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值五彩缤纷的花季年华、朝气蓬勃的青春时代,让我们一起来开展“放飞青春”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青春座右铭)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请你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两弹元勋”们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赌博的国防科研事业。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__________

(2)(青春励志会)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励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他已经设计好前两项,请你帮他设计的三项。

活动一:讲“励志的青春”故事

活动二:宣“拼搏的青春”誓言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春接力棒)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上“老”下“子”,彰显着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请仿照画线句子,将文段补充完整。

孝亲敬长,就是耐心倾听双亲长辈的教导,就像鱼儿一直倾听溪流的歌唱;就是真诚回馈双亲长辈的恩泽,__________;就是全力实现双亲长辈的期望,就像江河奋力前行终成海洋的宽广。

(4)(青春同路人)朋友,是我们的青春同路人。我们应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怎样与其同行青春路?请探究下面两则材料,做出你的回答。

材料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

材料二:为了从经济上支持马克思的研究,恩格斯去经商,把挣来的钱不断地寄给马克思。当马克思还没有精通英文时,恩格斯就帮他翻译;当恩格斯写文章时,马克思也尝放下自己的工作,帮他写作有关部分。《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甲】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 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 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 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他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阅读两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闲,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阡陌交通_____

(2)黄发垂髫_____

(3)屋舍俨然_____

(4)不独其子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_

A 欲其林/所识乏者得我欤

B 如外人/以咨之

C 大道行也/长跪而谢

 D 未果,病终/遂至承天寺张怀民

3..翻译下面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⑴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________

5.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我心里有些难过。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析】
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

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院子。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声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有了奇迹,有了满足,有了激动。

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

⑪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总是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⑫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还有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⑬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请阅读选文④---⑩段,补全下面表格。

段落

⑤——⑥

⑦——⑧

⑨——⑩

主要情节

父亲拉着桌凳等满车礼物回家。

B________

母亲用丰盛的饭食“招待”做生意亏本的父亲。

父亲边看母亲晾晒衣物,边看我们玩耍,然后安然入睡。

“我”的心理

A________

有些难过

C________

D________

 

 

2.请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六段划线的句子。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4.选文第八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选文第⑪段中父母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第⑬段中,“我”却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高国成

①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

②一名军人过硬的本领,是拳头更是意志;一支军队可持的法宝,是武器装备更是战斗精神。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无论是对抗反动派军队,还是对垒日本侵略军,我们从来没在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总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军具有“逢敌亮剑、英勇顽强”的血性虎气,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这也充分印证了这样一句真理: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③如今,少数吃着薯片、看着大片、玩着芯片长大的年轻官兵,对强敌有少许“恐高心态”,对精神能否战胜利剑有所怀疑,对传承军人血性的意义认知不足,对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信心、决心不足。有的唯技术论,认为技不如人,打赢胜算不大;还有的唯武器论,认为器不如人,无法与对手较量。

④剑之利靠科技,剑之雄靠士气,剑之魂靠血性。战场不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更是军人血性和勇气的较量。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武器上的差距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观念上有“代差”、精神上有“落差”。武器装备上的不足可以通过意志、精神和信念等因素来弥补,而心理上的“恐高”不消除,精神上的“准备”不到位,未战先怯、遇敌先怂,何足一战?

⑤战争的胜负,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只有四分之一取决于实际力量的对比。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我初入朝的6个军无一辆坦克;美军一个步兵师拥有电台1600部,我一个军才数十部,仅装备到营,营以下通信依然靠军号和哨子。但是,志愿军打赢了战争,获得了对手的尊敬,靠的就是“东方之谜”的神奇、“钢少气多”的魅力,以及“原木在移动①”的震撼。

⑥气为兵神,勇为兵本。气实则斗,气夺则走。缺失战斗意志,丧失必胜信念,打仗必败!甲午战争中,清军与日军的装备差距不大,但少数官兵没有敢于亮剑、刺刀见红的拼命精神,一遇强敌,要么逃跑,要么投降。如此恐惧心理、恐战心态,再先进的武器也挽救不了覆灭的命运。

⑦枪是不会自己动的,需要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驾驭。朱德元帅也说过:“勇敢加技术,就战无不胜。”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有所提升。但武器依然要靠人来操作,人始终是武器的灵魂和主宰。有了人的现代化,有了人的智慧和血性,人与装备才能完美结合,发挥最大战斗力。

⑧心胜则兴,心败则衰。真正的力量,发自内心。如果内心缺乏力量而期待装备力量、技术力量来弥补,那么不管外部力量多么壮观、多么强大,恐怕都难以支撑。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敢于亮剑、血战到底的意志、血性和精神

(选自《解放军报》)

【注释】 ①原木在移动:朝鲜战场上,被冻僵的志愿军战士,虽动作僵硬如原木,但仍冲锋不止,视死如归,让敌军肝胆俱裂。于是联合国军士兵用“原木”来称呼让他们震惊不已的中国军人。

1.请简述本文的写作目的。

2.请分析文章第⑤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

4.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第⑥段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进攻意大利时,为了出奇制胜,拿破仑派了一支部队翻越高山,经过一条冒险的“死亡之路”。每当部队遇到特殊困难,雄壮的冲峰号声就会响彻群山之巅。尽管在危险的攀登中到处充满了障碍,导致部队被拉长到30公里,但始终没有一个士兵掉队。四天之后,这支部队犹如神兵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平原。

5.通读全文,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    )

A. 文章开头引用拿破仑的名言,是专门为了引出本文的论题:利剑与精神。

B. 本文论证思路清晰:第①段提出问题,②至⑥段分析问题,⑦至⑧段得出结论。

C. 作者认为,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会有所提升。武器是灵魂和主宰。只有武器装备完美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战斗力。

D. 第⑧段画线句和第②段画线句的意思基本相同,结尾处又出现,是再次发出号召,强调新时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意志、血性和精神。

 

默写

(1)__________,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2)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3)杜牧在《赤壁》一诗中,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杯邀明月,_________________(李白《月下独酌》)

(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6)雁过留声,常引发诗人的情思。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雁”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

 

(题文)名著阅读

(1)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作品或人物

作品

内容

《西游记》

那厮原来是牛魔王的妻,红孩儿的母,名唤罗刹女,又唤①  

 

②     

聪,你想,我这些联想对我是怎样的一种滋味!4月30日(第30号)的信,我写的时候不知怀着怎样的痛苦、绝望的心情,我是永远忘不了的。

 

《名人传》

从这个忧伤的深渊深处,③   着手歌颂欢乐了,这是他毕生的规划,自1793年,在波恩的时候,他就对此有所考虑,他一辈子都在想歌颂欢乐,并以此作为他的大作中的一部终曲。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④   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

 

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骆驼祥子》中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____

①虎妞掏钱买车     ②虎妞假装怀孕     ③虎妞“下嫁”祥子    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A ③④②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④③①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如“河阳”指黄河南岸,“汉阴”指汉水北岸。

B.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C. “臣本布衣”与“往来无白丁”中的“布衣”与“白丁”都是指平民,只不过前者指的是没有官职的人,后者指的是没有学问的人。

D. 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人们又分别将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低质量的阅读?

⑤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 ②④①③⑤    B. ①③④⑤②    C. ②④⑤③①    D. ①④⑤③②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B. 电影《摔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C. 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张小亮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D. 在新赛季里,这支去年的冠军队完全丧失了昔日的王者风范,只有这一场球打得还算差强人意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jùn)    、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醇(    )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   )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ruì)    智。品读经典散文,虽然有展卷而至的惊喜愉悦,但是也有掩卷长思时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1)根据拼音写汉字。

冷(jùn)__________   (ruì)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___厚质朴    幽默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给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别人犯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请以学会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现代文阅读。

旧  土

宁新路

①父亲把一堵旧墙拆了,和成泥巴,打成土坯,砌房子,抹墙皮。旧墙的土看上去很老了,老得有点儿像姜黄色了,老人们说是唐朝的,甚至说是秦朝的,反正是久远留下来的墙,这墙的土跟地里的不一样,太陈旧了。

②我担心老成这样子的旧土,打成土坯,砌成房子,抹成墙皮,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我劝父亲不要用这样的泥土砌墙、盖房,父亲一点儿也没理我的话,不但把那堵很长的大墙拆了,而且还把墙底下的土也挖出来和成了泥。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埋怨父亲,你用这么陈旧的泥土盖房子,心里到底有没有儿孙?父亲说,泥土有什么老不老的,泥土从来不会老;再老的泥土,见了水,和成泥,就是新泥;打成土坯,土坯就是新的;砌成墙,墙就是新的;盖成房子,房子就是新的,放心住吧……果然,这老墙的土,和成泥很耐用,打成土坯很硬实,砌成墙很敦实,抹上墙很细腻。

③父亲的选择是对的,用旧土和泥巴砌成的墙,比地里挖的新土有黏度,耐风耐雨耐晒,这三十多年过去了,房子结结实实,院墙稳稳当当。父亲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离去十多年了,如今他的子孙住着,墙皮旧了,墙体还是好好的,粉刷了几次,还如新房似的。

④由此,我对旧土有了新的认识,我感到泥土是一种神奇、有生命而永远不死的物质。

⑤一块荒芜千万年的土地,看上去静静地沉睡在那里,甚至不长一草一木,你以为它早已死去,其实不然。如若浇上一瓢水,这喝了水的土,不管是黄土、红土、黑土,立刻就会变得灵动了起来,像睡醒了似的,黄土就会变得更黄,红土变得更红,黑土变得更黑——泥土活了。

这喝了水,被水唤醒了的旧土,你不动它,恍若永远在水中,它是醒着的;你若动它,它便会越来越有灵性。一旦被捏、揉、搅、捶、打过,泥就全醒了,倘若揉、搅、捶、打的时间更长,泥就会越鲜亮、越精神、越黏,甚至会灵气十足。这时候的泥好似有了筋有了骨,有了柔软轻盈的生命,打成土坯也好,烧成砖瓦陶瓷也好,就看你想让它成为什么,它就会让它的生命绽放出千姿百态的形状。

⑦一片毫无生机的土地,能给你的触发是枯涩的,你想象不出来这片寂寞的旧土,会长出什么来。它会长出金黄色的庄稼、香甜的苹果、参天的大树,变成碧波荡漾的林海吗?不需要你投入满地黄金,不需要你苦苦膜拜,只要你给它水,让它喝足了醒来,你撒下的种子,就会长出你要的东西。黄土高原荒凉,是泥土讨厌那个地方吗?江南绿树成荫,是泥土偏爱那个地方吗?不论是黄土还是红土,等待的不是荒芜,是唤醒它的水。旧土永远在等待种子和雨水。

⑧那村边一望无际的田野,是什么时候成为耕田的?地下挖出了秦朝的砖汉朝的瓦,还有唐朝的锄头,那说明这片地耕种了几千年了。几千年来每年都春播秋收,它滋养了村里祖祖辈辈的人,还有那些牲口。耕种它的人,几千年来从这地里“冒”出来,死了又被埋到这片地下。地被耕来耕去,人生生死死,这地几千年来有可能一年也没有闲过,会老了吗?我捧起这老田里的泥土,湿润润的,油黑黑的,孕育的小麦正在抽芽,哪像耕耘了几千年的土地,简直像年轻的母亲,正在哺育着孩子。我坚信,只要给它水的滋养,给它足够的肥料,这田地的旧土,永远是年轻的,永远也不会老去。

⑨每一捧旧土,都不可小看。每一捧旧土,无不经受了数亿年的风霜雪雨,无不经受了数不清的践踏和摧残,无不见证、饱尝和承载了死的悲惨、血泪与世间残酷。被屠刀,被烈火,甚至被炮弹蹂躏过的泥土,喝过雨水,照样会活,照样会新,像新的泥土一样。这就是旧土。旧土承载世间万物,承受了天地间风雨雷电的摧残,承受了人和动物的一切暴行,包含和消融了发生在大地上的所有污垢、丑陋和罪恶。尽管它是负重和苦难的,但旧土不旧,旧土在一滴水的滋润下,依然是生机勃勃的精灵。

⑩我膜拜大地,敬仰旧土。               

(选文有删改)

1.第②段中说“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埋怨父亲”,作者为什么埋怨父亲?

2.文章第④段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看法。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

4.把文章结尾段删去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5.本文的题目能否换成《旧土与水》?请说出理由。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主人翁____________开始时老实,健壮,坚忍.最大的梦想是 ________________  ,后来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尸走肉。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龙钟”、“传语”是什么意思?

(2)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公亦以此自矜——矜:夸耀

B.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放下

C. 睨之久而不去——睨:斜着眼

D. 但微颔之——颔:指人的下巴

2.与“徐以杓酌油沥之”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B.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C. 何陋之有?

D. 康肃笑而遣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卖油翁》是一篇富含哲理与情趣的小品文章。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大道理用生动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达到发人深省的目的。

B. 文章虽短小,但还是有记叙,详写了康肃射箭,略写了卖油翁酌油。

C. 文章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D. 文章对人物神态、语言的描写也可以表现人物的某些性格特点。如:卖油翁“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平静坦然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他的朴实、沉稳。

4.从《卖油翁》中知道了什么道理?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一连串的失误,导致他错失了金牌,使他彻底告别了体坛。

B. 双休日里,大家一定要注意各方面的安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C. 《最后一课》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D. 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能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

A. 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B. 如果台湾当权者敢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地粉碎“台独”分裂阴谋。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王钢和他的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决定组成一个名为“绿色先锋”的课外活动小组。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慷慨淋漓   马革裹尸   戛然而止   鞠躬尽瘁

B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一拍既合   人迹罕至

C变幻多姿   铤而走险   杂乱无章   迥然不同

D悲欢离合   叱咤风云   鲜为人知   目不窥园

 

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潜心关注 (qián )   迭起(dié)       彭湃(bài)      校注(xiào)

B. 迥乎不同(jiǒng)  彷徨(páng)      可汗(kèhán)  深邃(suì)

C. 锋芒毕露(lù)     谰(nán)语     徘徊(huái)   镶嵌(qiàn)

D. 义愤填膺(yīng)     晌午(xiang)     震悚(sǒng)   熬夜(áo)

 

请以“这个小东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流畅、结构合理。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①那是一朵早醒的山茶花。

那时天空正阴郁。残冬季节,世界颓败了,天地间亮丽的色彩全都熄灭。小院里那株矮小的茶树落尽了叶子,苍黑的裸枝守着它丑陋的疤痕,伛偻在荒秽的角落,卑怯而孤寂。

③而这朵花却骤然开放了,它独自立在枝头,大胆地舒展那娇小的花瓣,畅舒生命中全部的芳香和颜色,露出新鲜的浅笑,这死寂的世界顿时洋溢着生气。它张开纯真的眼睛,看这寥落的小院,看满院的秽土和残枝败叶,看那白寂的墙和苍灰的楼房,它的眼色越过萧索的棚栏,投向那冥漠的茫茫天宇

④高邈的天空连同它覆盖下的万物冰冷地斜睨它,这朵早开的小花,它太小了,太轻、太微弱了。但它毫不羞怯地染红自己,红得那么深,那么浓艳,那么沉醉,无忌无讳地红,不掩不遮地红,在天边灰暗的背景上孤独地灿烂。它就在这一根丑陋的枝条上,独自营造着春天,充实它绚烂的年华,享受它美丽的生命。它控制不住生命的喜悦,笑出声来,声音是那么甜柔新鲜,昏梦的枝条和上下的根须都听到它这无所不在的声音。于是生命在粗糙的皮下波动、流淌,聚成苞蕾,又有一朵开了,又一朵……一簇簇一团团的花,占领了所有的枝条。这些追随者,摹仿它的颜色和姿态,拥有和分享着春天。

⑤于是引来一阵阵和暖的风,在它们的花瓣上亲昵地抚摸,把它们美艳的故事,四处张扬。于招来一滴滴露珠,依偎着它们的娇靥旋舞虹彩,于是引来一群群异乡的蜜蜂,围绕它们嘤嘤飞鸣,倾听那些甜蜜的销魂的诉说。

⑥观赏者们群集而至,他们从灰袍中伸出头来,赞美说:这些春的使者,生命的先觉者,领风骚的佳丽,真是三春第一红,百卉第一香啊!可人们都忘了那真正引领春的使者、生命的先觉者——那朵小花哪里去了?

⑦那朵最早开放的小花此刻却隐没了,人们不认识它,不知它寄托在那个位置。那朵站得最高的花不是它,那朵开得最煊赫的花不是它,那颗曾经被它染红的露珠,那只曾经被它迷醉的蜜蜂,都不记得它。

⑧在这世界的一个季节里,它开放过一阵,最先孤独地红过、香过、美丽过,它自己也没留下记忆,就消逝了。

⑨为此,我悼念它,这朵早醒的小花。                      

(选自《散文周刊》)

1.通读选文,补写完整“早醒的山茶花”生命历程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独地灿烂——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推断选文中两处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 斜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煊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在描写山茶花的同时,为何还描写了天空、万物以及观赏者的反应?

4.细读文章,试探究标题“早醒的山茶花”的深刻含义。

5.选出下面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解读有错误的一项。 【     】

A. 全文的行文思路:点题并领起下文——从不同角度描写山茶花——点明写作缘由。

B. 第②小节的画线句意在借阴郁颓败的景物来烘托“我”卑怯而孤寂的心情。

C. 第③小节的画线句从视觉的角度,按照由近及远,由下而上的顺序来描写。

D. 选文末节中“为此”的“此”指的是第⑧小节所表达的意思。

 

①人活在世上,除吃睡之外,不外乎做事情和与人交往,它们构成生活的主要内容。做事情,包括为谋生需要而做的,即所谓本职业务,也包括出于兴趣爱好、志向野心、使命感等而做的,即所谓事业。与人交往,包括同事邻里、朋友关系以及一般所谓的公共关系,也包括爱情、婚姻、家庭等关系。这两者都是人的看得见的行为,并且都有一个是否成功的问题,而其成功与否也都是看得见的。如果你在这两方面都顺利,譬如说,一方面事业兴旺,功成名就,另一方面婚姻美满,朋友众多,就可以说你在社会上是成功的,甚至可以说你的生活是幸福的。在别人眼里,你便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幸运儿。如果相反,你在自己和别人心目中就都会是一个倒霉蛋。这么说来,做事和交人的成功似乎应该是衡量生活质量的主要标准了。

然而,在看得见的行为之外,还有一种看不见的东西,依我之见。那是比做事和交人更重要的,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做人。当然,实际上做人并不是做事和交人之外的一个独立的行为,而是蕴涵在两者之中的,是透过做事和交人体现出来的一种总体的生活态度。

③就做人与做事的关系来说,做人主要并不表现于做的什么事和做了多少事,例如是做学问还是做生意,学问或者生意做得多大,而是表现在做事的方式和态度上。一个人无论做学问还是做生意,无论做得大还是做得小。他做人都可能做得很好,也都可能做得很坏,关键就看他是怎么做事的。学界有些人很贬薄别人下海经商,而因为自己仍在做学问就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气势。其实呢,无论商人还是学者中都有君子,也都有小人,实在不可一概而论。有些所谓的学者,在学术上没有自己真正的追求和建树,一味赶时髦,抢风头,惟利是图,骨子里比一般商人更是一个币侩。

④从一个人如何与人交往,尤能见出他的做人。这倒不在于人缘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种人际关系是否和睦。人缘好可能是因为性格随和,也可能是因为做人圆滑,本身不能说明问题。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背信弃义的行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⑤做事和交人是否顺利,包括地位、财产、名声方面的遭际,也包括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遭际,往往受制于外在的因素,非自己所能支配,所以不应该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一个人当然不应该把非自己所能支配的东西当作人生的主要目标。一个人真正能支配的惟有对这一切外存遭际的态度,简言之,就是如何做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不幸,而是不论幸福还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严。我确实认为,做人比事业和情感都更重要。不管你多么春风得意,如果你做人失败了,你的人生就在总体上失败了。最重要的不是在世人心目中占据什么位置,和谁一起过日子,而是你自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选文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2.说说第②小节开头“然而”一词在论证上的作用。

3.联系上下文,简述第③小节画线句的论证效果。

4.结合选文的主要观点,联系自身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怎样才算做人成功”的看法。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乙】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母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雏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日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乡人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人之仁诚,信于异类也。由是观之,⑵鸟雀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东坡杂记》)

【注释】①驯扰:驯服不受干扰。②殊:很。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⑴ 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往来无白丁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众鸟巢其上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以为异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两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

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⑵鸟雀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3.乙文中“乡人见之,以为异事”的“异事”是因为什么缘故?用原句作答。

4.选出对【甲】【乙】两文的解读与分析错误的一项。【    】

A. “铭”与“杂记”都是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用来警戒自己,通俗易懂,简约明了。

B. 甲文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 甲文“苔痕上阶绿”的“上”与乙文“所居书室前”的“前”意思是不一样的。

D. 两文在表达上是不同的:甲文是托物言志式的韵文,乙文则是叙事加上评论的寓言式散文。

 

根据要求默写。

⑴ 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面边声连角起。

⑶《诫子书》中与强调“如何立志与自处”的两个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简述“数据刑侦”的含义与发展趋势。

材料一:“这些‘死案’‘冷案’,几乎没有破获希望,新技术应用与数据资源的丰富使之峰回路转。”据统计,去年江苏全省破获积案29起,其中发案时间在10年以上的26起。2016年,江苏全省发生414起命案,全部在当年告破,这是江苏历史上首次实现命案全破。在这414起现行命案中,通过指纹、DNA比对直接破获的案件113起,借助视频监控系统侦破的143起。

材料二:2016年,江苏公安机关通过数据侦查、情报侦查,破获系列侵财案件6000起。现代社会,除了常说的指纹、DNA外,人们的活动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源,比如影像、行踪轨迹、消费痕迹等等。这些数据只要敲敲鼠标键盘就可以在各类数据库反复滚动排查。“通过改头换面,一些犯罪嫌疑人或能逃过人眼,却很难逃过‘数据’的追踪。与早年破案常用的大排查人海战术不同,嫌疑人一旦被锁定,他之前所犯案件都可以串并起来侦破。”

材料三:跨省、跨区域作案、流窜已是常态,打击这类犯罪迫切需要全国性的数据资源和全国“一盘棋”的警务合作机制,将其他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源整合进来。要提升基层办案单位标准化信息采集、现场勘查能力。派出所都要购置信息采集一体机,被民警带回派出所的各类嫌疑人,都要按照标准的流程进行信息采集,包括嫌疑人的指纹、DNA、掌纹、手机信息等。

 

请用学过的符号修改下面文段中三处画线部分的不妥之处。

重视我的人,我感谢他们。是他们教导了我的信心,坚定了我的信念,让我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当我得意时,一句适时提醒,可使我那颗浮躁的心重新又沉静下来;当我成功时,一句及时的鼓励,会让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又平添百倍的热情。鄙视我的人,我也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认清自己,使我知道自己还有不尽人意之处。他们批评我、讥讽我、摒弃我,不管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都像利剑一样一次次抽打在我身上,鞭策我继续拼命前行——虽然很痛,但每一次鞭策都加快了我前进的步伐。

 

近年来,一些年轻人在真人秀节目中或谈追梦艰辛,或谈家境贫寒,或谈身处逆境,或谈亲人不幸等。有人认为他们战胜现实,勇于追梦;有人则认为他们用“悲惨故事”来博取同情。请你就此发表看法,40字左右。

 

下面是《骆驼祥子》相关内容的叙述,先画出错误之处,然后在横线上改正。

⑴ 祥子依然更加努力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刘四爷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终于被现实击倒,为了拉上车,祥子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最后,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