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提出:在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诸条件中,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仅是“假言推理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西欧社会转型是“三大机制”互动的结果,即社会财富积累机制、产品与要素市场流通机制、法律与政治保障机制,其中劳动生产率是社会财富积累机制的核心因素,后者是“三大机制”之一,而不是它们的全部。社会转型的条件不是单一的,也不可能是单一的,比如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当重要,可它为什么提高和为什么不能提高,这不是劳动生产率或经济本身所能回答的,所以它不能构成动因的原点。                                      

——摘自《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请结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的有关知识,评析西欧社会转型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钱币自商代起源后,钱币形态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时间

特征

商晚期到春秋初期

形态上比较原始;开启后世钢铸币先河;没有出现文字。

春秋初到战国晚期

钱币上出现文字,以纪地为主;种类进一步增多;钱币的标准化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出现圆形化趋势。

秦统一到唐中期

由纪地变为纪重;钱币的形制初步统一;出现具有高级铸币形态性质的年号钱币;大小钱币的兑换进一步明确。

唐中期到清朝覆灭

钱币的质地多样,宋朝出现纸币,明清时期以银为主;少数民族铸币深受汉族铸币的影响;对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产生重大影响。

 

 

——摘录自张宏明《钱币》

材料二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各方面的具体工作逐渐展开,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金融调整。中国是个银本位国家。美国在三十年代前期采用的白银政策,严重地危害了中国金融。美国高价收购白银,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国金融界受到世界白银价格波动的影响而动荡不稳,从而直接危害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共计发行1亿元“金融公债”作为三行的基金。1935年11月3日,又推行法币政策。规定以三大行发行的法币代替市面上流通的银元,禁止白银在市面上流通。以后一切完粮纳税及公私款项的支付,一律禁用白银,同时宣布白银国有。这样,法币就成了全国统一的货币。法币的币值与银价脱离,不再受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从而稳定了金融。金融界的充实与稳定,银行放款的增加,使投资工业变得有利可图,这便刺激了资本家投资的欲望,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摘编自《1935年那段被遗忘的历史——南京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钱币演变的趋势并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调整货币制度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中国古代在社会动乱比较激烈时或是在大动乱前后,总有史学杰作出现。经过有春秋战国及察汉之际的社会变乱,到汉武帝时,可马迁写出了《史记》;两宋时阶级、民族矛盾交织,司马光写出了《资治通鉴》。这表明中国古代史学

A. 繁荣于社会动乱时期

B. 重视历史事实客观性

C. 侧重历史的借鉴作用

D. 编撰体例呈现多样化

 

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这表明

A.石油成为苏联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财政基础

B.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代价沉重

C.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D.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的经济基础

 

“虽然欧盟的‘民主赤字’为人诟病,欧盟还是以‘暗度陈仓’的方式继续排斥代议机构对欧盟政策制定的监控:一方面,在“欧洲制宪会议”之后,欧洲议会的法律地位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在现实的政策制定过程中,欧洲议会被边缘化的现实却没有改观。”上述现象表明

A. 欧洲政治一体化受阻

B.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C. 欧洲民主进程放慢

D. 欧洲经济形势不乐观

 

《欧洲文明扩张史》中说:“从欧洲的总体看,甚至到19世纪下半叶仍远不能说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都实现了英法式的近代民主。而且民主的体制与民主的精神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有了议会制,是说有了民主的形式,不等于说有了民主的内容。”最能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A. 1689年《权利法案》

B. 1787年美国宪法

C. 1875年法国宪法

D. 1871年德国宪法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期,雅典公民大会讨论是否要派军队进攻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并不知道西西里的具体情况,公民大会最终还是作出了入侵西西里的决定。这说明古雅典公民大会

A. 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决策水平低下

B. 财产等级制使少数富裕公民绑控一切

C. 民主决策机制名存实亡

D. 军国主义思想盛行

 

读表1,表中数据主要体现了

1一五计划主要轻工业产品产量指标

产品名称

1952年产量

1957年计划产量

增长%

棉纱

361.8万件

500万件

138

棉布

11163.4

16372.1万匹

147

食用植物油

72.4万吨

155.2万吨

214

面粉

299万吨

467万吨

156

346万吨

593.2万吨

171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    B. 重点建设、兼顾民生的指导思想

C. 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D. 农业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

 

1945年8月,中苏两国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有效期为30年。1950年2月,经过谈判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表明

A. 中国努力建立新型平等外交关系

B. 美苏冷战对中苏关系变化影响有限

C. 对苏外交成为中国政府外交核心

D. 两国政府坚持务实灵活的外交原则

 

1937年,云南全省工业资本仅421.6万元,仅占全国的工业资本总数的1.17%,到1942年,全省工业资本额就已达20949.9万元,为全国工业资本的10.8%。该时期云南工业发展主要得益于

A. 滇缅国际交通线的打通

B. 云南省的局势相对稳定

C. 政府对经济的政策指导

D.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胡适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使得中国人的“文艺复兴”半途而废。对此解释最恰当的是

A. 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社会各阶层

B. 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C. 五四运动遭到了北洋军阀镇压

D. 五四运动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

A. 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

B. 变成了世俗化的伦理学说

C. 与印度早期佛教理论背离

D. 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

 

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不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材料表明该地区

A. 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B. 长途贸易开始兴起

C. 自然经济局部解体

D. 经济结构有所变动

 

《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这表明宋代

A. 地方的权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

B. 通判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C. 重视对监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D. 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前美国总统胡佛说,罗斯福“新政”:“具有很大的法西斯性质”,1933年6月16日颁布的工业复兴法是:“(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的劳资协会式的国家在美国的翻版……鲜明地标志出美国的法西斯主义的倾向……危险的法西斯式的计划……是向富人敲竹杠……是烤百万富翁”。

——黄安年《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问题》

材料二: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评价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胡佛关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知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给罗斯福这样高的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迨欧战告终,出口之粉渐少,外粉又复侵销,麦产不加多而采购者日众,销路不加广而输入者日多,国内站祸不已,利率加重,铁路推广无期,运费增高。凡此数者,有一足制粉业之发展,今兼而有之,其何能淑!此后粉业又入盛极而衰时期。……

自辛酉(1921年)以后,情形适得其反。本届(1922年)营业因原料缺乏价格腾贵,而制成面粉为洋粉所牵制,不能随麦价俱增。营业困难情形,为从来所未有……今年欧洲农产渐复其战前原状,我国洋庄销路早已绝迹,而美国、阿根廷、加拿大等处均庆丰收,所产面粉销路甚滞,美国次粉售价极廉……广东、汕头、福州、厦门等处华粉销路悉数被侵占。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荣家企业史料》上册

材料二:1978年11月,安徽风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次年10月,即获得大丰收:当年粮食总产量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的总和。1982年1月,中共中央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1月,中央出台《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要求对人民公社体制进行改革,“准备好一批,改变一批”。此后,人民公社逐渐解体。1985年1月,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进一步放宽农村政策,放活农村金融,扩大城乡交流。

材料三:全面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加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十八大《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族工业发展面临什么状况?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哪些问题?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较短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成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是如何建立和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各洋行为减少彼此竞争,乃于康熙五十九年十一月间成立公行(实似公会),次年,粤海关监督命令未加入公行之商人不得与外人接触,若有欲作瓷器贸易者需缴纳20%之货价予公行,茶叶买卖须纳40%。

——侯家驹《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材料三除经济优势外,西北欧还拥有对经济利益格外敏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气氛。荷兰、英国甚至法国的贵族决不是轻蔑地看待经商事业,他们总是乐于参加任何有可能获利的商业冒险。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初中外贸易交流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世界贸易的特点及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的中国和近代早期的西欧在对外贸易上存在

的主要不同及其影响。

 

有学者指出,“假如集体农庄可以保留它们的全部收入用来报酬成员的劳动,是否可能适当地组织集体农庄的劳动队伍还有疑问。当国家拿走这种收入中最大的一部分时,失败是必然的。”这足以印证

A.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程度较高

B. 新经济政策不符合苏联国情

C. 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利益

D. 苏联经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材料表明苏俄政府

A. 解除了对商品贸易的限制

B. 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C.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构建稳定、安全的社会,他们致力于

A. 经济大规模国有化

B. 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C. 加强区域经济发展

D. 发展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核心是(    )

A.通过谈判缓解社会矛盾    

A.鼓励消费发展经济

C.加大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   

D.国家干预经济

 

1930年,美国颁布《霍利·斯穆特关税法》,为保护美国农业和相关商品,制定了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关税。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那是一项引发严重恶果的错误法案。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该法案可谓是1929~1933年全球大萧条的“扳机”。这些经济学家的观点是由于《霍利·斯穆特关税法》

A. 成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B. 引发了国际市场上的关税大战

C. 将美国的危机转嫁给了他国

D. 为保护农业而影响了工业发展

 

20世纪20年代,美国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是

A. 自由经营,自由竞争

B. 适度干预,政府调节

C. 国家干预,政府垄断

D. 管控金融,股市调节

 

下图是我国一个电视台开播的新闻照片。此照片见证了

A. 中央电视台正式命名

B. 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

C. 河北电视台正式建立

D. 上海电视台正式建立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境内开通了第一部电话,地点是在

A. 北京

B. 天津

C. 上海

D. 南京

 

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以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在称呼上,逐步采用平等的“先生”“同志”,代替了“老爷”“大人”等称谓。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

A. 鸦片战争时期

B.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 戊戌变法时期

D. 辛亥革命时期

 

19851月,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在联合发出的《关于放开工业生产资料超产自销产品价格的通知》中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的产品。这说明

A. 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崩溃    B. 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C. 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扩大    D. 企业经营管理出现混乱

 

1961年2月,中共中央在《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中规定:社员除耕种不超过当地耕地5%的自留地外,还有权开垦荒地、饲养家禽、从事渔猎、采集和手工生产等;家庭副业的产品和收入,都归社员所有,都归社员支配。此规定

A. 有利于加快农村社会主义改造

B. 推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展开

C. 有利于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回复

D. 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

 

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曾在奏折中的说:“庶几取外人长技以成中国之长技,不致见绌相形,斯可有备而无患”、“有事可以御悔,无事可以示威”。以下实践活动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 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B. 江南制造总局设计制造军舰

C. 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D. 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据1913年成立的美国联邦工业委员会提供的报告,在美国占全国2%的富人拥有全国总财富的60%,而占人口65%的穷人只拥有5%的财富。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分化

B. 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垄断组织成为国家利益的代表者

D. 联邦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