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见下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A. 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 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C. 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D. 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其中的“封建”是指西周实行 (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巨大的商代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朝时期(    )

A. 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B. 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 畜牧业发达 D. 铁器开始使用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 龟甲或兽骨上 B. 竹简或木牍上 C. 丝帛或麻布上 D. 宣纸上

 

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如图所示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______(  

A. 盘庚迁殷 B. 武王伐纣 C. 平王迁都 D. 西周灭亡

 

香港歌星刘德华一曲《中国人》唱遍了华夏神州,中华大地上建立的第一个王朝是(  

A.  B.  C.  D.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嗄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足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禅让制

D. 宗法制

 

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杰出历史人物是(   

A. 黄帝 B. 炎帝 C. 秦始皇 D. 大禹

 

晓东所在的学习小组为进行一项探究活动,利用网络收集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资料。以下最符合他们探究内容的活动主题是(    )

A. 中国的朝代更替 B. 中国的远古人类 C. 中国原始农耕文化 D. 中国古代世界之最

 

《周记》记载:“神农耕而作陶。”该传说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神农既会耕种又会制作陶器 B. 半坡氏族的人们能制作陶器

C. 半坡氏族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D. 原始农业的发展促使原始手工业的发展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大自然的规则,人类总是在不断与自然适应的过程中发展前行。下列生活技术中,明显地增强了人们的生存能力的是(     )

A. 制造工具 B. 使用火 C. 缝制衣服 D. 种植作物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5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A. 北京人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 半坡原始居民                 D. 大汶口原始居民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

A. 半坡人    B. 北京人    C. 元谋人    D. 河姆渡人

 

《北京人的发现:中国重要古人类遗址》中记载:“……对北京人地层中出土的植物孢粉的分析表明:榛子、胡、桃、榆等植物大量存在……另外,还发现了石球,它们可作为砸击坚果的工具……(遗址)共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上的考古发现不能证明北京人(   

A. 会使用火

B. 依靠采集生活

C. 会人工取火

D. 会制造石器工具

 

从猿到人变化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A. 直立行走 B. 手脚分工 C. 语言产生 D. 大脑开始发达

 

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 学会制作工具 B. 住在山洞里 C. 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 过着群居生活

 

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汉武帝加强政治统治。

材料一: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示意图。

(1)阅读材料一,你从中提取出什么信息?

材料二:景帝时,所有诸侯王国的地盘加起来竟是西汉统治地区的一半,其中吴王拥有50多城,楚王有40城。诸侯王拥有重兵,在管辖的地盘内自行任免官吏、征收赋税、铸造钱币,与朝廷分庭抗礼。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材料三:主父偃之策。

(3)材料三是汉武帝时期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措施,这一措施名称是什么?请简要叙述措施的内容。

 

两汉时期,开通丝绸之路

材料一:《丝绸之路线路图》

(1)结合材料一,写出下面示意图①②位置的名称

材料二: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2)依据材料二,列举古代中国向外传播和从外国传入的文明成果。

向外传播的文明成果:                    

从外国传入的文明成果:                    

材料三:《汉代海上丝绸之路》

(3)结合材料三,写出下面示意图③④位置的名称。

材料四:自汉武帝在岭南置郡以后,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汉人远航到这些国家或地区者,带有翻译,采购明珠、壁流离(宝石)、奇石异物等,带去的则是黄金和各种丝织品。那里的人航海来汉朝交易的也日渐增多……双向交流的海上丝绸之路大约在东汉时已经畅通了。

——张传玺《中华文明史》

(4)依据材料二、四,谈谈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

 

成语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它寓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 )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是

①闻鸡起舞   

②草木皆兵   

③投鞭断流   

④风声鹤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某同学依据朝代更迭示意图(如:下图)概括时代特征。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绘制表格归纳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依据下表信息判断,此表格归纳的史事是( )

A. 长平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这篇作品共324个字,其中20个“之”字,神态各异,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是( )

A. 《大明历》 B. 《洛神赋图》 C. 《女史箴图》 D. 《兰亭序》

 

汉字书法(如:下图)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容之一,每一种字体都展现了书法艺术之美。曹魏时期的书法名家钟繇独创的字体是( )

A. 小篆 B. 隶书 C. 楷书 D. 行书

 

人类厉史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 )

A. 华佗 B. 张角 C. 祖冲之 D. 王导

 

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民族交融的趋势,我闻古代“民族交融”一词的内涵是( )

A. 迁移、杂居、互通婚姻 B. 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

C. 各民族互相学习,扬长补短 D. 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反压迫斗争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并存。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

①汉族人民引入北方少数民族的胡床、方凳等坐具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

③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④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图中①处政权名称是( )

A. 东晋 B. 前秦 C.  D.

 

《齐民要术》中记载r很多农谚。如:“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谷雨前后,种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求”。这些谚语说明我嗣古代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

①农作物种类单一 

②依据经验   

③遵循自然规律 

④讲究农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