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烃A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由A制备高分子E和医药中间体K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所示:
已知: 同一个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时不稳定,如 i. ii. 回答下列问题: 的名称是___________,I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条件X为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既能与银氨溶液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分子中只存在一个环状结构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D为起始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及溶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流程图如下: CH3CHOCH3COOHCH3COOCH2CH3
某芳香烃X(相对分子貭量为9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研究部门以它为初始原料设计出如下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是一氯代物,H是一种高分子。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名称是________,物质Y是乙酸吗_____(填“是”或 “不是”)?反应⑧属于____反应。H的含N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2)反应⑥、⑦两步能否互换____ (填 “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 (3)上图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比相对分子质量大14的同系物M的同分异构体中,写出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M(不考虑立体异构):_____________。 ①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②能发生水解反应,③与FeCl3溶液能够发生显色反应。 (5)请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由和其他无机物合成最合理的方案(不用写条件)_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Fe3+、Cl2和SO2的氧化性强弱(夹持仪器已略)。 (1)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为___。 (2)检查完装置的气密性,添加药品,向A装置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在圆底烧瓶中加入固体KMnO4;向B装置中加入10mLFeCl2溶液;在C装置的分液漏斗中加入70%的硫酸,向圆底烧瓶中加入固体Na2SO3;棉花浸润___溶液。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形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通入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___。 (3)打开活塞a,逐滴加入浓盐酸,当B中溶液变为棕黄色时,停止滴加浓盐酸,夹紧K2,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分别取1mL溶液滴入___(填试剂名称)和铁氰化钾溶液可以证明其中含有Fe3+和Fe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打开K3和活塞c,逐滴加入70%的硫酸,当B中溶液颜色逐渐变为___色,停止滴加70%的硫酸,夹紧K3,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并检验其中的离子。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5)结合实验现象判断Fe3+、Cl2、SO2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___。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S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I: (1)实验基本操作 ①多孔隔板与活塞相配合,能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制H2时需用浓硫酸配制480mL 3 mol/L的稀硫酸,配制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250 mL烧杯、l 00mL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等,还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实验过程中H2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先打开活塞,让装置A内试剂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再往装置B中滴入适量浓硫酸反应片刻后,甲、乙两学生分别取装置D中少量溶液,甲学生往其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乙学生往其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各自实验现象甲、乙学生得出SO2被Fe3+氧化。 ①试判断甲、乙学生的结论是否严谨________________(填写选项)。 A.甲学生严谨 B.乙学生严谨 C.甲、乙学生都不严谨 ②写出SO2被Fe3+氧化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II: (3)该研究小组为测定SO2催化氧化为SO3的转化率,又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SO3熔点为16.8℃,且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 ①当停止通入SO2,熄灭酒精灯后,需要继续通入氧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后,若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m g,装置E中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为n g,则此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不用化简)。
氯化铁和高铁酸钾都是常见的水处理剂。某兴趣小组以铁屑为原料模拟工业上制备氯化铁及进一步氧化制备高铁酸钾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阶段通入过量空气比用氯气作氧化剂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2)“合成”阶段生成Na2FeO4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检验“氧化”过程中所得FeCl3 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某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选用下列试剂可以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填字母)。 a.KSCN溶液 b.NaOH溶液 c.K3[Fe(CN)6]溶液 d.苯酚溶液 若选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检验,请分析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4)过程①制取FeCl3固体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使6.4mol/LFeCl3饱和溶液不析出Fe(OH)3,需控制溶液的pH小于____。{已知该实验条件下,Ksp[(Fe(OH)3]=8.5×10-36,Kw=1.1×10-13,1.13≈1.33} (5)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 下,FeO42-的稳定性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分析,为了提高“合成”阶段Na2FeO4的产率,可采取的实验条件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小组通过实验研究Na2O2与水的反应。
(1)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ⅱ中溶液褪色可能是溶液a中存在较多的H2O2与酚酞发生了反应。 Ⅰ.甲同学通过实验证实了H2O2的存在:取少量溶液a,加入试剂___(填化学式),有气体产生。 Ⅱ.乙同学查阅资料获悉:用KMnO4可以测定H2O2的含量:取15.00mL溶液a,用稀H2SO4酸化,逐滴加入0.003mol⋅L-1KMnO4溶液,产生气体,溶液褪色速率开始较慢后变快,至终点时共消耗20.00mLKMnO4溶液。 请配平:___MnO4-+___H2O2+___=___Mn2++___O2↑+___H2O ②溶液a中c(H2O2)=___mol⋅L-1。 ③溶液褪色速率开始较慢后变快的原因可能是___。 (3)为探究现象ⅱ产生的原因,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Ⅲ.向H2O2溶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振荡,加入5滴0.1mol⋅L-1NaOH溶液,溶液变红又迅速变无色且产生气体,10分钟后溶液变无色。 Ⅳ.向0.1mol⋅L-1NaOH溶液中滴入两滴酚酞的,振荡,溶液变红,10分钟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向该溶液中通入O2,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①从实验Ⅲ和Ⅳ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 ②同学们进一步通过实验证实了溶液a中滴入酚酞后,H2O2与酚酞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方案是: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___。
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制备氨气,并进行有关氨气的性质探究. 该小组同学加热生石灰与氯化铵的混合物制取干燥的氨气. 应该选用的仪器及装置有填字母 ______ . 生石灰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该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在上述过程会同时发生多个反应,写出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若实验时通入氨气的速率过快,在烧瓶中会出现白烟,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 . 该小组同学以氨气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碳酸氢铵. 甲同学先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通入氨气;乙同学先将氨气通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通入二氧化碳.合适的方案是 ______ 填“甲”或“乙”,原因是 ______ . 检验产物中有的方法为 ______ .
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装置,以探究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得到的固体物质。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试剂Y是___;作用是___。 (3)已知: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测得D中有一种常温下为黄红色的气体,其为含氯的氧化物.可以确定的是C中含有氯元素的盐只有一种,且含有NaHCO3,现对C中反应后固体的成分进行猜想和探究。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存在两种成分:NaHCO3和物质W; 假设2:存在三种成分:NaHCO3、Na2CO3和物质W。 则上述假设中物质W为___(填化学式)。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填写相应的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稀H2SO4、稀HNO3、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
(4)若假设1成立,已知C中有0.1molCl2参加反应,推知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OH)2;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Ⅰ.按照甲同学的观点,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沉淀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其具体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1)各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Ⅲ.若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可利用下列装置通过实验测定其组成。 (1)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开始和结束时都要通入过量的空气,请说明结束时通入过量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克,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某课题组设计实验探究SO2的性质。 实验现象:B中无沉淀生成,C中有白色沉淀;D中溶液颜色变浅,E中产生白色沉淀。 (1)仪器R的名称是___。 (2)实验室在常温下用80%的硫酸与亚硫酸钠粉末反应制备SO2,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药品,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N2,然后启动A中反应。“通入一段时间的N2”的目的是___。 (4)探究装置C中通入SO2的量与产物的关系。 ①他们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通入过量的SO2,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NO3-+3SO2+2H2O=BaSO4↓+2SO42-+2NO+4H+。 猜想2:通入少量的SO2,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②请你帮他们设计实验证明猜想1和猜想2哪个合理,完成下列实验: 提供试剂:溴水、铜粉、Ba(NO3)2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
(5)下列可检验装置D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Fe2+的最佳试剂是___(填字母)。 a.KSCN溶液 b.NaOH溶液 c.K3[Fe(CN)6]溶液 d.KSCN溶液和双氧水 (6)常温下,实验完毕后,分离、提纯装置E中白色固体M,取适置M于试管中,滴少量盐酸(M剩余),所得溶液的pH___7(填“>”“<”或“=”)。
高铁酸盐是优良的多功能水处理剂。某实验小组釆用如图装置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用途。 Ⅰ.制备K2FeO4(夹持、加热等装置略) (1)B中所用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反应为放热反应,而反应温度须控制在0~8℃,可使用的控温方法为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得到紫色固体,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中KOH必须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C中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得纯浄髙铁酸钾晶体,洗涤时洗涤剂可选用___________。 a.冰水 b.KOH溶液 c.异丙醇 Ⅱ.探究K2FeO4的性质 (4)K2FeO4可以将废水中的CN-氧化为CNO-,实验表明,pH=9时CN-去除效果最佳。配平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FeO42-+____CN-+____H2O→____Fe(OH)3↓+____CNO-+___OH-。 现处理含CN-离子浓度为13mg/L的废水1m3,至少需要K2FeO4___________g。 (5)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氧化性FeO42->MnO4-。验证实验:将少K2FeO4溶解在过量KOH溶液中,溶液呈浅紫色,取该溶液滴入Mn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振荡,溶液颜色仍然呈浅紫色。请设计实验证明最后所得浅紫色溶液中含有MnO4-___________。
节日期间因燃放鞭炮会引起空气中SO2含量增高,造成大气污染。某实验小组同学欲探究SO2的性质,并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 (1)他们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①装置A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用于检验SO2的漂白性,其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_,装置D用于检验SO2的_______性质; ③装置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了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甲同学欲用装置A2代替装置A1,你认为装置A2的优点是(写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拟用以下方法测定空气中SO2含量(假设空气中无其他还原性气体)。 ①你认为哪个装置可行(填序号)______,使用你所选用的装置测定SO2含量时,还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哪个装置不可行(填序号)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化学活动小组对中学化学教材中“氨的催化氧化”进行了实验探究。 (1)甲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 ①若装置A中使用的药品是NH4HCO3固体,则A需要的仪器有试管、导管、橡胶塞和_______(填选项序号)。 a.锥形瓶 b.酒精灯 c.烧瓶 d.蒸发皿 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A、B中药品足量,则可以观察到装置F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该装置存在的主要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小组认为可将甲小组的装置中A、B部分换成如图所示装置(其余部分相同)进行实验。
①烧瓶中加入的是过氧化钠固体,则分液漏斗中加入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___,U型管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 ②此装置能产生大量氨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某兴趣小组欲探究SO2的性质及绿色实验方法,设计如下方案: ⑴ B、C、D分别用于检验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其中C、D分别为碘水和硫化氢的水溶液,则B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_______,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了实现绿色实验的目标,某同学重新设计了如上右图A2的制取装置来代替A1装置,与A1装置相比,A2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即可)。 ⑶ E中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吸收液”中可能含有OH-、SO32-、SO42-、HSO3-等阴离子。已知亚硫酸氢盐一般易溶于水,SO2也易溶于水。现有仪器和试剂为:小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过滤装置和滤纸;2mol/L盐酸、2mol/L HNO3、1mol/L BaCl2溶液、1mol/L Ba(OH)2溶液、品红溶液、蒸馏水。请设计实验证明“吸收液”中存在SO32-和HSO3-,完成下表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某同学对Cl2与KI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反应装置如下: 通入氯气一段时间,KI溶液变为黄色。继续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后,溶液黄色褪去,变为无色。继续通入氯气,最后溶液变为浅黄绿色。 (1)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KI溶液变为黄色说明氯气具有的___性,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3)已知I2+I-I3-,I2、I3-在水中均呈黄色。为确定黄色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实验b的目的是___。 ②根据实验a中,水层中含有的粒子有___。
③实验a中水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是___。 ④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在实验a、b的基础上,需补充一个实验,该实验为___。 (4)通入氯气,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是因为氯气将I2氧化,已知1molCl2可氧化0.2molI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5)根据上述实验,请预测向淀粉-KI溶液中持续通入氯气,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 (6)溶液最终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___。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C中白色沉淀是__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性。 (2)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___。 (4)合并(3)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试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
某课外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对原电池和电解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请回答: Ⅰ.用图 1 所示装置进行第一组实验。 (1)在保证电极反应不变的情况下,不能替代 Cu 作电极的是__(填字母序号)。 A 铝 B 石墨 C 银 D 铂 (2)N 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 Ⅱ.用图 2 所示装置进行第二组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与第一组实验不同的现象:两极均有气体产生,Y极区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 查阅资料得知,高铁酸根离子(FeO42-)在溶液中呈紫红色。 (3)电解过程中,X 极区溶液的 pH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电解过程中,Y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之一为 Fe﹣6e﹣+8OH﹣= FeO42-+4H2O 若在 X 极收集到672 mL 气体,在 Y 极收集到 168 mL 气体(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时气体体积),则 Y 电极(铁电极)质量减少____g。 (5)在碱性锌电池中,用高铁酸钾作为正极材料,电池反应为 2K2FeO4+3Z=Fe2O3+ZnO+2K2ZnO2,该电池正极发生的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
研究小组设计用含氯的有机物A合成棉织物免烫抗皱整理剂M的路线如下(部分反应试剂和条件未注明): 已知:①E的分子式为C5H8O4,能发生水解反应,核磁共振氢谱显示E分子内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个数比为3∶1; (R、R′、R″代表相同或不相同的烃基)。 (1)A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A→B反应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4)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5)已知1 mol E与2 mol J反应生成1 mol M,则M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6)E的同分异构体有下列性质:①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②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产物之一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该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种,其中任意1种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7)J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是人类使用的三大类基础材料,它们以各自的特点满足着人类多方面的需要。 (1)金属材料中,有一类贮氢合金能够结合氢气形成金属化合物,并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释放出氢气,该贮运原理属于_______变化,钢铁是制造轮船的主要金属材料,船身外通常装上一定数目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以防止腐蚀,该金属块可以选择_______(选填“铜块”、“锌块”、“铅块”); (2)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用于电子工业的高纯碳酸钙、高纯氧化钙生产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硝酸钙与碳酸铵在溶液中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②实验室常采用_______操作进行沉淀分离; ③生产高纯碳酸钙时,选择“220℃恒温干燥”而不选择“灼烧”的原因是_______; ④高纯氧化钙生产过程中,“干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有机高分子材料“玉米塑料”,因其可降解被广泛用来替代一次性泡沫塑料,“玉米塑料”的使用可减少_______污染,20世纪30年代,尼龙因其抽成细丝极像蚕丝而被推向世界,生活中可采用______方法区分尼龙和蚕丝。
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m)的分子组成,取W 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_;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_________(填写字母),操作时应先点燃_________处的酒精灯;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4)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5)读取氮气的体积时,应注意: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6)实验中测得氮气的体积为V mL(标准状况),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有关数据有_________(填编号) A.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B.生成水的质量 C.通入氧气的体积 D.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有甲、乙两位学生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都使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1硫酸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如图所示。 (1)写出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 (2)写出乙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 (3)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4)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__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_活动性更强(填写元素符号)。 (5)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结论正确(________)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顺序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上述实验也反过来证明了“直接利用金属活动顺序判断原电池中的正负极”这种做法__(可靠或不可靠)。如不可靠,请你提出另一个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可行实验方案__(如可靠,此空可不填)。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汽油、柴油和植物都是碳氢化合物 C.苯能使酸性的KMnO4溶液褪色 D.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1时,则认为已经沉淀完全 B.反应AgCl+NaBr=AgBr+NaCl能在水溶液中能进行,是因为AgCl比AgBr更难溶于水 C.Al(OH)3(s)Al3+(aq)+3OH-(aq)表示沉淀溶解平衡,Al(OH)3Al3++3OH-表示水解平衡 D.只有反应速率很高的化学反应才能应用于工业生产
化学平衡常数可以用K来表示,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 B.K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C.K与生成物的浓度有关 D.K与温度有关
铁在下列情况下腐蚀最快的是( ) A.铁放入海水中 B.铁和锌连接放入水中 C.铁和锡连接放入海水中 D.铁和锡连接放入淡水中
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苯酚有弱酸性,俗称石炭酸,因此它是一种羧酸 B.凡是能起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醛 C.在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羧基中的氢原子,醇脱去羟基生成水和酯 D.乙烯和甲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能证明氟化氢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 ) A.氟化氢在所有卤化氢中热稳定性最强 B.浓H2SO4加入氟化钙固体中,加热,有氟化氢气体产生 C.100mL0.1mol·L-1氢氟酸中,c(H+)小于0.1mol·L-1 D.在氢氟酸中滴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褪去
某温度下,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向左移动的是( ) A.均减半 B.均加半 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
在25 ℃时,电解含有0.02 mol CuSO4和0.04 mol NaCl的混合溶液200 mL,当阳极产生672 m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假设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及氯气的溶解,判断电解后溶液的酸碱性为( )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无法判断
要使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Pb2+沉淀,可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等作沉淀剂,已知Pb2+与这些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如下:
由上述数据可知,选用的沉淀剂最好为( ) A.硫化物 B.硫酸盐 C.碳酸盐 D.以上沉淀剂均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