民选产生

D. 宰相不对议会而对君主负责

 

下图反映的是1689年在伦敦为庆祝威廉和玛丽继承王位举行的一场庆典集会的场景。下列各项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A. 光荣革命

B. 英法战争

C. 工业革命

D. 独立战争“我们到英国执政了!”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沉淀的精华。追溯当今西方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源头应是

A. 《人权宣者》

B. 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和罗马法

C. 《权利法案》

D.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