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六典》记载:“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这反映了唐代手工业者

A. 地位优越

B. 职业世袭

C. 遭受歧视

D. 地位低下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这一“工程”是指

A. 隋唐大运河

B. 都江堰

C. 郑国渠

D. 灵渠

 

下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 东汉

B. 南朝

C. 隋朝

D. 南宋

 

《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天仙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材料(    )

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表达了自耕农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它是自然造化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晶,堪称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瑰宝……为川西平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里的“它”是指

A. 郑国渠

B. 井渠

C. 都江堰

D. 灵渠

 

以下是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

A. 州县集市的密集度北方超过南方

B. 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 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吕氏春秋·重己篇》记载大力士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勯(dān,尽),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竖子引其棬(juàn,牛鼻环)而牛恣所以之,顺也。”与之大致同时代的是

A. 田庄手工业发达    B. 铁农具的使用

C. 曲辕犁得到推广    D. 郡县制普遍确立

 

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手工艺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

C.商帮势力崛起                 D.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

 

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率天下……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

C.贵金属货币的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1656年,清政府颁布法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规定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并严惩一切私下诸番互市者。这一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A.沉重打击了海外航运业的发展  

B.使清政府直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C.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D.导致沿海商民的经济收入锐减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A. 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

B. 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

C. 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D. 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特定的人群而非特定行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与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和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如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 “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 “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 “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 “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 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 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 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 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题文)(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Ⅱ)“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 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 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 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 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题文)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

转变的办法”是指

A. 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 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 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D.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17年海南卷)如图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A. 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

B. 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C. 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D. 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下图为“1953-1973年中国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1953、1958、1968、1973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A. 1953年中国GDP超高的增长率是因为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

B. 1958年中国GDP增长率远远高于世界是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C. 1968年中国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根源是周边国家形势的恶化

D. 1973年中国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下面是1949—2004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统计图,其中1960—1964年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的下降

A. 是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

B. 是经济建设“左”倾错误的表现

C. 有利于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D. 体现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

 

解读下图,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A. 是一次消灭富农阶层的社会变革

B. 提高了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程度

C. 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D. 是一次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

 

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D. “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题文)“一五”计划规定,五年中的国家投资总额为766.4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55.8%,各部门所占比例按计划规定(如下表所示)。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 充分利用了旧中国原有工业基础

B. 注重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统筹发展

C. 初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 着力改变原有工业布局的不平衡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就是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对城市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禁止私营商自由经营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

A.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 消灭当时中国存在的私有制

D.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下图是“二五”计划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发展趋势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1958—1960年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轻工业的快速发展

B. 1961—1962年的下降与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有关

C. 1958—1960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趋势

D. 1960—1961年经济发展的“左”倾错误得到根本遏制

 

(题文)“一五”计划是在人民政权得以巩固的情况下开始的,它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到1957年底,156个项目中有135个已施工建设,有68个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产。材料旨在说明“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A. 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B. 完全依赖于苏联经济技术援助

C. 得益于苏联的援助和国内环境

D. 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历史图片在一定程度上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下图可以用来见证我国

A. 20世纪50年代农业集体化成果

B. 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运动

C. 20世纪70年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D. 20世纪70年代“第二次绿色革命”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巨大。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总结性批判,开创了具有……务实精神的一代进步思潮。

——摘自岳麓版教材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孔子被认为是“保守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的思想依据各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的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这种“进步思潮”的共同主张及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的经济繁荣得益于强有力的帝国统治,帝国对于商业活动采取了务实政策,并能控制庞大的人口和广袤的土地,从而维持了一个长期的王朝中期繁荣。直到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出现很大的相似性,但正是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

——摘编自赵鼎新《加州学派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材料二  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迅速崛起。赵鼎新认为西方崛起包含五个交叉重叠的历史进程。军事竞争(连绵不断的战争)和经济竞争推动下的强烈的理性化取向以及积累性发展。欧洲国家力量强大之后天主教世界的崩塌以及其他宗教、世俗形态的兴起。资产阶级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方面的纵深发展……政府与商人联盟的存在:政府依赖商人敛财创收,以及维持殖民地的运作;而商人则仰赖政府的保护,以此进行市场扩张。

——摘编自赵鼎新《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叶中国经济繁荣的原因,并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的原因和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经济发展的“相似性”。

 

国家是文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政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

(1)根据材料,秦始皇制玺的史实反映出他所创立的国家体制有哪些特点?

材料二

材料三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2)根据材料二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与九品中正制相比有何进步?

材料四任何一个州,都不可能仅凭自己动议,便能合法地退出联邦——而任何以此为目的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联邦是不容分裂的。……就自然条件而言,我们是不能分离的。我们决不能把我们的各个地区相互搬开。……合众国总统的一切权威都来之于人民,人民并没有授予他规定条件让各州脱离出去的权力。……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它(南方叛乱诸州)有一天会被我们的良知所触动,再次奏出联邦合唱曲。

——林肯总统1861年就职演说

(3)据材料四,概括林肯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邦政府“再次奏出联邦合唱曲”的历史意义。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