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以排比句式指出,只有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告诚唐朝统治者要借鉴历史教训,以免重蹈亡秦覆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题  柳

温庭筠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香随静婉①歌尘起,影伴娇娆②舞袖垂。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注】①静婉:为南朝羊侃的宠姬,善歌舞。②娇娆:为东汉宋子侯诗中所咏的美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描写杨柳在春天中的美姿:柳丝千条,如绿烟金穗;微风吹过,轻拂人面。

B. 颔联以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从嗅觉、视觉等角度描写柳絮飘香,柳影婆娑。

C. 颈联从听觉入手,写到与杨柳有关的乐曲以及栖息在柳树枝头黄莺的婉转啼鸣。

D. 尾联写千门九陌,柳花如雪,随风飞舞,有的甚至飞入宫墙,足见其体态轻盈。

E. 这首咏柳诗写了柳丝、柳香、柳影、柳花,从春写到秋,摹写精细,曲尽其妙。

2.有人说,将诗中的“柳”理解为一女子,较含蓄有味,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李欣,宇元盛,小名真奴,范阳人也。父崇。延和初,车驾至和龙,崇率十余郡归降。世祖甚礼之,呼曰“李公”。欣母贱,为诸兄所轻。崇曰:“此子之生,相者言贵,吾每观察,或未可知。”遂使入都,为中书学生。世祖幸中书学,见面异之,指谓从者曰:“此小儿终效用于之子孙矣。”因识眄之。世祖舅阳平王杜超有女,将许贵戚。世祖闻之,谓超曰:“李欣后必宦达,益人门户,可以女妻之,勿许他贵也。”遂劝成婚。南人李哲尝言欣必当贵达。欣聪敏机辨,强记明察。初,李灵为高宗博士,诏崔浩选中书学生器业优者为助教。世祖意在于欣,曰:“云何不取幽州刺史李崇老翁儿也?”浩对曰:“前亦言欣合选,但以其先行在外,故不取之。”世祖曰:“可待欣还。”欣为世祖所识如此。遂除中书助教博士,稍见任用,入授高宗经。高宗即位,欣以旧恩亲宠,迁仪曹尚书,领中秘书,赐爵扶风,加安东将军,赠其母孙氏为容城君。高宗顾谓群臣曰:“朕始学之岁,情未能专。既总万机,温习靡暇,是故儒道实有阙焉。岂惟予咎,抑亦师傅之不勤。所以爵赏仍隆者,盖不遗旧也。”欣免冠拜谢。出为使持节、安南将军、相州刺史。为政清简,明于折狱,奸盗止息,百姓称之。欣上疏求立学校曰:“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治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胄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书奏,显祖从之。以欣治为诸州之最,加赐衣服。自是遂有骄矜自得之志。乃受纳民财及商胡珍宝。兵民告言,尚书李敷与欣少长相好,每左右之。或有劝以奏闻,敷不许。显祖闻欣罪状,槛车征欣,拷劾抵罪。诏列欣贪冒,罪应死。时敷兄弟将见疏斥,以纠李敷兄弟,故得降免,百鞭刑,配为厮役。

(选自《魏书·李欣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冑/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

B. 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冑/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

C. 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胄/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

D. 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胄/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朕为第一人称代词,先秦时不论尊卑皆可自称朕,秦灭六国后始成皇帝自称。

B. 公为爵位名。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制,后代大多沿袭此制。

C. 免冠指脱去帽子,古时表示谢罪,有时也可表示敬意。此处为前一种意思。

D. 髡刑是上古时代五刑之一,即把人的头发、眉毛全部或部分剃掉,以示耻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欣从小就引人注目,出生时就有人说他有贵相,世祖临幸中书学时说他日后会为朝廷效力,南方人李哲也说他将来必定会显贵通达。

B. 李欣深受世祖器重。在世祖的关照下,他娶了阳平王杜超的女儿为妻,担任中书助教博士教授高宗经书,甚至在世祖去世后仍受荫庇。

C. 李欣曾经善于治政,政绩优异。他擅长断案,令奸人盗贼绝迹,深受百姓好评;他重视教育,曾上疏请求兴建学校,得到显祖的认同。

D. 李欣在取得成绩后,开始变得骄傲。他收受百姓财物,接受商人珍宝,因此触怒皇帝,被判处死罪,后因尚书李敷的努力才得以兔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欣后必宦达,益人门户,可以女妻之,勿许他贵也。

(2)既总万机,温习靡暇,是故儒道实有阙焉。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小题。

元城拳王

赵明宇

在元城,敢在大门口挂“元城事王”这块牌子的,只有陈子轩。

陈子轩,元城沙圪塔人,住在城内文庙街。坐北朝南黑漆大门,门上一块金字匾,上书“元城拳王”。门前一对张牙舞爪的石狮子,还有个小广场,是陈子轩带领徒弟们习武的地方,广场中间竖一旗杆,红边的舂黄旗猎猎飘舞。

陈子轩的霹雳拳是家传的,动作快,疾风闪电,几个招式即可击败对方,到了陈子轩这一代,凭着自身的聪颖和悟性,加上练功刻苦,拳术愈加炉火纯青。

所谓拳王,与人相搏赤手空拳,不用器械,否则就是枪王、刀王,而非拳王。

曾有个江湖游士手持两把砍刀,与陈子轩较量。你来我往,刀光闪烁,那游士找个纰漏,恶狠狠地剁下去,却砍在大青石上,火星四射,继而又是双刀飞舞,打在一起。再看陈子轩,左转右跳,上下腾挪,只有躲闪之功,哪有还手之力?

江湖游士咬牙切齿,两把刀虎虎生风,令人眼花缭乱。围观者屏息静气,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

少顷,双手持刀的江湖游士惨叫一声,两把刀当啷啷落地,再看,江湖游士泥塑一样,四肢动弹不得。众人还没回过味来,只见陈子轩在江湖游士后背上拍了一下,江潮游士才恢复前状,惊讶万分地跪在陈子轩面前,面色赤红。

大家后来才知道,陈子轩练的是“脱白功”。趁对手不备,可使对手关节脱臼。

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民国八年。陈子轩早晨出门,却见大门口的石狮子少了一只,顿生疑窦,再看,千斤重的石狮子被挂在了门前旗杆的顶梢!

陈子轩大惊失色,心说,遇上踢场子的高人了!放眼望去,一个衣衫相楼的乞丐蹲在小广场中间,正解开棉衣捉虱子,不时地用目光扫视一下陈子轩。

陈子轩径直来到乞丐面前,躬身拖礼。那乞丐故作淡定,慢慢站起来,呵呵笑着,目如鹰隼,阴骘地说,我想学学陈大师的脱臼功,可否赐教?

未等陈子轩回答,乞丐从口袋里面取出来一块黑布,把自己的眼睛蒙上,挥拳便打。

呀!这乞丐,不仅力大无比,而且能听风辨人!纵然是蒙上了眼睛,市能分辨出对方的一招一式

陈子轩倒吸一口凉气,却并不急于还手,纵身退到乞丐十几米开外,双臂一较力,蹿来跳去的乞丐竟然衣服脱落,只剩腰间一件遮羞的裤头,蒙眼晴的黑布也不见了。

乞丐臊得满面通红,知道陈子轩已经给自己留面子了。

环顾四周,不见陈子轩身影,便灰溜溜地走了。

不久,元城闹起了红枪会,一连几天把县城围得鸟飞不进、水泄不通。元城和大名是一个县城,同城办公,所以就有人给镇守大名和元城的地方官谢玉田举荐了陈子轩,让他率领弟子出城大战红枪会。

陈子轩看不惯这些军阀,可是也想到了红枪会的弟兄们都是附近村里的农民,多数还是自己的徒弟,仅凭着红缨枪焉能斗得过官府的枪炮?陈子轩便答应下来。谢玉田很高兴,为陈子轩设宴,酒杯高举,款款说道,陈师傅,需要多少弟兄、多少枪支,随你调遣。

陈子轩手捋胡须,呵呵一笑,我一个人足矣。说罢,径直上了城楼。

望着城下黑压压的人群,陈子轩欲开口,却有几个头目喊道,陈师傅,您在这儿一站,我们退了,但是,你也给谢玉田捎个话,官府今年必须给我们减租减息,否则我们还会回来。

红枪会兵退十里,元城解围,谢玉田大喜,给陈子轩摆宴致谢。谢玉田端起一杯酒说,陈师傅不战而屈人之兵,高!

陈子轩一饮而尽,旋即感到天旋地转,倒在地上。

谢玉田冷笑道,城头退兵暴露了你私通红枪会的身份。

陈子轩的死讯传来,红枪会愤恨不己,加大了攻城力度。不久,城破,谢玉田逃往河南。

元城再无拳王。

(选自2017年第5期《小说月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两段交代“元城拳王”牌匾、陈子轩其人及住处环境,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并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B. “围观者屏息静气,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不仅表现出江湖游士刀法精湛、攻势凌厉,也从侧面衬托陈子轩。

C. 小说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如写陈子轩与江湖游士、乞丐的比武,情节扣人心弦,人物栩栩如生。

D. 当谢玉田询问他需要什么时,陈子轩捋须而笑,说“我一个人足矣”,可见他胸有成竹,也暗示他私通红枪会。

2.陈子轩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结尾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看成是外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意象所呈现的是一个有情感、有意蕴的感性诗意世界,是以“象”为载体、以“意”为主导的即景会心、以形写神的心灵创造。意象所创造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它不是让人们满足于眼前、当下的东西,而是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

意象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的提出,与中国古代艺术实践密不可分,意象范畴亦是对中国古代各门艺术美感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诗歌艺术创造的本体即是意象。王夫之正是在诗歌艺术创造实践中总结出“诗”既不等于“志”(意)也不等于“史”,而是情与景的融合,即“诗”的本体是意象的观点。这实际上也是中国诗歌美学的普遍看法。中国古代诗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兴象、情景、虚实、比兴、气韵等,都直接指向了诗歌审美意象的创造。另如中国戏曲艺术、书法、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它们都不像西方传统艺术那样,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虛实相生,体悟道的生命节奏,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所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象创造的艺术。

意象作为美和艺术本体的构成,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的特色,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一个现代美学和艺术范畴,进入到现代人的视野中。张世英先生说,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之美,首先要发掘、展示传统“意象说”的现当代意义。学术界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一种有价值的思路是吸收现象学美学的理论成果来阐释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论现象学美于“美”有一种解读,那就是“美"是从显现的、在场的东西让你体会到背后无限不在场的东西,这与中国意象美学的精神是相通的。意象之美就是通过在场的东西(象)想到背后不在场的东西(意)。它让你从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未看到的东西,从说到的东西体会到未说到的东西,让你的心灵与古人相通、与人性相通,使你的生活充满诗意。

传统意象美学在当代美学领域中并没有过时,它仍然对人们的精神和艺术创造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认真汲取意象美学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则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发展。

(节选自毛宣国《意象理论与当代美学艺术实践》,2017年11月22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认为,美不是依附于实体,而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

B. “诗“的本体是意象,这一观点虽然是王夫之首先提出的,但也得到中国诗歌美学界的普遍认同。

C. 不仅仅是诗歌,中国戏曲艺术、书法、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在本质上也是意象创造的艺术

D. 作为美和艺术本体的构成,意象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的特色,也反映了现代人的视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运用中西方比较的视角,揭示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的特点及内涵。

B. 第二段主要以中国古典诗歌为例,论述意象范畴与中国古代艺术实践的密切关系。

C. 第三段通过引述中外名家的言论,证明中国意象美学实质上就是现代现象学美学。

D. 结尾段指出传统意象美学在当代美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意象所创造的世界是有情感、有意蕴的感性诗意世界,能让人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

B. 西方传统艺术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中国传统艺术则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

C. 意象之美在于通过“象“想到“意”,让人从看到、说到的东西中体会到未看到、说到的东西。

D. 当今时代,传统意象美学仍能引领人们精神和艺术创造,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发展。

 

2017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多个户外团体在徒步穿越“鳖太线”时遭遇暴风雪,截至目前,失联的30多位驴友全部找到,3人遇难。

2017年十一假期期间,3名驴友穿越四川卧龙无人区被困,10月7 日下午,3名驴友已全部被找到,其中1名女子高原反应严重。

近年来,户外探险成为一些人热衷的活动。往往在准备和预案不足的情况下闯入禁区,类似搜救事件也屡有发生。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人认为,驴友违规涉险该为救援埋单。有人认为,救助国民是政府职责,费用该由政府承担。一时间,众说不一。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观点明确,不抄袭,不套作,语言有亮点。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以螃蟹设喻,从反面论述要专注、持之以恒。

(2)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写琅琊山自然景色早晚阴晴的变化。

 

下列各句表现不同的交际情境,其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某外地游客在武汉老字号“蔡林记”品尝了正宗的武汉热干面,赞不绝口。店主说;“欢迎以后常来啊”该游客说: “一定一定!下次来武汉,一定还光临贵店。”

B. 高考在即,学校领导为了让同学们减轻心理压力,以更好的心态迎接高考。在同学们必经的大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上写道,“逆境捶打造强者,烈火焚烧试真金。”

C. 某工地发生火灾,当地电视台当天及时发布通报; 目前,该事故已造成8 人死亡,35人受伤我市领导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目前事故家属情绪很稳定。

D. 某医生医术高明,治好不少惠者多年的顽疾,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惠者对该医生十分感激。其中一位患者特地制作锦旗表示想谢,上写道,“杏林高手,医者仁心.”

 

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 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不胜感激。明天我将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B. 今天的活动是两校师生的一个交流平台,我校李教授将发表高见,请大家洗耳恭听。

C. 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如您们需要帮助,我们将鼎力相助,不遗余力。

D. 久仰兄长大名,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可能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了《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B. 在西伯利亚叶尼赛河流域发现的大批各种材质的丧葬用面具,据说是用以隔离死者,避免其伤害到活着的人的作用。

C. “亲信干政”事件曝光后,朴槿惠于10月25 日在青瓦台发表对国民谈话,承认大选时及就任总统后曾就部分资料征求过崔顺实意见,并就此事向全体国民道歉。

D. 剧组全体成员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苦战,广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举办的第十五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决赛,设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报告厅举行,现场将揭晓个人和团队的获奖名单。

B. 这位生前默默无闻的画家在去世很多年以后,世人才像发现新星一样赞叹他,他的作品也开始倍受追捧,收藏价格飞涨,而这一切,都与他毫不相干了。

C. 铁凝《哦,香雪》是一篇饱含诗情的小说,作品在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下,表现了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因而文笔清新自然,耐人咀嚼。

D. 基于近两年国内大城市过低的生育水平降低了经济潜在增长率、经济增长面临着巨大挑战的情况,中央调整了我国的人口政策,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起正式实施。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化传承,是要有载体有传人的,在眼花缭乱的信息时代,煌煌中华文明,还能不能心香相续,不绝如缕,希望就在孩子们身上。

②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我们弘扬长征精神,俾昼作夜,艰苦奋斗。

③这个贩毒组织近来购置了一批火力强大的武器,对他们而言这简直是如虎添翼,我边防检查站的缉毒官兵倍感压力,全力投入侦破工作。

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运动健身受到热捧。教练提醒,健身塑形需要长期坚持,一旦放弃,会导致髀肉复生,很快反弹。

⑤2月的清晨,重庆10余万群众高举“舍身为人民,热血铸警魂”等字样的横幅来送别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而临危授命的英雄周鑫。

⑥能够认识并提升自我才能有不断进步的人生,然而网络“键盘侠”们却只把眼光盯着别人的过失,对自身却目不见睫,无自知之明。

A. ①②⑥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③⑤⑥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从托举女童的“最美路人”到拾金不昧的“最美的哥”,从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到救患者的“最美医生”,这无不彰显着从善如流的道德风尚。

②当前,党和政府正在努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该说,作为寒窗七载的研究生毅然去创业,无可非议 ,但要摆摊卖烤脑花,就值得商榷了。

③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直以来是党和政府的作风。成都市政府近年来安土重迁,拨给搬迁的农民一笔拆迁费,帮助他们在建设新家园后,还有足够的生活费用。

④新世纪初,某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走向诺贝尔奖”文学丛书,丛书囊括了当代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的作品,真可谓蔚为大观

⑤男人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却玲珑剔透 ,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

⑥这几十年的中国大学院校,象钱老这样有良知,不为金钱名利所动,一心做学术研究的真正学者专家实属百里挑一了。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③⑤⑥    D. ②④⑤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登九峰楼寄张祜》①

杜牧

百感衷来不自由②,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注]①据《云溪友议》载:白居易长庆(821-824)年间为杭州刺史时,张祜和徐凝同应贡举而未能分出谁当首荐。白居易遂出试题命二人决赛。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张以为耻,遂“行歌而返”。后杜牧颇为张祜抱不平,写此诗寄赠张祜。②不自由:情不自禁。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以先果后因的倒装句式,造成突兀、警耸的艺术效果。以寂静旷漠处的号角声渲染凄凉黯然的意境,衬托诗人岑寂凄恻的心境,引发下文复杂的情感。

B. 颔联承上碧山芳草之景物,翠峰依旧,徒添知己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离思是无形的,把它寄寓在路远山长的景物中,便显得丰满、具体,情深意长了。

C. 颈联议论,目不见睫,喻人之无识,“道非身外”,称颂张祜诗艺之高,转为安慰对方。这是富有理趣的画龙点睛,直接点明写作目的,成了本诗的“诗眼”。

D. 尾联中“千首诗轻万户侯”一句,采用对比手法。将“千首诗”补足“万户侯”做对比,突出前者轻,而后者重,从而巧妙地劝说朋友应该走科举封侯之路。

E. 这首诗纯乎写情,旁及景物,描写碧山芳草,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无尽的离思别恨;全诗格调苍凉,感情沉痛,语言凝练,富有哲理,兴寄深远,情韵悠长。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秋风(其二)

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 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 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 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E. 秋风起而动归思,对着眼前的风中衰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回归故里,安慰家中白发苍苍倚树盼归的老人。

2.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廿三)①

陈子昂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②林。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旖旎③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为武则天赏识之时。②珠树:即三株树。据《山海经》记载,为古代传说中的名贵树名。③旖旎:本为旌旗随风飘扬貌,引申为柔美貌,犹言婀娜。

1.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感遇诗是对所遇事物抒发感慨的诗,常常抒发个人际遇之感慨。与陈子昂咏“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一样,这首诗风格尖峭直露,怨伤情绪是很浓重的。

B. 本诗大有尺幅千里之势。开篇即突出了诗的主角“翡翠鸟”,接着六句写其残酷结局,之后两句运用反问,交代了原来远走高飞无用,虞人还是用网罗找到了它。

C. 这首诗巧用了对比手法,如第五六句写翡翠鸟“杀身炎州”、“委羽玉堂”就与前面其“巢在南海”、“栖在珠树”时雌雄双栖的自在境况形成极大的反差。

D. “光”“烂”这两个词表现力很强,突出了翡翠鸟华丽漂亮的羽毛为“首饰”和“锦衾”带来了无限光彩。它使美人的首饰婀娜生光,使美人的锦被斑斓鲜艳。

E. 这首诗双关到底,寓意丰富。看似句句说鸟,实则句句写人。最末第二句“多材信为累”道出了作者珍禽之叹息的正意。一经点明,立即收住,戛然而止。

2.本诗突出了翡翠鸟的什么特点?请概括。借此鸟作者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以勤,字选甫,南充人。嘉靖二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久之,充裕王讲官,迁修撰,进洗马。时东宫位号未定,群小多构衅。世宗于父子素薄,王岁时不得燕见。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为讲官九年,有羽翼功,而深自晦匿,王尝书“忠贞”二字赐之。父丧除,还为侍读学士,掌翰林院。穆宗即位,以勤自以潜邸旧臣,条上谨始十事。其言揽权、听言尤切。诏嘉其忠恳。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四年,条上时务因循之弊,请慎擢用。帝嘉之,下所司议。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己职,寝其奏,惟都察院议行赃吏一事而已。初,以勤之入阁也,徐阶为首辅,而拱方向用,朝士各有所附,交相攻。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竞阶与拱去,无訾及之者。及拱再入,与赵贞吉相轧,张居正复中构之。以勤与拱旧僚,贞吉其乡人,而居正则所举士也,度不能为解,恐终不为诸人所容,力引疾求罢。遂进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赐敕驰传归,诏其子编修于陛侍行。后二年,拱被逐,仓皇出国门,叹曰:“南充,哲人也。”以勤归十年,年七十。复颁上方银币,命于陛驰归赐之,且敕有司存问。又六年卒。赠太保,谥文端。

                                           (选自《明史·陈以勤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B. 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C. 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D. 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检讨,职官名,宋有史馆检讨,掌修国史;明清时隶属翰林院,与修撰编修同称为史官。

B. 吏部,“六部”之一,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长官称为吏部尚书。

C. 首辅,明洪武年间设置内阁,进入内阁的官员称为大学士.首席内阁大学士称之为首辅。

D. 驰传,古代驿站中的马车;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以勤不畏权势,义正辞严。严世蕃询问高拱、陈以勤太子向他们如何说当今皇帝的,高拱用戏谑的语言责难严世蕃,而陈以勤态度严肃地反问严世蕃从哪里听到的这些话。

B. 陈以勤恪尽职守,忠诚坚贞。陈以勤在裕王府担任了九年讲官,有辅助、保护裕王的功劳,但陈以勤从来没有炫耀过这些,因此裕王曾经写“忠贞”两字赠给陈以勤。

C. 陈以勤上书言事,皇帝嘉许。陈以勤在嘉靖皇帝时凭借太子旧臣的身份分条呈上谨慎开始行政的十件事情,后来又上书请求慎重提升任用官员的建议,都得到皇帝嘉许。

D. 陈以勤洞察局势,辞官回乡。相互倾轧的高拱是旧僚、赵贞吉是同乡,加上从中构陷的张居正是自己举荐,陈以勤揣度调停不好三人关系,不会被三人所容,就辞官归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  

(2)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己职,寝其奏,惟都察院议行赃吏一事而已。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欧阳) 欧阳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而叹。吾问之,则曰:‘死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狱】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淄青李正己畏帝威断,表献钱三十万缗,以观朝廷。帝意其诈,未能答。(崔)祐甫曰:"正己诚诈,陛下不如因遣使劳其军,以所献就赐将士。若正己奉承诏书,是陛下恩洽士心;若不用,彼自敛怨,军且乱。又使诸籓不以朝廷为重贿。"帝曰:"善。"正己惭服。时议者谋,谓可复贞观、开元之治。

贿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屋顶上的猫

夏阳

春天就要来了。猫在不远处叫了起来。只不过那猫的叫声过于悲恸,类似嬰儿般号啕大哭,里面夹杂着满腔委屈和无奈,无休无止,昏天暗地,用一种近乎神经质的疯狂,让周庄的午夜烦躁不安。  

这对于居住在春来客栈的游客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飞机、高铁、大巴,他们千里迢迢,不辞辛苦,无非是想在这静夜安逸中枕水而眠,酣然入梦。可是,他们的美梦全让这猫叫搅乱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两个常住客退房走了,其他游客也是瞪着熊猫眼,纷纷向客栈的老板娘春兰表达自己的愤怒。春兰坐不住了,气呼呼地叫醒丈夫春来,去,你去说说你妈,养什么破猫,这客栈还开不开?末了,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想不到人老了老了,心思却不少。春来知道老婆的意思,无非是指前街的王二伯,和娘两人彼此意思很明显。最匪夷所思的是,王二伯家里也养了一只猫,唉,公的,猫通人性。  

春来找到娘时,正是晌午,老人在隔壁自家院子里晒太阳。年关的阳光,饱满壮实,黄澄澄的,笼罩着整个小院。老人窝在椅子上打盹儿,时不时地,睁开眼睛看看猫。猫,灰不溜秋,乖乖地趴在屋顶的黑瓦之上,也在打盹儿,偶尔也开一双黄溜溜的圆眼睛,瞅一眼老人。猫的头顶,是天空,白云缱绻。  

春来对娘说话的意思很简洁,赶紧把这罪魁祸首的猫撵走,否则游客会跑光了。一家人的吃喝,都指望这客栈嘞。临走,他也和老婆一样,小声嘀咕道,还是多为儿孙的脸皮想想吧。  

猫毫不理会这人世间的曲直,到了晚上,依然是午夜,依然号啕不止。开始是在屋頂,看见老人拿竹竿来赶,嗖地一声蹿入夜色茫茫中,毫无踪迹。待老人刚进屋,它又在河边的老树上,远离着人群灯火,于夜幕下继续它长夜难挨的哀呜。老人追赶了几次,便垂头丧气地坐在床上,一个劲地叹气,前世的老冤家,你把你那猫放出来会死啊?叹完气,关了灯,黑暗里一个人蒙着被子,呜呜地哭。不远处,猫在屋顶上叫得更欢了,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更为滲人。周庄午夜的神经,在这猫的叫声里被无限膨胀,膨胀到让人的脑袋快要爆炸了。这次,不仅春来客栈顶不住了,就连住在周边几家客栈的游客也是义愤填膺。  

天还未亮透,老人还在床上唾觉,春兰就旋风一般闯了进来,一边用竹竿撵着猫打,一边嘴里骂骂咧咧:你叫,我让你叫!猫躲在衣柜上,泪汪汪地看着老人。老人拦住春兰,郑重地说,我保证,它今晚不再叫了。春兰将竹竿摔在地上,一边走出屋一边回头往地上吐唾沫,呸,不要脸的东西!  

又是晌午,老人和猫,一个在院子的椅子上,一个在屋頂,又是在晒太阳,偶尔,彼此对望一眼。老人默默地坐了好一阵,然后站起身,对猫招了招手。喵呜一一猫亲昵地应了一声,奔入老人的怀里。  

老人抱着猫进了里屋,坐在床上,拥入怀中嗯嗯嗯地哄着,像哄孩子睡觉一样。突然,老人一把扯过被子,捂在猫的头上,死死地勒住猫的颈脖不放。猫四条小腿拼命地乱蹬,蹬着蹬着,越来越慢。老人一迟疑,把手撒开,坐在床边大喘气。猫自个从被子里挣扎着爬了出来,一下子蹿上屋顶,缩在屋顶的瓦垄里,委屈地看着老人。老人忍不住泪水涟涟,一边哭一边埋怨不争气的猫:没事你瞎叫什么?没事你瞎叫什么?    

傍晚时,老人抱着猫出门了,她站在双桥上,对着河道尽头的一栋房子,忿忿地看了一眼,然后沿着河的另一头,夹杂在熙熙攘攘的游客之中,走进了镇人民医院。  

医院里一位年轻的大夫听说老人要给猫找一种哑药,惊得不知所措。他不得不给老人解释,说这里是看人的医院,不看猫。看猫得去宠物医院。  

宠物医院?宠物医院在哪里?  

周庄没有,得去昆山,或者上海,您还是先去昆山找找吧,应该有的。  

按照大夫的提醒,老人抱着猫,坐上了开往昆山的大巴。大巴启动的刹那间,老人扬起头,默默地看着车窗外的周庄。  

世界在周庄的上空黑了下来。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营造了一种令人不安的氛围,这为后文房客的搬走和春来夫妻的不满进行了铺垫。

B. 小说中的游客在矛盾冲突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为了一己之私把一只猫和一位老人推向了生存的绝境。

C. 小说中“猫通人性”一语双关,既实指生活中猫通晓人性,也反衬出春来和妻子不能理解老人内心。

D. 小说中王二伯并没有直接出现,但作者通过春来夫妇的语言和春来娘的抱怨暗示了其与春来娘的感情。

2.小说中有两处关于晌午情境的描写,有怎样的效果?

3.小说以猫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根据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 外)。

一枚石子投入水中,会在水面上荡起圈圈的涟漪;一句话语投进心里,会在情感上荡起脉脉的涟漪;一件意料之外的事件发生,会在社会上荡起层层的涟涟漪……

很多时候,涟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失;但有时,涟漪也可能随着作用力的加大而化作惊涛骇浪……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洞庭游记》序

明 文震孟

游有四快,而天时之宜,风月之美,眺览之奇不与焉。游当茹素之期,不以酒肉丝竹尘点山灵,一快也。又当沦弃之日,山中好事之家,无相物色者,草衣衲侣,游乃益清,二快也。穷林屋之胜,至于烟迷径绝,田夫野老,惊相告语,奔走救援,此犹足以征人心焉,三快也。以余耳目所及之名公,若冯元成先生游记遍天下,独遗几席之洞庭。至张伯起、周公瑕、王百谷,皆未尝泛石公、龙渚之棹。惟赵隐君凡夫仅一至____。其他游者不能记,记者不能尽。即弇州之文,亦似寥寒未称。而孟长雄词伟藻,直与缥缈、莫厘争高竞爽,吞今掩古,光怪陆离。将使后来游者,遂可无言绝响,不必先结一记游之想,以挠其登高临深之天趣,四快也。

②昔人有言,山水之神情,恒与幽人畸士相亲昵。然非言语文章之妙,不足以发潜而疏远。今间询之楚人,武昌赤壁,仅一培塿;而柳州遗迹,按图索之,殊不相当。独以两公文在,儿与五岳四渎并垂声于宇宙。文人不遇,岂非山水之甚幸哉!况洞庭灵奇,夙标震旦。惟护之以风涛,布之以险阻,即具逸情远胜者,亦未能时时酬对。一朝不偶,相得益彰,山灵恺豫,又复何如!不啻吾所称“四快”而已。

③余接摈废以来,屏栖深谷,云封烟绕。门前寸步,便如黔蜀万山。洞庭之游,日与孟长期,而今竟先我矣。览兹游记,固深快之,而亦深妒之,终乃深幸之。幸我虽未游,而孟长已游,他日虽游而已,不必记游也。

【注】①洞庭:指江苏太湖中的洞庭东山和西山。②文震孟:苏州人,忤魏忠贤意,遂归。③石公:太湖边的山名,在太湖边。龙渚,指太湖。④赵隐居凡夫:隐士赵凡夫。⑤弇州之文:指明代王世贞的诗文。⑥姚希孟,文震孟的外甥。⑦缥缈:山名。莫厘东洞庭山。⑧培塿:小山丘。⑨五岳四渎:泛指大山名川。⑩不偶:命运不好。恺豫:祥和快乐。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B.     C.     D.

2.概括“游有四快”的内容。

3.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今间接地去询问楚地的人,三国时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山水,按照地图去找,也很难找到。

B. 如今偶尔地去询问楚地的人,苏轼笔下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的文化遗迹,按照地图去找,也很难找到。

C. 如今间接地去询问楚地的人,三国时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宗元笔下的山水,按照他文章所写去找,实地也与文中描绘不相称。

D. 如今偶尔地去询问楚地的人,苏轼笔下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山水,按照柳宗元文章所写去找,实地与文中描绘不相称。

4.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兴宗年十岁失父,哀败有异凡童。廓罢豫章郡还,起二宅。先成东宅,与轨;廓亡而馆宇未立,轨罢长沙郡还,送钱五十万以补宅直。兴宗白母曰:“—家由来丰俭必共,今日宅 价不宜受也。”母悦而从焉。轨有愧色,谓其子淡曰:“我年六十,行事不及十岁小儿。”少好学,以业尚素立见称。

②世祖践阼,迁侍中,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由是失旨。竟陵王诞据广陵城为逆,事平。州别驾范义与兴宗素善,在城内同诛。兴宗至广陵,躬自收殡,致丧还豫章旧墓。上闻之,甚不悦。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瞻送;兴宗在直,请急, 诣朗别。上知尤怒。时上方盛淫宴,虐侮群臣,唯兴宗以方直见惮,不被侵媟。

③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兴宗出谓亲故曰:“鲁昭在戚而有嘉容,终之以衅结大臣,昭子请死。国家之祸,其在此乎。”顷之,太宗定大事。是夜,废帝横尸在大医阁口。

④初,吴兴丘珍孙言论常侵兴宗。珍孙子景先,人才甚美,兴宗与之周旋。及景先为鄱阳郡,值晋安王子勋为逆,转在竞陵,为吴喜所杀。母老女稚,流离夏口。兴宗至墨州,亲自临哭,致其丧柩家累,令得东还。

⑤后都督会稽军事。会稽多诸豪右,不遵王宪。兴宗皆以法绳之。三吴旧有乡射礼,久不复修,兴宗行之,礼仪甚整。

⑥泰豫元年,薨,时年五十八。

【注】①.蔡兴宗,南朝刘宋名臣。其父蔡廓、伯父蔡轨。②.春秋时期鲁昭公在父丧期间面带喜悦, 不知悲戚,最终被逐。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兴宗在直,请急,朗别

(2)兴宗皆以法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由是失(   )

A. 美好    B. 命令    C. 心意    D. 意义

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兴宗与之周旋(  )

A. 应酬    B. 对抗    C. 追逐    D. 交际

4.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B. 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C. 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D. 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瞻送

6.第①段中蔡轨有“惭色”的根本原因是(  )

A. 作为长辈,未照顾好孤儿寡母。    B. 拿了五十万钱补偿建房资金。

C. 年龄大,见识少,比不上兴宗。    D. 没能有丰俭与共的家族意识。

7.从②-⑤段看,蔡兴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咏怀(其四十三)

(三国·魏)阮籍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①阮籍(210年-263年),三国魏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②琅玕: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1.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体诗。

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

A. 时代    B. 韵脚    C. 句数    D. 平仄

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B. “双翮”两句以“凌”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C. “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的现实习性。

D. “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前面六句的描绘。

3.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请结合这一观点赏析本诗。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载将烟雨过西湖

陈富强

在湖畔,找一处有石桌、石椅的廊檐下坐了,与茶楼掌柜的招呼了,便会有着中式小衫的茶艺小姐款步而来。曲径上枯叶花瓣撒了一地,枝繁叶茂的樟树在风中从容地摇曳,长发细腰的茶艺小姐托着茶盘柳样地穿过回廊,飘到眼前,疑是廊下的镂空格窗里走下来一个宋朝的女子。她将盖碗茶朝桌上搁了,掀了盖,拎起茶壶,壶嘴对准茶碗,手腕往前一倾,就有水流如注,茶叶已在碗里跳起来,舞起来,绿色的叶儿如袍,在水中缓缓地舒展。

端起茶碗,茶香缕缕,左手端碗,右手持盖,轻啜一口,满口含香,这是西湖水泡的龙井茶,只有在湖畔,在柳丝狂舞,绿草萋迷的迥廊里,才找得到的可以静心静脑的好地方。好茶好水好景色,再把心掏出来浸入湖中,若有雨,山也迷朦水也迷朦,湖边阵阵绿雾,人也朦胧,梦一样的飘渺。这一刻,心在水里自由地游荡。

说下雨,就真的下了。春天的西湖总是这样的恼煞人,我却笑看雨中的游人双手捂头,叫着,骂着,往浓荫下跑,朝屋檐下躲。也有浪漫的,相携着一路走来,雨水冲洗着脸上的笑容,却怎么也冲不掉一脸的灿烂。再去看湖面,撒满了涟漪、漩涡,数也数不清,圆圆的,好像女子脸上的酒涡,抹也抹不去,是不是有美女无数在湖中笑?惹恼了岸上的女子,不然,她的眉怎么就弯了起来? 

当年苏东坡酒后上了望湖楼,下着雨,醉醺醺地,就留下了百读不厌的诗篇。诗中有“白雨跳珠乱入船。望湖楼下水如天。”雨如珍珠,蹦跳着跃进了小船,划船的船娘笑得弯下了腰。苏东坡挥毫的时侯,两旁笔墨侍候的必定是美丽的女子,宋朝的女子望穿秋水,看不看得见湖里的草鱼快乐地游来游去? 

雨从檐上往下流,织成的帘子把我与湖面隔在了两边,我的心在湖里,我的双眼盯着雨帘,于是,我看到了雨帘是竖琴上的弦,宋朝女子的纤手在一千年前拨动了琴弦,我的耳边响起清越的丝竹,这是飘过了千年的音乐,依然好听,琴声里的柳枝绿了,桃花红了,女子的幔幕香车上路了。一路行去,如蝶翩翩,杨柳叶子,李花瓣儿落满了车顶,帘儿掀起,露出一张如画姿容,远看若生花白玉,近视如含笑芙蓉,整个儿沉鱼落雁,怎么看也看不够的红粉佳人。看呆了的行人忽见美人开颜一笑,吟出一诗,“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原来是色貌绝伦的钱塘苏小小。 

香车行至白堤,忽见一英俊少年骑青骢马从断桥方向缓缓而来,山光水色之间,一个郎才,一个女貌,为后人留下了一见钟情,不恋富贵觅真情,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民间传奇。

西泠桥畔人流不息,如此山水陪伴一位妓家女子,何故?我想这与苏小小对个体生命高度重视的思想不无关系。

雨丝依旧若琴弦,是谁在小小墓前歌吟?“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是李贺。这样凄艳的诗词,我还能在古典的书籍中找到很多,此刻,我独坐湖畔听雨,从前的故事穿云破雾,在我眼前的湖面上溅起数不清的水花,这些古典的花朵,在竖琴的奏鸣中缓缓开放。 

茶凉了,我转过头去,沏茶的女子双手托腮,伏在柜台上望着湖上的水花……

雨越下越大了,湖面上已看不见圆圆的涟漪,从廊檐垂下的雨线变成急速的水柱,冲在地上发出“哗哗”的声音。天色惭惭黯淡下来,堤上的灯渐次亮起,在雨中,一盏,又一盏,一直伸向浓荫的深处。雨声在我的耳边响成一片,急管繁弦,架子鼓般,弥漫了整个湖区。茶馆已经打烊,撑伞的女子已经回家,只有红灯笼亮了,在风中慢慢地摇曳。我坐在石桌旁,已经没有了盖碗茶,西泠桥畔的凉亭和墓碑在雨中无言而歌,歌唱的是西湖的雨。千年的往事成为一座亭子,一块墓碑。成为一座美丽的桥。成为手中一杯渐凉的茶,一阵风中的雨。 

夜静雨止,我离开回廊,循着一地灯光踏上回家的路。夜色遮住了一切,只有灯光,在岸上,在水中。蓦然,我想起,我把心遗忘在湖里了。低头看时,已不知“踏过樱花第几桥”。

1.简析第段中加点词“飘”的精妙之处。

2.分析第段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怎样理解文章结尾:“蓦然,我想起,我把心遗忘在湖里了。”这句话?

4.简析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

——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

①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

②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吧!“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组合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竹节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申。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祖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的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就是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精心过,不一样地过。

③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

④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中国的节日却是________。

⑤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冬至;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故某月的初一、十五为节日者颇多,尤其是满月的元宵节和中秋节,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这些是“大节”,另外还有一些“小节”,比如“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二“百花节”,六月六“晒衣节”,可过可不过,所以叫“不拘小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来成为佛教节日,另当别论。

⑥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节日均衡分布四季,行事充分体现中国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情的呼唤。中国人顺应自然,但又不被动依赖,又能有所作为,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能动地适应”。我们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传统节日的设置顾及日月星辰、四季更替、地球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时间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

⑦这里所谓的“天”泛指大自然。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七月七是星星的节日,中秋是月亮的节日,九月九,登山去,斑斓的秋山是一年中的最美。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春的夏的秋的冬的节日。元霄节看起来比较关“人事”一些,它是灯节,足够闹腾,但究其实质,“闹元霄”就是“闹春耕”,是个关乎大地、关乎农耕、关乎丰收的节日,同样与自然关系密切。

⑧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后与清明合并)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中国古代诗人的节日诗篇,无一不对节物作出描写、加以歌颂。

⑨另一种“节物”则体现在人们的食桌上。新年的饺子(北方麦作文化)年糕(南方稻作文化)、元霄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都与日常食桌相关。

⑩“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给眼睛的,给嘴巴的,给身心两面的。所以,节物又有个更感性的名字叫:节日媚物

过去,我们与大自然是多么接近,我们对大自然是那么的敬重。我们惊讶起来的时候,叫的不是“天呐”就是“妈呀!”(现在叫“哇塞”),将天和母亲等同起来。我们管天叫“老天爷”、“天公”,准备出去旅游时遇到好天气叫“天公作美”,般配的情侣叫“天生一对”,最恶毒的骂是“天杀的”,最聪明的叫“天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从大自然那里曾经学到了多少东西!

如今,全人类的一个关键词是“环境保护”。“环保”不只是谁排污谁受罚的问题,还有更加基本、更加重要的事要做,比如:保护我们健康的传统文化,恢复和发扬我们的传统中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种种心态与生活方式。

1.第②段中,作者“说文解字”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第④段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中国的岁时节日,既有一些值得重视的“大节”,也有一些可过可不过的“小节”。

B. 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体现了中国人对节日由衷的喜爱。

C. 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自我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

D. 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非常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而不大关心“人事”。

4.请说说你对“节日媚物”这个现象的理解。

5.本文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请结合内容分析其语言特色。

 

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盛唐的书法,不再只是坚持“楷”的端正,不再只是坚持“楷”的法度,_________。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领略唐代书法“尚意”美学的最好作品。

A. 书写者也开始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

B. 也开始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追求书写者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

C. 书写者也开始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

D. 开始追求书写者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便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假象迷惑。

B.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江之所以波澜壮阔是因为不拒绝细流,学习也是如此,广泛汲取知识才能丰富自己。

C. 在奋斗过程中,我们必定会经受许多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坚信“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D. 爷爷生日寿宴上,小明激情洋溢地说:“ ‘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我爷爷的古稀寿宴,让我们一起祝福爷爷生日快乐! ”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2)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邦彦《____________》)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以想象表达憧憬,抒发思念之情,曲折深婉,余味无穷。杜甫《月夜》中运用了同样手法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火车站自动取票机前面的队伍很长,一个女孩子好像快误了火车,她跑到第一排焦急地和最前面的小哥哥说:“可以让我先取票么? 我火车快误了。”小哥哥说:“好,一会慢点跑,小心摔倒。”然后让出了位置,自己走到了队伍最后面重新排队。

要求: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字数不少于800 字。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秋冬季节,病茵较活跃,易入侵人体引发疾病。进入冬天,势必会感冒。一旦感冒了就只能打针吃药,身体才会恢复健康。要想不感冒,就应加强体育锻炼,所以每天坚持跑步,就不会感冒了。

①进人冬天未必就一定会感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文章要以理服人,①____。而要动他人之情,先得自己动情,动真情,喜怒哀乐皆由心底流出。如②__,又怎能感动阅卷老师呢? 为此,考生需要把自己的体验感受表达出来,喜则“点赞”, 怒则“愤青”。既念“小我”, 故会骋怀使性,不抒不快;③____,故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