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亲情没有珑重的形式,没有华丽的包装,它逶迤在生活的长卷中,如空气一样浸满每一个空隙,无色无味,无形无影,于是也常常让我们在拥有时习以为常,在享受时无动于zhōng。亲情是饭桌前的晏晏谈笑,是柴米油盐间的琐碎细腻;是满怀爱意的一个眼神,是求全责备的一声抱怨;是离别后辗转反侧的牵挂,是重逢时相对无言的感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逶迤____  琐碎____  无动于zhōng____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习以为常”的“习”意思应为____

A.学习;复习;练习    B.对某事物常常接触而熟悉   C.习惯

(4)选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③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④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⑤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⑥宣室求贤访逐臣,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⑦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⑧《木兰诗》中写道:木兰告别了家乡,来到了黑山一带,已经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战斗即将打响。

(2)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成长岁月中,会收到很多礼物。也许,它是一盒香甜的生日蛋糕、一个漂亮的洋娃娃、一辆电动小汽车或者一本心仪已久的书;也许,它只是一抹关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祝福、一个有力的臂膀或者一个温暖的胸膛。也许,它来自于你的父母、师长、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也许,它并不总带给你欢笑,也会有苦涩。但都值得你珍惜!

请以《礼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二石兽于水中______

(2)数小舟______

(3) 转转不______

(4) 秦悉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

(2)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3.对于河中石兽,甲文中寺僧“求之水中”“求之下流”,讲学家认为应“求之地中”,作者通过他们的错误,告诉读者什么道理?请你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乙文中赵括最终兵败身死,葬送了赵国军队,请你用一个相关的成语概括他失败的根本原因。

4.请根据甲、乙两文中讲学家和赵奢所说的话,分别概括他们是怎样的人。

 

好人撑起了世界的辽阔

朱成玉

①你的生命中,是否会遇到一拨又一拨的好人?只是,你还没有把他们从你的记忆里打捞出来。

②一个有着近三十年教龄的小学教师,虽然面临着退休,可是一颗心仍然放在孩子身上,这是一颗让人敬重的师者之心。

③在她现在任教的班上有这么一个孩子,学习状况一直很糟,按时完成作业和考试及格对他来说都是一种奢求。于是,她接班以后,一直很关注这个孩子。她想和孩子的家长沟通,可是总联系不上,一次、两次、三次……她先后给这个孩子的母亲打了八次电话,居然都无人接听!接着,她辗转着打听到孩子父亲的电话,结果仍是无人回应。

④一天,当她拖着疲倦的身子刚回到家,家里的电话铃响了。那个孩子的家长不明就里地兴师问罪:“我说你这个人怎么这样……”言辞间的火药味似乎隔着长长的电话线都能嗅到。

⑤听了对方连珠炮似的质问,她不仅不恼,还赶紧表明身份,并耐心地解释原委……之后,肯定还发生了一些事,比如那位家长的种种原因及其后悔不迭的种种反应。但那都不是我关注的,我所震撼的,是在被利益直白地驱动着的现在,还有这样“不入流”的老师,坚守着一颗执着的师者之心。

⑥有一次,我坐出租车回家,司机是个爱说话的人,看到路边有一个正在清扫雪的工人,就打开了话匣子。

⑦他说,这些人真不容易,一个月千把元钱,却要起早贪黑忙活一天。

⑧我应和着,是啊,这是弱势群体。

⑨他说,这要是家在附近还好些,有些离得远的,还得坐车来回,再加上中午吃饭,一个月也就剩不了多少钱了,可是他们也舍不得丢了这份差事。年岁大了,能干点儿就干点儿,也算是给儿女们减轻点负担。

⑩他继续说,他早上就经常从这个区拉几个人去另一个区扫雪,因为天太早,他们不容易坐到车。他同情他们,车费减到每人3元,然后和他们说好,每天早上都由他来负责接送。这口头协议就这么一直维系着,直到有一天,他为了赶时间,担心他们等太久,从另一个区空着车回来接他们,结果,他们却因为有一辆顺风车,按每人2元收,他们就坐着走了。之前,没人给他打电话,告诉他不用接了。

⑾他异常气愤,觉得这帮人真是不靠谱,一点儿诚信都没有。可是第二天,他还是忍不住去了那里。看着那几个人在寒风里瑟瑟发抖,他打开车门,大声地喊:“上来吧,你们不讲信用,我讲。”

⑿这个好人,终究还是没能抵住那颗善心的引领。

⒀想想我自己,一直是个懦弱的人。小学时,被女同桌欺负得不成样子,另一位女同学看不过眼,替我出头;初中时,我被前桌男同学欺负,也是女同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高中时,我被班主任欺负,后桌男同学替我反抗,并为此受了罚;工作后,我先是遇到了伯乐,后是遇到了良师,走上一个又一个台阶。

我遇到了一拨又一拨的好人,他们就像一茬又一茬绿油油的草,覆盖在广阔的大地上,把一拨又一拨小人,紧紧地压在地表下面

⒂其实,好人也不见得就非要去帮助别人。所有善待日子的人,都是好人。努力让自己的岁月镀着金,努力让自己的生命闪着光的人,也都是好人。

⒃一拨又一拨的好人,撑起了世界的辽阔。

(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她想和孩子的家长沟通,可是总联系不上,一次、两次、三次……她先后给这个孩子的母亲打了八次电话,居然都无人接听!

3.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我遇到了一拨又一拨的好人,他们就像一茬又一茬绿油油的草,覆盖在广阔的大地上,把一拨又一拨小人,紧紧地压在地表下面。

4.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文中的小学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5.文章说:“一拨又一拨的好人,撑起了世界的辽阔。”请结合你的亲身体会,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种花

丁立梅

①在我妈屋门前种花。

②花的种子是我从网上买来的。花十多块钱,就能买上一小把。我乱七八糟地买了很多,包装上标注的是“小野花”。好,就它。因为野,好长,合我的性子。

③我妈听说我要种花,乐得眉开眼笑,一迭声答应:“好啊好啊,家里有的是地方。”她早早就把门前的一块地收拾出来。我携着我的花种子回家。我妈高兴,屋里屋外不停地来回转,一会儿找铁锹,说要把地再整一整,一会儿又说要去地里挑蔬菜,中午给我炒着吃。她的嘴一直咧着,合不拢了。她说:“你一到家,家里的门檐都变高了,变亮堂了。”

④这话说得我既开心又黯然。我们兄妹大了,各自有了家庭牵绊,难得回老家,家里只剩我妈、我爸两位老人,暮气笼罩下,都是冷清。

⑤我爸也忙活开了。他给那块地追加了底肥,还用钉耙给划拉出漂亮的垄沟。

⑥种子刚种下,我妈就浇了一遍水。然后她天天向我汇报门前地里的情形。有鸟来啄食,我妈又多了一项任务——赶鸟,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⑦十八天后,种子终于出芽了。我妈不时就跑去看一会,说:“啊,那些小芽儿,像些小虫子在爬。”我在心里面笑着。

⑧芽儿疯长起来,很快密密地长了一堆,你挤我我挤你的。原先的地方不够它们生长了,我妈忙着把它们移栽到别处,把屋后也栽上了。抽枝了,打花苞了,这都是大事,我妈很(      )向我汇报。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太太,变得碎嘴起来,语调里,多带着笑。

⑨又一些天后,花终于开了,居然是漂亮的格桑花和波斯菊。红的,粉的,黄的,白的,不一而足。我妈的屋前屋后,像来了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整日里喧喧嚷嚷,跳跳蹦蹦,好不热闹。

⑩蝴蝶们也来了,恋慕地绕着花飞。我妈说:“没魂的蝴蝶啊。”她那是形容蝴蝶多。那景象我不用想,也知道是怎样的绚丽。

⑪村里人没见过这些花,又好奇又羡慕,有事没事,爱转到我妈门前来看。孩子们更是频频相顾,跟我妈讨得几朵回去,开心得不得了。

⑫于是乎,我妈门前总有人去讨花种子。我回去,我妈告状似的说:“烦死了。”我看到她说这话时,是多么口不对心。她脸上的笑容里,分明写着快乐,那种给予的快乐。

⑬今天我妈又告诉我,隔壁村子里的谁谁谁,也跑来跟她要花种子。格桑花开过了,我妈专门弄了个罐儿,收藏这些花种子。她把那罐儿看得比金镯子还贵重,看得可紧了。

⑭我问我妈:“给她了吗?”老太太端起架子来,(      )笑着说:“她来要了三回,我才抓了一丁点儿给她。要的人多哩,我要省着点。”她计划着,明年把门口的路边也都给种起来。

⑮我笑她,说:“那不是谁都可以采了吗?”我妈被我点破了心事,嘿嘿两声,(      )笑着,有些不好意思。

⑯我很高兴,一个村庄都将因一把花种子而花开沸沸了。

(选自《扬子晚报》,有改动)

1.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狡黠地    细致地    讪讪地

B. 细致地    狡黠地    讪讪地

C. 讪讪地    狡黠地    细致地

D. 细致地    讪讪地    狡黠地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妈的屋前屋后,像来了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整日里喧喧嚷嚷,跳跳蹦蹦,好不热闹。

4.根据文章第⑥-⑫段内容,说说“种花”给“我妈”带来了哪些变化?

5.文章以“种花”为标题有哪些含义?

 

七年级(1)班以“探寻安徽杰出人物”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七年级(1)班为扩大活动的影响力,提升活动的知名度,拟设计一幅海报。请你为班级海报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位于合肥市的安徽名人馆汇聚了安徽从古至今众多颇具影响力的杰出人物,张晴同学参观完后心情澎湃,写下了一段赞美安徽名人的话。其中有些错误,请你帮她修改。

(A)纵观历史,出生于安徽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层出不穷,群星璀璨。(B)有“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老、庄;有“妙手回春,起死回生”的神医华佗;有“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凭借文治武功统一北方的曹操;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东吴儒将周瑜__________________……(C)他们如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历史的夜空,推动了安徽乃至中国的历史过程。

①(A)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错误,应将________________删去。

②请仿照(B)处画线句的特点,在横线上再写一位你熟悉的安徽名人。

③(C)句存在搭配不当的毛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3)请结合下面的材料,以杨帆的名义编写一条短信给官东,以表达敬意。(80字以内)

(材料连接)官东,安徽人,荣获2015年《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的奖项。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翻沉,官东主动请缨加入海军工程大学抢险救援分队。救援中,他将生的希望让给落水乘客,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游出水面。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祥子呆呆的立在(茶馆)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老者一边走还一边说话,语声时高时低;路上的灯光与黑影,时明时暗。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难受。

上述选段节选自《骆驼祥子》,文段中的“一老一少”指的是      (填人物),祥子“心中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难受”是因为                   

(2)尼摩船长说:“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

下列各项中,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选文出自      的著作《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尼摩船长告诉教授     

A.法国作家  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他认为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有海底地道

B.英国作家  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他在叙利亚海岸发现了他之前放走的鱼

C.法国作家  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海底地道的经过

D.英国作家  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他准备带教授穿行海底地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辫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昨天,它还在枝头为花蕊zhē风挡雨,那艳丽的容貌,芬芳的呼吸,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今天,新的生命开始生长,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毫不留恋枝头的繁华,毫不夸耀自己的成绩,在斜风细雨中翩然飘落。每个人都应该是一朵花,该开时,____,该落时,____地落,无论是翘立枝头,还是俯身泥土,都不忘培育新生的使命。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   zhē____风挡雨  ____

(2)文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尽心竭力”“坦坦荡荡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

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4)文段中两处加点的毫不,表现了落花____________的精神。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_________________,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③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⑦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___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默写杜甫《望岳》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校园橱窗里张贴着《未来作家报》征文大赛的启事:“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默默见证着你的故事,每天背的书包,陪你迈出每一步的鞋子,记录你所有光阴的手表……让它们成为故事的讲述者,它们会说一个关于你的怎样的故事呢?也许,那辆自行车会讲你这个少年追风的足迹,一枚硬币会讲你买早餐时不经心的善意之举,留着你牙印的笔会讲你轻轻写下却又重重涂掉的心事……用你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口吻,独白的形式讲述关于你的故事,让我们发现你的生活除了作业和考试,还有更多精彩!”

请你自拟题目,以物品的口吻、独白的形式,讲述真实的故事,刻画你自己,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1)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等。

(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仔细读图,理解图意。如果只给图中的某一处着色,你选哪一处?用什么颜色?请阐述理由。(150字左右)

 

(甲)宋买臣(节选)

[东汉]班固

朱买臣,宇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刈新櫵,卖以给食。担来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駐车,

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大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

节选自《汉书·朱买臣》

(乙)越妇言

(唐]罗隐

买臣之贵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心也。

一旦,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曰:“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每念饥寒勤苦时节,见翁子之志,何尝不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而向所言者,蔑然无闻。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以吾观之,矜于一妇人,则可矣,其他未之见也。又安可食其食!”乃闭气而死。

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有删减

(注释)毋:wú,不要。②经:上吊。③乞:qì,给,④蔑:消失。⑤矜:夸耀。

1.用原文填空。

甲文省略号处,略去了朱买臣的境遇变化,这个变化可以用乙文中“ ___”一词来概括;甲文中朱买臣"置园中,给食之的原因,乙文中有一种说法是“(2)__”,而宋妻认为是“(3)__

2.乙文是对甲文中哪一内容的具体解系?(   )

A. 好读书    B. 不治产业    C. 求去    D. 妻自经死

3.用自已的语言概括朱妻的人生经历。

4.甲乙两文或显或隐地写了朱妻之羞,请分别写出她因何而羞。

 

参照示例,根据提示,赏析《三衢道中马上口占》

 

《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竟然是这些

三只眼传媒媒2018-05-10

《人民日报》每两个月评选一次好标题,每次10个左右,分为一二三等等奖,2017年一共评选了好标题64个。

作为全国媒体人业务标杆的《人民日报》,其好标题有很多“会说话”,而且说得有味、说得有理,让人耳目一新,连连点赞。

《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題

《人民日报》好标题到底好在哪

一、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

新闻说事实,标题是开场,开场说得好,才能吸引受众往下看。口语化标题,使用群众的生活用语,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汁原味,讲出的话有生活气息,更能体現人情味儿,这会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这个标题构思巧妙、新颖别致,以全票当选一等奖。叙述式的引题写实,点出种植转型这一关健词;拟人化的主题简明直白,表明种植转型内容;口语化的表达活泼亲切、通俗易懂,能够让读者了解种植结构调整这一重大农业政策。

春节过后,人们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返回工作岗位,里面的不仅仅是样样的具体实物,更是一份份浓浓的亲情。象征着离家远行的行李箱空间再大,都装不下远行人对家的思念与依恋,标题准确地击中了读者内心的柔软之处,有力地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这个标题也是全票当选一等奖。

二、口语化不是普通大白话

标题的口语化,并不是把群众口头语原封不动进行呈现,而是对这些原生态语言进行加工、提炼,在准确、筒练的前提下,让标题更加形象、生动,突显文化品位。

一是语感强,对称美,中文表达讲究修辞,体现博大精深文化。新闻标题中运用对仗,能够使标题呈现平衡感与对称美,不仅利于传统文化弘扬,还能有效提升报道的文化气质。

该文是“补民生短板,咱们加油干”系列报道的首篇,刊发于2017年1月3日17版。文章将采访对象的原话提炼并制成标题,道出了劳动者们坚忍不抜、希望拿双手奋斗出幸福生活的决心和信心,也揭示出目前有些地方由于社会管理不当,人为阻滞百姓劳动致富的现实,口语化的表达,朴实无华、简洁平实,直戳问题实质,一针见血,很有力度,为相关部们防“堵”提供了启示。

二是语意丰,有理趣,中国的的汉字,本身就有强大的文化魅力。看似平常的话语,故在不同的标题语境下,能产生不同的解读,蕴藏的辩证、双关、悬疑等哲理也让人拍案叫绝。

这组标题准确生动地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工件内容和贡献,引题交待了主人公的姓名和82岁的高龄,以及工作单位和工作日上午仍时常去办公室上班的忙琭安排,有情节,有故事;主题采用拟人化手法,将对风云变化的研究比喻成“琢磨云的牌气”,增强了画面感,既有文采,又显情怀。“琢磨”一词尤其用得妙,耐人寻味。

三、口语化要有时代感

时代的特点也会在标标题中留下印记,短标题的流行和网络化标题在广泛使用,体现的就是当今时代的特点。

读题时代,题短而精,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易读易懂易传播。

网络流行语用在题中,也能跟上时尚节拍。2010年11月10日,当“给力”首登《人民日根》头版头条时,曾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如今,网言网语在报上的使用已非常普遍,用得准确,会让读者感觉亲近、自然。

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解读税费红利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意义,生动鲜活,而且有时代气息。两个贴切的比喻既增加了标题的感染力,又提升了内容的思想性,同时这种押韵结构也进一步强化了标题的韵律感。

来源:长江微信公众号(综合研究事儿、全台新声、新闻与写作)

(运城网信备案号120011)

选自微倌公众号“三只眼传媒”,有删改

新闻阅读参与讨论

1.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人民日报》评选进年度好标题的意义。

(链揍材料)有人在朋友友圈里晒了一组文章标题的变迁:愿文刊在《人民日报》上,标题是《给勇于担当的纪检干部“撑腰”》,到了一些网站那里,变成《纪检干部威胁:别把事办绝了   你家我知道》;到了另一些网站那里,变成《人民日报:有纪检干部遭威胁  对方称“别把事办绝”》;还有《诸如人民日报:有纪检干部坚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民日报刊文:有纪检监察干部宁愿送人情也不愿做黑脸包公》。

新闻阅读·反思文本

2.文章在阐述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这一观点时,用了两个例子(见文中A.B),哪个更切合这一观点?

3.你认为本文的标题《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竟然是这些好不好?为什么?

新闻阅读·关注来源

4.编者在文中配图,在文末标注信息来源,有什么作用?

新属阅读·评析观点

5.文中画线处的三个小标题关键词是口语化,《人民日报》好标题是否都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请阐述理由

 

小偷车夫和老头

萧红

木柈车在石路上发着隆隆的重响。出了木柈场,这满车的木柈使老马拉得吃力了!但不能满足我,大木柈堆对于这一车木柈,真象在牛背上拔了一根毛,我好象嫌这柈子太少。

“丢了两块木柈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十块八块木柈也能丢。”

我被车夫提醒了!觉得一块木柈也不该丢,木柈对我才恢复了它的重要性。小偷眼睛发着光又来抢时,车夫在招呼我们:

“来了啊!又来啦!”

郎华招呼一声,那竖着头发的人跑了!

“这些东西顶没有脸,拉两块就得啦吧!贪多不厌,把这一车都送给你好不好?……”打着鞭子的车夫,反复地在说那个小偷的坏话,说他贪多不厌。

在院心把木柈一块块推下车来,那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把车钱给了他,他才说:“先生,这两块给我吧!拉家去好烘火,孩子小,屋子又冷。”

“好吧!你拉走吧!”我看一看那是五块顶大的他留在车上。

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碎的,把一些木皮扬上车去,而后拉起马来走了。但他对他自己并没说贪多不厌,别的坏话也没说,跑出大门道去了。

只要有木柈车进院,铁门栏外就有人向院里看着问:“柈子拉(锯)不拉?”

那些人带着锯,有两个老头也扒着门扇。

这些柈子就讲妥归两个老头来锯,老头有了工作在眼前,才对那个伙伴说:“吃点么?”

我去买给他们面包吃。

柈子拉完又送到柈子房去。整个下午我不能安定下来,好象我从未见过木柈,木柈给我这样的大欢喜,使我坐也坐不定,一会跑出去看看。最后老头子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的了!这时候,我给他工钱。

我先用碎木皮来烘着火。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气。没有点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

我又到窗外去拾木皮,我吃惊了!老头子的斧子和锯都背好在肩上,另一个背着架柈子的木架,可是他们还没有走。这许多的时候,为什么不走呢?

“太太,多给了钱啦?”

“怎么多给的!不多,七角五分不是吗?”

“太太,吃面包钱没有扣去!”那几角工钱,老头子并没放入衣袋,仍呈在他的手上,他借着离得很远的门灯在考察钱数。

我说:“吃面包不要钱,拿着走吧!”

“谢谢,太太。”感恩似的,他们转过身走去了,觉得吃面包是我的恩情。

 我愧得立刻心上烧起来,望着那两个背影停了好久,羞恨的眼泪就要流出来。已经是祖父的年纪了,吃块面包还要感恩吗?

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萧红散文集》

(注释)①该篇创作于一九三五年三月至五月间,之前萧红从封建地主家庭出走,在哈尔滨过着饥寒交迫、漂泊无定的生活。②柈:bàn,大块木柴

1.用下列诗句批注阅读本文的感受,恰当的一项是(   )

A.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C.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运用表格中提示的方法,结合描写车夫或老头言行的语句,具体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

3.结合全文,赏析下面这段文字,可以从表达方式、行文节奏、画面色调等角度思考。

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汽。没有燃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

4.萧红和杨绛在各自的文章中都写到了”,谁的打动了你?为什么?

(附)杨絳《老王》结尾:“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凡年过去了,我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臣于草庐之中                 将军宜枉驾

B. 河曲智臾以应                  亦死

C. 陶后有闻                       妍明媚

D. 邹忌八尺有余                   讲信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1)未复有能其寄者______

(2)之乘,战于长勺____

A.yū    B. yù

 

用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称呼右图中的礼仪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要向你稽首《雷电颂》

B. 翠莲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水浒传》

C. 范进向他作揖《范进中举》

D. 秦王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古诗文积累

(1)积累古诗文可以用联想的方法。柳宗元的小石谭记,借鱼写水的澄澈,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______ ;苏轼借水写月光的澄澈,“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东晋田园诗人_______人名自称“五柳先生”,他的“料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让人联想到王籍的“___________ ”(《人若耶溪》).

(2)中国人取名常从古诗中吸取灵感,下列名字出自什么诗句?选一个回答

A.邱胜春人名)   B.渡远桥名)C.锦江宾馆名) D.日暮亭子名

______________

 

正确使用汉字,彰显显城市品位。请你修改下面广告牌上的错别字。

 

为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按要求作文。

请以“收获”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700字。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骈枝的幸运

余显斌

①他性格内向,十分自卑。因为,他左手长着骈枝——小手指上,又长了根手指,十分难看。一次一个小女生看见了,惊叫道:“呀,你咋长了六根手指哎?”他听了,捏着手红着脸哭了。

②那时,他才九岁,刚懂点事,就感觉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同。可是,又不敢让医生做手术,因为怕痛。于是,那根手指就留了下来,成了他的心结。经常的,他爱把左手插在袋中,从不伸出来,生怕一不小心,会露出自己的骈枝,惹来大家的嘲笑。渐渐的,他一个人呆在教室的一角,不玩,不笑,甚至很少说话。

③初中时,他遇见了她,一个非常清秀的女孩,白净的脸上旋动着两个酒窝。她做了他的同桌,经常“咯咯咯”的,把满天幸福四处张扬。

④一次,老师让她上讲台演讲,她走上去,眉眼弯弯,一边演讲一边咯咯地笑着,以至于最后大家都忍不住,跟着笑了,嘻嘻哈哈的一大片。最后,就连绷着脸的老师也忍不住笑了。其实,她的笑不为别的,是因为念错了一个字。这也值得笑,真是的。他皱着眉想。

⑤还有一次,她写字的时候,一不小心,手肘一晃,一下子撞着了他的手肘,他急得咂了一下嘴,表示不满。她侧过头来一看,他的笔从作业的上面斜斜地划到下边,仿佛蚯蚓一样,弯弯扭扭的。她哈哈地笑了,如喷泉一样,泛着阳光,四处泼洒,流光溢彩。

⑥他望着她,噘着嘴很不高兴地问道:“笑什么,难道很搞笑吗?”她指着那划痕,说道:“像一条蛇,你在绘画啊?”说着,又笑起来。

⑦终于有一天,她看到了他的六指。当时,她看见了,睁大了眼,接着笑了起来:“你真幸运!”她说。

⑧他很生气,说这话明显是在讥笑他嘛。可她仿佛一点儿也看不出他生气了似的道:“上帝太偏心了,给我们十根手指,却多给了你一根,你一定和他是亲戚,他照顾你的。”

⑨第一次,他听到了对六指真诚的赞美,一颗敏感的心,隐隐有了一种平衡感,有了一点安慰。尽管他知道,这是她的一句玩笑话,可能是一种安抚。可是,他的心里仍感到一丝舒畅,也笑了一下。

⑩渐渐地,他也不讨厌她的笑了。

那天,在体育课上,他们高高兴兴地跑到操场上,跑啊叫啊,十分热闹。踢球的时候,她正好走过,他不小心,一脚踢在她的腿上,脚顿时隐隐生疼,忙向她道歉,问踢痛没有,她又笑了,告诉他,只有他痛,自己绝对不会痛的。

“为什么?”他大惑不解地睁大眼睛问。

她哑着嗓子悄悄告诉他,自己这只腿是假肢,安装上去的,不会感到痛。不过,她又

轻声告诉他,这是个秘密,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不能告诉别人。他连连点着头,满是同情地望着她,还有她槐花一样纯净甜美的微笑。

她仍是笑笑的,转过身走了。他站在那儿,看着她的背影,看着她飘扬的头发,心里竟然翻腾起十二级海啸,难以平静

以后,他的笑声也传遍校园,四处挥洒,四处张扬,他也成了一只快乐鸟。他想,和她相比,自己要幸福多了。仅仅是多了一根手指,为什么不向她学,笑着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生活的不完满,面对自己的不同。

几年后,一次同学聚会时,她没有到。谈着往事,当他谈到她的腿时,她的一个闺蜜证明,她是一双好腿,根本没安装假肢。因为那天回到宿舍,她撸起裤腿时,上面青了一块,很痛很痛的,甚至流了泪。事后,她反复叮嘱她们,这件事千万不要告诉他。大家听了,都默默地点着头。于是,这,也就成了整个宿舍女生共同保守的一个秘密。

那一刻,他热泪盈眶。他的眼前,又一次出现她的样子,还有她清亮的笑。

1.文章依次写了“她”的四次笑,分别是①_____、撞肘看到画线哈哈地笑、看到骈枝真诚地笑、②_____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结合语境,分析第⑤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她哈哈地笑了,如喷泉一样,泛着阳光,四处泼洒,流光溢彩。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

他站在那儿,看着她的背影,看着她飘扬的头发,心里竟然翻腾起十二级海啸,难以平静。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写出两点即可)。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什么决定了你的口味

①为什么有些人挑食,天生就不爱吃葱、姜、蒜、香菜等刺激性食物?为什么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人依旧改变不了自己的饮食习惯?为什么我们无法重现曾经的味道?究竟什么决定了你的口味,现在,科学家已经告诉我们这些问题的答案了。

②过去,我们常常认为挑食是娇生惯养的结果,但科学研究证明,挑食的原因并非这么简单。

③拿香菜来说,喜欢香菜的人吃什么都想放点香菜进去,厌恶香菜的人闻着味道就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在喜欢香菜的人看来,香菜清爽可口,但是对另一些人来说,香菜和肥皂就是一个味道。美国食品化学专家认为,香菜的气味大约源于6种物质,其中大多数是名叫“醛”的脂肪分子。在肥皂和洗涤剂里都有这种“醛”分子,臭虫体内也有类似的分子。对讨厌香菜的人来说,他们察觉不到香菜叶中令人愉悦的化学物质,而只察觉到香菜与肥皂相似的那一面。因此,挑食或许只是因为基因差异。

④中国人讲“民以食为天”,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出门在外,饮食是否可口,直接关系到心情的好坏、身体的健康,甚至工作的效率。还有一句更准确的描述——“吃饱了不想家”。有一种理论认为,人的胃口是有记忆能力的,饮食习惯将在6岁前养成,一旦形成,终生难以改变。大多数人都具有小时候形成的故乡味觉记忆,它非常强烈,让人对其念念不忘。据说孩子想家了,多半是想家里的饭菜了。即使是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人,真正能够适应西餐口味的,仍然是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海外华人对于中餐的记忆,比对家乡的记忆更加深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们对食物的口味,蕴含着丰富的感情与历史。

⑤味道是一种独特的记忆。在电影《追忆逝水年华》里,一块小小的蛋糕触动了普鲁斯特的味蕾,让他开始努力找回失去的时光。对普鲁斯特来说,蛋糕是他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看不见、摸不着的味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科学家表示,味道之所以能够有效地唤醒记忆,是因为它非常难以重现。我们在农家乐吃水煮鱼,当离开以后,可以轻易回忆起水煮鱼的样子,耳边也能回响起辣油浇在干辣椒上滋滋的声响。然而,却根本没有办法“回忆起”那盘水煮鱼的味道,虽然它是如此美味。只有当我们再一次闻到或者尝到水煮鱼时,我们才会重拾这种美好的感觉。味道是无法被大脑直接保存或重塑的。

⑥正因为味觉记忆无法重塑,所以再现以后,才会给人带来如此强烈的情感冲击。它甚至能把我们带回更小的时候。比如说,通过语言提示的记忆往往存在于11~25岁之间,而味觉则能将人们带回到6~10岁的童年时光。与视觉和听觉相比,“味道”和事物之间建立起的联系更为强大、也更为持久。

⑦吃,对于我们来说,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物,伴着它们独特的味道,成就了我们生活中一段段温馨的记忆……

1.文章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通读文章,说说本文围绕影响口味的因素介绍了哪三个方面内容。

3.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⑤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我们在农家乐吃水煮鱼,当离开以后,可以轻易回忆起水煮鱼的样子,耳边也能回响起辣油浇在干辣椒上滋滋的声响。然而,却根本没有办法“回忆起”那盘水煮鱼的味道,虽然它是如此美味。

 

(1)同学们在济南拍摄了下面一组“老玩意儿”的照片,请从中选择一张,仿照示例,为其配上一句优美的话,体现出物件的特征。

示例:缠蜜——缠缠绵绵,缠出儿时的欢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联作为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瑰宝,从用途来看,分为春联、喜联、寿联、行业联、谐趣联等。猜猜下列行业联适合张贴在哪种店铺的门口。

①欲知古今千年事,且读中西万本书。

②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③架上丹丸长生妙药,壶中日月不老仙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楼》)

(2)__________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4)_________________,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5)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

(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比喻,告诫人们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所代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释)①苏轼任密州太守时修建超然台。②壕:护城河。③咨嗟:叹息声。④故国:故乡。

(1)描绘上片作者“上超然台”所见之景。

(2)下片表达了作者            的复杂的情感。

 

湖之鱼清·林纾

林子①啜茗于湖滨之肆,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其下。

戏嚼豆脯②唾之,群鱼争喋③。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之,坠缀葑草④之上,不食矣。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寻⑤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之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⑥,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选自《畏庐文集》)

(注释)①林子:林纾自称,中国近代文学家。②豆脯:豆豉之类佐餐的小食品。③喋:吃东西。④葑(fēng)草:水生植物。⑤寻: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⑥薮(sǒu):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后比喻人或东西聚集的地方。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3.本文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都写了“鱼”,但意图不同,请简要分析。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日更定矣    是:这    B. 雾凇沆砀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C. 上下一白      :全    D. 是金陵人,客此    :客人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湖中得更有此人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B. 余强饮三大白    为坛盟,祭以尉首

C. 姓氏            安陵君许寡人

D. 云与山与水      借旁近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明末清初人。

B. 文中画线句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C.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借舟子的话,侧面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D. 作者写本文时,明朝已灭亡,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