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今年黄金周期间,美丽的瘦西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往返

B.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市中心许多商业广告牌被烟花三月的宣传画取而代之

 

下面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bì     (chá)   (quán)释  (líng)峋

B. (chōng)憬  (dié)  (shā)车     (mú)样

C. (shà)眼       (cī)     (chú)     (huí)

D. (chóu)躇      (zèng)亮   一(dá)纸票   半明半(wèi)

 

作文

请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2)不少于600字。

 

阅读散文《唯有少年心》

(1) 整理书柜时,“刺啦”一阵响。

(2)捧在手中,我慢慢地抚摸着它的苍老,几道灰白的折痕上,模糊的“昝圣骞”三个字告诉我。这是我十岁读初中二年级时用过的语文课本。

(3)我一直认为。自己比同龄的孩子少了许多童年的乐趣。因为父母急盼着我成材,五岁就进了小学。但妈妈还是嫌慢,于是又跳过了四年级,最后以小学的年龄上了初中。正常学龄孩子的童年是随着小学毕业而毕业的。而我的童年却一直延伸到初中。

(4)看着十岁时读过的课本。翻开它吧,我对自己说,去找一找童年的踪迹。

(5)长期被挤压在柜壁上,书页间已没了空气,很实在,也变得难以翻动。我尽量温柔地慢慢捻开相邻的两张,缓缓掀起,再轻轻放下,无声无息,全然没有翻动新书时“哗哗”的响。这一连串的动作在我看来是如此慎重与长久,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不敢用力.只想轻轻唤醒一篇篇记忆深处的文章.唤醒熟睡已久的九年前的心。一页页翻下去,仿佛是走进一片宁静的大海,波澜不惊。九年,竟让一本书也厚重了、成熟了。

(6)穿过了《白杨礼赞》,望见了《背影》,看到了《杨修之死》……他们都被我打上了儿时的烙印——空白处密密麻麻都是字。小小的年纪学那样的经典,只知道把老师讲的内容赶紧写下来。我那时大概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那类学生吧,对课文大多是囫囵吞枣。只是在用一片片、一行行稚嫩而工整的文字,向老师,向父母,也向自己证明:我看过了,我学过了。这种少年苦事、少年心思,今天想来多么可爱。

(7)当众朗读,是那时语文课上的一大快事,务求读得抑扬顿挫,神采飞扬,不破句不倒句,以博得同学的羡慕,老师的赞许。童年就是这样一个痛快的年纪.展示自己不会被说成“出风头”。投入感情也没人认为是 “做作”。我的朗读一向很好,又少年不知“差”滋味,所以在一群很“老成”的同学中,我很容易争取到读书的机会。有多少次“眉色飞舞”的朗读,我已经不记得了。

(8)手里这册旧课本与案头的书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写在书中的字迹的颜色了。小时候对红颜色的字十分敬畏,全然不似现在,随手“朱批”。那个时候总认为红笔代表了正确,代表了辈分,代表了学问,是老师、父母才能用的。敬畏之余,更多是羡慕.期盼自己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用红笔了。现在大了,这个愿望彻底实现了。所看之书,随手的圈画批注都是红笔.内容也都是自家之言了。自由是自由了.但反而觉得少了些什么。

(9)忽然想在这语文书里找找自己年少顽劣的痕迹,果然找到了。一看忍不住笑出声来。那是上课无聊时,画在页脚的一幅简笔画,简单到画中仅有的两个小人全由不规矩的圆和歪歪扭扭的线组成。我会心地向后翻去,果然连续十几页都有。一页页单独看,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连续翻过去.人物都活了。内容是两个武林高手过招,有持流星锤的,有舞狼牙棒的.还有在远处发气功的。翻着,看着,耳边犹闻打斗声。

(10)在课本的方寸之地,在四十分钟里,忙里偷闲,上演一场场孩童心中最简陋的功夫戏,也算是老师眼皮底下最快活的童年了。

(11)想起宋人章良能的《小重山》:“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旧课本中的情景仍历历可寻,但年少时的那种情怀却无从寻觅了。(略有删改)

1.阅读原文(4) - (10)段,分别用四字短语依次概括作者找到的童年踪迹。

(1)                (2)                  (3)敬畏红字(4)              

2.阅读第(5)段,用原文句子回答画线句中。“我”一连串的翻书动作为什么如此细腻与温柔。

3.结合语境品析第(7)段中“眉色飞舞”一词的妙处。

4.为什么“我”在“最简陋的功夫戏”中却能演绎“最最快活的童年”?

5.旧课本中的情景仍历历可寻,但年少时的那种情怀,为什么“我”却无从寻觅了?结合全文内容回答。

 

阅读莫言的小说《放鸭

青草湖里鱼虾很多,水草繁茂。青草湖边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个儿大,双黄的多,半个省都有名。有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鸭子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

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放鸭人有老汉,有姑娘,大家经常在湖上碰面,彼此都混得很熟。

春天里,湖边的柳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儿盛开,杏花儿怒放,湖里长出了鲜嫩的水草,放鸭人开始赶鸭子下湖了。

湖水绿得像翡翠,水面上露出了荷叶尖尖的角。成双逐对的青蛙呱呱叫着。真是满湖春色,一片蛙鸣。老壮一下湖就想和对面王庄的放鸭人老王头见见面,可一连好几天也没碰上。

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儿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在船上递话过来:“大伯,您是那个村的?”“湖东李村,”老壮瓮声瓮气地回答,“你呐?姑娘?”“湖西王庄。”“老王呢?”“老了,退休了。”姑娘抬起竹篙,用力一撑,小船转向,鸭群拐了弯儿。“再见,大伯!”他们就这样认识了。

有一天,老壮又和姑娘在湖上碰了面。几句闲话之后,姑娘郑重其事地问:  “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   

老壮愣了一下神,反问道:“有这么个人,你问他干什么?”姑娘的脸红了红,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没事,随便问问。”“不会是随便问问吧?”老壮耷拉着眼皮说。“这户人家怎么样?”姑娘问。“难说。”“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游过。”老壮掉过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里“共了产”,老壮甭提有多心疼了。家里的油盐钱全靠抠这几只鸭屁股啊!那时,村子里主事的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主任,“共产”来的鸭子,被他和他的造反派战友们当夜宵吃得没剩几只了。老壮本来是村子里有名的老实人,老实人爱生哑巴气,一生气就办了荒唐事。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运气不济——被巡夜的民兵当场抓住了。

主任没打他,也没骂他,只是把两只鸭子拴在一起,挂在他的脖子上,在湖东八个村里游乡。主任带队,一个民兵敲着铜锣,两个民兵端着大枪。招来了成群结队的人,像看耍猴的一样。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

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从此,他对她起了反感。他尽量避免和她碰面,实在躲不过了,也爱理不理地冷淡人家。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暗地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

一转眼春去夏来,湖上又换了一番景色。荷田里荷花开了,湖里整日荡漾着清幽的香气。有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李老壮好不容易才拢住鸭群,人被浇成一只落汤鸡。暴雨过后,天空格外明净,湖上水草绿得发蓝,荷叶上、苇叶上,都挂着珍珠一样的水珠儿。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他知道这一定是刚才的暴风雨把哪个放鸭人的鸭群冲散了。“好鸭!”老壮不由地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儿在水面上漂荡,十分招人喜爱。老壮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

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王庄的放鸭姑娘。

“大伯,你看没看到十几只鸭子?昨儿个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把我急得一夜投睡好觉呢!”“姑娘,你可是问巧了!”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早已忘记了前些日子的不快,用手一指鸭群,说:“那不是,一只也不少,都在我这儿呢。”“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放鸭姑娘“呷呷”的唤着,白鸭归了群。

“大伯,咱们在一个湖里放了大半年鸭子,俺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姓李,名老壮!”“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不差,我就是李苇林他爹,”李老壮胡子翘起来,好像和姑娘斗气似地说,“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

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

“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李老壮高声喊着。 一片芦苇挡住了姑娘和她的鸭群。

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这姑娘,真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       

1.围绕着放鸭姑娘,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文中插叙的段落交待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3.莫言笔下的青草湖就像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湖水绿得像翡翠”“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春天里,湖边的柳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盛开,杏花怒放,湖里长出了鲜嫩的水草”……这样的描写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联系上下文,赏析下面的句子。

⑴“游过。”老壮掉过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⑵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荷花。(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

(1)察秋毫         (2)项为之                   

(3)喷以烟(         (4)一癞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3)是吾剑之所从坠。

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昂首观之   B.项为之强  C.驱之别院    D.心之所向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徐喷      何不试之足    

B.以虫蚁     二虫尽所吞

C.       神游       

D.拔山倒树   至之市,忘操之

5.本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趣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的一段文字记录了本文作者沈复的一段逸事,人们笑称为“兰花劫”。阅读之后,你领悟了怎样的道理?

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①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释:①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罕、名贵的兰花。②勃然:充满生机。③滚汤:开水

 

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3.这首诗借物喻人,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光明学校文学社决定举办“我爱祖国文学”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现请你参与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请你看看下面的“通知”存在哪两个明显问题?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学社想请你这个文学社的成员去邀请学校校长参加这项活动,你会怎么对校长说?

3.读书报告会有一个环节是评比“我爱祖国文学”手抄报,你认为一份好的手抄报应具有哪些特点?请写出来。(写出三点,有道理即可。)

 

默写(错、漏、添字均不得分

                   ,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②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

③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月中霜里斗婵娟。

⑤梅雪争春未肯降,                 

                       ,后不见来者。                                  

 

根据拼音,填写恰当的汉字

无论是cháng      徉在童稚的想象,还是对未来毫无来由的chōng         憬,懵懂的我们总能领略到生活的温xīn       与激动,哪怕生活难免有伤感和chóu     怅。

 

下列各句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安恩和奶牛》是丹麦小说家约翰尼斯•延森的作品,文中的老太太对奶牛的精神需求的理解与呵护,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并把这种慈爱做到了极致。

B.冰心小诗独具韵味,据说深受德国大诗人泰戈尔的影响。《母亲》寄情于物,《纸船》触景生情,都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与回报之情。

C.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往事依依》一文中深情回忆了她看画、读书、上课的一些往事,引导读者热爱读书、热爱学习。

D.《卖白菜》中的“我”虽然为了心痛心爱的白菜、为了报复挑剔的买菜老太 ,故意多算一毛钱,但从结尾“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一句中我们还是可以读出一个孩子的纯真与善良。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B.他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是因为他具有踏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造成的。

C.我班选手能否团结一致、不畏困难,是在学校运动会上取得佳绩的关键。

D.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使我们明白了某些小学阶段的学习方法已不能适应初中生活。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集市上的人们,熙来攘往,冷冷清清,似乎又什么灾难就要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B.做人要认真,一丝不苟;做事要严谨,锱铢必较。

C.再次站在母校的门前,一种回归故里的感情油然而生。

D.朝鲜竟然再次进行核试验,简直就是耸人听闻,令世界震惊。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合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

B.“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这个男人刨根究底地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

C.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学位,他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D.《卖白菜》选自《莫言文集•小说的气味》(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quán)释   (bì)益   zèn)亮    七皱八(zhě)

B.(chú)    (dié)  (cáo)杂    瘦骨嶙(xún)

C.(nà)凉     (xī)动   (nìng)可  移默化(qiǎn)

D.(miǎo)   (cá)   (shà)时   (qiè)白赖

 

作文

每个人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礼物,比如生日礼物、过节礼物等。礼物可以是实的物品,也可以是虚的精神鼓励,比如一个拥抱,一阵掌声,一句表扬等。你曾经收过什么特殊的礼物?请以《一份特殊的礼物》为题作文与大家分享你的故事

 

你的好友罗欣同学报名参加了文化艺术节独唱节目,最近一直在刻苦训练,但效果总不能让人满意,于是有了退出的打算,请你结合上文梁小昆的经历与精神写一段话来鼓励他。(150左右)

 

现代文阅读

请你记得歌唱

因为一次医疗事故,他在四个月大时变成了聋儿。在母亲竭尽全力的教导下,他终于理解了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名字,并慢慢学会开口说话,普通话说得甚至比一般孩子还标准。

可是一进学校,他的助听器还是引起了其他孩子们的好奇。有时,他听不清楚老师提的问题,答非所问,也会遭来哄堂大笑。这一切都让他很沮丧,他恨不得把助听器摔烂,再也不去学校。

母亲安慰他,他不听,哭着问: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母亲回答,是医生一针打聋的。他哭得更厉害:我恨他,我要找他报仇!母亲难过地别过头去:找不到了。就是找到了,你的耳朵也是这样的。

他只能接受现实,并比其他同学更努力。小学时的听写课,同学们只需记住单词,他还要记住单词的秩序,老师嘴巴动一下,他就写一个,同样拿了满分。他甚至主动报名参加北京市、区中小学生朗诵比赛,第一次上台吓得双腿发抖,怕自己吐字不清晰,或者忘词,望着众多正在注视他的听众,他终于鼓足勇气开口结果获得了一等奖。

努力总有回报,他一直是学校骨干,并且日益自信起来。

可是,因为是聋儿,仍然有努力也无法做到的事情,譬如音乐课的考试。那天音乐课下课时,老师说:大家都准备一下,明天考试,要唱《歌唱祖国》。其他同学都嘻嘻哈哈地不当回事,他却犯难了。他一直不大会唱歌,难以把握节奏。回家后,他愁眉苦脸,母亲就一边弹钢琴一边教他唱。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过去了,他的嗓子都嘶哑了,但还是跑调。节奏很对,但他完全是在歌,一个字一个字无比认真地说。母亲摸摸他的头说:考试时你就这样唱吧。他答好。母亲又严肃地叮嘱道:可能大家会笑,但是你自己不能笑,坚持把歌唱完。

第二天音乐课考试,轮到他上台了。他舔舔发干的嘴唇,跟着节奏开始歌。第一句的话音才落,教室里的同学已经笑翻了天。他不理会,在笑声中仍然继续自己的歌唱。他就这样一丝不苟地跟着节奏把歌完。

教室里不知何时已经安静了下来,他突然发现,同学和老师的眼睛里都有些亮晶晶的东西。接着,他看到了同学们在使劲鼓掌。

他就是梁小昆,电影《漂亮妈妈》中郑大的原型。时下他正在北京电影学院攻读摄影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在摄影领域已经小有名气,曾多次参加专题电视节目制作,而且前不久刚在北京东方新天地举行了自己的个人摄影展。

至今,梁小昆都非常喜欢唱歌,每次去了卡拉OK,必无疑。他并不避讳自己的跑调,但求能够唱出个性。他深信,不管歌声是否动听,歌唱,首先是一种态度,包含着努力、尊严、坚持和快乐……

在失败的时候,你仍有歌唱的勇气吗?在绝望的时候,你还会记得最爱的歌词吗?在人生路上,迷失方向、不知所措的时候,你会记得且唱且行吗?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文中第努力总有回报指什么事?第6段仍然有尽了努力也无法做到的事情又指什么事?这两句话看似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3.段中对别人的持什么态度?表现了的什么性格特点?

4.段的画线句表达了老师和同学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现代文阅读

珊瑚岛

在北京故宫中可以看到一些作为珍品陈列的珊瑚树,这是珊蝴虫用自己分泌出来的石灰质建造的公寓,珊瑚树上有许多小孔,每个小孔都曾经住过一个珊瑚虫,它们总是群居在一起,造成的公寓是固定在海底上的,有些像灌木,也有别的形状的。每当生出一个新的珊瑚虫,它们就会造出一个新的房间,在珊瑚树上就增加一个小孔,增高那么一点点,看起来很微小,但随着珊瑚虫不断繁衍,珊瑚树就像树木一样不断地长高了,并分出许多枝桠,蔓延很广。当珊瑚树长高到接近海面时,因为珊瑚虫只能在水中生存,这时就不再向上长,而是沿水长方向,像蘑菇一样四面铺开。万丈高楼平地起,珊瑚虫的公寓是固定在海底上的,因而珊瑚虫也不能自己移动,只能住在小房间里,伸出几根触须来等待自投罗网的食物。 这种守株待兔的猎食方法,你也许觉得太笨,担心它会挨饿吧!但是,不必过虑,因为它们是有饭大家吃,在一个公寓中,所有的珊瑚虫都被一根管子连接起来,任何一个珊瑚虫获得了食物消化后,马上通过这根管子与大家共同享用食物的养料。一个珊瑚虫捕获食物的机会少,成千上万的珊瑚虫合作,捕获食物的机会就多了,因而保证了大家有足够的食物,得以生存繁殖下去。

珊瑚虫虽然是定居的,但是在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就停止生殖新的珊瑚虫,而变为产卵。卵被海水带到别的地方发育生长,建造起新的公寓,使海中形成密密的珊瑚森林。而森林的空隙,便成为其他许多海生动物栖息之所。

随着岁月的消逝,珊瑚虫不断死去,但公寓仍在。那些森林中的生物在死亡后也留下许多石灰质的硬壳、骨骼之类的碎屑,它们充填在密林的空隙中。不断新生出来的珊瑚虫又分泌出许多石灰质,把这些东西胶结起来,逐渐形成结实的礁石、岛屿。珊瑚礁形成的速度并不慢,在我国的西沙群岛上,曾观测到每年增长三毫米的记录。

风浪极力破坏珊瑚虫的工作,它把许多珊瑚打碎。但这并未能阻止造礁工作的进行,顽强生长的珊瑚虫不断补偿了海浪造成的破坏,而那些碎了的珊瑚也正好填充森林中的空隙,起了加固的作用。

1.本文介绍了珊瑚岛的形成过程,这个变化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2.划线这些指代内容是:                                

3.在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根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说下面句中划线词的作用。

当珊瑚树长高到接近海面时,因为珊瑚虫只能在水中生存,这时就不再向上长,而是沿水平方向,像蘑菇一样四面铺开。

 

文言文阅读

国有三不祥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所谓不祥也           晏子            

不与焉                为不祥也          

2.下列各句中中的用法与其他相同的一项是(    

A.召晏子而问之曰                 B.夫有贤而不知

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D.至之市,而忘操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4.晏子借       的机会,巧妙向君王进谏,他委婉地建议君王要                          

 

诗歌赏析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释】江陵:今湖北江陵县。掩映:时隐时现。

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首句以江陵秋景兴起愁情枫生江上,西风来时,满林萧萧之声,很容易触动人的愁怀。

B.千枝复万枝是以枫叶之多写愁绪之重。它不但用数字暗示离别之久,而且通过字的重复,从声音上状出离别愁绪之重

C.江桥掩映暮帆迟”句中的“掩映二字写出枫叶遮住望眼,诗中人焦灼期盼的神情历历在目。

D.前两句写盼人不至,后两句接写相思之情。用江水之永不停止,比相思之永无休歇

2. “江桥掩映暮帆迟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具体描绘(30字左右)

 

下列对《小王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王子》是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写成的著名法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

B.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小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

C.小王子遇到一条金色的蛇,小王子用耐心驯服了,与它结成了亲密的朋友。把自己心中的秘密——肉眼看不见事物的本质,只有用心灵才能洞察一切——作为礼物,送给小王子。用这个秘密,小王子在撒哈拉大沙漠与遇险的飞行员一起找到了生命的泉水。

D.童话描写小王子没有被成人那充满欺骗的世界所征服,而最终找到自己的理想。这理想就是连结宇宙万物的爱,而这种爱又是世间所缺少的。因此,小王子常常流露出一种伤感的情绪。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食物中毒这类校园安全事故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B.通过包粽子社团活动,可以更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C.这次比赛的胜利,将决定着我们班能否进入日日新杯足球总决赛。

D.为迎接文化艺术节,学校领导研究并听取了师生们关于开展活动的意见。

 

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山风景区 的飞来石远看和下面的岩石只有少许接触点摇摇欲坠的感觉但却稳如泰山令人称奇。

B.锅里的水开了沸沸扬扬妈妈赶紧把饺子放进去煮。

C.中国的一些传统的思想对我们的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D.街街巷巷熙来攘往的人群,有说有笑,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下列文言语段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郑人有买履者,先自其足而置之其。至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

A.欲:想要           B.坐:同“座”座位     

C.之:到……去       D.度:量长短

 

诗文默写。

(1)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__________________!”

(4)人日:“何不试之以足?”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舟已行矣,而剑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拼音写汉字。

半明半mèi(      干biě(      bì(    )益  cháng yáng(    )(      jī(    )身

 

人的一生,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告别,告别童年,告别朋友,告别亲人,告别这个世界,和心爱的事物告别,和自身恶习告别……在告别中,我们不断长大,渐渐成熟。告别引发了我们美好的祝福。告别意味着新生。请你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完成文章题目;

(2)选取积极有意义的事件来写;

(3)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规范。

 

阅读丁立梅的《掌心化雪》一文

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

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站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她慌张地答:“我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

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

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

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1.选文第段画线的句子中“压”字用得精练、准确,请作具体分析。

2.语文老师为什么把“她”描写的“雪是美的,也是冷的”确定为唯一的一等奖?

3.选文中语文老师形象鲜明,请结合选文分析,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4.⑪⑫段中,“她”一次次跑到福利院,和孩子们做游戏,给他们发奖品,为什么?

5.选文的题目“掌心化雪”用了比喻的手法,请你联系全文说说“掌心化雪”的意思。

 

阅读《安恩和奶牛》选段

在瓦尔普峡集市的牲口交易场上,站着一位老妇人和她的奶牛。她牵着那头孤独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也许是太腼腆害羞,也许是故意要吸引更多的人的注意。

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她那瘦骨嶙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

③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周围一片嘈杂喧嚣,马市上马儿嘶鸣,海滩上渔船卸货的在吆喝,马戏班鼓声咚咚,小丑们招摇地高声喊叫。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哦,真是旁若无人,安闲得很。

④ 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翕动着嘴唇不断地反刍。这头奶牛已经上了年纪了,可这是一头很好的牲口,毛色鲜亮,连半根杂毛也没有,可以看得出来,它是出身真正高贵的纯粹良种。当然,要是存心找茬的话,那就是它的臀部和脊梁上长着一溜肉瘤,不过能挑得出来的瑕疵也就这么点儿了。它的浑圆的乳房胀得鼓鼓的,软绵绵、毛茸茸地垂在肚皮底下。它那黑白相间的美丽的牛角上点缀着几条环状的花纹。这是一头健壮结实的奶牛,曾经有过所有奶牛都有过的生活经历,它产下了小犊,然而连看它们一眼舔它们一下都没有来得及便被人带走了。这以后便吃着粗粝的草料,心甘情愿地把牛奶奉献出来。

1.本文段选自       (国名)作家           的作品,他是         奖的获得者。

2.第②段文字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④段中                    两个动词反映了母牛安恩的关系亲密。

4.文章第③、④段着力描写奶牛的健壮结实和安恩的悠闲自得,有何作用?请分别说明。

5.作家的创作总是要体现他的思想和感情。这篇小说想告诉读者什么?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