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 A. 10mol B. 11mol C. 12mol D. 13mol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分解反应的是 A.2H2O2=2H2O+O2↑ B.H2+F2=2HF C. D.2Na2O2+2H2O=4NaOH+O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 A. 明矾净化水 B. 纯碱去油污 C. 食醋除水垢 D. 漂白粉漂白织物
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诗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该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 B.杜牧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此处的“烟”指固体 C.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某同学用KSCN溶液和溶液探究的还原性时出现异常现象,实验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可以判定酸性条件下可以氧化 B.实验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有两种 C.中红色溶液中含有胶体 D.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
NH3催化还原NO是重要的烟气脱硝技术,其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如图;研究发现在以Fe2O3为主的催化剂上可能发生的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H3催化还原NO为吸热反应 B.过程Ⅰ中NH3断裂非极性键 C.过程Ⅱ中NO为氧化剂,Fe2+为还原剂 D.脱硝的总反应为: 4NH3(g)+4NO(g)+ O2(g) 4N2(g)+6H2O(g)
反应8NH3+3Cl2N2+6NH4Cl,被氧化的NH3与被还原的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2∶3 B. 8∶3 C. 6∶3 D. 3∶2
钢铁“发蓝”是指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技术过程。其中第一步反应为:3Fe+ NaNO2+ 5 NaOH= 3Na2FeO2+ H2O+ NH3↑。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N元素被氧化 B.NaFeO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C.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有参加反应就转移电子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某兴趣小组探究气体还原、,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气体与反应的还原产物 B.装置C烧杯中加入少量苯可以防止倒吸 C.表明的还原性弱于的现象是B中溶液蓝色褪色 D.在A中的溶液加入溶液,则紫红色褪去说明A中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在xR2+ + yH+ +O2 = mR3+ + nH2O的离子方程式中,对化学计量数m 和R2+、R3+。判断正确的是( ) A.m=y, R3+ 是还原剂 B.m=2y, R2+ 被氧化 C.m=2, R3+ 是氧化剂 D.m=4, R2+ 是还原剂
某离子反应中涉及、、、、、六种微粒,其中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氧化剂ClO-,还原产物是 B. 消耗1 mol还原剂,转移6 mol电子 C. 水是生成物,且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D.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史书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本草纲目》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其中“碱”指的是K2CO3 B. 《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其描述的是CO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 C. 《本草经集注》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此法是利用焰色反应鉴别“硝石” D. 《抱朴子》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该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根据图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 A.反应中均被还原 B.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反应是置换反应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军舰船底镶嵌锌块作正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B.汽车尾气中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C.金属冶炼过程是金属离子得电子变成金属单质的氧化过程 D.PM2.5颗粒微粒直径约为2.5×106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当溶液中和离子数之比为1:3时,正好完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 B. C. D.
在KClO3+6HCl=KCl+3Cl2↑+3H2O反应中,当生成0.5molCl2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6:1 B.5:1 C.1:3 D.1:5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强酸性溶液中:、、、 B.含有的溶液中:、、、 C.含有的溶液中:、、、 D.室温下,的溶液中:、、、
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下列变化,加入还原剂可以实现的是 A.Ag→Ag+ B.Cu→CuO C.Fe2O3→FeO D.NO→NO2
N2O俗称“笑气”,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下列反应能产生N2O: 3CO+2NO2=3CO2+N2O。下列关于N2O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 N2O,消耗67.2LCO B.等质量的N2O和CO2含有相等的电子数 C.N2O只有氧化性,无还原性 D.上述反应中若有3 mol的CO被还原,则转移6NA个电子
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Cl-→Cl2 B. CuO→Cu C. CaCO3→CO2 D. H2O2→O2
ClO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mol参加反应,转移2mol电子 B.在反应中被氧化 C.的还原性强于ClO2 D.CO2是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
在氧化还原反应3S+6KOH=K2SO3+2K2S+3H2O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之比为( ) A.1:1 B.2:1 C.1:2 D.3: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别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__、__。 (2)加热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__、__。
用KMnO4氧化盐酸溶液,反应方程式如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若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 L,计算: (1)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中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 (3)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参加反应的HNO3和作为氧化剂的HNO3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若有64 g Cu被氧化,则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是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1)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 (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_______。 (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D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E装置中: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i.Fe3+3SCN-Fe(SCN)3是一个可逆反应。 ii.(SCN)2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Cl2>(SCN)2。 iii.Cl2和Br2反应生辰BrCl,BrCl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它与水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iv.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①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上述资料)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现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___________溶液,若溶液颜色________,则上述解释是合理的。 ②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上述资料用两步方程式(离子或化学方程式不限定)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 (2)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 ①甲同学的操作:取一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______。 ②乙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请评价是否正确______。 ③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________。 (3)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利用胶体的性质是________。 (4)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胶体粒子直径小于1nm B.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C.胶体粒子作布朗运动 D.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 (5)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_。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6)若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硫酸铵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