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那烟雨迷蒙的渠江,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在我们面前。

B. 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C. 据业内专家估算,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D. 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0的超大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两位美术家的绘画都非常好,画法各有千秋

B. 老师教给我们一种新的解题思路,全班同学做起题来得心应手,事倍功半

C.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 面对扑朔迷离的案情,办案人员毫不懈怠,努力寻找蛛丝马迹。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无睱   锴书   鞠躬尽瘁   可歌可泣

B. 巅峰   斑澜   磨刀霍霍   由然而生

C. 祈祷   取缔   目不窥园   妇孺皆知

D. 奠基   丰饶   锋芒必露   一泄万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猎shè   记diàn    书zāi   气冲牛dòu

B. sǒng  门 jiǎn   烦suǒ   义愤填 yīn

C. suì   头 pèi    田lǒng   深痛绝è

D. 石pán   问jié     燕山yān     鲜为人知xiǎn

 

分别在即, 即将告别陪伴三年的母校,请你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手法刻画一位令你最难以忘怀的人。不少于150字。

 

“岁月如歌”,三年的初中时光匆匆而过。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数不清校园里留下多少欢乐与惆怅,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毕业在即的你,请参与以下活动,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

(1)【成长的日记】请你列举自己在三年学习生活中的一次典型的成功事例,并对取得成功的原因作简要的自我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挥不去的记忆】在三年的时光里,你不仅见证了自己的成长足迹,更见证了整个中华民族在自然灾害面前所展现的勇敢、坚强、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纪念某次“洪涝灾害”一周年之际,某校九(1)班同学自发组织了一次“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捐赠活动,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认真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A在本次捐赠活动开始前,请你在班级黑板上写一句有鼓动性的宣传标语。

你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作为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把全班的2198元捐款以大写方式填入汇款单的汇款栏内,汇往灾区。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  

(3)【书海行舟】三年时光,你曾无数次在书海中徜徉,书本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那些震撼心灵的语句……让你记忆犹新。下面是李阳同学的“读书笔记”的一部分,请你将其空白横线处内容补充完整。

    摘句: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摘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作品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梅   香

林清玄

①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③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发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④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⑤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⑥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⑦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⑧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⑨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⑩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⑾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⑿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1.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

2.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

3.第⑧段中加点的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

4.品读第⑾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5.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

6.阳春三月,梅花盛开。历代文人墨客赏梅、咏梅。请你写出完整的两句咏梅的古诗句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2.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排场?本词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3.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笔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歌里唱道:“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其实,不同的路就是不同的人生,有的路通向庸俗,有的路通向高尚,有的路通向平凡,有的路通向辉煌。想要走好人生之路,需要你的勇气,需要你的智慧,需要你的实干,需要你的创新,需要你把握机遇……怎样走好人生之路,彰显个性,实现价值?答案就像歌中唱到的那样一“路在脚下”。

请以“路在脚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1)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下缟素                    子敬素好琴

B. 秦王色挠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 此庸夫之怒也                夫战,勇气也

D.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徒以有先生也

2.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B. 拔山倒树而来

C. 潭西南而望    D. 为坛而盟

3.用“/”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寡 人 以 五 百 里 之 地 易 安 陵

(2)夫 专 诸 之 刺 王 僚 也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

(1)弗敢易______             (2)以头抢地耳__________

(3)皆布衣之士也______       (4)长跪而谢之曰_______.

5.翻译句子。

(1)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6.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秦王?对于塑造唐雎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已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已,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已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请各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

2.孔乙已和范进都是热衷功名的读书人。二人境况不同,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酒店的人对孔乙已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众邻居对范进中举后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乙己被摧残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造成二人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甲段文字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表明作者对孔乙已的态度是____________乙段文字创设了一个滑稽可笑的场景,表明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

5.“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一句,除了交代时节气候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6.选文中几次写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笑”,这有什么作用?。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夕贬潮阳路八千。

(2)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4)生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

(5)______  ,再而衰 ,三而竭。 

(6)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_

(7)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

(8)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表达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坚忍是达到成功的阶梯。春蚕忍受着茧的束缚,把纷飞的梦想留给明天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B. 通过观看赈灾义演晚会,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C. 李老师工作很忙,经常要接待很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D. 不酒后驾车,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B.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抚今追昔,想起的是春天的故事;极目望远,看到的是秋天的收获。

C.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

D. 天摇地动,怎能摧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桥断路绝,怎能斩断心心相系的骨肉深情?抗震救灾,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团结的一次检验。

 

三国人物和故事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形成了众多的口头俗语,下列选项中和《三国演义》无关的是(     )

A. “说曹操,曹操到。”

B. “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

C. “刘皇爷哭荆州,有借不还。”

D.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下列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傅雷家书》中作者从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等方面对儿子进行引导,字里行间凝聚着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英雄形象。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保尔巨大的人格魅力,而且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养料。

C. 《伊索寓言》叙事简洁客观,很多故事是在结尾处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它所蕴含的道理。《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D.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盛,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班在任课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终于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B. 李扬到地震灾区志愿服务的事迹令人叹为观止,大家听了他的报告后都非常感动。

C. 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D. 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下列每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锐不可挡  大爱无疆    无人问津   器宇轩昂

B. 进退维谷  相形见绌    莫衷一是   语无伦次

C. 草长莺飞  怡然自得    潜心贯注   消声匿迹

D. 断章取意  深恶痛疾    持之以恒   同舟共济

 

下列词语加黑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琐屑(xiè)    哂笑(xī)     聒噪(guō)   忧心忡忡(chōng)

B. 匀称(chèn)   归省(xǐng)   寻思(xún)   忍俊不禁(jīn)

C. 怂恿(sǒng)   凛冽(lěn)    阡陌(qiān)  惟妙惟肖(xiāo)

D. 嗔怒(chēn)   妖娆(ráo)    愧怍(zuó)   随声附和(hè)

 

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年轻人在湖边散步,碰到了几位钓鱼的老人。年轻人一开始饶有兴趣地在那里观看,可是没多久就觉得没意思了,便对一位老人说:“一整天都呆在一个地方钓鱼不觉得枯燥吗?” 那位老人说:“如果你喜欢,自然会找到钓鱼的乐趣。”年轻人又问:“如果钓了一天,看到别人满载而归,自己却一无所获,你难受吗?” 老人们纷纷表示:“我们是一起来钓鱼的,他们钓到对我来说也很高兴,再说我想只要坚持,我也能钓到鱼。”

年轻人豁然开朗,钓鱼是这样,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2)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花儿是泥土的微笑。”在大千世界中,每一个生命,每一种体悟,每一段时光,甚至每一次破茧而出、痛并快乐的经历,都值得我们以微笑去迎接,以微笑倾听,以微笑包容,以微笑纪念和珍藏……  

题目:以微笑__________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拓展阅读

同样的纬度,我国为何更冷?

唐 淼

现在的冬天越来越暖和了,但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比较起来,我国的冬天仍然是最寒冷的。

冬季,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低至-20℃,其中最冷的地区,非漠河莫属。英国西海岸利物浦和我国漠河纬度基本相同,可是利物浦即使在冬季,每天清晨最低气温大都在0℃以上,港口也终年不冻,跟我国杭州、长沙温度相似,而漠河同时期气温竟然低至-30.9℃!

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所以温度越低。莫斯科位于北纬55度到56度之间,1月平均气温为-9.3℃,而我国沈阳位于北纬41度48分,纬度比莫斯科低得多,1月平均气温却是-11.5℃。

北方地区是如此,那么南方地区呢?古巴首都哈瓦那与我国广州市的纬度相似,而且两地都是冬季不下雪、四季常开花。但哈瓦那基本全年都是夏天,最强寒潮来临时也都还有9℃。而广州1月平均气温比哈瓦那低了8℃左右,且还有2.8天的有霜期,最低气温可以下降到0℃。

以此看来,我国冬季确实比世界同纬度上其他国家要寒冷。

事实上,在同样的纬度上,世界各地的温度往往不尽相同。把全球纬圈上各点的温度加以平均,叫作纬圈平均温度。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黄河中下游偏低10℃-14℃;长江以南偏低8℃;就连华南沿海地区也偏低5℃左右。

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呢?

这一“祸首”就是频频南下的寒潮。冷空气最早大都来自北冰洋,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得到加强。西伯利亚高原不但纬度高,而且海拔高,地处大陆内部,获得热量少,散热快,成为北半球寒冷中心。这里的盆地地形使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冬季,地面散热快,又处于周围山坡的环绕之中,冷气流沿着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在高空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寒潮就会大爆发,并不断积累入侵我国。

寒潮来临时究竟有多强,对我国影响有多大呢?以上海为例,百年来曾经有两次大的寒潮来袭。第一次是1908年的4月,24日气温还高达31.6℃,人们纷纷身着短袖出行,第二天,经过冷空气的“洗礼”,气温居然下降到7.7℃。后来,温度降至6℃,在短短的两天中,人们经历了从夏季到冬季的转换。

第二次是1961年1月,21日气温为19.9℃,傍晚冷空气来袭,第二天气温降到10.1℃,第三天寒潮势头强劲,最低温降至-2.1℃,24日早晨,气温再创新低,达到-10.6℃。

寒潮来临往往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可以说它对工农业生产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大,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甚至人们的健康都有一定影响。

(选自《北京日报》2017年2月9日)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内容理解与概括】

2.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说明文语言】

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

4.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说明顺序及其作用】

 

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文)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两岸悉皆怪石,③嵌④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右溪记》)

【注释】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敬:倾斜。④嵌:凹陷(又作“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二段描写的内容是______;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_______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潭中鱼百许头  可:______ 

②以其境过      清:_____

流数十步      南:______  

④不可状        名: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②平仲:银杏的别称。③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1.“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     

2.“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默写

(1) 窈窕淑女,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3)与君离别意 ,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蒹葭萋萋,___ 。所谓伊人,_________。(《蒹葭》)

(6)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土地平旷,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7)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式微》)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一:2016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3本,人均阅读电子书3.28本,较2015年略有增加,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摘自《读书与做人》)

材料二:“浅阅读”的先天缺陷显而易见,即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斯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摘自“百度搜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均阅读量较少的原因。

(2)从材料二“浅阅读”的特点来看,材料一中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

(3)结合材料,请你就改善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对国家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根据拼音写汉字,将所填汉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

tuì色           迁xǐ            xiāo声匿迹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   )

A. 《桃花源记》——陶渊明——西汉——记

B. 《社戏》——鲁迅——现代——小说

C. 《大雁归来》——利奥波德——美国——说明文

D. 《安塞腰鼓》——刘成章——当代 ——散文

 

依次填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____________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①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

③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

④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

A. ③①④②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①④③

 

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为了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学期末,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技能大赛。

B有人说人只有到了中年之后,就能深切地体味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

C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不足。

D为了防止中东呼吸综合征不流入我国,海关严格排查入境人员。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