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有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读1982—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构成(%)表(下表),对此解读准确的是下表

年份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一人户(%)

11.85

8.46

12.12

14.13

二人户(%)

12.43

14.27

23.51

28.67

三人户(%)

20.67

33.5

39.58

37.57

四人户(%)

23.22

24.1

14.31

11.11

五人及五人以上户(%)

31.83

19.67

10.48

8.52

 

 

A. 小家庭式样趋于单一化

B. 大家庭逐渐消失

C. 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D. 家庭观念日益淡薄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91日《解放日报》)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材料中促成婚姻态度转变的社会条件不包括(    )

A. 社会制度的变革    B. 社团组织的支持

C. 法律保障    D.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浑身伤病的“体操王子”李宁只得到最后一名,一些报道谩骂李宁?为“体操亡子”。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战胜中国女排,新华时评认为?“郎平依然为国争光”。下列关于中国人体育情结变化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中美建交关系改善

B.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C. 思想观念更加开放

D. 民众心态趋于理性

 

1966~1976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1966年为583元,1976年为575元,有小幅下降。全国职工工资总额'1966年为296亿元,1976年为489亿元,增长65%。这说明

A.人民生活水平长时间未得到明显改善 

B.人口的急剧增长抵消了发展成就

C.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涨    

D.政府保证了城镇人口的充分就业

 

1978年后的最初几年里,香港和广东之间的交际语言是粤语,然而到1980年代末时,普通话渐渐成了新的通用语言。这种语言上的变化反映了   

A.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

B.广东和香港间的经济交往密切

C.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

D.说普通话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下表依据江苏省统计局《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人口、家庭结构的变迁》相关内容编制。

1982年-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的构成(%)

年份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一人户(%)

11.85

8.46

12.12

14.13

二人户(%)

12.43

14.27

23.51

28.67

三人户(%)

20.67

33.5

39.58

37.57

四人户(%)

23.22

24.1

14.31

11.11

五人及五人以上户(%)

31.83

19.67

10.48

8.52

 

 

 

 

 

 

 

下列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当代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逐渐以二人户和三人户规模为主   

一人户的一直呈上升趋势     经济发展居住条件改善是其变化的原因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原有的票证供应物资逐年减少,1993年粮票全部取消,结束了50年代以来近半个世纪的短缺时代。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计划经济在我国终结

C.国家全面放开商品市场定价

D.物质生活不断地丰富

 

读图,图中人口结构变化(   

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           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折射出户籍制度改革滞后           成为全国移民浪潮的缩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流行列宁装,60年代初期流行“人民装”,“文革”时期流行绿军装,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更加丰富多彩。改革开放以来的这种变化体现出

A. 外来文化对传统服饰的冲击

B. 人们生活观念的个性化

C. 政治制度决定服饰取向

D. 爱美实用是人们的天性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导的,对轿车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但有人认为其实当时的汽车工业结构是与当时我国的国情基本适应的。与之适应的国情主要是(    

A.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 

B.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我国基本是一个农业国家 

D.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写道:“十几年前,北京是一个灰色的城市,有人甚至称它为‘世界的农村’,人们穿着单调一律……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有

①经济全球化影响

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③改革开放

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一个时期的时尚和流行因素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反映和缩影。下列时尚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 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超短裙在欧洲广泛流行

B.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超短裙成为引领全球的时髦装束

C. 20世纪6070年代,超短裙传入中国,受到中国女性的追捧

D.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流行色彩灰暗的长裙

 

中国经济生活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根本动力是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国有企业的改革

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实行改革开放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体现了

①当代中国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②现代生活节奏的高效与快捷

③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④现代人对于金钱的崇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④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B. 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品位提高

C. 人们的流行语言发生变化

D. 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

 

互联网迅速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使信息、知识更迅速、更便利地传递和共享

B. 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

C. 现代生活方式彻底取代了传统生活方式

D. 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发生变化

 

中国因特网发展极其迅猛,其主要原因是

A. 政府大力支持

B. 民间剩余资本的大力投资

C. 科技的迅猛发展

D. 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离不开因特网

 

我国未来城镇化战略的主要任务是

A. 建设专业化、信息化城市

B. 区域化、网络化城市

C.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节约资源型、生态型城市

D. 绿色和谐城市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几个初具规模的城市群,主要集中在①珠江三角洲

②京津地区

③黄河三角洲

④长江三角洲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对城镇化进程起重要推动作用的是

A. 小城镇的迅速崛起

B.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C. 城市区域化的出现

D. 建立节约资源型、生态型城市

 

城镇化道路是指实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原则和方式,所要解决的是怎样实现城市化的问题。下列有关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从城市化发展模式方面看,小城镇迅速崛起

②从城市化类型方面看,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城市群的雏形

③未来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是: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建国之初,城镇化水平相当低,甚至低于当时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B. 改革开放前,城镇化进程十分缓慢

C.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高速发展

D.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下列对于城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城镇化,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积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与此同时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B.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城市型转向农村型的过程和趋势,使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C.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任何国家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必由之路。

D. 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到2000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50美元,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目标;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提出了新的目标是

A.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B.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10年翻一番

C.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三番

D.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国际经济地位变化,国民经济的增长大大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

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开始向小康迈进

③城乡家庭的最高追求变化,由传统的“四大件”向新的“四大件”转变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导致出现上述重大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②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③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④中国社会环境的安定

⑤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有关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

B. 到1978年,经济取得很大进步,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位列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

C.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超过同时期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年均增长率

D. 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

 

图是《中日GDP发展对比示意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B.二战失败并未给日本经济造成影响

C.因文革的发动,日本GDP超越中国

D.改革开放后,中国GDP一直领先于日本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 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 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