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内,物质D在T℃时发生反应,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条件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达到平衡时,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7mol/(L·min)

B.根据图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满分5 manfen5.com

C.若在第5分钟时升高温度,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的反应速率增大

D.若在第7分钟时增加D的物质的量,A的物质的量变化情况符合b曲线

 

对于可逆反应:2A(g)+B(g)满分5 manfen5.com2C (g)   △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满分5 manfen5.comZ(g)+W(s)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B.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Y的百分含量增加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反应2A(g)满分5 manfen5.com2B(g)+E (g) △H>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压         B.减压        C.减小E的浓度          D.降温

 

反应2SO2(g)+O2(g)满分5 manfen5.com2SO3(g)经过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s)-1,则这段时间为

A. 5s      B.2.5s      C.0.1s      D.10s

 

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 mol•L-1的A2和B2两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A2)=0.58 mol•L-1,c(B2)=0.16 mol•L-1,c(C)=0.84mol•L-1,则该反应的正确表达式为:

A.2A2+B2满分5 manfen5.com2A2B      B.A2+B2满分5 manfen5.com2AB

C.A2+B2满分5 manfen5.comA2B2      D.A2+2B2满分5 manfen5.com2AB2

 

对可逆反应4NH3(g)+5O2(g)满分5 manfen5.com4NO(g)+6H2O(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O2)=5v(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的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是2v(NH3)=3v(H2O)

 

10 mol浓度为1mol•L-1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的生成的是

A.NaHCO3           B.CH3COONa         C.CuSO4          D.Na2CO3

 

在恒温恒压、不做功时,反应A+B=C+D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一定能自发进行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对于反应N2+O2满分5 manfen5.com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能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压强不变充入He使体积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He使压强增大

D.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积增大

 

反应A+B=2C,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molA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1molB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C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1molA所含化学能为E1kJ,1molB所含化学能为E2kJ,1molC所含化学能为E3kJ,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若E1+E2>E3,则反应放热反应

B.若Q1+Q2>Q3,则反应为放热反应

C.若Q1+Q2<Q3,则反应为放热反应

D.若E1+E2>E3,则反应为吸热反应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g);△H=-192.9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 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1 mol•L-1HCl和0.1 mol•L-1H2SO4与2mol•L-1NaOH溶液反应,其反应速率相同

B.大理石块与大理石粉分别同0.1 mol/L盐酸反应,其反应速率相同

C.Mg、Al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0.1 mol/L盐酸反应,其反应速率相同

D.0.1 mol/L HCl和0.1 mol/L HNO3与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大理石反应,其反应速率相同

 

已知H+(ag)+OH-(ag)=H2O(l)  △H= -57.3kJ•mol-1。现有以下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

②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③HCl(aq)+NH3•H2O(aq)═NH4Cl(aq)+H2O(l);

④CH3COOH(aq)+NH3•H2O(aq)═CH3COONH4(aq)+H2O(l);其中反应热为△H=-57.3kJ•mol-1的是

A.①和③      B.③      C.④       D.以上都不对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 -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的反应热为△H=+2×283.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Ba(OH)2•8H2O 与NH4Cl反应  ②酸碱中和   ③浓硫酸稀释  ④固体NaOH溶于水 ⑤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A.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③⑤

 

(原创)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用于生产尿素 [CO(NH2)2]、处理烟气等。

工业上合成尿素的反应:

2NH3(g)+CO2(g)满分5 manfen5.comCO(NH2)2 (l) H2O (g)   ΔH

(1) 已知合成尿素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2NH3(g)+CO2(g)满分5 manfen5.comNH2COONH4(s)   ΔH1

NH2COONH4(s) 满分5 manfen5.com CO(NH2)2(l)+ H2O (g) ΔH2

其能量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则△H、△H1和△H2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图1                                 图2

(2) 某实验小组为了模拟工业上合成尿素,在恒温恒容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和NH3发生反应:2NH3(g)+CO2(g) 满分5 manfen5.com CO(NH2)2 (l) H2O (g) ,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如图2所示。

①A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______B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CO2)。 (填“>”、“<”或“=”)

②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a. NH3、CO2、H2O的分子数之比为2:1:1         b.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

c.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 CO2同时生成2mol NH3     d.2v正(NH3) =v逆(H2O)

③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平衡常数Kp可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分压p(B)代替该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c(B)。实验测得体系平衡时的压强为10MPa,列式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            (提示:写出Kp的表达式再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④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右图表示L一定时,该反应CO2 (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

满分5 manfen5.com

X代表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            

烟气中的NOx必须脱除(即脱硝)后才能排放:

(3)下图是一种用NH3脱除烟气中 NO的原理。该脱硝反应中,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

满分5 manfen5.com

(4)利用反应8NH3+6NO2═7N2+12H2O构成原电池,也能消除烟气的排放,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则电极b为______极;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满分5 manfen5.com

 

 

已知H2C2O4为二元中强酸。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含Na2SO4、NaHC2O4和H2C2O4·2H2O的试样中各物质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10.0 g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 mL试样溶液

②用酸式滴定管分别量取25.00 mL试样溶液两份于锥形瓶中

③第一份溶液中加2~3滴指示剂,用0.2500 mol·L-1NaOH溶液滴定,消耗NaOH溶液20.00 mL

④第二份溶液用0.1000 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消耗高锰酸钾溶液16.00 mL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HC2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步骤①配制试样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              

(3)步骤③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3,则选择的指示剂为           。若用某部分刻度模糊不清的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处于如图所示的刻度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              (填代号)

满分5 manfen5.com

a等于23.60mL   b等于27.60mL   c小于23.60mL   d大于27.60mL

(4)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5)完成并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满分5 manfen5.com

(6)步骤③中,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        滴定管里;该步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7)试样中Na2SO4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3位有效数字)。

 

(原创)结合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均为25℃时的数据)

满分5 manfen5.com

(1)上述五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HCO3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         

(2)已知硼酸(H3BO3)与足量NaOH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BO3+ OH=B(OH)4,则硼酸为   元酸,硼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3)常温下,0.01 mol·L-1的HNO2溶液加水稀释的过程中,下列各项数据增大的是            (填代号)。

①c(H+ )  ②c(NO2- )/ c(H+)  ③Ka(HNO2)

④c(H+ )/ c(HNO2)    ⑤c(OH- 满分5 manfen5.com

(4)右图描述的是醋酸与HNO2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  其中反映醋酸的是曲线            (填“甲”或“乙”,已知:电离度=已电离的溶质分子数/原有溶质分子总数)

满分5 manfen5.com

(5)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可知,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微粒组是           (填代号)。

满分5 manfen5.com

(6)设计一个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的实验方案证明HNO2酸性强于碳酸(不用叙述仪器和具体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创)I现有以下物质:①铁 ②稀硝酸 ③明矾 ④液氨 ⑤冰醋酸 ⑥蔗糖溶液 ⑦无水乙醇 ⑧熔融态的氢氧化钠⑨硫酸钡晶体 ⑩三氧化硫气体,回答下列问题(用相应物质序号填写):

(1)可以导电的有              。(2)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II A、B、C、D四种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钡溶液、氨水、醋酸溶液、盐酸中的一种。

已知同浓度的四种溶液:①加入大小完全相同的锌粒,仅A、C中放出气体,且开始时A中冒气泡的速度快;②相同条件下,取B、D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发现导电能力最差的是D。回答下列问题:

(3)D溶液为         ;同浓度的四种溶液中,pH值最大的是        (填化学式) 溶液。

(4)pH值和体积均相同的A和C溶液,分别与足量且大小完全相同的锌粒反应,开始时的反应速率v(A)     v(C) (填“>”、“<”或“=”,下同),最终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n(A)     n(C)。

(5)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6)0.1mol/L氨水中除水分子以外的粒子有                 (填化学式)。

 

(原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甲              乙                 丙                    丁

A.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和B,发生反应:2A (g)+B (g) 满分5 manfen5.com2C(g),图甲为其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图乙显示的是催化反应与无催化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

C.将BaO2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满分5 manfen5.com2BaO(s)+O2(g)达到平衡时体系压强为P,保持温度不变,t0时刻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2,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体系压强变化如图丙所示。

D.将一定量的NO2充入针筒中后封口,发生反应2NO2 (g)满分5 manfen5.comN2O4(g),图丁[表示在拉伸和压缩针筒活塞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则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增大。

 

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 )=10-amol·L-1,c(OH-)=10-bmol·L-1,已知a+b=13, 则在该温度下,将100 mL0.10 mol·L-1的稀硫酸与100 mL0.40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为(   )(已知: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lg2=0.30;lg3=0.48)

A.12.00           B.11.82             C.11.70             D.11.52

 

某实验小组依据反应满分5 manfen5.com设计如图1原电池,探究pH对AsO4 氧化性的影响。测得电压与pH的关系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调节pH可以改变反应的方向

B pH=0.68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CpH=5时, 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I--2e -= I2

DpH>0.68时,氧化性I2>AsO43-

 

(原创)液氨与纯水类似,也存在微弱的电离:NH3+ NH3 满分5 manfen5.comNH4+ +NH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NH4+ )总是等于c(NH2 )

B一定温度下, c(NH4+ )×c(NH2 )为常数

C其他条件不变,增加液氨的量,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D维持温度不变,向液氨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c(NH2)将减少

 

某温度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A和1.0 mol B,发生反应:A(g)+B(g) 满分5 manfen5.com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反应在前5 s的平均速率v(A)=0.03 mol·L-1·s-1

B.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80%

C.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C,则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小于0.2 mol·L-1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 mol A、0.20 mol B和1.0 mol C,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A.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没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待测液盐酸润洗

C.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读数平视,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碱式滴定管的刻度

 

常温下,向纯水中加入NaOH使溶液的pH为11,则由NaOH电离出的OH 离子浓度和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之比为 (   )

A1:1          B108 :1        C5×109 :1         D1010 :1

 

(原创)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两条曲线上任意点均有c (H) ×c (OH)=Kw

BT<25

Cb点和c点pH均为6,溶液呈酸性

D只采用升温的方式,可由a点变成d点

 

(原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应迅速将NaOH溶液和盐酸在测定装置中混合

B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C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5%H2O2和1mL 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5%H2O2和1mL 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D已知满分5 manfen5.com,为了利用该反应探究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所用试剂除1 mol·L-1KI溶液、0.1 mol·L-1稀硫酸外,还需要用到淀粉溶液

 

有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V3=V2=V1   B.V3>V2=V1    C.V1=V2>V3   D.V3>V2>V1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