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说:“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材料反映了古代农业

A. 注重农业时令

B. 尊重自然规律

C. 重视历法指导

D. 强调精耕细作

 

汉高祖的抑商政策主要针对有市籍的中小商人,这类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一般平民低下。这种以中小商人为抑制对象的政策,在汉代曾反复提出,对汉代以后也有一定影响。据此可知,汉代

A. 富商大贾未曾作为抑商重点    B. 抑商旨在维护封建小农经济

C. 都市商业经济长期萎靡萧条    D. 商业政策朝令夕改反复无常

 

下图到下图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 铁犁牛耕的产生

B. 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C. 单位产量的提高

D. 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材料表明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A. 实行宽松商业政策

B. 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

C. 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

D. 重建官营商业制度

 

19世纪末以来,美国一直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创造发明层出不穷,新兴工业部门得到了充分发展,传统工业部门通过改造和革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全国铁路网迅速形成,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迅速完成,使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许国林《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

美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历了一次长达111个月的超长经济增长,这次始于1991年3月结束于2000年5月的增长被称为新经济。这轮增长除了具有“一高两低”,即高经济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胀率的特征外,还有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信息产业正在逐步变成美国的主导产业并促成了美国“新经济”现象的出现。

——罗爱湘《美国“新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分析》

材料三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发动了一场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实际上是向全世界推销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现在世界上存在着“市场经济化”、“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三大潮流。美国是这些潮流的倡导者

——马少茹《全球化进程与中国社会发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产业革命中美国成为工业强国的具体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新经济”具体表现。

(3)概括材料三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你认为支撑该观点的依据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美国经济发展对中国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解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德)路德维希•艾哈德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成为美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1991年4月到2000年12月,美国经济运行实现了117个月的增长,是美国1854年开始有经济周期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扩张,也是美国进入新经济的标志.在这近十年的扩张中,美国经济的增长保持了较为平稳的态势,1992至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増长率为2.8%,1998娘至2000年GDP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7%,3.5%和3.7%。

——场芳《美国新经济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1)二战后联邦徳国实行什么经济模式?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国家的主动性”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A. A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B. 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在

B.理论指导下开始的

C. 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主张政府做好“守夜人”角色

D. A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复苏的重要原因是经济“滞胀”

 

我们必须对我们的国民、他们的工作以及他们的未来增加投资,同时削减我们庞大的债务。”“让我们决心把我们的政府变成如富兰克林·罗斯福说的一个大胆、持久试验的地方。(出自美国某一总统就职演说)文中大胆、持久试验是指(  )

A.将生产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管之下

B.实施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

C.加大国防开支医治生产停滞

D.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刺激新需求

 

下面是反映美国某一历史时期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CPI)和财政赤字情况的三张图表,据此综合判断符合这一历史时期的经济活动实践是

A. 罗斯福政府的“新政”

B. 尼克松政府的经济政策

C. 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

D. 克林顿政府的新经济

 

观察下列1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对比表

由此可以判断

A.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B. 自由贸易政策成就了工业革命

C. 大危机冲击下贸易自由化受阻    D. 布雷顿森林体系促使税率下降

 

二战后美国政府在处理“公平”和“效率”这一两难悖律时,大致出现了民主党政府更加注重“公平”,共和党更注重“效率”的规律。那么在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等共和党政府执政期间,最可能实施的是

A. 赤字财政、扩大福利    B. 通货膨胀、扩大投资

C. 削减开支、平衡预算    D. 货币紧缩、增加保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90年

2003年

1990年

2003年

1990年

2003年

低收入

32

24

28

27

40

49

中等收入

14

9

39

36

47

55

高收入

3

2

33

27

64

71

 

 

表中数据表明

A. 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 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C.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D.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总统提出重振‚被遗忘的中产阶级,让‚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实现“美国梦”,为实现“美国梦”,其采取的措施有

A. 国家干预,全面调控

B. 市场调节,保护竞争

C. 削减开支,紧缩货币

D.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移民和国籍法》,规定科学和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移民和美国急需的熟练及非熟练劳工享有优先权,移民入境后从事美国人不能或不愿从事的职业,且从事的职业不会引起已经从事此种职业的美国人的失业或工资水平的下降。此规定

A. 有利于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与重建

B. 取消了移民政策的种族歧视观念限制

C. 适应了美国解决“滞胀”问题的需要

D. 体现了美国移民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

 

下表为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中部分削减的内容及金额(单位:十亿美元)。据此可知美国政府的政策调整旨在

A. 遵循自由放任,推广“新经济”

B. 加强宏观调控,缓解“经济滞胀”

C. 节省政府开支,发展高新技术

D. 减少政府干预,缩小“福利国家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中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 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 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 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 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供给侧改革是目前我国经济改革的热门话题,有专家提出可以用大规模减税、消减开支、紧缩货币的方法来推进供给侧改革,对此最有对此最肴历史借鉴价值的对象是

A. 罗斯福新政

B. 里根时代的美国

C. 新经济政策

D.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1981年,里根总统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整顿和调整。进入21世纪之后,小布什政府“竞争招标”私有

化新理念扩展到了国有企业和政府改革当中,美国国有企业进入私有化改革的新阶段。这些措施

A. 实现了低通胀下的持续快速发展

B. 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 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 均完全摈弃了凯恩斯理论

 

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移民和国籍法》,规定科学和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移民和美国急需的熟练及非熟练劳工享有优先权,移民入境后从事美国人不能或不愿从事的职业,且从事的职业不会引起已经从事此种职业的美国人的失业或工资水平的下降。此规定

A. 有利于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与重建

B. 取消了移民政策的种族歧视观念限制

C. 适应了美国解决“滞胀”问题的需要

D. 体现了美国移民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

 

黑市交易是指未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暗中进行的非法交易活动。学者研究英国经济时发现: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以汽油为代表的黑市经济非常活跃,对民众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启动

D.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

 

下表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表中信息说明

年份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40%

38%

36%

34%

31%

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8%

34%

43%

37%

36%

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2%

27%

37%

36%

43%

 

 

A. 中低收入国家完成工业化

B. 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

C. 科技革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D. 南北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国初期,梅兰芳投身于京剧改良运动,结识了一批接受新思想的文化人,创排了多部新戏。他的戏不再局限于才子佳人、忠孝节义,他扮演的角色也突破了受苦的小姑娘、受难的小媳妇的框框,而将具有历史文化内容的人物如嫦娥、西施、虞姬、杨玉环作为戏的主人公。他在展示人物的外像时,更注意刻画人物的内心;在展示戏的本身时,更注意将戏和历史结合起来。据说,当时来华访问的外国人到北京必看梅剧。

1930年初,梅兰芳率团赴美演出,获得巨大成功。美国观众对梅兰芳的表演惊叹不已,梅兰芳并非单纯地模仿女人的一姿一态,而是艺术地传达出中国女性的端庄、温柔、秀丽和高雅,透过梅兰芳饰演的各种中国妇女形象,大大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妇女的认识。“梅兰芳热”在美国迅速兴起。

——摘编自李伶伶《梅兰芳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梅剧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梅兰芳赴美演出的历史作用。

 

【历史选修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后,一直遭到主要西方国家的排斥,没有真正进入国际社会,这不仅有损于苏联的国家利益,而且会严重阻碍世界局势的正常发展。3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給苏联提供了重返国际社会的机遇。苏联首先向一直未与之建交的美国传送建交的意愿。罗斯福就任总统不久,即向苏联政府提议正式举行建交谈判。不久,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还趁此机会,同西班牙、匈牙利等一系列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3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对国际联盟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从支持德国打破凡尔赛体系转为支持国际联盟维护世界和平。1933年11月,法国外长巴尔都向苏联大使提出苏联参加国际联盟的建议,希望争取苏联进入国际联盟,以国联的力量来抑制德国。在得到苏联同意后,他又做了大量工作。1934年9月苏联正式加入国际联盟。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斜,概括苏联重返国际社会的表现。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30年代苏联重返国际社会。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宋末年,在与西夏接壤的陕西四路和河东路西部地区,编组少数民族的部族兵,称为“番兵”。北宋初期,酆延路金明县(夸陕西安塞北)李士彬家族世代任北宋的番兵首领,抗御西夏,康定元年(1040年)为西夏所袭杀。次年,王尧臣提出重组番兵后,番兵成为宋军的主要兵种之一。陕西四路的番兵,分为番兵与强人,番兵使用官马;而强人使用自备马,称为壮马。治平二年(1065年)时,番兵集中在酆延路,计1.4万多人;四路强人计91万多人,两者合计10万多人。各路番兵都以部族为基础编排。按部族大小,大首领为都军主,作为各级番兵长官。立功后另授刺史、诸卫将军,及诸司使、副使和承制至殿侍(大小使臣)衔。

——摘编自《宋代军事制度》

(1)根据材料,说明宋朝西北番兵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西北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批评家斯图尔特·霍尔曾经在四个层面上对“现代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政治层面——世俗政体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

经济层面——市场经济以及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积累;

社会层面——劳动与性别分工体系的形成;

文化层面——宗教的衰落以及世俗物质文化的兴起,尤其是个人主义与工具理性的文化取向。

——摘编自(英)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现代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严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父慈子孝、夫义妻顺、兄友弟悌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以父慈子孝作为调节父子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从根本上服从于“父为子纲”。它片面强调“子孝”,否定子女的独立人格,维护了传统家庭中的不平等的尊卑制度。夫权逐渐强化,男尊女卑、夫主妻从等伦理也随之被强化。人一出生便被包围在层层的家庭关系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上以继宗庙,下以续万世。传统的政治以伦理为本位,伦理以血缘为原型,最终的原理是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

——摘编自王苏《试析传统家庭伦理的内容及其特征》

材料二近代以来历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提出了“婚姻革命”的口号。20世纪初,有人用西洋音乐简谱写了一首《自由结婚纪念歌》:“世事新,男女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随着西学的传入,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清末民初的婚姻变化体现了这一点,浙江遂安“近日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也日益见多”。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不同程度批判了传统男尊女卑观念,把妇女问题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问题。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男系制与遗产制》一文,文章建议男女平等地拥有财产继承权,女子也能继承遗产。一战后,欧洲各国离婚增加,中国一些留学生受其影响,亦热衷于离婚。

——摘编自李桂海《略论近代中国家庭的嬗变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家庭伦理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家庭伦理的新变化,并予以评析。

 

下图是创作于1957年的时政漫画《祝君晚安》。画面上,三位“病人”躺在病床上,他们盖的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床头的小牌上写着“美国导弹基地”,他们的头上高悬着写有“US”字样的美国巨型导弹。对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美国成立北大西洋集团对苏联进行核威慑

B. 北约集团内部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

C.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欧洲冷战对峙加剧

D. 美国大力发展核力量以扶植和控制西欧盟友

 

备受世人推崇的美国1787年宪法解决了邦联体制的弊瑞,但在宪法正文中根本没有出现奴隶这个词,更没有涉及解决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美国宪法违背了民主的精神

B. 当时黑人对民权要求不强烈

C. 美国宪法并未实践人民主权

D. 体现原则与妥协的宪政精神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杜兰特夫妇在其著作《历史的教训》中认为:“现在俄国的社会主义,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力。……对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与材料中俄国“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相关的是

A. 加强了工业部门管理体制    B. 可以租借、租让工业企业

C. 扩大了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D. 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

 

查士丁尼《法学法典》规定:“各省总督应注意各自治市之强制性公务,应依惯例合理分派,并依年龄和地位轮换。务使重担不经常压在同一批人身上而造成自治市人力和资源之枯竭。”这反映了

A. 帝国内的管理实行轮换制    B. 帝国对自治市的管理制度化、法律化

C. 帝国放松对自治市的控制    D. 帝国内的地方“自治”权力有名无实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