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国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的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1999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图是某一时期的结婚证,从中反映了

 

 

结婚有法可依

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③“结婚证突显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法治完全遭到破坏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 新政协的召开

B.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实行基层民主选举

D. 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新时期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  )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深刻历史教训是

A、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B、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C、要防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D、要严防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China Watch》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关于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法制      

 B是由于党的指导思想出现了严重偏差

C直接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改革  

 D给新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是盲从的,依感情行事的,人民只有热情而无理性,所以不宜做决定。人 民所能胜任的事情就是选择代表。古代的大多数共和国有一个重大的弊病,就是人

民有权利通过积极性的,在某种程度上需要予以执行的决议。这是人民完全不能胜 任的事情。他们参与政府应当只是选举代表而已,这是十分适合他们的能力的。

——据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人民主权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 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0年法国计划委员会主席让·莫内提出首先建立超国家的欧洲机构,统

一管理西欧国家的煤钢工业,然后逐步将其扩大到商业和农业领域,再扩大到政治领 域,最后导向一个经济、政治统一的欧洲。他认为解决德国钢铁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了,控制德国钢铁方面符合法国的利益,而且在发展欧洲政治机构方面也存在着一致 的利益。让·莫内的建议得到了舒曼的赞同,两人共同策划出台了“舒曼计划”。该计划也得到了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的欢迎。在法德的共同推动 下,欧洲朝着联合的方向迈进。

——摘编自刘郢庆《关于欧洲联合思想》

材料二 欧洲一体化启动以后,丘吉尔、艾登等保守党领导层持既不支持,亦不反对

的“旁观”政策。他们认为参加欧洲一体化运动将让渡部分国家主权,不利于英国国内社会经济的重建。当时英国牢牢地控制着英联邦,占有着英联邦市场中的贸易优

6

势地位,维持着世界大国的形象。英国与美国建立了特殊关系,使英国在世界事务中 仍具有影响力。在经济上英国相对繁荣,领先于欧洲国家,参加欧洲经济共同体与否,对英国经济也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摘编自李世安《英国议会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政策与措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积极推进欧洲联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英国对待欧洲一体化的态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7年,孙中山指出,中国人民遭受“巨大的长久的苦难,则是由清政府有系 统的贪污造成的。实行地方自治人民有自选权,贪官污吏自不敢明目张胆作恶。

1905年,孙中山在《革命方略》中规定:应将地方自治权归之为地方人民,实行地方自治。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主张“地方的事情,让本地自己去治,政府毫不干涉”。地方自治搞好了,经济发展,“地方自治之制既日发达,则一省之政治遂于此进步,推之国 家亦然。如此做去,将来中国自然日臻强盛,与列强相抗衡于地球上”。

——摘编自王启勇《简论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

材料二 1937年8月,中共洛川会议把“实行地方自治,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 府”列入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之中。中共不但承认了地方自治,而且在各抗日根据地切实推行地方自治。各级政府积极组织真正的普选,允许实行公开的竞选。各抗日

党派合法存在。共产党尽管占有优势,但其主张必须经过参议会赞同和认可才能成

为政府法令。人民群众和其代表机构具有选举、罢免、否决、创制等切实的权力,真正 成为政权的主宰。针对国民党统治区的状况,中共在强调抗日的同时,也一直要求国

民党实施民主政治。

——摘编自李国忠《中共关于地方自治的理论与实践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主张实行地方自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孙中山地方自治与中共地方自治的共通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均田制下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由于国家对农民的压迫更重,不堪重负的农民宁愿依托地主也不愿重回自己的家园。逃户现象成为唐代中叶国家极为头痛的问题,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承认了乡村社会的土地租佃和土地买卖。在租佃制下,佃农与作为地主的富民是一种互相依赖的经济契约关系,他们在法律身份上是平等的。

——摘编自曹端波《唐代土地制度的转型与农民身份地位的变化》

材料二

明清时期盛行一种新的租佃形式——永佃制,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永佃权产生之后,地主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保证了佃农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永佃制一般规定地主无权撤佃,佃农有自由退佃的权利,但“不许自行转佃他人”。所有者主体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权主体。永佃制度由于经济上的激励作用,在很多地区都得到了推行,政府对于这一制度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采取了鼓励的政策。

——摘编自王昉《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土地租佃制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地租佃制的积极作用。

 

学者费里德曼认为,“随着全球体系中心的转移以及体系内部各成员经济地位的升降

起伏,现在的全球体系已经无法维持一元化的文化逻辑”。该学者强调的是

A. 文化与全球体系中心紧密联系

B. 经济实力是全球体系中心转移的决定性因素

C. 多种文化的共存是历史的必然

D. 文化的全球扩展需要坚强的经济实力做后盾

 

20世纪60年代,苏联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分成“进步的”和“反动的”,蓄意分裂不结盟运动;70年代后期把自己打扮成不结盟运动的“朋友和战友”。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A. 不结盟运动国际影响的增强    B. 苏联在争霸中处于劣势地位

C. 美国与不结盟运动联系密切    D.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61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抨击戴高乐研制原子弹时说:“与其说法国的原子弹是对付莫斯科的,毋宁说是对付华盛顿的。”这表明

A. 美法两国军事对峙严重    B. 美国资本主义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C. 法国力图摆脱美国控制    D. 美国对法国的军事威胁大于苏联

 

1933年6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雇员有权组成集体与雇主进行谈判。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 促进工业生产发展    B. 调整劳资关系

C. 赢得广大选民支持    D. 扩大政府权力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在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中争取多数,把苏维埃由孟什维克与社会革命党控制转变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这反映出列宁

A. 希望和平夺权    B. 建议合并其他政党

C. 反对暴力革命    D. 主张实行议会政治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的主席由德意志帝国宰相担任,宰相必须在皇帝批准的一切法案上副署,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这表明德意志帝国

A. 国家权力中心属于宰相    B. 皇帝掌握国家实权

C. 皇帝权力受到宰相限制    D. 代议制度已经形成

 

只有根据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兵变法案》,国王政府才能成立军事法庭,惩办逃兵和哗变者。这表明

A. 议会与国王矛盾尖锐

B. 议会能够干预国王的行政权

C. 国王权力受制于议会

D. 国王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权

 

“在欧洲各国中,葡萄牙是最不宜于从事帝国冒险事业的。幸运、地理位置、航海技能和天赋勇敢等结合在一起,使葡萄牙人在初期领先,但是不能长期保持。”导致葡萄牙 “不能长期保持”领先主要在于其

A. 从事冒险人员众多    B. 未形成促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C. 面临列强激烈竞争    D. 深受海外殖民地独立斗争打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方言文学产生,英国的乔叟运用伦敦方言创作出《坎特伯雷故

 

事集》,拉伯雷的《巨人传》是法国方言文学的代表。这表明

A. 拉丁文难学被知识界所抛弃    B. 教会神权让位于世俗王权

C. 思想解放促进文学形式变革    D. 意大利文艺中心地位丧失

 

美国学者威尔。杜兰指出:“希腊留下的民主与哲学,成为个人自由的依据;而罗马留下了法律与政绩,则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该学者旨在强调

A. 追求个人自由是希腊民主与哲学的核心

B. 希腊和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泉

C. 重视法治和社会秩序是罗马文明的特征

D. 希腊和罗马文明具有各自的特色和意义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1年7月规定,将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定价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由1992年定价目录颁布时管理的141种(类)减少为13种(类)。这是我国当时

A. 农村经济改革的需要

B.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C. 履行世贸责任的需要

D. 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1950年,中国与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6%,到1954年上升到80.55%。对这一变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 朝鲜战争爆发后西方对华封锁加剧

B. 中国优先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C. 苏联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经济援助

D.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图1是抗日战争时期一次重要战役的示意图。据图可知,该战役所属的会战

A.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    B. 成为两党合作抗战的典范

C.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 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28年6月,中共六大《政治决议案》指出:“第一次革命浪潮因为历次失败而过去了,而新的浪潮还没有到来,反革命的势力超过了工农”,“党要用一切力量去加紧团 结收集统一无产阶级的群众”。这表明

2

A. 城市暴动仍是中共革命的主要模式    B. 中共迫切需要壮大自身的力量

C.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得到大会的认可    D. “左”倾冒险主义左右会议进程

 

表1 1901-1911年中国各主要工业部门发展情况

表1中各主要工业部门发展情况反映了

A. 国内工业发展环境恶化    B. 民族工业所占比重增加

C. 近代工业结构有所优化    D. 近代工业发展步履维艰

 

1896年,梁启超提出“今之西学,周秦诸子多有道之”;同时期的谭嗣同也认为“西法之博大精深,周密微旨,按之《周礼》,往往而合”。据此可知,梁、谭二人

A. 传统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B. 借肯定传统文化向顽固派妥协

C. 仍未突破“中体西用”的藩篱    D. 意在以复古手段谋求社会变革

 

清朝张德坚在评述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时说:“无虑布衣、绅士、倡优、隶卒,取中者即状元、翰林诸科。”这说明太平天国的科考

A. 改变了传统科考的方式    B. 赢得了知识分子的支持

C. 注重对知识人才的选拔    D. 体现了社会平等的理念

 

黄宗羲指出,“学必原本于经术而后不为足不为蹈虚,必证明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必先穷经”,“兼令读史”。这表明黄宗羲主张

A. 经世致用    B. 知行合一    C. 格物致知    D. 古今贯通

 

《都城纪胜》记载,南宋都城临安"街坊替市,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 然"。据此可知,当时(  )

A.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 坊市制度开始打破

C. 商业经营不受限制    D. 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载,宋太祖曾对大臣说:“今之武臣欲尽令读经书。”宋太祖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将领的文化素质    B. 确保北宋政局的稳定

C. 改变社会的价值取向    D. 选拔杰出的军事人才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