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到:“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而鲁迅在《电的利弊》中却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

A.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地理环境

B. 近代中国的愚昧落后阻碍中国古代先进科技发挥进步作用

C.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D. 近代西欧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推动科技发挥进步作用

 

汉代是少数人在宫廷里整理书籍,南朝则不论官私都拥有大量藏书,整理书籍并进而从事文化总结的不再局限于宫廷里的少数人,而是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成为一个醒目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的形成得益于

A. 隶书成为了通用字体

B. 书写材料的革命性改进

C. 书法强调个性化创造

D. 传统文化进入总结时期

 

民国成立之前,历史教科书中几乎没有关于“四大发明”的记载;民国以来,教科书编纂者们逐步把有争议的“四大发明”的知识镶嵌进历史教科书。民国历史教科书编纂者们的主要目的是

A. 培育民族精神

B. 弘扬侍统文化

C. 倡导学术自由

D. 激发学史兴趣

 

宋代邵雍认为,在理与文的关系上理本文末:程颢和程颐主张诗歌应”吟咏性情,涵畅道里”;钱钟书在其《宋诗选注序》中也说道:“宋诗还有个缺陷,爱讲道理,发议论。”这些言论反映出宋代诗歌

A. 存在空洞无物的弊端

B. 具有浅显易懂的特点

C. 和唐代相比出现倒退

D. 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黄宗羲认为,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世君主则“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古之君王,受到人们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据此可知,黄宗羲

A. 反对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制度

B. 认识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危害

C. 反对脱离物质生活而空谈义理

D. 认为保卫国家是天下人的责任

 

南朝梁武帝曾经下诏强调:“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以及规定学校学生策试得第,出仕可不受年龄限制。这样的做法

A. 严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B. 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C. 表明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D. 标志着科举选官的开始

 

孔子首先提倡“有教无类”,不分等级,一律施教。他的弟子现有事迹可考者,大都出身贫贱,如颜渊、子贡、子路等;贵族来求学的,则只有孟懿子等少数几位。这种教育态度

A. 改变了世卿世禄的方面

B. 使“仁”成为儒学的主要思想

C. 开了学术平民化的先河

D. 终结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历史

 

唐朝延续秦汉明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的思想。认为自然灾害的发生与人的作恶有关,因此在灾害发生后,皇帝必须修行政德,回应天谴。这反映了

A. “黄老之学”根深叶茂

B. “天人感应”思想制约皇权

C. “敬天保民”思想出现

D. 秦、汉、唐治国理念一脉相承

 

明清时期,思想家们对“存理灭欲”进行了深刻反思。其中,王夫之提出“理寓欲中”,认为天理和人欲是密不可分的,倡导“欲中求理”和“遂民之欢”。这反映出当时

A. 理学统治地位的丧失

B. 社会民众对个体价值的追求

C. 儒学世俗化的完成

D. 官方哲学受到新思想的冲击

 

战国中后期,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也尝试为法治寻找“道”的依据,《吕氏春秋》一书则兼容了儒、墨、道、法诸家言论。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 儒家思想备受秦国重视

B. 法家地位有所下降

C. 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

D. 思想专制局面形成

 

唐代皇帝将老子李耳追认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嵌列子》,考试形式和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A.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

C. 积极应对佛教思想的冲击

D. 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

 

朱熹作《朱子家礼》,阐述了家族生活的“通则”和“冠礼”“婚礼”“葬礼”“祭礼”四种重要的礼仪制度。他尽量以从众和从俗的原则对古礼进行修订,使之更加简化易行。这一做法

A. 促进了儒家伦理的世俗化

B. 造成了宗法观念的淡漠

C. 中断了儒家传统的继承性

D. 导致了日常仪式的繁琐

 

明中叶以来,“弃儒从商”日渐成风,以至时人有“士好言利”之讥,而“学者以治生为本”一类观点也多见于明儒论著之中。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动摇

B. 商业发展影响价值观念

C. 重义轻利观念不断强化

D. 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西周礼制影响外,汉代朝野格外践行“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的理念。汉朝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70岁以上的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南北朝的“孤独园”到了宋代发展出多种官办养老机构。明洪武十三年下诏:“文武官年六十者听致仕(告老还乡),给以全俸诰敕。”六十岁退休遂成官场惯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源于德国。德国俾斯麦时期,分别于1883年、1884年、1889年颁布了疾病、工伤、老龄和伤残三项法案,建立了三项保险制度。这一立法颁布后,很快被其它国家纷纷效仿。西方各国的养老保险,既有政府强制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有企业实施的保险,以及个人自愿参加的商业保险。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覆盖了95%的工薪阶层。英国在二战后实施了全民保障、全面保障。英国居民个人一生中都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国家强制所有在毕业离校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公民参加养老保险。

——摘编自赵书博《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借鉴》

材料三

下图为1998~2007年中国城镇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汉代至明朝养老政策的特点。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西方养老制度的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养老制度出现的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养老制度的社会价值。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经济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产生之后,又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若运用不恰当,反而起会阻碍作用。

结合材料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

A. 自由放任经济的时代

B. 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

C. 福利国家发展的时代

D. 发展“国营经济”的时代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充分说明这种政策本质上是

A. 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    B. 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

C. 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D. 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情况

时间

项目

工业生产

下降率(%)

固定资本

投资下降率(%)

失业率(%)

消费物价

上涨率(%)

1970年

8.1

9.2

6.2

6.6

1975年

15.1

16.8

9.2

15.3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包括

①美元的国际信用动摇

②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

③国家减少对经济干预

④经济的滞胀程度加深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华尔街日报》20118月的一篇文章指出,英国有25万人要等待18个星期以上才能得到治疗,而过去十年全国医疗系统的支出翻了一倍;2002年到2008年,法国和意大利的暴力犯罪,分别上升了近15%38%;截至20116月,欧元区的失业率为9.9%25岁以下人群的失业率为20.3%;近一半的欧洲人,因年幼或年老的缘故而被归为依赖型,在工作年龄段人群里真正在工作的只有64%……下列评论,与材料意思一致的是

A. 人民的生老病死都交给政府

B. 欧洲非常富有,可以让公民用不着工作

C. 必须改革老式的欧洲社会福利模式

D. 向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福利保障理念已深入人心

 

20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加强对公路、铁路和电力的管理。二战结束后,在电信、电力、铁路运输、煤气和自来水供应等公用事业实行国有化政策。材料反映了英国

A. 为应对经济危机持续影响采取措施

B. 顺应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

C.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发展方向

D. 强化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

 

对于英国福利制度的奠基性文献——《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社会主义右派认为它已经走到了通往莫斯科的半路上,社会主义左派则认为它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社会革命的实质问题上引开。上述评价说明福利制度

A. 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    B. 有利于工人阶级参与政权

C.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冲突    D. 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说:“1929年危机之后,政府的大财政都变成常态了……凯恩斯主义现在比较流行,已摧毁了很多国家潜在增长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这可能是个不不幸的事情。”张军认为凯恩斯主义:

A. 遭到众多国家的抵制

B. 刺激经济具有时效性

C. 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性

D. 损害后发国家的利益

 

《华尔街日报》20118月的一篇文章指出,英国有25万人要等待18个星期以上才能得到治疗,而过去十年全国医疗系统的支出翻了一倍;2002年到2008年,法国和意大利的暴力犯罪,分别上升了近15%38%;截至20116月,欧元区的失业率为9.9%25岁以下人群的失业率为20.3%;近一半的欧洲人,因年幼或年老的缘故而被归为依赖型,在工作年龄段人群里真正在工作的只有64%……下列评论,与材料意思一致的是

A. 人民的生老病死都交给政府

B. 欧洲非常富有,可以让公民用不着工作

C. 必须改革老式的欧洲社会福利模式

D. 向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福利保障理念已深入人心

 

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 理论是持续时间最长并且始终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理论

B. 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

C. 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复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经济滞胀的出现

D. 20世纪70年代以后,B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再发挥任何作用

 

“给它所设想的受益者——被它界定为弱者、贫穷者和不幸者的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它削弱了个人的进取和自立精神,并且在我们这个自由社会的基础之下酝酿出某种一触即发的怨恨。”上述材料最适合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 批判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

B. 加强国家干预,健全福利制度

C. 反对福利国家,主张市场自由

D. 同情各类弱者,加强社会救济

 

下表为二战后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对其解读最合适的是

A. 战后日本政府解散了财阀

B.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高

D. 资本占有结构社会化

 

对二战后英国的福利社会规划,《贝弗里奇报告》概括为:Universahty,即所有公民不论职业,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Unity,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Unifor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可见,该报告的主旨是

A. 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性

B. 统一管理社会福利

C. 要求福利体现平均原则

D.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1971年12月份,美元从一盎司黄金可兑换35美元贬值到38美元,到1973年2月份,一盎司黄金可兑换42.22美元。导致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是

A. 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B. 西欧和日本经济崛起

C. 与苏联的长期争霸

D. 美国经济的逐渐衰退

 

1983年3月撒切尔政府公布了一个为期4年的“中期金融战略”,宣布要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削减政府公共开支,严格控制财政赤字,同时降低最高工资税率和投资税率。上述政策措施的出台主要是为了

A. 应对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

B. 缓解经济发展中“滞涨”问题

C. 废除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D. 消除福利国家政策的不利因素

 

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福利制度,其根本目的是

A. 增加就业机会

B. 稳定金融秩序

C. 缓和社会矛盾

D. 增加工人收入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