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洗脚

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每一个同学都要在寒假中给自己的父亲洗一次脚。

二十多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仅在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的生活的情况,学费、生活费用的多少。简单的一问一答,除此而外,似乎没有多少。

有的时候,他也希望父亲的一个拥抱,像电影上的那样,可是那毕竟是在电影里。

但是,终于,他还是开口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装着轻松地对父亲说了,然后急急地补充道:“这是我们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

父亲的脸上先是chà异,然后笑了。他看出儿子的窘迫,便说:“好啊,好啊,你先去打一盆水来。”

一切似乎都轻松了,他去井边打水,兑上热水,调好水温,然后端到父亲的身边,父亲已经脱好自己的鞋袜,像一个孩子一样坐在椅子上,看着他过来。

他忙把水送到父亲的脚边,父亲的脚放在水里。水溢了一些出来,他没有想到父亲的脚这么大。

“温度怎么样?”他问。“蛮好蛮好!”父亲说。然后,再怎么办呢?他问自己。那双脚就在面前,他想用手去chù摸它,可是心里却有些犹豫。不由自主地想:【甲】若干年前,自己的一双小脚在这样的盆里,是怎样的情景?白嫩、柔软,活泼得像一条小鱼。在父母的手里仍不妥帖,将水溅了一地,得意的地嬉笑,直到他们生气。

【乙】而眼前的这双脚,是父亲的,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在水里却安静地有些害羞。自己心里有微微的酸。

“帮我把毛巾拿来。”父亲说。

忙去取下衣架上的毛巾,递给了父亲。突然,他又扯过了毛巾,他说:“不,还是让我给你擦擦脚吧。”

于是,父亲的脚就在自己的手里,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自己的父亲。触目惊心的是,脚板的前掌和后跟上那硬邦邦的厚茧,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道细小的口子,里面有黑色的泥,让人想象起那无尽岁月的万里风尘,它走过来,像一件活着的文物。

心里的那股酸,冲到了鼻腔。这时,父亲将脚缩了回去。“好了好了,洗好了。”他开始往脚上套袜子。

那双破袜子,似曾相识,哦,是自己穿破了扔在家里的,却被父亲穿在了自己的脚上。脚趾上的那个洞用粗线绞了几针,像一个写错的字上面被乱画了几笔以示涂改过。

“我倒水去了。”他说。然后,急急地向屋外走去,一路上,洒了好多水。他不知道,屋子里的父亲,一边往自己的脚上穿着袜子,一边想着他自己的父亲。自己这一生还没有给父亲洗过脚,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像儿子今天这样,给自己的父亲也洗一洗脚。

1.写出下列词语:

chà______异    chù______

2.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文中前两处画线句一再写到“他”感到“心酸”,他为什么感到“心酸”呢?

4.文中【甲】【乙】两段文字,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说出对比的内容是什么?

5.选文以“洗脚”为题有什么好处?

6.对文章最后小节中描写父亲的心理活动的画波浪线句,有读者认为写得很好,有读者认为是多余的。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梁实秋

①我爱鸟。

②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地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抟扶摇而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③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④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油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地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⑤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在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得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壮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巢里,如果巢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地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则由别个代替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己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

⑥鸟并不永久地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诗人哈代在一首诗里说,他在圣诞的前夕,炉里燃着熊熊的火,满室生春,桌上摆着丰盛的筵席,准备着过一个普天同庆的夜晚,蓦然看见在窗外一片美丽的雪景当中,有一只小鸟缩缩地在寒枝的梢头踞立,正在啄食一颗残余的僵冻的果儿,经不住那料峭的寒风,栽倒地上死了,滚成一个雪团!诗人感喟曰:“鸟!你连这一快乐的夜晚都不给我!”我也有过一次类似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栗地跳动抖擞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⑦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型类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1.第②段中作者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来说明“鸟儿的苦闷”?请举例说明。(回答两种即可)

2.联系全文,作者爱鸟体现在哪几方面?请简要说明。

3.作者着力写了鸟给人的喜悦和鸟的生活的悲哀,从这些描写中,你感悟到作者希望有怎样的社会和人生?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本文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由现实到回忆,既写出鸟儿的喜又写出鸟儿的悲,但中心始终围绕着作者对鸟儿的真挚感情展开回忆与联想,符合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B. 第④段,作者运用生动的描写,从多角度多层次表现对鸟儿令人喜悦的雄姿的真切赞叹。

C. 第⑥段,引用哈代的诗里描写的鸟儿与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鸟儿的凄惨遭遇,用在此处显得与爱鸟的主题不一致。

D. 结尾作者再次提到令人触目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既与前文照应使文章形成一个整体,又发人深思回味悠长,深化了主题。

E. 本文语言质朴、简练直白、干脆利落、富于变化。美中不足的是仅写出作家自身的感受,不免有一定的局限性。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有剩骨________

(2)而两狼之并驱如________

(3)一狼其中________

(4)屠自后断其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理解填空。

(1)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通过屠户“遇狼——________——御狼——_______”来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2)文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从屠户与狼的关系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尚思为国轮台:___________

(2)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

2.“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

 

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

(1)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赏月饮酒,借月传情,留下传诵千古的名句,形成了“月亮情结”。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诗句(两句)。

(2)仿照示例,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续写下面的句子。(任选两题)

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①牵牛花开放了,           

②笼中的小鹦鹉,           

③月光照在地上,           

 

“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你根据要求填空。

(1)《峨眉山月歌》一诗中写诗人离友人愈远愈加思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夜雨寄北》中,写诗人在巴蜀羁旅途中更感到孤独凄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的《诫子书》中,写出珍惜时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教育家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

(6)《观沧海》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作者博大的情怀。

(7)“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8)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_____________

 

依据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

酝niàng______    chéng______清    qiè______而不舍    hài______人听闻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21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B. 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并讨论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 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

 

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záo)      笑(shàn)      息(xùn)

B. (lán)      痛(chì)       污(suì)

C. 然(chì)      重(hè)        深(suì)

D. 悍(piāo)     观(zhān)      劲(qiú)

 

写作

请以“我终于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不少于600字。

 

综合性学习

以前我们学过《爱莲说》、《陋室铭》、《赠从弟》,现在,请大家选取生活或自然界中熟悉的某一物,由形至神,描写其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某种情感或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风雨桥

①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桥,有的以它们的悠久历史闻名于世,有的以它们的高超的建筑艺术而流芳史册,从它们的作用来看,都是方便交通,使“天堑”变成通途。那么,世界上有没有方便交通,又可供人休憩娱乐的桥?有,独具一格的侗家“风雨桥”就是这样一种桥

② 侗族擅长于建筑,特别是桥梁建筑尤为突出。凡是侗族居住的地方,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都建有桥。它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其中有一种长廊式的“风雨桥”,以它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技巧久负盛名。

③ 风雨桥,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因而得名。它是一种木石结构的桥。著名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桥长165米,桥面宽10米,桥高15-20米。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桥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建有楼亭5座。楼亭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5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廊两侧有长凳,宛如游廊,供行人观赏和休憩。长廊和楼事的瓦檐、柱头都雕花刻画,龙凤花草秀丽玲珑,蔚为壮观。

④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更为出色。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sǔn,器物两部分相接处凸出的部分)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桥、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这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1.关于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你认为哪种是正确的(       )

A. 侗族桥    B. 风雨桥    C. 侗家风雨桥    D. 程阳风雨桥

2.请概括程阳风雨桥跟赵州桥不同的两个特点是什么?

3.第四段中“这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的“这”指代什么?

4.第一段划线句子是什么问句?使用它的好处是什么?

5.第二段中“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中的“极为”能否删去?为什么?

6.第四段划线句子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

马德

①那天下午,是两节语文课。留下作文题目后,学生们一改往日的慵懒,双眉紧锁,很快进入构思状态——班里静悄悄的,马上就要中考了。他们似乎一下子懂得了时间的珍贵。

②窗外,冬天已经过去。垂柳虽在枯黄的枝柯间爆出了星点的绿,但风依旧格外大,春寒料峭,让人难以抵挡。教室正对着的,是学校阅览室。我见阅览室的管理员胖胖的人影一晃,一块小黑板就立在了学校的公示栏前,黑板上写着什么呢?我信步走出教室,去看个究竟。

③原来是一个批评通告,寥寥数语:某某同学昨天偷了阅览室一本《散文》杂志,被当场抓住,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要再发生类似事情。一一被批评的学生,竟是我们班上的学生。我心头一紧,几乎想都没想,径直走向了阅览室。

④管理员正低头整理着报纸,头顶上,一圈新长出的白发,在周边染过的黑发簇拥下,显得格外醒目。他见我神情异样,问我有什么事,我便直截了当向他说明了来意。我语气生硬地说:“被通报的学生是我们班上的,希望您赶在学生们下课之前把这块黑板撒了。”管理员的脸“腾”一下红了,他生气地说:“这是我的职责,用不着你来指手画脚。”那一刻,两个人剑拔弩张,气氛一下紧张起来。

⑤那时候,我刚毕业没多久。我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和胆量,敢顶撞一位年逾花甲的老教师。片刻的沉默之后,我的语气缓和了下来。我说:“老师,是这样的,还有三个多月,就要中考了,如果学生们看到这个通告,一定会议论纷纷,这样的话,那个挨批评的同学压力肯定会非常大。我怕,我怕会影响他的中考……”

⑥“可是,如果不批评,不给学生们一个警醒,我这里的杂志就要被学生偷完了。我看着阅览室,我也有自己的一份责任。”管理员似乎还在生气,但语气也明显缓和了许多。

⑦“是的,我知道。可是,这个学生马上就要中考了……”我发现自己语塞,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接下来,我的语调似乎在央求这位管理员了。他沉默了半晌,说:“这样吧,我也不为难你。黑板可以撤,但你必须保证,回去一定要批评你的学生。”“是,我会的,我会的。”我一边答应,一边飞也似的跑到公示栏前,把那块黑板取了回来,并当着管理员的面擦掉了那个通告。那一刻,仿佛擦掉了自己的一个错误,我擦完之后,站起身,如释重负。

⑧是的,这是我接手的第一个毕业班,我不能让自己的学生有个三长两短。尽管,我的学生的确做错了。

⑨之后,我曾经想把这件事情委婉地告诉那个犯错误的学生。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始终没有说。我不知道,我这样做,是对还是错。

⑩临近中考的最后一次班会,我讲了很多,学生们也听得聚精会神。未了,我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肯定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比如,也许因一时喜爱而‘拿’了阅览室的一本书,也许因一时糊涂考试时作了弊……然而。你们是否知道,有一些错误,你们犯过了,以为像一粒盐。会永久地溶在岁月中,没有人注意,也没有人计较。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粒盐,原本并没有溶化掉,只是有人怕硌疼你们,悄悄地为你们收藏了起来。而我这里,就收藏着这样一粒。”

⑪学生们一下子现出惊异的目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继而重新把目光投到我身上。我扫视了班里一圈,笑了笑说:“是的,我这里的确有一粒。但是,我不想告诉你们,这粒盐是属于谁的。我愿意把这粒盐一直收藏下去,因为,我想用我的永久收藏,来换得这位同学的一辈子不去犯错误的心。

⑫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我突然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⑬多年过去了,那次班会上的掌声,时时萦绕在我的耳畔……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内容。

2.请说说你对文中第⑪段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3.文章以“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为题,有哪些好处?

4.结合全文分析,“我”和“管理员”各有怎样的思想性格。

5.对文中犯错学生的处理办法,“我”采取的是“收藏盐粒”的做法,有的老师也可能私下里当面给学生指出错误,你赞成哪种做法?为什么?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2)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4)结庐在人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6)无可奈何花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8)所以动心忍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1)[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⑶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4)得道:施仁政。(5)亲戚:内外亲属。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时/不如地利    B. 夫/环而攻之    C. 得道者/多助    D. 攻亲戚/之所畔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______   故______

3.请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作者对三个有利作战的条件持怎样的观点?(用文中的话回答)

5.你知道历史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故事吗?请列举一则。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下列小题。

过杨村

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注释:(1)政:通“正”,正当的意思。(2)清和:批农历四月。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了杨村的好景致,并提出问题,引出下联。

B. 颔联和颈联具体描绘了杨村的好景色。

C. 颈联通过对农民的描写,表现了农民的乐趣。

D. 尾联表达了作者不太想做官的理想。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向是(       

A. 这首诗以田园乐趣来反衬作者不想做官的思想。

B. 颔联和颈联勾画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美丽图画,表现了农民的乐趣。

C.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留恋,对自然美的追求,对田园情趣的向往。

D.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在官场春风得意,志得意满,意欲在官场施展自己的抱负。

 

下列各项中与例句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父亲对这几棵樟树有特别的感情,他不能容忍我们对它们哪怕一丝一毫的伤害。

A. 父亲对这几棵樟树有特别的感情,他不得不容忍我们对它们的伤害,哪怕一丝一毫。

B. 父亲对这几棵樟树有特别的感情,他难道能容忍我们对它们哪怕一丝一毫的伤害?

C. 父亲对这几棵樟树有特别的感情,他怎么不能容忍我们对它们哪怕一丝一毫的伤害。

D. 父亲对这几棵樟树有特别的感情,他能容忍我们对它们哪怕一丝一毫的伤害。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活化石已成为我们湛江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②海豆芽是一种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海域的无脊椎动物。

③又因为它的贝体呈长椭圆形,很像人的舌头,也有叫它“舌形贝”。

④资料显示,它是现今最古老的活化石,至今有几亿年的历史。

⑤因为它上部的贝体像一颗黄豆,下部的肉茎宛若一根刚长出来的豆芽,所以俗称“海豆芽”。

A. ②④③⑤①    B. ②⑤③④①    C. ①②⑤③④    D. ①②④⑤③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大。

B. 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等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C. 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 苏州园林的设计者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却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抚州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B. 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不值一提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C. 大家都喜欢听语文老师的课,他讲课不仅抑扬顿挫,而且风趣幽默。

D.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空(lŏu)       娴熟       重峦叠嶂(zhàng)      无动于衷

B. (zăi)       烂熳       锐不可(dǎng)       粗治烂造

C. 热(chì)       吹嘘       深痛绝(wù)         因地治宜

D. (hè)        嶙峋       惟妙惟(xiào)       亭台轩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气候能够影响人的性格吗?

杨 阳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在他的巨著《论法的精神》中讨论了法律与气候的关系。他注意到,人们因为气候的不同会导致明显的性格差异:在寒冷的国家,人们对快乐不够敏感;在温暖的国家,人们对快乐的敏感性就要强些;在炎热的国家,人们对快乐极为敏感。气候是用纬度来区分的,不过因此也意味着人们可以用感觉的敏感程度对它加以区分。如果你曾经在英国和意大利观看过一些歌剧,虽然剧本相同,演员亦相同,但你会发现,同样的音乐在两个国家却产生了极不相同的效果。一个国家的观众显得很冷淡,而另一个国家的观众则非常激动,令人难以置信。

人的性格与成长环境有关

有研究表明,人的性格形成与他的成长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就包括当地气候对性格的影响。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为了躲避酷暑,在室外活动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性格不受拘束,脾气也相对暴躁一些。而居住在寒冷地带的人,室外活动较少,需要长时间在封闭的空间与人朝夕相处,因此养成了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生活在北极圈内的因纽特人,被称为世界上“永不发怒的人”。俄罗斯的冬天漫长而寒冷,人们习惯于穿着厚重的冬季服装,所以他们的动作迟缓,不随意,性格上常常也呈现坚毅的特点。而江南水乡气候湿润,风景秀丽,往往使人们对周围事物很敏感,所以江南水乡人民大多多愁善感,机智敏捷。在山区长大的人,则因为人烟稀少,开门见山,天气多变,逐渐养成了说话声音宏亮,商量事情爽快,为人诚实的性格。策马奔驰在广阔草原上的牧民,经常面对飞沙走石的恶劣气候,性格变得豪放直爽,热情好客。而在大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活动空间狭小独立,空气质量欠佳,憋闷的城市气候最容易让人养成孤僻的性格。

____

生活中有很多人在遇到阴雨天时情绪低落,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会心情舒畅。现代医疗气象研究者对此做出了科学的解释:阴雨天气之所以影响人的情绪健康,主要是因为阴雨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体激素较多,这样,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浓度就相对降低,人体神经细胞也就因此“偷懒”,变得不怎么活跃,人也就会变得无精打采。法国曾经发生过因阴雨连绵的天气迟迟没有停止,而导致很多人患上抑郁症的事情。针对这些抑郁症患者发病的原因,法国当地的很多治疗机构创造性地采用人造阳光治疗法,这种用光照来治疗那些急于想看到阳光的病人的方法,疗效十分显著。

____

夏季炎热,不少人的脾气也变得“一点就着”。在心理学领域,一个有趣的研究话题就是高温为什么会让人的脾气变差。最早的证据来自犯罪领域,许多司法报告发现,犯罪(尤其是暴力犯罪)的发生率在夏天上升,特别是在气温较高时。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也与人体对热度的生理反应有关。气温升高会导致人体心跳加快、睾酮水平增高以及其他一些代谢反应,它们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该神经系统负责战斗或逃跑反应,因此人们更有可能发生冲突。

(选自《百科知识》2016年10月,有删减)

1.本文以“气候能够影响人的性格吗?”为题,有何好处?

2.请在文中画横线的①②处拟写恰当的小标题,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可否删去?为什么?

阴雨天气之所以影响人的情绪健康,主要是因为阴雨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体激素较多。

4.有同学认为“人的性格与成长环境有关”部分举例子过多,有啰唆之嫌。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综合性学习。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参与到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自然”中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让我们看风景去!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开展“大自然之旅”活动时,班长已经设计好了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

活动一:展示图片,描绘大自然。

活动二:诵读美文,聆听大自然。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大然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请你为保护自然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有一份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每个人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然图景。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50字左右的结束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中考湖北黄冈卷)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到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②这叫逆温层。

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登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二山腰反无霜。

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A. ③⑥⑤④①②    B. ④①②③⑥⑤    C. ③④①②⑥⑤    D. ④③①②⑤⑥

 

下面有四个句子,不是病句的不要动它,只修改病句。(用校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虽然身在病中,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学校交给他的任务。

(2)唯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3)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了学习语文要立足课本的重要性。

(4)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 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

C. 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D.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宽恕    相得益章    陨石    洗耳恭听

B. 愕然    无可质疑    寒噤    消声匿迹

C. 烦燥    天衣无缝    农谚    慷概淋漓

D. 祷告    迫不及待    翩然    一拍即合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liǎn)  默(jiān)    然贯通(huò)

B. (xuè)   美(pì)      而不舍(qiè)

C. (xuán)  倔(jiàng)   长短叹(xū)

D. 丽(qǐ)    越(zhuó)    心会神(níng)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触动心灵的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选角度确立文章的主旨。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