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战争连绵不断,社会剧烈动荡。下面对春秋争霸战争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

A. 带来灾难和痛苦    B. 完全是历史的倒退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形成了局部的统一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急剧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周天子地位上升 B. 官僚制度逐渐取代贵族世袭制

C. 井田制被破坏,土地私有制产生 D. 诸侯国间战争不断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商代是我国青铜器发展的灿烂时期。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商朝虎耳铜鼎 D. 青铜酒樽

 

央视文物类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有这样一段解说词:有了口口口,中华文明就有了记录与传承的工具……此刻,我们写出的横竖撇捺,曾经一笔一画地刻在骨头上。因为刻骨,所以铭心。口口口指的是(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启建立了夏朝 B. 纣灭夏建立商朝

C. 周武王建立周朝 D. 周文王建立周朝

 

文物与文字一样录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下图文物反映了当时的

A. 采集狩猎 B. 聚族而居

C. 农业初兴 D. 贫富分化

 

中华民族在古代存在着两种文化类型,即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这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汇,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原始社会时期的农耕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

①掌握了原始农业技术,学会了耕种       

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已经学会建造房屋,开始过上定居生活   

④学会饲养家畜,掌握了制陶技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005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中华民族的祖先,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

A. 炎帝 B. 黄帝 C. 蚩尤 D.

 

《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其中,“天下为公”体现的是 (   )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下列哪一叙述是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的材料(   )

A. “女蜗造人”的传说 B. 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猪纹陶钵”

C. 电影荆轲刺秦王 D. 小说封神榜

 

“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首先提到北京人。”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    B. 北京人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

C. 北京人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D. 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日本人历来相信并崇拜强者,习惯无原则地把别人好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古代,日本从中国、朝鲜等国“拿来”了包括文字在内的文化、宗教、礼制等等,而且日本人还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消化能力作了大胆的改革,没有一味照搬。比如说,用汉字创造了平、片假名。用片假名记录来自印欧语系的外来语。

公元7世纪,日本孝德天皇参照起源于日本本土的政治经济制度又吸收了中国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大化改新”,这一次改革使日本社会性质被彻底改变。到了近代,1868年的明治维新,是日本走上工业化道路、富国强兵的关键改革。促成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英之间的鸦片战争和魏源的《海国图志》。在书中,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这种直面现实且符合当时国情的呼吁理应对清朝统治下的中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相反,这本书却引起了日本有识之士的关注。看清现实的日本于是就进行了历史上改变社会性质的第二次改革“明治维新”。

(1)材料中“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性质被彻底改变”指的是什么变化?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思想文化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事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想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四: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即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什么思潮?

(3)材料三中“文艺复兴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列举两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4)材料四中为什么说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卢梭说:“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法律信仰是人类走向法治和秩序的必由之路。而人类法律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片

材料二:罗马人在思想上的一个最重要的贡献是,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从它的制定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产物。反映了平民在政治、经济、法律地位上的要求。

——改编自斯塔夫《全球通史》

材料三:《查士丁尼法典》明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益,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据此可见,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完全一致的,他试图通过法律规范的系统化,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并运用这个法典来为其挽救奴隶制的统治服务。

(1)材料一中的石柱铭刻着哪一部古老的法律文献?它属于哪一古代文明的代表性成果?

(2)材料二中的“成文法”指的是哪部法律文献?依据材料指出它的制定带来什么影响?它在罗马建制使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3)依据材料三指出《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

(4)结合上述所有材料谈谈你的人类法制建设历史的认识。

 

 

    材料一“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以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灭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材料一中所说的“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是在哪里建立的?

(2)依据材料二,小历认为“这一民主制度中所体现的平等,适用于所有公民。”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说明你的理由。

 

恩格斯认为文艺复兴“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新的一幕。”材料中“它们”指的是

A. 古希腊、罗马文化

B. 马克思主义

C. 空想社会主义

D. 法国启蒙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权”,否定“神权”的社会根源在于(  )

A. 反对天主教弘扬神性的封建思想

B. 资产阶级个人主义

C.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束缚,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

D.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世纪后期一些富裕的农民通过多种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实行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这里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指的是(  )

A. 亲自耕种土地    B. 建立租地农场

C. 开设手工工场    D. 建立庄园经济

 

13、14世纪,欧洲城市中有一支不断发展壮大的新的政治力量,它是

A. 封建农奴

B. 庄园领主

C. 富裕农民

D. 市民阶层

 

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B. 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同根同源

C. 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

D. 阿拉伯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伊斯兰教提倡独一真神,这里的“真神”指的是

A. 耶稣

B. 安拉

C. 太阳神

D. 释迦牟尼

 

12世纪晚期,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利,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请问在这一时期天皇处于什么地位

A. 天皇有实权

B. 天皇大权旁落

C. 天皇掌握行政权

D. 天皇被废

 

大化改新,是公元646年统治者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其中属于大化改新在经济上的改革措施的是

A. 贵族世袭制

B. 民主共和制

C. 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D. 学习西方文化

 

《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它包括

A. 《查士丁尼法典》

B. 《法理概要》

C. 《新法典》

D. 《法学编纂》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于395年,直至1453年灭亡,延续了1058年。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西罗马帝国

C. 奥斯曼土耳其    D. 阿拉伯帝国

 

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 大学的兴起

B. 资产阶级

C. 市民阶层

D. 工业无产阶级

 

下列关于中世纪庄园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

B. 佃户没有资格参加庄园法庭

C. 佃户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D. 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产生于

A. 公元1世纪

B. 公元2世纪

C. 公元3世纪

D. 公元4世纪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维持封君封臣之间关系的纽带是

A. 权力

B. 血缘

C. 金钱

D. 土地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