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据此可知当时

A. 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 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

C. 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 世界两极格局濒临瓦解

 

作家王蒙曾说:“1956年‘双百’方针刚刚提出时便立见成效,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这表明“双百”方针

A. 开创了文艺创作新途径

B. 树立了新艺术创作方式

C. 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D. 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宗旨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上悬挂的标语为:“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这表明在当时毛泽东思想(  )

A. 指导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B. 开始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C. 已经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 使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孙中山说:如果我们从中华民国存在之日起就不去考虑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在最近将来的孽生崛起,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比清朝专制暴政还要酷烈百倍的新专制暴政。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   

A.通过民族革命,推翻清朝政府,确立中华民国

B.通过政治革命,确立共和政体,防止帝制复辟

C.通过社会革命,追求经济平等,防止富人专制

D.坚持三民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学者伍启元认为,“自欧战之后,西洋文化已渐渐显出破绽,科学的人生态度被人怀疑,同时西洋思想界也渐渐从个人主义转到社会本位主义……”这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是(   )

A. 民主科学思想濒于破产    B. 促使孙中山创立了三民主义

C. 传统思想文化得到复兴    D. 马克思主义开始兴起和传播

 

在这样的办学方针和原则下,由蔡元培组织的北大教员中,包括了不同政治倾向和不同学派的成员。既有提倡新文化运动的进步人物,又有政治上保守但学术上有造诣的学者。材料中的“办学方针和原则”(   )

A. 以打破袁世凯尊孔复古为目的    B. 体现为“学术自由”“鼓励竞争”

C. 以鼓励新文化运动发展为实质    D. 提倡民主、科学和白话文

 

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指出:“《海国图志》之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这表明《海国图志》(    )

A.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 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思想界

C. 是近代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D. 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一开始就指出,在家养和野生的状态下,生物界普遍存在着个体差异现象:“我们在无穷尽的微小的特征中看到不定变异性,这些特征区别了同种的各个个体。”达尔文强调的是(  )

A. 物种的起源    B. 物种的变异    C. 物种的遗传    D. 自然的选择

 

1976年,物理学家维索特和列文向太空发射了一枚载有时钟的火箭。他们观察到,这个时钟与放置在地球上的时钟相比,多获得了1/10微秒。这一实验可以用来验证(   )

A.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 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序言中说: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方法论证其他的现象。据此,牛顿注重

A. 总结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

B. 实验和数学运算的有机结合

C. 实验、理论和应用相结合

D. 运用哲学原理解释自然现象

 

苏轼的诗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这类作品突出表现了(   )

A. 多彩的生活    B. 真实的景象    C. 个人的情感    D. 繁华地街市

 

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由此可见,在当时的中国(    )

A. 民族危机加剧    B. 认同西方文化价值并主张向西方学习

C. 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    D. 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

 

《梦溪笔谈》中说,以看风水、看病为业的方士最先把磁石磨制成灵敏度更高的磁针。这表明(   )

A. 巫卜人员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利大于蔽    B. 社会需求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C. 古代科技推动了社会活动领域的开拓    D. 指南针的使用推动了远洋航海事业的发展

 

《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

A. 依据正确,结论正确

B. 依据错误,结论正确

C. 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D. 依据错误,结论错误

 

在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庆集》写的序文中,有人拿白诗的写本和印本在街头叫卖,或换取酒茶。这反映出(    )

A. 唐代的雕版印刷品已成为商品    B. 唐代只有诗文集为雕版印刷品

C. 唐代城市已基本突破坊市界限    D. 依据错误,结论错误

 

有启蒙思想家提倡:“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由此可知,启蒙思想家相较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的主张,进一步要求(   )

A. 人性解放    B. 信仰自由    C. 经济平等    D. 政治革新

 

有人说:“《圣经》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它们因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知,此人(   )

A. 虔诚信仰上帝    B. 认可三权分立    C. 反对盲目信仰    D. 支持妇女解放

 

16世纪后期,文艺复兴逐渐由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以优雅流畅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隽永深刻的哲理,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精彩的诠释。其代表人物及作品是(   )

A.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B.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C. 薄伽丘的《十日谈》    D.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明确提出了“哲学王”的思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付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柏拉图提出这一思想的背景是(    )

A. 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暴露    B. 雅典民主正处于鼎盛时期

C. 雅典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    D. 雅典在对外战争中获胜

 

苏格拉底说:“我是一只牛虻……这个国家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可是由于太大,行动迂缓不灵,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这表达的人生价值观是(   )

A. 人格独立,思想自由    B. 民主意识,参政意愿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批判精神,社会责任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

A. 强调社会责任感    B. 提倡知行合一    C. 构建新儒学体系    D. 重建伦理秩序

 

司马光主张女子可以读书,范仲淹曾把守寡的儿媳嫁于学生王陶为妻,程颐也把丧夫之后的外甥女再嫁他人,少女时代的李清照自由地饮酒和旅行。这些事件说明当时(  )

A. 理学思想尚未占据统治地位    B. 封建统治秩序开始崩溃

C. 商品经济发展致使物欲泛滥    D. 理学思想遭到普遍抵制

 

朱熹从《礼记》中选出《大学》《中庸》两篇单独成书,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作《四书章句集注》,该书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官方教科书。这主要是因为(    )

A. “四书”皆为孔子所著    B. 此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C. “四书”的思想一脉相承    D. 儒家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正统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汉代儒学(    )

A. 坚决排斥阴阳五行之说    B. 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C. 提出“为政以德”的观点    D.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 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培育,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为了(防止德国报复)这些理由,所以我们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的统治之下割给别国。”

——摘自《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向德国索取的赔款总额,比整个德国的财产还要多得多。美国坚决反对这种无限勒索、杀鸡取卵的做法,主张既要维持德国经济于一定水平之上,又要索取适量的赔款。

——摘自《历史教学》1980年第2期

材料三: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计划带到巴黎兜售时,劳合·乔治讽刺他说:“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真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教士,他的任务是拯救欧洲苦难的异教徒。”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谈起话来像个基督耶稣,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

——摘自《世界史》

(1)材料一种劳合·乔治对克里孟梭的要求表示反对的实质是什么?结果怎样?

(2)结合材料二,分析美国反对法国的赔款要求的原因有哪些?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克利孟梭的话?试结合材料1.2加以说明。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三国矛盾斗争的特征。

 

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被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后,他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指在巴黎和会上

A. 战胜国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B. 宰割德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C. 英法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

D. 美日为争夺中国产生深刻矛盾

 

关于凡尔赛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具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B. 损害了中国等弱小国家的利益

C. 具有反苏反共色彩

D. 没有丝毫的进步性

 

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下列对于所说的“新秩序”实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需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 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D. 和平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