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碓(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享其利。”该材料记载的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白渠

D. 六辅渠

 

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农业是封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发展农业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农业技术的提高是农民致富的关键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汜胜之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对耕作的基本原则、选择播种日期、农作物栽培技术、调节稻田水温法、区田法等均有详细记述。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A. 南稻北粟    B. 因地制宜    C. 男耕女织    D. 精耕细作

 

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贫富差距也明显扩大。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 各国税制的改革

B. 土地买卖的加剧

C. 井田制度的瓦解

D. 铁犁牛耕的推广

 

关于我国农业,早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就已提及深耕易耨;在《荀子·富国篇》中也有多粪肥田”“长斗石,取上种等说法。这些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战国时期

A.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

B.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C.农业主体地位的形成

D.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政府规定,"凡市,当以午时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

——《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

材料二《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小勾栏50余座。其中大的可容数千人。在京瓦肆伎艺就有小唱、傀儡、般杂剧、小说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丰富内容。

材料三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自一旦禁之,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

——《明神宗实录》

(1)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文化现象,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化的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后世产生的影响。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从战国时期开始直至清朝前期,重农抑商政策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对这一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给自足的生产特点使商品经济被轻视

B、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必须关心农民的利益

C、农业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D、国家人口以农民为主,商业没有广阔的市场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A. 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

B. 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

C. 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D. 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特定的人群而非特定行业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产生了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趋向的新经济因素,这种新的经济因素是

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

C.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下列事件对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①白银的广泛使用

②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③高产农作物的种植

④一条鞭法

⑤摊丁入亩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 禁止走私贩运    B. 抑商、海禁

C. 重农抑商    D. 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有学者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这说明此时中国

A. 经济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在增长

B. 经济总量在世界处于落后地位

C. 经济增长以传统的方式实现

D. 经济类型和总量实现新的突破

 

晚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还详细记述了玉米的功用。这说明当时中国

A. 玉米种植已经比较广泛

B. 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

C. 政府大力引进外来品种

D.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始终未能实现工业化的变革。就其阻碍因素来看,应该不包括

A. 政府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B. 封建帝国的专制统治

C.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D. 手工业技艺相对落后

 

汉武帝时代的桑弘羊认为:“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据此判断,桑弘羊主张

A. 重农抑商

B. 重商抑农

C. 扶持商业

D. 农商并重

 

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 资本主义的萌芽

C. 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 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

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B.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D.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 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 丝织业出现“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明清时期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然而中国却没有出现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直接原因在于

A.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 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

C. 鸦片的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朝的中国人将自己与外世隔绝……中国人将其令人生畏的才能和能力转向内部,慎重地放弃了在欧亚大陆、最终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先地位。导致中国人转向内部的主要原因是

A.明朝统治者采取海禁政策  

B.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C.明朝以后中国落后于世界

D.新航路开辟带来殖民扩张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略

B. 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C. 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D. 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A. 清代“广州人多务贾”

B. 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 江宁机户李东阳拥有织机五六百张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的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力量。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A.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的发展

C. 鸦片的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大肆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宋朝某人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这段话反映了:

A.重视商业的作用                B.提倡重农抑商

C.重视农业的作用                D.提倡农商并重

 

《中国商帮:从大历史看中国商人宿命》一文指出:“整个明朝,绝大多数时候,海商是以非法的角色活跃在海外贸易中。换句话说,他们就是走私商人,甚至以武装的方式走私,最嚣张时公然对抗政府。”导致明朝海商这种命运的主要因素是(      )

A. 明朝长期推行“海禁”政策    B. 走私带来的暴利的吸引

C. 海商崇尚武力    D. 西方殖民者的扶持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养民之善政,十有八焉:劝农丰谷,土田不荒芜,为上善政一。……居货不弃商贾如归,为中善政一……学校殿庑常新,春秋享祀必敬,为下善政一。

凡教太子,观于桑,则知衣服所自出,观于肆,则知器用所自出。凡教太子,过市,则见贩鬻之劳,在途,则见负担之劳。

——摘编自唐甄(16301704年)《潜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甄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甄上述观点出现的社会根源。

 

【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18年夏,战事对同盟国越来越不利。虽然奥匈帝国国内的少数民族领导人一直对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此时他们不得不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了……对他们来说也是脱离旧的帝国的时刻,接受协约国所宣扬的民族主义是必走的路了。此时的奥匈帝国已经无法将这众多民族联合在一起了。其他成员也对帝国丧失了信心:经济发展已经停止,新的经济发展的希望也消失了,战时许多战前在奥地利部分引入的开放政策被取消,这使社会主义者非常气愤。在这些条件下极端民族主义者获得了许多支持者。1918年9月和10月,一系列地区宣布独立。1918年11月3日奥匈帝国与协约国达成停火协议。

战争的结束也是奥匈帝国的终止。对战胜国来说,按照伍德鲁•威尔逊宣布的十四点计划奥匈帝国分裂为许多民族国家是必然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分裂奥匈帝国并非协约国的战争目的,这个建议一直到战争后期才获得支持。相反的,许多人认为奥匈帝国的分裂并不解决当地的民族问题,而只是使得这个地区更加不稳定。

——摘编自《没落的帝国:奥匈帝国的瓦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奥匈帝国瓦解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战后战胜国对奥匈帝国的处理产生的主要影响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出炉,确定了到200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并要求加快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状况,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深化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同时,逐步实行高校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加快教育立法步伐,抓紧制定《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一批教育法律和行政法规

——摘编自晋浩天《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主要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93年中同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及其影响.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