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反映“上海精神”

A. 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B. 强调中、俄强化了结盟

C. 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D. 加速了亚洲各国的合作

 

标语口号可以营造氛围、扩大宣传。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最可能使用的标语口号是

A.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 “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而斗争

C. “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巴黎公社时期,法国并不存在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

A. 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尚未建立

B. 资本主义经济未得到充分发展

C.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并未激化

D. 领导者大多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同样是古代文明的典范,罗马和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却大相径庭。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

A. 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

B. 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C. 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

D.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王国维《观堂集林》载:“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其所肯定的周王朝崭新政治制度有

①立嫡立长之制

②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③封建子弟之制

④三公九卿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曾在一次外事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深度调整的世界,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发展的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20世纪六十年代,西欧国家为谋求共同发展有何重大举措?这一举措对国际关系带来了什么重要影响?

(3)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又发生了怎样的剧变?其直接原因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认为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的根源是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恩格斯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唯物辩证法使马克思作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而两大发现又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文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反杜林论》

(1)材料一中“不成熟的理论”指什么?根据上述结论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材料二: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

材料三: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列宁和马克思的主张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宁革命主张的主要依据。

材料四: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如“革命不可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而是“各省农民此起彼落的武装暴动

——瞿秋白(1927年12月)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俄两国分别选择了什么样的革命道路?简要说明两国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体现了什么原则?这是哪部法律文献的规定?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争取选举权为目的的激进运动,以争取国会选举改革;工人阶级也掀起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1831年辉格党(自由党的前身)内阁提出改革法案,主张取消衰败选区……空出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降低选民资格。经过反复激烈斗争,终于在1832年通过,英国选民增加了22万人。19世纪中叶,英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再次掀起争取国会选举改革的斗争,1884年自由党格莱斯顿内阁使选民人数从255万增加到450万

——摘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原因。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主要职能,由防范军事威胁为主扩散到全球恐怖主义、能源安全、全球暖化、疾病、网路攻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多元问题上。这一转变的背景是

A. 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制约着强权政治

B. 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

C.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D. 第三世界的兴起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定型

B. 业已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它是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

C. 由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最终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

D. 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构筑了单极世界

 

当前世界格局中存在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对这种局面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一超”是指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 多强主要指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

C. 从近期看美国仍将保持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

D. 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它是一条腿的国家,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由于独脚凳出名的坐不稳当,因此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这意味着日本

A.追求政治大国的愿望会更加强烈

B.继续接受世界由美国领导的主张

C.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会进一步改善

D.将很快失去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A. 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

B. 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C. 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

D. 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

 

1958年法国戴高乐上台后立即向美国闹独立,要求平起平坐,提出欧洲是欧洲

人的欧洲,并且主张单独与苏联建立缓和、谅解和合作关系。其历史背景是

A. 苏联对西欧的威胁减弱,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B. 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C. 欧洲共同体建立,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D. 西欧经济恢复,各国间加强了联系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 推行马歇尔计划

B.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 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罗荣渠先生指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美关系有3个关键时刻:第一个关键时刻(1931年),美国站在错误的一边;第二个关键时刻(1941年),美国站在正确的一边;第三个关键时刻(1945年),美国又转向错误的一边。材料中“又转向错误的一边”是因为美国推行

A. 霸权主义政策

B. 门罗主义

C. 孤立主义

D. 反法西斯政策

 

二战结束后欧洲大陆饱受战火的创伤城乡一片废墟人们衣食无着。共产党和工人组织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欧洲各国的购买力大幅度下降。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举措是(  )

A. 提出杜鲁门主义    B.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成立北约组织    D. 成立关贸总协定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全人类共同的敌人——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北约组织的建立

C. 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D. 华约集团的形成

 

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曾这样评说古巴导弹危机“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这必定会导致这样的结论: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到无核的世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危机客观上缓和了冷战紧张局势    B. 美苏核力量保持均势

C. 美国在危机中的 决策是错误的    D. 美国应严防苏联扩散核武器

 

1917年俄国相继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分别定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选项
 

区别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A
 

革命背景
 

沙皇统治矛盾重重
 

和平夺权化为泡影
 

B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C
 

革命任务
 

推翻沙皇统治
 

推翻临时政府
 

D
 

革命结果
 

两个政权并存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A. A

B. B

C. C

D. D

 

列宁17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沙皇政府的警官问他:“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地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文中的“一堵墙”被推倒是在

A. 《四月提纲》发表后

B. 二月革命中

C. 七月事件中

D. 十月革命中

 

1917年初,一个孟什维克和一个布尔什维克探讨俄国什么时候可能发生革命,孟什维克认为至少需要25年,而布尔什维克则认为至少要50年。然而,仅仅一个月后,二月革命就爆发了。革命加速到来的原因是

A. 俄国政治经济落后

B.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C. 沙皇专制统治黑暗

D. 一战加剧社会矛盾

 

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时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政治问题,即如何“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为此,巴黎公社采取了

①实行直接民主

②成立以工人为主体的国民自卫军

③规定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④规定所有公务员实行低薪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④

 

列宁曾说,1871年“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够……还没有工人政党……大多数工人甚至还不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方法”。列宁认为当时的法国

A. 工人政党还不成熟

B. 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C. 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D. 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B. 彻底废除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

C. 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

D.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里的科学指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法国的启蒙思想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德国的古典哲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C. 俄国二月革命为十月革命作了准备,它的性质也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D.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英、法、美、德建立的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主要共同点是

A. 国家元首都拥有巨大的实权

B. 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

C. 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行使立法权

D. 都实现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原则

 

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1)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A. 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B. 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 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D. 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议会

 

法国1875年宪法的一条修正补充条款:“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国1875年宪法为主要蓝本,同时根据当时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特殊需要加以改造而成。两部宪法都

A. 结束了本国的君主专制

B. 是本国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C. 因人修订宪法内容

D. 阻止了本国的帝制复辟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