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对于远方,很多人都有着独特的思考和感悟。许巍在歌中唱到:“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而诗人海子在迷惘中吟唱:“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远方啊,除了遥远,一无所有。”作家韩寒在《永远的远方》中说:“每个人都向往远方,不同的是,有的人只向往而不往,有的人向往而往。”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吟诵古典诗歌,脑海中会呈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所谓“诗中有画”。请从下面描写荷花的两句诗中任选一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要求:紧扣诗句;②必须原创③语言表达简明、生动;④运用比喻比拟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5分)

①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新荷》唐·李群玉)

②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 (《月下看白莲》宋·杨公远)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为了创作出好作品,      。文学之路是青灯长夜的寂寞,是楚人怀玉的孤独。作家柳青当年在陕西省长安县皇甫村住了13年,成为农民的“朋友”“先生”“学生“参谋”,写出来的《创业史》才洋溢着浓厚的时代生活气息。同时,      ,才能创作出接“地气”、染“人气”的作品。当然还要      。作家唐浩明为写长篇小说《曾国藩》,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整理史料,所以《曾国藩》被一版再版,既叫好又叫座,成了畅销书、长销书。浮躁、焦虑、短视都是文学创作的大忌。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   是一种误解。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   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屏弃功利性    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    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   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    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A

其实这

确实

所以

/

B

其实

/

认为

因为

即使

C

实际上

/

可能

就是

D

当然

就是

如果

/

虽然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0月8日零点,随着全国各地高速收费站的收费杆落下,使持续八天的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鸣金收兵,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再战告捷。

B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以民为本,这需要我们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偏见,从制度上着手打造民生科技。

C尽管由于体质不适合自己的职业,不能持久高效工作,而且工作起来体会的是身体的疲惫,很少能从中感受到乐趣,但是,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拼搏、追求卓越。

D虚拟现实技术用有力的证据再次表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人类掌握更多认识世界、探索世界、改造视觉的有力工具。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确的一项是(  

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经过周密的调查,公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部缉拿归案。

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刚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  B  C  D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内走廊蜿蜒曲折,屋檐凸起犹如牙齿的句子是               。”

(2)《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                       。”

(3)陆游《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                  。”

(4)李白《行路难》写洒宴时诗人内心苦闷抑郁、感情激荡变化的情绪的句子是: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湖,即杭州西湖。

1.下列各句中对原诗的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作者在满心的愉悦对春天的西湖作了集中而又概括介绍。

B颔联和颈联,作者将远望近观、仰视俯瞰诉诸笔端,对西湖全部胜景作了细致描绘。

C尾联,作者一半勾留表达自己对西湖春色的喜爱,对西湖、对杭州的依恋。

D全诗以“开头,以“作结;以“中心,绘出了一幅西湖春景图。

2.在题写西湖春景时,为了要突出画面中某些景物的具体特点,作者运用了一些写作技巧。试结合原诗就其中一种技巧的使用效果作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列小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初为桓伟辅国主簿。宋武帝起义兵,累迁御史中丞。性刚直,甚得司直之体。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朝野莫不归附,鲜之尽心武帝,独不屈意于毅,毅甚恨焉。以与毅舅甥,制不相纠,使治书侍御史丘洹奏弹毅辄宥传诏罗道盛。时新制,长吏以父母疾去官,禁锢三年。山阴令父疾去职,鲜之因此上议曰:“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谓宜从旧,于义为允。”从之。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与帝言,要须帝理屈,然后臵之。帝有时惭恧变色,感其输情,时人谓为“格佞”。十二年,武帝北伐。以为右长史。及入咸阳,帝遍视阿房、未央故地,凄怆动容。前至渭滨,帝叹曰:“此地宁复有吕望邪”鲜之曰:“昔叶公好龙而真龙见,燕昭市骨而骏足至。明公以旰食待士,岂患海内无人”及践阼,迁太常、都官尚书。时傅亮、谢晦位遇日隆,范泰尝众中让诮鲜之曰:“卿与傅、谢,俱从圣主有功关、洛,卿乃居僚首,今日答飒,去人辽远,何不肖之甚!”鲜之熟视不对。鲜之为人通率,而隐厚笃实,赡恤亲故。游行命驾,或不知所适,随御者所之。尤为武帝所狎。上曾内殿宴饮,朝贵毕至,唯不召鲜之。坐定,谓群臣曰:“郑鲜之必当自来。”俄而外启尚书郑鲜之诣神兽门求启事,帝大笑引入。景平中,徐、傅当权。出为豫章太守。时王弘为江州刺史,窃谓人曰:“郑公德素,先朝所礼,方于前代,钟元常、王景兴之流。今徐、傅出以为郡,抑当有以。”元嘉三年,弘入为相,举鲜之为尚书右仆射。四年卒。

(节选自《南史•郑鲜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B.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C.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D.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帝是皇帝谥号,“武”是褒扬皇帝生前德行之词,有“威武睿智”之意。

B.吕望即姜子牙,他与文王相遇渭滨,因功封于吕地,后来代指辅佐国君的贤才。

C.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章奏的官;南北朝时期,事实上为最高行政长官。

D.景平,年号。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也可以用作表示年份,如景平、元嘉、贞观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鲜之性格刚直,极尽官责。他的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擅自赦免人;按制度规定,鲜之不能弹劾刘毅,他便让治书侍御史丘洹奏表弹劾刘毅。

B郑鲜之敢于犯颜,直论是非。与皇帝交谈,他总是驳难,一定要让皇帝理屈词穷,才肯罢休;皇帝有时感到惭愧,但还是感激他能诚心相待。

C郑鲜之被人讥诮,不作分辩。范泰当众讥讽他虽功劳不下傅亮、谢晦,而地位和恩遇远不及傅、谢;他只是看着范泰,并没有回应。

D郑鲜之隐厚笃实,赡恤亲故。他出游,有时也不知要去何处,任驾车的人随意去哪;皇帝举行宴会故意不请他,他来奏事,最终也参加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

(2)郑公德素,先朝所礼,方于前代,钟元常、王景兴之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美国】佩里·萨罗

我伸展着双腿坐在起居室的桌前,随手拿起一封信看起来,这是一封来自玛递尔百货商店的信,信中说:我们欠他们一百七十五元钱。我愣住了,这肯定是误会了,因为我和詹妮特从来没有花过这样一笔钱,因为我们俩人已合计好,存钱付买房的首批付款。我又端详了一下账单,走进卧室,看见妻子詹妮特正蜷缩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一份杂志,我对她说:“玛递尔百货商店给我们寄来了一份一百七十五元的欠账单,肯定是搞错了,会不会是十七点五元呢?”妻子没有回答,她只是慢慢地把杂志放到胸前,平静地说:“这件事我想暂时先不要管它好吗?”

我突然意识到:妻子可能花了这些钱,我两眼紧紧地盯着她,好像现在开始,我才认识她,妻子微笑地对我说:“我到时去支付这些钱不就得了。”“不,我想知道的是:你究竟用这些钱买了什么东西,我并没有看到家中添置什么新东西啊!”妻子垂下眼睑,低声说:“巴尼,这是我自己想买的东西,我不想告诉你。”我听到这更加迷惑不安了。这笔钱的花销,意味着我们将要推迟一个月买房了,更糟的是:我能够再信任她吗?她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呢?我厉声对她说:“你不要兜圈子了,我想知道你究竟花钱干了些什么,我有权知道。”

妻子轻轻地碰了碰我的胳膊温和地说;“不要生气,好吗?你最近很辛苦,但是你的情绪似平太激动了,这样很不好。”听到这些话,我更生气了,但是妻子也开始变得尖锐起来,她对我说:“我同你结婚,并不意味着我失去拥有私人秘密的权利。”忽然,我想起来一件事,肯定是那条该死的貂皮围巾引起的。卡洛尔在两个月前曾买了一条貂皮围巾,妻子看了满眼羡慕之情,就在玛递尔百货商店,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她那欣赏貂皮围巾的情形又一幕幕地出现在眼前……

我对妻子说:“你耍了一个小把戏吧!我知道你买了什么,我真想用诅咒的方式来阻止你的行为。你是一个挥霍者,还以为我是一个大傻瓜呢!”妻子对我说的这番话感到气愤,她立即跳下床,两脚踏在地毯上,“难道你想象中我就是这么一个人吗?”她喊着,看到她开始气呼呼的样子,我顿时溢出了一点莫名的满足感。妻子对我的积怨像洪水迸发一股脑地向我涌来:“你知道爱情是什么吗?我想,你还得花很长时间去寻找它吧?我要乘出租车去我母亲那里,你不要用电话来干扰我,我再也不想看到你了。”这时,我才发觉,问题开始变得严重起来了,但我没有向她让步,我想她应该知道我为什么会对她生这么大的气,我可不是那种可以让人任意摆布的人。

第二天早晨,在办公室里,我埋头工作,没有与人攀谈,也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我的情绪。当用完午餐返回办公室时,碰见了比尔·汉姆瑞,他向我展示了一套新的高尔夫球用品,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如果我也买一套最钟爱的高尔夫球用品,那么不是和妻子的矛盾就扯平了吗?

这天下午,我去了高尔夫球俱乐部,并把用品拿回了家。我在家里地板上挥杆击球,一个球骨碌碌地从起居室滚动到卧室,钻进了妻子半开的壁柜中。这壁柜很大,里面很黑,妻子的很多衣物还挂在这里。我弯腰在里面摸索着找球,手上忽然碰到一个硬东西。原来这是一个大盒子,里面竟然放着一套漂亮的高尔夫球用品,比我见的那些都要好,从盒上的标牌上可以看出,这些全部购自玛递尔百货商店。忽然,我记起来一件事,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将在这个星期二,细想起来,我竟没有能为妻子买点什么礼物,妻子想用她的爱心给我一个惊喜,然而,我却是多么的愚蠢可笑啊!

我想,我有一件事情必须立即去做,那就是:明天立即买一条漂亮的貂皮围巾,悄悄地把它放在我的壁柜里。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三百篇》)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A“我”对玛递尔百货商店一百七十五元的欠账单疑惑不解,而詹妮特却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杂志,因为她知道这笔钱的底细。

B“我”认为一百七十五元钱被詹妮特挥霍掉致使我们要推迟一个月买房,这正是“我”当时觉得不能够再信任她的原因。

C“我”明白了妻子用一百七十五元钱为“我”买高档高尔夫球用品后,准备为她买一条漂亮的貂皮围巾,这样就不欠她人情。

D詹妮特说“我同你结婚,并不意味着我失去拥有私人秘密的权利”是由“我”态度恶劣引起的,她以此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E这篇小说借助人物的对话揭示了矛盾冲突,并且层次清晰地表现了詹妮特对“我”的态度由平和、耐心到不满,怨愤的变化。

2.小说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因为一张光脚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师大教授李小文被推到聚光灯下。“布鞋院士”、“扫地僧”的称呼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2015年1月10日下午,噩耗传来,这名莫测高深的“扫地僧”李小文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貌不惊人,神功盖世。这是很多人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

在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看来,李小文是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但第一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当时,为了让学院在遥感领域进一步发展,领导邀请了在中科院遥感所的李小文,“那时他才53岁,已经有那么多成果了,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偶像。”

一天,谢云下楼时,发现迎面上楼的男子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特别土,我还想这人来我们这儿有什么事,别人告诉我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小文。”

偶像的这身装扮,让谢云很意外。他后来听同事讲,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就因为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了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地遥学院晚上11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11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

李小文说:“我做课题的原则就是能够交差。”但身边师生都知道他对科研有多严谨审慎。学生胡容海说老师的“能交差”,指的可是把项目申请时下的承诺全部完成。他审阅学生的报告,勘误是逐字逐句的。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他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抠出每一个符号的疏漏。李小文的研究论文被广泛引用,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教授曾评价,李小文是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

李小文的快乐来自学生。有人曾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李小文的观点是“有教无类”,“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他经常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谈到遥感的优势,李小文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

李小文喜欢和学生打赌,学生们也知道,老师和自己打赌另有用意。有一次,一名学生在实验观测中发现,太阳可以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李小文起初认为这有悖于人们的常识,为了给学生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他就和这个学生打睹。师生俩分头查阅资料,仔细论证。最终,学生赢了老师。他曾在博客里提到“老师合格的标准”: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

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做讲座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蓄着胡须的李小文穿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很多人惊叹,“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李小文”作为关键词,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第一位;他在科学网开设的博客,点击量迅速超过了400万次。媒体蜂拥而至,有时,他会在电话里赔笑,“理解一下,理解一下”;有时,他会用商量的语气说:“再等等,等这波热点过去吧。”他希望赶紧出个新闻,为自己那张被热炒的照片降降温。

一名博友说,李小文有文人的风骨,而这种风骨,就是现在学术界缺少的真性情,是学者本分的回归和做学问应有的那种心态。

(摘编自《新京报》2015年4月29日

相关链接

①李小文(1947~2015),遥感、地理学家,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

(摘自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网)

②汶川地震后第二天,李小文在自己的博客上“道歉”,说大家都关注汶川的灾情,“但到现在我们还出不了一幅图”。看见时任总理温家宝去灾区,在飞机上工作的照片里看的还是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李小文说,“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摘自杨三喜《微观中国:再无“扫地僧”》)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用“扫地僧”来称呼李小文,兼有“貌不惊人”“神功盖世”两方面的考虑,文章围绕这个形象展开却又不止于此,还介绍了李小文身上的真性情。

B文章写的是李小文院士,却先写谢云教授的印象,目的是以谢云的意外反衬李小文的形象,使其更显与众不同,引起读者注意。

C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李小文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是因为他发现公式还有较大问题,又不想直接说出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D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希望不要在晚上11点就把地遥学院的大门锁了,既是不想麻烦值班室人员,自己出入方便以更好工作,更是希望形成学术研究之风。

E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李小文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原本不问世事的学者被广泛关注,连他自己也始料未及。

2.文中说“李小文有文人的风骨”,这种风骨在文中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題。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

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 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

“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上层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水间的呵胶,用口呵嘘就能粘贴。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描写道“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说即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有所脱落而造成的或明或暗的效果。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添妩媚动人之态。

“梅妆”也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贴面妆容,“梅妆”即“梅花妆”。这种妆扮相传始自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醉卧于含章殿下,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额上粘住,三天后才落去,因而作“梅花妆”。陈允平的《绛都春》中有“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两句,这里词作者专门提到“梅妆欲试”,体现了这种妆扮在当时的流行性。妆容虽美,但是却“芳情懒”,欲画而未画,说明这位女子心事重重,自己提不起兴致也更因无人欣赏,故无须白白画这妆容,更能体现出女子内心的孤寂。

(摘编自梁牧原《妆容与服饰在宋词中的作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一是因为眉毛在面庞上有外在的审美作用,二是因为眉毛能表现人的内心情感。

B.细长而舒扬的“远山眉”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在宋代词人的笔下,它常常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

C.以眉而写愁绪,能体现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因此宋词中的“愁绪”很多时候都用对眉的描写来表达。

D.宋词中往往用眉黛代表女子,对眉黛的描写,能表现她们的春愁、孤苦和离恨等细腻丰富的内心情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花黄”作为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制作原料丰富、色彩鲜艳、形状多样,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妩媚动人。

B.早在南北朝时期,妇女在脸上粘贴装饰物,就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中就有“对镜贴花黄”。

C.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可以说全是在写女子的妆容。“小山”即“小山眉”,“金”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

D.“梅花妆”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贴面妆容,她因醉卧时一朵梅花偶然落在额上粘住,从而受到启发而作“梅花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词中无论是描写女子的眉黛,还是刻画她们的贴面妆容,都有助于体现她们的美貌动人,表现其委婉细腻的情感。

B.“远山眉”“花子”和“梅妆”都曾是宋代流行的妆容,因而被宋代词人写入词作中借以表现女性的形象或思想感情。

C.“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与“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中都写到“眉黛”,其作用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愁绪。

D.“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和“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都通过描写女子神情慵懒,无心画妆容,体现出她们内心的孤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7月23日,两名游客未遵守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猛兽区严禁下车的规定,擅自下车,导致一死一伤。惨剧为何会发生?谁应该为此事承担责任?一时间,议论纷纷。有人说,规则就是用来遵守的,不守规则就会受到惩罚。有人说,老虎吃人是常识,不懂常识很可怕。也有人说,动物园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救助措施,游客违规不等于园方无责。

请结合材料内容,依据你的理解,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子贡问孔子怎样与朋友相处,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自辱焉。”(《论语·颜渊》)请在理解原句的基础上谈谈你的看法。字数50——80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改变气质;对社会而言,③________________。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查韦斯在国内被认为是个“勇敢的改革者”。他认为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不适合拉美发展中国家,因此,他试图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结合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作用、充分利用国内优势、实行合理开放的发展道路,______“不现实”的共产主义,______“野蛮”的资本主义,______一条有拉美和委内瑞拉特色的“第三条道路”,______在全球化浪潮中,“______要适当加入,______要确保自己的民族特性”。

A.即是   也是   而不是  更不是     

B.既不是 也不是 而是    而且       

C.既不是 也不是 而是    而且     虽然 但是

D.既是   也是   而不是  更不是   虽然 但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项,本质上就是一个表彰人类科学最高成就的荣誉,它同时也表明了中国的现代医学发展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中印尼合作建设雅万高速铁路,对于加快泛亚铁路网建设,发挥铁路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服务保障作用,深化我国与东南亚相关国家铁路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前不久,网上盛传一组在浙江多地拍摄的彩色水稻的照片,不同颜色的水稻形成十字绣图案,有的“绣”成了“中国梦”的字样。专家称,彩色水稻产量低,经济价值不高。

D.最近,中国政府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修订,将施行“流域限批”和河流休养生息,并试图通过调水工程解决一些地区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2)这篇报道写得活色生香,有细节,有心理活动,可谓精彩绝伦。

(3)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其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4)迎面走来一个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他身着短衫,步履稳健。

(5)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6)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A.(1)(4)(6)   B.(2)(4)(5)   C.(1)(2)(5)   D.(2)(5)(6)

 

名篇名句默写

(1)孔子认为“         ,则远怨矣!”

(2)《论语·子罕》中“              ”两句,对不符合“义”的荣华富贵,孔子坚决不接受,视这些东西为虚无的浮云。这表明孔子对待富贵的态度,也影响到中国文化。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性统治的沉痛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水龙吟 秋兴  吴则礼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①。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

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②。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把茱萸细看,牛山③底事,强成沾洒。

注释:①贳:读shì ,赊欠。②社:一种民间传 统节日的庆祝活动。③牛山:《晏子春秋》载, 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的上阕“秋生”句和“澄江”句,交代了时节,描写了环境特点,营造了悲凉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把茱萸细看”与王维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异曲同工,遥想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

C.“苍鬓”句,描写了词人两鬓斑白,人生老迈, 漂泊孤苦,只能靠自己种地养鸡糊口,连喝杯浊酒也要赊欠的困顿境遇。

D.词结尾句“牛山底事,强成沾酒”,借用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来抒发诗人人生悲叹。其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尽管手法一致,情感并不相同。

E.整首词所描写的萧萧落木,雨后澄江,云水萦舍,月下江树的景象,画面感极强,表现了词人独具匠心的构图能力。

2.下阕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一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一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公冶长)

材料二:

子曰:“君子不器。”为政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子路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子张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材料一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国人子文,多次担任宰相而没有露出得意的神色,多次被免职也不懊恼,每次免职时,他都能认真做好交接工作。

B.子张询问孔子,令尹子文这种宠辱不惊的表现,是否达到“仁”了,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只是一个忠于职守的人。

C.齐国大夫崔杼乱政而杀死了齐庄公,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齐国大夫陈文子舍弃了丰厚的家产而离开自己的国家。

D.孔子认为陈文子是个清白人。因为陈文子发现几个邦国的执政者都与崔子结盟,便毅然选择离开,那只是一种清白。

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愿为小相焉(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  鼓瑟(稀疏)

B.春服既成(指夹衣或单衫) 冠者五六人(成年人,20 岁以上的人,古时男子20 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

C.童子六七人(少年,不到20 岁的人)   而归(唱歌)

D.吾点也(介词,和,同)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三个人)

3.下列各项是对上面材料二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孔子的育人目标。

B.孔子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

C.孔子认为他培养的学生是为了从政为官,为了当统治者,只要为官从政,一切事情就可迎刃而解。

D.子夏虽然肯定了种菜、治病、占卜之类“小道”的作用,但认为这些对远大的事业恐有妨碍。

4.翻译划横线句子。

(1)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

(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黄永玉:这个老头很有趣

邓宗俊

烟斗和斜戴的贝雷帽,永远是黄永玉的标志。

大师、名士、绅士……这些尊号戴在他头上总像小一号的帽子。

黄永玉一生有很多种奇遇。

生于湘西的黄永玉,少年时代正逢抗日战争,在福建、江西一带过着流浪的生活,靠着自学的绘画和木刻,在战乱中求生存。那时半个中国的人几乎都在流亡路上,江湖潦倒、前途未知,倒是给一个少年人的奇遇拉开了序幕。

在泉州,他在一座寺庙游玩摘玉兰花时遇到他最尊敬的丰子恺的老师李叔同;在江西,黄永玉遇到了画三毛的张乐平;在宣传队,蒋经国和蒋方良喊他的外号“蛮牛”;在杭州,他遇到了久仰的大师林风眠;在香港,他遇到了写杂文的知交聂绀弩。他在香港《大公报》用木刻记录新闻,在长城公司写电影剧本,拍过《小城之春》的费穆就趴在他的剧本底稿上死去,上面还留着咳出的血迹。上世纪50年代初他听了表叔沈从文和朋友的劝告,热血沸腾地回到北京,住在大雅宝胡同,邻居正好是李可染、李苦禅、董希文诸先生。文革中,造反学生的皮带抽在背上,他心里数着数,二百四十下,却也把它当奇遇一场。

身处的逆境多了,奇遇也如平常。这个人,他怎么可以穿过这样繁复的时空而保存有孩子般的心神!

黄老头捏着烟斗自己答:“有爱心,恐怕是要紧的。”

黄永玉很勤奋。  

他的屋里常挂着几幅未画完的画。哪怕接受采访时,如果有调整拍摄器材、换磁带、打灯光的间隙,他都会跑去画几笔。

黄永玉说:“我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日子好了,也不懒。我的画怎样我不管,反正我天天都在画。”

黄永玉现在只做两样事情。一是读书,没一天不读书;二是工作。一时高兴就画画,画完就悔,赶紧画第二幅填补后悔;不停地后悔,不停地画画。

性格方面,同为湘西人的黄永玉与其表叔沈从文截然不同。他说自己表叔的性格“像水一样,很柔顺,永远不会往上爬”。而他年轻时,则是靠“拳头打天下”挺过来的。他的性格让不少人都畏他三分。

1948年,黄永玉的作品随“中华全国木刻协会”赴上海展出。一对年轻的夫妇买下了黄永玉的部分作品,男的叫黄苗子,是国民党财政部的要人,女的叫郁风,是郁达夫的侄女。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黄永玉一直没有收到稿费,他在好友王琦的陪同下,去南京郁风家上门“收账”,后来两人竟成了好朋友。

2004年夏天,乡亲们对黄永玉说,沱江上游有人开了一家化工厂,污染了水。黄永玉一听,叉起腰:“怎么能这样呢?好,我带几个人去‘搞’他们一下。”居然把人家的办公室给砸了。他说,爱护自然要像讲卫生一样自觉。

在对自己作品的经营上,黄永玉也很讲究原则。画、书法一律以现金交易为准,当场按件论价,铁价不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纠缠讲价,即照原价加一倍,再讲价者驱逐出院!但他卖画所得款项都做了修缮凤凰县内风景名胜、亭阁楼台之用。

(摘自《三峡文学》,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革中,造反学生用皮带抽打黄永玉,他却在心里数抽打的次数,说明黄永玉懂得隐忍和自我安慰。

B.沱江上游有人开化工厂污染了水,黄永玉去把人家的办公室给砸了,这说明黄永玉处理问题不讲策略,只会蛮干。

C.黄永玉遇到过李叔同、张乐平、林风眠等各种身份的人,说明黄永玉是个喜好结交朋友、经历丰富的人。

D.“大师、名士、绅士……这些尊号戴在他头上总像小一号的帽子”,意思是说黄永玉人生丰富多彩,是一个有趣的老头,用任何一个身价来为他定位都显得不合适。

E.黄永玉买自己的画和书法作品时毫不让价,却把得来的钱都用作修缮凤凰县内风景名胜、亭阁楼台之用,可见黄永玉并不是一个贪财的人。

2.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身处的逆境多了,奇遇也如平常”这句话的理解。

3.黄永玉是一个“有趣的老头”,他的“有趣”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阐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鸳鸯跳

王春迪

海头帮,指的是一帮在码头上靠扛活为生的脚夫,凭着一股子不怕苦不要命的狠劲儿,练就了一身脚夫的真本事,挤走了旁门外姓,吃起了这碗独食。

老街是鲁中南地区有名的商业集散地,国泰民安、商贸繁盛的时候,那一条条来自江南甚至南洋的货船,黑压压地挤在码头上,远远望去,似鱼鳞般密集。

先装卸谁的,不装卸谁的,都是海头帮说了算!啥叫强龙不压地头蛇?管你多大来头,瞅你不顺眼,让你的货霉在船里、烂在岸上,那都不叫个事儿!

就连老街首富海爷,都被他们整过!

那几年,海爷走南闯北,生意蒸蒸日上。一次年关,海爷设宴备礼,酬谢各条道上的老大们。一忙,就把海头帮的钱老大给忘了!

年后,海爷从南方运来满满三大船的货,有茶叶、药草、布匹、香料、木材……全是些怕湿怕霉的娇贵玩意儿,不想遭遇了连日的雨雪,急着找海头帮卸货,可他们要么以先来后到为由,要么以雨天脚滑为由,磨磨蹭蹭,就是不靠海爷的船边儿。

没办法,海爷这天亲自到钱老大的船上求他,钱老大得了脸,还不忘摆回谱。那时,连接船和陆地之间的是一种一步宽的木板,人在上面走,木板就跟着你弹来跳去,码头上叫它鸳鸯跳,把握不住鸳鸯跳节奏的人,站都站不稳,稍不留神就把你弹到水里去。 

得知海爷到来,钱老大还故意在鸳鸯跳上泼了一层豆油。

海爷默默地脱了鞋,然后俯在鸳鸯跳上,爬了上去。

眨眼几年过去,到了咸丰五年,太平军把整个水路截得几乎连条鱼都游不过来,一路上关卡林立。因而各行各业,纷纷改水路为旱路。因为好久都没啥生意,码头上那些个鸳鸯跳,都起了厚厚的青苔。

一日,一条货船劈浪而至。

往年,是先交钱,再卸货。如今哪还管这一套?钱老大这边正和船上的掌柜在袖筒里合计价钱,那边,海头帮的爷儿们在不到两袋烟的工夫,就利利索索将一船粮食整整齐齐地码在了岸边。

这时,有一个轿子,从远处嘎吱嘎吱地晃了过来。轿子里刚露出一个头,钱老大的脸,唰地就绿了。

竟是海爷!

海爷目不斜视地上了船,随后,掌柜站在船板上对钱老大吆喝:“咱东家说了,银子有的是,可要钱老大自个儿来拿才行!”

说罢,眼睛盯着钱老大,手里一杯油,滴滴答答地淋在了鸳鸯跳上!

钱老大望着身旁海头帮的弟兄,衣衫褴褛、一脸菜色。他回过头,牙一咬,鞋一脱,扑通一声跪在了鸳鸯跳上……

进了船,钱老大头别到一边,也不看人,手一伸:“拿钱!”

海爷笑笑,说:“听闻钱老大当年为争这码头当家人的位子,曾从滚水里取铜板,怎一个勇字了得!兄弟们的工钱,就在那个盒子里,够胆量的,你就试试!”

钱老大一瞧,是一个一臂高的盒子,上面露出拳头大的洞,里面黑乎乎的,啥也看不见。

钱老大琢磨着,这里头一定有蛇蝎一类的东西,取吧,保不准被咬;不取,空手下船,咋和快饿死的兄弟们交代?

钱老大心一横,袖子一撸,顿时青筋暴出,伸手就冲盒子去了。手还没到盒子口,钱老大两行热汗已顺着赤红的腮帮子淌进了下巴茂密的胡须里……

忽而,钱老大眼如铜铃,手在里面搅了几圈,啥也没有。

他怒吼一声,盒子一甩,想冲上去对海爷动粗。海爷哈哈大笑,而后大手一挥:“送钱老大下船!”

钱老大被推搡出船舱,刚要破口大骂,可随之而来的景象,闪了他的眼。

岸上,海爷手下的人,正把刚刚卸下来的整船粮食,一袋袋地分给海头帮的弟兄,弟兄们接过粮食时,那曾经硬邦邦的双膝也都软塌塌的了。

下船时,钱老大看脚下的鸳鸯跳,干净如洗。钱老大一声长叹,扭头对着海爷抱了抱拳,大步而去。

几年后,朝廷又重新夺回了水路,随着商道畅通,码头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兴盛。有所不同的是,每每海爷的商船驶进码头,那些海头帮的人,好似迎亲一般,争先恐后地冲上去卸货,甭说啥先来后到,也甭说你财大气粗有多大来头,只要海爷的船来,统统站一边去!

谁都别委屈,人家钱老大说了,这是他们海头帮的规矩!

(选自《小说月刊》2015年第3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中写到码头的几经变迁,太平军拦截水路时,码头生意萧条;朝廷夺回水路后,码头生意兴隆。这深化了作者关于国计民生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斗争主题。

B.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写钱老大掏盒子时“两行热汗已顺着赤红的腮帮子淌进了下巴茂密的胡须里”,表明他外强中干、胆小怕事。

C.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形象而生动,善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有时又兼有口语化特点,比如:“钱老大得了脸,还不忘摆回谱。”。

D.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码头生意兴隆时,钱老大用“鸳鸯跳”故意刁难海爷;码头生意萧条后,海爷又用“鸳鸯跳”“回敬”钱老大。你来我往之中,两人结下了深厚情谊。

E.小说开头几段为读者勾勒了一幅熙来攘往的市井社会图,为后文人物出场设置了合理的背景。

2.小说中多次出现“鸳鸯跳”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阐述。

3.海爷和钱老大这两个典型人物你更喜欢谁?请说明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书信是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方式,最早在周朝开始出现。相传三千多年前,周幽王性情残暴,喜怒无常,宠信绝代佳人褒姒而把自己的王后申后幽禁在冷宫。申后遂用宫女之计,为太子“修书”一封,商量废除褒姒的计谋。“书”,最早并不作书信之解,而是做动词,是写的意思。后来才做名词,演变为书信。“家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顾名思义,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书信,指写给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爱人的信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书信形式。

明清是家书发展的巅峰时期。不但许多文人学士的文集中都收有家书,而且也有个人尺牍专集和尺牍选本大量涌现,如汤显祖的《玉茗堂尺牍》、袁宏道的《袁中郎尺牍》、郑板桥的《郑板桥家书》、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等家书佳作。王守仁、唐顺之、张居正、汤显祖、袁宏道、王夫之、郑板桥、袁枚、纪昀、林则徐等人的家书流传甚广,内容包罗万象。

如立身方面,或云做人首先要立志为“天下第一等人”;或云“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不要蝇营狗苟于“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或云人要“益于当时,闻于后世”,从而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或云“为人勿沾名士之气”,不要自认为有才华,目空一切,大言不惭,那样只会害人害己。

又如读书方面,或云“学贵变化气质,岂为猎章句,于利禄哉”,读书获得知识、提高素质放在首位,不是一味地灌输读书致仕的思想;或云不要科举入仕,而要努力进取,注重个人修养,做一个真正的有德之人;或云靠读书发迹,靠苦志厉行享誉盛名,光宗耀祖,不要妄自菲薄,甘居人下。有志是基础,有识是前提,而有恒则是保证。没有志向,只会歧路亡羊,盲目从事;没有见识,只会是井底之蛙,所见有限;没有恒心,只会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再如讲为官之道,或云要学苏武嚼毡、马援裹革,为了国家和老百姓的安危,宁可抛妻弃儿,置全家生死于度外,舍小利而取大义;或云“为官不宜数问家事”,要正确处理家事、私事同国事、公事之间的关系,以国事、公事为重,致力于为民“兴利除害”;或云“民生于三,事之如一”,一个人没有父亲不能有生命,没有君长的衣食俸禄不能活下去,没有师傅的教导不知道自己的亲属家族,所以对他们应该一样尊敬忠诚,学成归国后,立志做一个对上能够报效君亲,对下能造福百姓的“干城之器,有用之才”。

凡此种种,大都随想而至,挥笔自如,举凡议政论治、谈诗论艺、训子诫弟、抒情言志乃至言情论爱、儿女姻亲等家庭琐事,皆可入书。父兄们总是用沧桑历尽的生活阅历、韬光养晦的人生经验、伟岸正直的道德人格来教益自家子孙。时至今日,批卷览阅,仍觉熠熠生辉。

(选自《寻根·小议中国古代家书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书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巅峰,不但文人学士的个人文集中收录了大量书信,还大量涌现出了个人尺牍专集和尺牍选本。

B.家书作为一种古老的通信和情感表达方式,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开始出现,它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主要形式。

C.明清时代,家书佳作蓬勃涌现,流传甚广,内容涉及立身、读书、为官甚至政治、文学、婚姻、情爱等各个方面,包罗万象。

D.明清时期的家书大都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其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不仅有益于自家子孙,直到今日,批卷览阅,仍觉得受益良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信”的最早含义应该是“写信”,“书信”的“书”是动词,虽然字面上与现在相同,但含义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B.明清文人对为官之道的理解与认识不尽相同,但大多数希望家人做官之后要爱国忠君,这点在他们的家书中有所体现。

C.明清时期文人学士注重读书,这在他们的家书中都有体现。或希望子孙读书求知提升素质,或希望借此光宗耀祖。

D.明清时代的家书中,有些强调做人首先要立志,做“天下第一等人”,即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传周王后申后被性情残暴的周幽王幽禁在冷宫,周室的宫女为其策划了一个计谋。中国的书信就来源于这一段传说。

B.“家书”是书信的一种,专指写给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爱人的信件,但凡与家庭琐事有关的事情都可以写信。

C.家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一种书信形式,明清时期的家书内容大多积极向善,其数量之丰,流传至广,令人赞叹。

D.明清文人学士写家书,或引用古人名言警句,或列举先贤动人故事,或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后人成才。

 

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将其扩展为一篇不低于200字的记叙或写景短文。

太阳照着一片白沙/沙上印着我们的脚迹/我们走在江水的边沿/江水在风里激荡/我们呼叫着摆渡的过来/但呼声被风飘走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

①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河的名字是葛兰大,也有叫康河的,许有上下流的区别,我不甚清楚。河身多的是曲折,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当年拜伦常在那里玩的;有一个老村子叫格兰骞斯德,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这是上游;下游是从骞斯德顿下去,河面展开,那是春夏间竞舟的场所。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②这河身的两岸都是四季常青最葱翠的草坪。从校友居的楼上望去,对岸草场上,不论早晚,永远有十数匹黄牛与白马,胫蹄没在恣蔓的草丛中,从容的在咬嚼,星星的黄花在风中动荡,应和着它们尾鬃的扫拂。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椈(音jú,柏树)荫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在清朝,在傍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扑着搂抱大地的温软。

③但河上的风流还不止两岸的秀丽。你得买船去玩。船不止一种:有普通的双桨划船,有轻快的薄皮舟,有最别致的长形撑篙船。最末的一种是别处不常有的:约莫有二丈长,三尺宽,你站直在船梢上用长竿撑着走的。这撑是一种技术。我手脚太蠢,始终不曾学会。你初起手尝试时,容易把船身横住在河中,东颠西撞的狼狈。英国人是不轻易开口笑人的,但是小心他们不出声的皱眉!也不知有多少次河中本来优闲的秩序叫我这莽撞的外行给捣乱了。我真的始终不曾学会;每回我不服输跑去租船再试的时候,有一个白胡子的船家往往带讥讽的对我说:“先生,这撑船费劲,天热累人,还是拿个薄皮舟溜溜吧!”我哪里肯听话,长篙子一点就把船撑了开去,结果还是把河身一段段的腰斩了去。

④你站在桥上去看人家撑,那多不费劲,多美!尤其在礼拜天有几个专家的女郎,穿一身缟素衣服,裙裾在风前悠悠的飘着,戴一顶宽边的薄纱帽,帽影在水草间颤动,你看她们出桥洞时的姿态,捻起一根竟像没有分量的长竿,只轻轻的,不经心的往波心里一点,身子微微的一蹲,这船身便波的转出了桥影,翠条鱼似的向前滑了去。她们那敏捷,那闲暇,那轻盈,真是值得歌咏的。

⑤住惯城市的人不易知道季候的变迁。看见叶子掉知道是秋,看见叶子绿知道是春;天冷了装炉子,天热了拆炉子;脱下棉袍,换上夹袍,脱下夹袍,穿上单袍:不过如此罢了。天上星斗的消息,地下泥土里的消息,空中风吹的消息,都不关我们的事。忙着哪,这样那样事情多着,谁耐烦管星星的移转,花草的消长,风云的变幻?我们的病根是在“忘本”。人是自然的产儿,就比枝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但我们不幸是文明人,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远似一天。离开了泥土的花草,离开了水的鱼,能快活吗?能生存吗?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资养。

⑥这是极肤浅的道理,当然。但我要没有过过康桥的日子,我就不会有这样的自信。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陆放翁有一联诗句:“传呼快马迎新月,却上轻舆趁晚凉。”这是做地方官的风流。我在康桥时虽没马骑,没轿子坐,却也有我的风流:我常常在夕阳西晒时骑了车迎着天边扁大的日头直追。日头是追不到的,我没有夸父的荒诞,但晚景的温存却被我这样偷尝了不少。有三两幅画图似的经验至今还是栩栩的留着。只说看夕阳,我们平常只知道登山或是临海,但实际只须辽阔的天际,平地上的晚霞有时也是一样的神奇。有一次我赶到一个地方,手把着一家村庄的篱笆,隔着一大田的麦浪,看西天的变幻。

⑧有一次是正冲着一条宽广的大道,过来一大群羊,放草归来的,偌大的太阳在它们后背放射着万缕的金辉,天上却是乌青青的,只剩这不可逼视的威光中的一条大路,一群生物,我心头顿时感着神异性的压迫,我真的跪下了,对着这冉冉渐翳的金光。再有一次是更不可忘的奇景,那是临着一大片望不到头的草原,满开着艳红的罂粟,在青草里亭亭像是万盏的金灯,阳光从褐色云斜着过来,幻成一种异样紫色,透明似的不可逼视,刹那间在我的视觉中,这草田变成了……不说也罢,若不亲见,说来你们也是不信的!

⑨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有删节)

(1)下列各项对文本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一段是对康河的总写,介绍了康河的地理、环境、历史等信息,字里行间浸润着作者对康河的喜爱。

B.作者擅长使用平实自然的语言描绘康桥康河的美,大量使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把景物写的生动传神。

C.作者喜欢划康河上的一种别处不常有的船,但始终没学会,结果常把船横在河中间,惹来旁边人们的嘲笑。

D.作者描写女郎轻盈地将船转出康桥,和自己的笨拙形成对比,既有对这样的美景的欣赏,也有艳羡之情。

E.住惯城市的人,对季候的变化不够敏感,这是因为他们忙于自己的琐事,而缺少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崇敬。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七段开头引用陆游诗句的作用。

(3)请简要概括文中选取的康桥的三幅画面。

(4)结合全文,体会作者在第九段说的“思乡的隐忧”的含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指点江山,                             

                              ,万类霜天竞自由。

③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④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⑥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会稽,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谓梁曰:“此天亡秦之时也。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召籍入。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惧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君起江东,楚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秦悉起兵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乃渡河击赵,围矩鹿城。怀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救赵。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晨朝宋义,斩宋义头,出令于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惧服,莫敢枝梧,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项羽乃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当是时,诸侯救钜鹿者十余军,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秦军数却。击秦军汙水上,大破之。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已盟,乃立章邯为雍王。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下列各项划线字词含义相同的是

A.秦始皇帝会稽             秦时与臣(《鸿门宴》)

B.遂吴中兵                 杀人如不能(《鸿门宴》)

C.因置以为上将军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D.项羽乃兵渡河             乃其匕首提秦王(《荆轲刺秦王》)

2.下列都是直接反映项羽能征善战的一项是

①籍所击杀数十百人;②九战,大破之;      ③击秦军汙水上,大破之;

④彼可取而代也;    ⑤今能入关破秦,大善;⑥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3.下列各项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项羽小时候志气很大,却不愿意读书,学剑法也没有学成,但因为他身高力大,能举起沉重的铜鼎,所以武力仍然很强大。

B.范增认为项梁在江东起义后,楚地的将领争相归顺他的原因,是楚国人认为项家人世代都是楚国将军,能拥立楚王的后人。

C.项羽杀死宋义后,做了临时的上将军,率兵渡河,破釜沉舟,带三日的粮草,于是一鼓作气,击败了围攻矩鹿的秦国军队。

D.秦国降卒害怕楚军会驱使自己入关灭秦,这样秦国可能会杀死自己的家人,项羽听闻,怕降卒作乱,于是把他们全部坑杀。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斩宋义头,出令于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2)当是时,诸侯救钜鹿者十余军,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各项中对划线词含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唯君                图:考虑、计划

B.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C.将取之                焉:怎么、为什么

D.又欲肆其西            封:边境、疆界。

2.下列各项中对词类活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                夜:名词动用

B.既东封郑                封:名词使动

C.若不阙秦                阙:使动

D.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名词作状语

3.下列各项对特殊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介宾短语后置

B.敢以烦执事              省略句

C.夜缒而出,见秦伯        判断句

D.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

4.下列对划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越过别的国家,鄙视远方的人,您知道这其实是很难的,为什么要灭亡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

B.越过别的国家,把远方的国家当做自己的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事,为什么要灭亡郑国来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C.越过别的国家,把远方的国家当做自己的边邑,您知道这其实是很难的事,为什么要灭亡郑国来给邻国赔偿呢?

D.越过别的国家,鄙视远方的人,您知道那是很难的事,为什么要灭亡郑国来陪给邻国土地呢?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释】①午桥:在洛阳城南,诗人写此诗时洛阳已落入金人之手;②长沟:河流;③二十余年:指从作者政和年间为官,到被贬谪,到北宋沦亡,自己渡江南逃的这段时间;④三更:午夜。

1.上阕使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2.诗人在本诗中一共抒发了三种情感,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