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大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材料中的滇黔独立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 辛亥革命    B. 二次革命    C. 北伐战争    D. 护国战争

 

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词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 维新法令的颁布    B. 中华民国的成立

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三民主义,它

A.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B. 明确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C. 表达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    D. 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光绪皇帝“深知现时人才未足为变法之用,故首注意学校”。百日维新期间,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 北洋水师学堂    B. 福州船政学堂    C. 留美预备学校    D. 京师大学堂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亡,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

A. 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B. 改变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 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 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这说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C.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

 

美国女学生玛丽在翻阅家族相册时发现一张祖父身着军装坐在北京紫禁城龙椅上的照片,这张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

A.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D.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

 

下图是一本书的部分目录,你认为该书最有可能的书名是

A. 《海国图志》

B. 《甲午——120年前西方媒体的观察》

C.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D. 《瓦德西庚子回忆录》

 

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创办了

A. 轮船招商局

B. 南通大生纱厂

C. 汉阳铁厂

D. 江南制造总局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遇到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起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这就是

A. 清军同地主武装联合镇压    B. 内部变乱削弱了实力

C. 敌人长期围困封锁    D.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如图是法国作家布立赛写的历史著作。与封面上提到的“大劫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孕育了许多新的变革因素,这些新因素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历史起点。请你完成下面相关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分类作品——归纳文艺成就)

(1)请将下列相关作品,按照要求归类整理。(只写序号即可)

①《狂人日记》

②《黄河大合唱》

③《义勇军进行曲》

反映反对封建势力题材的有:

任务二(运用图表——解读经济发展)

(2)分析以上数据,结合所学知识,说出1912-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在近代史抗争的道路上,无论是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的抗争或探索,结果都失败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落在了无产阶级的肩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中国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必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恢复与发展生产是城市工作的中心;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中国共产党的目标。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P117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曾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乡村指的是什么事?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及时间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

材料三: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大大增强,中央军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实施战略反攻,把战场开辟到国民党统治的地区去。……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后,经过一年的内战和外线作战,使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人民解放军揭开全国战略反攻序幕的重大军事行动是什么?战略大决战中的哪次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中国近代史又是一部抗争史。面对着民族危亡,中国社会各阶层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毛泽东,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P124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介绍张之洞和张謇的故事。

材料二: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2)材料二中的“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指的是什么事?试举一例。近代化的探索呈现什么特点?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主要由于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社会制度腐败集中地反映为请政府和军队里投降活动猖獗,……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明显地表现在军队的装备上。……中国士兵的作战工具主要是传统的铁炮、火绳枪、弓箭、梭镖,很难对付敌人的重炮、来福枪。调集前线的各省军队互不配合,有时还公开武斗。在投降派所喧嚣的失败主义的影响下,虽然某些官兵英勇作战,但无法改变具有决定战役的失败形势。”

——徐凤晨、赵矢元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认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1894年,美国纽约《世界报》,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P26

(2)和材料二所述事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一幕是43年后,日本在中国再次犯下了滔天罪行,如果你是该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一名义务讲解员,你如何解说该事件?(提示:从该事件的名称、发生的时间、手段或方式、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什么本质、警示语或启示等方面组织解说词)

 

 

一些历史名词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大串联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 “文化大革命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人民公社化时期 D. 整风运动时期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A. 建成工业基础

B. 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C.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D. 共产党掌握政权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A. 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

B. 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

D. 颁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

A.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员

B.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C.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 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时间及标志是 (  )

A.1949年——南京解放           B.1949年——新中国成立

C.1951年——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D.1952——土地改革的完成

 

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A. 归农民所有

B. 归乡镇所有

C. 归集体所有

D. 归国家所有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A. 1950年---《中华民国土地法》

B.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1951年---《中国土地改革法》

D.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朝鲜内战爆发

②上甘岭战役

③中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④中朝军队五战五捷

A. ①③④②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④②①③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

A. 五四运动的爆发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中华民国的成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事件的世界意义是

A. 国家赢得了独立

B.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力量

C. 结束了中国百余年的屈辱历史

D. 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下表反映的一所近代新式学堂的部分课程设置情况,据表中内容,可以推断该新式学堂是

A. 京师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

C. 南洋公学

D. 黄埔军校

 

1906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赵老刚说:“我刚参加了科举考试。”王老德说:“我读过《申报》。”他们中很明显有一个人在说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人是(  )

A. 王老德    B. 李老金    C. 张老木    D. 赵老刚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A. 台儿庄战役 B. 孟良崮战役

C.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 千里跃进大别山

 

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①积极准备内战

②在政治舆论上欺骗人民

③为夺取抗战胜利赢得时间

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