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身上隐藏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适应严酷的环境。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l0分钟才跳一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和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太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能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三十多岁,后者却只能活到三四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得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l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改)

1.阅读第②段,指出动物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2.第③段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3.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1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5.假如你喜爱的鹦鹉到鸟巢冬眠了,你非常想念,你会借用《诗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只想和你接近

在我十六岁离家之前,我们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张床上——那种把木板架高,铺着草席,冬天加上一层垫被的通铺。

这样的一家人应该很亲近吧?没错。不过,不包括父亲在内。

父亲可能一直在摸索、尝试与孩子们亲近的方式,但老是不得其门。同样的,孩子们也是。

小时候特别喜欢父亲上小夜班的那几天,因为下课回来时他不在家。因为他不在,所以整个家就少了莫名的肃杀和压力,妈妈准确地形容是“猫不在,老鼠呛须”。

午夜父亲回来,他必须把睡得横七竖八的孩子一个个搬动、摆正之后,才有自己可以躺下来的空间。

那时候我通常是醒着的。早就被他开门闩门的声音吵醒的我通常装睡,等着洗完澡的父亲上床。

他会稍微站定观察一阵,有时候甚至会喃喃自语地说:“实在啊……睡成这样!”然后床板会轻轻抖动,接着闻到他身上柠檬香皂的气味慢慢靠近,感觉他的大手穿过我的肩胛和大腿,整个人被他抱起来放到应有的位子上,然后拉过被子帮我盖好。

喜欢父亲上小夜班,其实喜欢的仿佛是这个特别的时刻——半分钟不到,却是完全满足的亲近。

长大后的某一天,我跟弟弟妹妹坦承这种装睡的经历,没想到他们都说:“我也是!我也是!”

或许亲近的机会不多,所以某些记忆特别深刻。

有一年父亲的腿被落盘压伤,伤势严重到必须从矿工医院转到台北的一家外科医院治疗。

由子住院的时间很长,妈妈得打工养家,所以他在医院的情形几乎没人知道。某个星期六的中午我放学之后,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冲动,我竟然跳上开往台北的火车,下车后从火车站不停地问路走到那家外科医院,然后在挤满六张病床和陪伴家属的病房里,看到一个毫无威严、落魄不堪的父亲。

他是睡着的,四点多的阳光斜斜地落在他消瘦不少的脸上。他的头发没有梳理,既长且乱,胡子也好像几天没刮的样子;打着石膏的右腿露在棉被外,脚指甲又长又脏。

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到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帮他剪指甲。护士说没有指甲剪,不过可以借给我一把小剪刀;然后我就在众人的注视下,低着头,忍住一直冒出来的眼泪,小心地帮父亲剪指甲。

当我剪完所有的指甲,抬起头才发现,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睁着眼睛看着我。

“妈妈叫你来的?”“不是。”“你自己跑来没跟妈妈说?”“没有。”

直到天慢慢转暗,外头霓虹灯逐渐亮起来之后,父亲才开口说:“暗了,我带你去看电影,你晚上就睡这边吧!”

那天夜晚,父亲一手撑着我的肩膀,一手拄着拐杖,小心穿越周末熙攘的人群,走过长长的街道,带我去看了一场电影。

一路上,当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和父亲以及一群叔叔伯伯,踏着月色去九份看电影的情形时,父亲正好问我:“记不记得小时候我带你去九份看电影?”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一个人到台北,第一次单独和父亲睡在一起,笫一次帮父亲剪指甲,却也是最后一次和父亲一起看电影。

那是一家比九份升平戏院大很多的电影院,叫远东戏院。那天上演的是一部日本片,导演是市川昆,片名叫“东京世运会”。

片子很长,长到父亲过世二十年后的现在,它还不时在我脑海里上演着。

1.围绕“只想和你接近”这个标题,作者着重描绘了哪几次与父亲在身体上“接近”的情形?请简要概括。

2.仔细品读下面语句,说说它描写了什么,这段描写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他是睡着的,四点多的阳光斜斜地落在他消瘦不少的脸上。他的头发没有梳理,既长且乱,胡子也好像几天没刮的样子;打着石膏的右腿露在棉被外,脚指甲又长又脏。

3.从家乡到台北,父子间的“接近”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源于什么?请结合文章细节说说你的理由。

4.仔细研究文章的结尾部分,说说它照应了上文的哪一句话,这样的文字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那是一家比九份升平戏院大很多的电影院,叫远东戏院。那天上演的是一部日本片,导演是市川昆,片名叫“东京世运会”。

片子很长,长到父亲过世二十年后的现在,它还不时在我脑海里上演着。

 

岳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①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②。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③,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注】①求访:寻找。②药饵必亲:一定亲自给母亲喂药。③营第:建造府邸。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绝不饮  遂:____________

(2)飞曰  辞: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敌未灭,何以家为?

(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3.请结合本文谈谈岳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怯,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请简要分析。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你所在的中学文学社开展以春天在哪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和社团的朋友们一起去寻觅春天的脚步吧。

【春天在民俗节日中】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将对联写在对应横线上。

A.门上桃符    B.碧波竞舟     C.江边柳线     D.青艾驱瘴

E.迎春绿      F.十里欢       G.耀眼红       H.千家乐

春节: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文)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_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5)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6)青山横北郭,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7)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8)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晋代的田园诗人陶渊明,该文表达了对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写于作者被贬柳州之时。

C. 《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该书是清代张潮编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核舟记》的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代人。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这 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 ④①⑤②③    B. ⑤②③④①    C. ④①②⑤③    D. ②③④⑤①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离家两年了,至今杳无消息

B. 这部小说的情节抑扬顿挫,读来激动人心。

C. 对于邻居的盛情邀约,我好意难却,不得不与他们一起吃饭。

D. 这幅文人画的山水图景与书法印章相得益彰,因此巧妙绝伦。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 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C. 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下列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行辈    凫水    弄潮    大失所望

B. 明淅    严峻    斡旋    兴高彩烈

C. 亢奋    蓦然    羁拌    惊心动魄

D. 诱惑    燥热    辨论    人情事故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慢(dài)       行(xínɡ)      立(yì)      然而止(gá)

B. 杂(rǒng)      暗(huì)       咐(zhǔ)     夜深星(lán)

C. (sāi)       掇(cuān)      幽(qiǎo)    装作样(mú)

D. 子(mí)        眼(kuànɡ)     然(mò)      大大悟(chè)

 

题目:我读懂了他(她/它)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下列小題

新华社近期发表的《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第一批)》中规定了媒体报道中的102条禁用词,对六类(时政和社会生活类、法律法规类、民族宗教类,港澳台和领土、主权类,国际关系类)用词作出了新的规定。

某同学摘录了以下禁用词条:

①通稿报道中,不使用“影帝”“影后”“巨星”“天王”“男神”“女神”等词汇,可使用“著名演员”“著名艺术家”等。

②不使用“一带一路”战略的提法,而使用“一带一路”倡议。

③对各民族,不得使用旧社会流传的带有污辱性的称呼。不能使用“回回”“蛮子”等,而应使用“回族”等。不能随意简称,如“蒙古族”不能简称为“蒙族”,“维吾尔族”不能简称为“维族”,“朝鲜族”不能简称为“鲜族”等。

④对有身体伤疾的人士不使用“残废人”“独眼龙”“瞎子”“聋子”“傻子”“呆子”“弱智”等蔑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或“智障者”等词汇。

⑤不得将香港、澳门与中国并列提及,如“中港”“中澳”等。不宜将内地与香港、澳门简称为“内港”“内澳”,可以使用“内地与香港(澳门)”,或者“京港(澳)”“沪港(澳)”等。

⑥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前苏联",而使用“苏联”。

1.该同学对词条的类属有疑问,请告诉他以上禁用词条中属于“国际关系类”的是(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⑥    D. ⑤⑥

2.该同学就“新华社发布禁用词”事件对学校同学们进行了调查访谈。以下是两段回复。请据此推断,他所提的问题可能是:

                         

甲同学回答:新华社对新闻信息报道的用词作规范很有必要,大家都应该看看。毕竟,说话得体、恰当、准确,能反映出一个人较高的综合素养。

乙同学回答:没必要禁用,历史自然会淘汰那些不好的词语,十年前流行的网络用语现在谁还会去用?

3.该同学要为学校设计一条宣传规范用语的标语,下列选项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A. 不使用规范汉语,就不是合格的中国人!

B. 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C. 风度在优雅谈吐中体现,文采在规范语言里洋溢。

D. 规范的语言文字是信息高速公路的直通车。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小题。

陀螺

高洪波

①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做“冰嘎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②冰嘎儿的前身是木头,好的冰嘎儿要在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便能增加许多妩媚。顶不济的,也要钉上一枚铁钉,否则转不了几圈,就会头重齿豁,不堪造就了。无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听从你的鞭打,_________。抽冰嘎儿的小伙伴们,都爱比个高低上下,彼此各站一角,奋力抽转自己的冰嘎儿,然后让它们互相朝对方撞去。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带着搏斗的勇敢,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于是重整旗鼓再战——直到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

③我是从小就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于是四处寻找木头,为削制得心应手的“冰嘎儿”,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④这种懊恼终于引起了长辈的注意。我的叔叔,一位很有童心的年轻民警,答应在我生日的那天送我一只陀螺。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神情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俊的风姿。

⑤叔叔的礼物不错!

⑥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制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来的,圆且光滑,如同一枚鸭蛋。虽然它远不如我幻想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叔叔的礼物,恨不得马上就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⑦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的确,在各种各样的陀螺面前,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部位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这模样,使我的士气也大受挫折,只好在一旁抽打,不再向任何一方挑战。

⑧然而世间许多事都是不可预料的,我追求的“和平”仅只是个人的愿望,小伙伴们可不甘寂寞,他们中的一位大陀螺的主人,开始向我傲慢地挑衅。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小心翼翼地闪躲。一次次冲击,一次次闪躲,终于到了无法避开的地步,它们狠狠地撞上了!

⑨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虽然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撞翻在一边,一扭身又能照样旋转。加上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来进行旋转似的。结果呢,大陀螺在这种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人仰马翻,十分耻辱地溃败了。

⑩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也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于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津津乐道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我的“冰嗄儿”,一只丑小鸭生出的“丑鸭蛋”,一方被木工随便旋出的小木头块,就这样以它的旋转,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予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

这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1.第①段中“顾名思义”的意思是:

2.第②段横线上填入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在冰面张牙舞爪,穷凶极恶。

B. 在冰面旋转舞蹈,憨态可掬。

C. 在冰面摇头晃脑,杀气腾腾。

D. 在冰面横冲直撞,左右逢源。

3.第③-段,作者的心理经历了“懊恼——______——________——沮丧——________”的过程。

4.分析第⑧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5.下列选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记录了一段儿时玩陀螺的回忆。

B. 文章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C. 文章多处“大词小用”,读来富有童趣。

D. 文章表达了对人的外貌的深刻思考。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小题

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

曹文轩

①我一直坚信,阅读      是一种行为,      是一种人生方式。

②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它们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③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人并不只是一个酒囊饭袋——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勉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始意义上的人。现代对人的定义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叫人。这种动物是需要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便是阅读。

④另一种人认为——其实,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认为”,他们不阅读,甚至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们不阅读,只是因为他们浑浑噩噩,连天下有无阅读这一行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比如麻将,比如游戏,比如洗脚房。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我们更要批判。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几乎可以说: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犯罪。

⑤古人对读书很在意,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            等等。

⑥但是古代一般的读书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在某些高雅之士那里,也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的认识,但在一般人眼里,读书的目的也就只剩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过去一般读书人,总不在一个较高的境界。虽也孜孜不倦,但读来读去,还是脱不去一番俗气。很少有阅读的快意,更少有达抵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没有看出那书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读书则是拾级而上,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

⑦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很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不忘,永耸心中。有时我会想:如果这些先生不是读书人又将如何?我且不说他们的内心因精神缺失会陷平庸与俗气,就说其表,大概也是很难让人恭维的。此时,我就会惊叹读书的后天大力,它居然能将一个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变得如此富有魅力,使你觉得他们的奕奕风范,好不让人仰慕。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⑧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1.第①段两处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虽然……但……    B. 不……而……

C. 不仅……还……    D. 即使……也……

2.第③④段中作者提到的三种人分别是:

(1)认为人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的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横线上填写的内容不合适的一项是(   

A. 囊萤映雪    B. 凿壁偷光    C. 悬梁刺股    D. 纸上谈兵

4.第⑦段划线句的作用是什么?

5.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阅读和不阅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式。

B. 中国古人很在意读书,但对读书的认识不够深刻。

C. 阅读的美感来自于阅读时的审美陶醉。

D. 阅读的熏陶使人变得更加具有魅力。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下列小题。

艾子讲道于嬴博之间,齐鲁之士从之者数十百人。一日讲文王羑里之囚,偶赴宣王召,不及竟其说。一士怏怏返舍,其妻问之曰:“子日闻夫子之教,于归必欣然,今何不乐之甚?”士曰:“朝来闻夫子说周文王,圣人也,今被其主殷纣囚于羑里,吾怜其无辜,是以深生愁恼。”妻欲宽其忧,姑慰之曰:“今虽见囚,久当放赦,岂必禁锢终身?”士叹息曰:“不愁不放,只愁今夜在牢内难过活耳。”

(陆灼《艾子后语》)

【注释】①嬴博:指“嬴”与“博”,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个城邑。②羑里(yǒu lǐ):古地名,又称羑都,为商纣囚禁周文王的地方。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 齐鲁之士从之者数十百人_______      ⑵于归必欣然________

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今天为什么不高兴?

B. 今天为什么不高兴到那里?

C. 今天哪里会不高兴呢?

D. 今天为什么那么不高兴?

3.以下选项中对文中“士”的评价合理的两项是(    )

A. 谦虚谨慎    B. 富有同情心    C. 迂腐僵化    D. 能言善辩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下列小题。

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本文的作者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节选的两段文字分别着重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从体裁看,本诗属于(     

A. 古体诗

B. 律诗

C. 绝句

D. 七言诗

2.诗中“凌”的含义是什么?

 

默写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却疑春色在邻家。(王架《雨晴》)

(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5)草色烟光残照里,_______________。(柳永《蝶恋花》)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去年,我国家庭服务和早期教育领域因种种缺陷导致了一些恶性事件。有创业者认为,缺陷的存在虽然带来一些问题,但也预示着下一轮的创业机会。这些领域的需求已经非常饥渴,创业者如果能针对缺陷提供优质的供给,就一定会是大生意。所以,这两年一个大的创业风口便是家庭服务和早期教育。

的确,生活的缺陷中往往隐藏着创造的机会。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岁月为我们留下太多的“老玩意儿”:古艺术品、古日用品、古生产工具……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些有意思的老物件,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中国的老玩意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们小组正在研究“中国老玩意儿得以传承的原因”,请以精练的语言分条表述你们的结论,至少三条。

2.讨论研究对象时,出现了如下情境

甲同学:我们可以寻找乡村生活里常见的石碾、水车、老式雕花门窗等老物件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它们的产生、发展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乙同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研究价值?这些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定会被淘汰的,没有研究的必要。

丙同学:_______

如果你是丙同学,你准备如何回应?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的理由(100-120字)。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论时尚

刘瑜

①24岁时,我研究生刚毕业,到一所大学就职。学校把我分到了一个集体教工宿舍住,我一走进去,哭了。

    ②在此之前,我辛辛苦苦读了近20年书,对工作怀有多么热切的期待啊。它与经济自立、白村衫、走廊里的高跟鞋声,以及可以洗泡沫浴的浴缸联系在一起。

③但现在,摆在我眼前的,是一间四人合住的、没有光线的宿舍,里面堆满了旧而不够旧的家具,新而不够新的行李箱,屋顶因为霉烂脱皮而斑斑驳驳,还有几个戴大眼镜的陌生女子坐在那里。这个宿舍甚至不能被称为“丑”,因为“丑”也可以是一种风格——它只是空洞,就像我们在北京三环、四环边看到的很多火柴盒楼房,它们不美,甚至说不上丑,只是因为缺乏任何风格和旨趣而显得茫然。

  ④在沮丧和愤怒渐渐平息之后,我做了一个决定:我要“装修”我的床所贴着的那堵墙!那时候我没听说过“装修市场”,不懂得可以去买油漆、木板、壁纸,只是突发奇想,买了几大张深蓝和金黄色的纸,然后把它们剪成大块的方格,再一格一格地贴到墙上。这样,我就有了一堵黄蓝格子的墙。我的宿舍还是四人间、没有光线,屋里还是堆满了难看的家具和行李箱,屋顶还是霉烂斑驳,我还是和那几个戴大眼镜的室友一样,端着搪瓷饭盒去食堂打一块钱一份的黄瓜炒鸡蛋和五毛钱一个的糖三角——但是,我有了一堵黄蓝格子的墙!晚上,靠在床头,别人睡着了,我看着那堵墙,无比欢喜,心里有小火苗噼里啪啦地响。

⑤今年我36岁。已经真的经济上自立,经常穿着白衬衣高跟鞋走在办公室的走廊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虽然从来不洗但理论上可以洗泡泡浴的浴缸。此外,我已不能肯定把墙装饰成黄蓝格子是个审美上的好主意,但是有些东西,随着时间流逝不曾改变,我依然像12年前那样相信,美是对空洞的抗议。空洞之于生命,如同猎犬追逐猎物,随时准备扑倒它、吞噬它。

如果没有春节、端午节、母亲节、中秋节、元宵节……时间将流于空洞,一天和另一天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没有哆、锐、咪、发、嗦、拉、西、哆……那么声音将流于空洞,我们听到的将只是单调枯燥的嗡嗡嗡。人类发明各种与虚无捉迷藏的游戏,不断将那只随时要将我们扑倒和吞噬的“猎犬”甩掉。时尚是这些游戏中的一个。

  ⑦我不大肯定“时尚”这个词是否足够准确,因为现在“时尚”这个词已经和“流行”、“名牌”、“明星”……联系在一起,而我心中的时尚,则是对各种“不假思索”的挑战——对美缺乏爱慕之心是一种不假思索,跟着“流行”打转是另一种不假思索,时尚则应该是在一切随波逐流面前逆行。

⑧我妈说,她当年下放的时候,一切讲究穿着打扮的行为都可能被批判为资产阶级习气,但是她实在太爱美了,于是她想出了一个法子,“做件花衬衣,然后把领子翻出来”。我觉得,当年在一片灰黑蓝中翻个花领子的我妈,比今天浑身名牌的女明星要时尚得多。我常跟朋友感慨,如果生长在国外,从小被鼓励发现自我,可能我不会成为一个老师,更可能成为一个设计师。设计什么?这个我倒没有想好,大到博物馆音乐厅,小到椅子垃圾桶,一切别具一格的东西都让我跃跃欲试。

⑨我想我骨子里还是想做个诗人吧,只不过有些诗人是用词语写诗,而我梦想用石头、木头、金属、布料……写诗。可惜阴差阳错,我成了大学老师,今天再去改行显然已机会渺茫。因此,有时想起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设计师,他们像巫师,让原本如此乏味的世界在想象力的大风中前进得一个趔趄接一个趔趄,心里这叫一个羡慕嫉妒恨。

1.读第④段画横线的部分,结合①-④段内容,说说作者拥有这种感觉的原因是什么。

2.读第⑥段画横线的部分,说说“人类发明各种与虚无捉迷藏的游戏”具体指的是什么?

3.作者认为的“时尚”与世俗认定的“时尚”有何区别?

4.读文章结尾画横线的句子,说说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

 

古诗文默写。

(1)蒹葭苍苍,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鲁肃简公劲正,不徇爱憎,出于天性。素与曹襄悼不协,天圣中因议茶法,曹力挤肃简,因得罪去;赖上察其情,寝前命,止从罚俸,独三司使李谘夺职,洪州。及肃简病,有人密报肃简,但云“今日有佳事”。鲁闻之,顾婿张昷之曰:“此必曹利用去也。”试往侦之,果襄悼谪随州。肃简曰:“得上殿乎?”张曰:“已差人押出门矣。”鲁大惊曰:“诸公误也。利用何罪至此?进退大臣,岂宜如此之遽!利用在枢密院,尽忠于朝廷,素不学问,倔强不识好恶耳,此外无大过也。”嗟叹久之,遽觉气塞。急召医视之,曰:“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是夕,肃简薨。李谘在洪州,闻肃简薨,有诗曰:“空令抱恨归黄壤,不见崇山谪去时。”盖未知肃简临终之言也。

【注释】①鲁肃简公:即鲁宗道,曾与李谘讨论茶税法。②曹襄悼:即曹利用。武人出身,真宗时恃功逞威,仁宗时被罢免,自缢而死。③崇山谪去:此处借典故说曹利用被贬。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肃简公劲正劲    劲正:刚正

B. 得罪去得        得罪:冒犯

C. 洪州            谪:降职

D. 素不学问        但:只是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

A. 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

B. 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

C. 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

D. 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宗道与曹利用素来不和,他被贬官也是因为曹利用的排挤。

B. 皇上了解了实情后撤销了对鲁宗道的罢官令,只是扣了他的俸禄。

C. 鲁宗道认为曹利用还是尽忠职守的,只是不学无术,脾气倔强。

D. 李谘的诗,表达了对鲁宗道为曹利用抱不平而气绝身亡的遗憾。

4.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进退大臣,岂宜如此之遽!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记忆=脑功能?

游识猷

①大脑的巅峰时刻,应在何时?

②人们总以为自己大脑的巅峰,是在自己记忆力最强的时刻——比如十几二十岁时。我们那时上知古文下背单词,能在一周内(有时甚至是一天内)学完一学期的课程,还能拿到及格……然而,十几二十岁,也是我们不忍回顾的“黑历史”最多的日子——说真的,如果我们的大脑那时候最棒,为什么它把我们一次次领到沟里去呢?

③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大脑健康中心”的主任,桑德拉·邦德·查普曼就认为,记忆力远不能代表大脑功能。用记忆力来衡量大脑功能,就像用外表来挑选终身伴侣——外表美丑很容易被注意到,记忆力好坏也很容易分辨;外表好当然是优势,记忆力好也能带来许多便利;然而,外表不是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一项,而记忆力,也不是大脑最强的能力。

④深思熟虑才是。负责深思熟虑的,是大脑最靠近前额的部分——额叶。科学家们曾以为额叶是大脑最不重要的部分,毕竟因手术或外伤失去额叶的人也能存活,而额叶不成熟的人看上去活得还挺好——就像使十几二十岁的我们。在涉及幸福生活时,额叶远比记忆力更重要。记不住清朝皇帝顺序不是大事,总是忘记待办事项稍有点麻烦,然而,只要额叶运作正常,你就能评估出“该使用辅助记忆的工具了”,然后做出“用本子或软件提醒自己”的明智抉择。

⑤如此重要的额叶,却是大脑中成熟得最晚、衰退得最早的部分。许多人的额叶功能差不多二十来岁才发育成熟,四十岁就开始走下坡路……除非,我们努力锻炼额叶。额叶功能就像骨密度,可以通过锻炼来提升。骨质可以储备,认知功能也可以储备。在《你的大脑,你的生产力》一书中,查普曼提出,额叶功能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衡量:一使策略性注意力,实际上就是我们的专注力。在信息超载的重压下,额叶需要判断哪些信息可以置之不理,哪些值得关注,并迅速调动大脑集中于重点信息。二是综合推理能力。额叶能从繁杂信息中提炼出要点、解决方向,并不断观测应用效果,及时进行修正和反思。三是创新力。运作良好的额叶不会因循守旧,而是会跳脱出固有的观念和做事方式,用不同视角理解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而这三种能力,都能通过持续锻炼来获得提升。

⑥现在的研究显示,只要没有罹患大脑疾病,大脑的绝大部分神经元都能健健康康地陪伴你一生,还会因为不断锻炼而愈发高效。比如综合推理能力,就在许多人60岁后才达到高峰期。

⑦大脑的巅峰时刻,不在过去,也非现在,而是将来——但是你得精心照料你的额叶。

(本文摘自《新华日报》2016年7月14日,略有删改)

1.文中说“记忆力远不能代表大脑功能”,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即使一周内能记住一学期的课程,也不代表大脑的功能很强。

B. 年轻的时候记忆力非常好,但即使这样,我们也常常犯错。

C. 记忆力的好坏使人容易分辨大脑功能的强弱。

D. 用记忆力来衡量大脑功能,虽然易于判断但无法看清大脑能力的实质。

2.关于文中对“额叶”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使

A. 额叶负责深思熟虑,能决定大脑最强的能力。

B. 即使失去额叶,人也会生活得很幸福,不会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C. 即使记忆力衰退,额叶功能仍然能帮助我们做出正确评估和明智抉择。

D. 额叶成熟得晚却衰退得早,因此需要精心地照料。

3.关于文中所说“额叶功能可以通过锻炼来提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常对海量信息筛选判断并调动大脑集中于重点信息,可以锻炼专注力。

B. 经常从繁杂信息中提炼要点,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可以锻炼分析综合能力。

C. 经常观察解决问题的效果,并及时修正反思,可以锻炼推理能力。

D.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刻意寻找和别人不同的方案可,可以锻炼创新能力。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 古代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乐舞混沌不分”,歌唱性是中国古典诗词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诗词与音乐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在浅唱低吟中做到了雅俗共赏。

B. 文化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将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

C. “百部经典”书目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突破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力求做到广纳百家、百花齐放,充分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D.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平淡的小事,勾起了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亲朋好友的回忆;它没有商业片的噱头和造势、浮华与张扬;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持久存在的爱和尊重。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央视纪录片《大国重器》,报道了中建三局的智能顶升系统——中国首创的新一代“空中造楼机”不断地刷新城市天际线。

B. 今年5月30日,南航将开通武汉—伦敦直飞航线,这是继直飞巴黎、莫斯科、旧金山、罗马、悉尼之后,武汉开通的第6条洲际航线。

C. 电影经济、互联网业态、手机APP服务的兴起,催生出电影顾问、网约车司机、导航地图编辑、机器人调试员等新兴岗位出现在各大公开招聘会上。

D. 民营企业的领军人物马云亲率众民营企业家来武汉共建中国新民营经济创新区,这次新探索将吸引更多民营企业来汉发展,助力武汉新民营经济再出发。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我希望在未来岁月中,你能时不时地      不公,唯有如此,你才能懂得公正的价值;我希望你尝到背叛的滋味,唯有如此,你才能      到忠诚之重要;我希望你常常被人      ,唯有如此,你才能懂得聆听他人有多重要。

A. 遭遇    领会    轻视

B. 遭遇    领悟    忽视

C. 面对    领会    忽视

D. 面对    领悟    轻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zuò)     据    气凝神(bǐng)    莫其妙

B. (zhuó)    聪慧    如生(xǔ)      手不

C. (báo)     热忱    拈轻怕重(niān)    重峦叠

D. 桐(wú)      桑梓    后顾(zhān)    自出心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