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在《海国图志》卷47中说:英国“立九官以治事,九官由众推选,以三年为秩满,贤则留,否则更”。美国更是“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这反映了魏源

A. 对西方民主的感性认识

B. 反对清朝的专制制度

C. 希望中国推行民主制度

D. 向往欧美的民主制度

 

1917年,某报登了一个17岁的“高等女学毕业生”招亲广告:“凡有年龄相当、身家清洁、欲娶妻妾者,请至趵突泉内宝文斋书画店面议可也,每日自上午十时至下午二时,过时不候。”这说明

A.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俗受到冲击

B. “征婚”已成为当时青年男女主要的求偶方式

C. 受西方影响,追求个性的婚嫁习俗已趋向简约

D. 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婚姻自主成为时尚

 

“‘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在近代中国,类似情况屡见不鲜。这主要说明中国当时

A. 经济发展由外部环境决定

B. 近代化发展道路举步维艰

C. 侧重轻工业而偏废重工业

D. 民族工业忽视了市场开发

 

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这一记载

A. 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

B. 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

C. 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

D. 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孔子曾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孟子也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董仲舒也认为:“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据此可知,三人都

A. 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

B. 体现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治国之道

C. 体认、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

D. 提升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明朝商人虽然也遵循商品经济操作层面的规律,但并不完全以追逐最高利润为其终极目的。他们也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这说明明朝

A. 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商人的价值取向

B. 传统观念对商品经济发展有负面作用

C. 科举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政治权力对商品经济发展有压制作用

 

《汉书》载:“卜式,河南人也……式入山牧,羊致千余头,买田宅。”《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言陂泽养鱼,一岁收得千石卖也……安矣千树枣……渭川千亩竹。”这反映出汉代

A. 传统农牧业的兴旺发达

B. 出现了大规模私营畜牧业

C. 土地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D. 生产方式受匈奴影响较大

 

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秦灭巴之后,“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巴氏爵比不更。”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羁縻政策的实施

A. 有利于扩大中华民族的统治区域

B. 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辖

C. 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D. 激化了边远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

 

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此规定

A. 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 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C. 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 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

 

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纷繁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主要表明

A. 吏治渐趋清廉化

B. 部门间关系更融洽

C. 官员日趋专业化

D. 中央集权显著加强

 

西周的继承制度有排他性和严格的等级性,继承了祭祀权就获得了相应的政治身份和财产。到了战国秦汉时期,政治渐渐摆脱血缘关系的羁绊,继承制度的排他性和等级性受到削弱,获得祭祀权并不能理所当然地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这表明

A. 宗法制、分封制逐渐瓦解

B.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C. 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确立

D.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渐确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表现出来的哲学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魏晋士人崇尚自然,寄情山水,他们厌倦了政变的黑暗与残酷,更多地追求精神上不受外物的牵累,强调个性的真实与自由。在“神韵”这一独特的审美追求指导下,魏晋时期的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的景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风度”形成的时代背景。并说明其在绘画、书法方面的表现。

材料二 (宋代)在文学领域,雅文学与俗文学之间,呈现出突破文体进而融会贯通的趋势;以诗文言志传道,以词曲言情游戏,在宋代士大夫的文学活动里能够各得其所。在艺术领域,不仅院体画、文人画与民间画齐头并进,各臻繁荣,张择端、李嵩等画院画家更以《清明上河图》与《货郎图》等反映世俗生活的佳作而闻名于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文化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文化具有这一特点的原因。

 

下图为西周康王时期的青铜器大盂鼎、大盂鼎铭文拓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西周的青铜铸造以煤炭为燃料

B. 铭文字体为统一的隶书

C. 拓片部分内容为战争卜辞

D.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属于第一手史料

 

某学者在论中国画的特质时说:“诚如诗人发现逃避都市的竞争的最好出处是自然,以及哲学家在自然里寻求道德的典范和人生的指引,画家也在悠悠的溪旁沉思,在深山中忘怀了自己,感到这种莫名的精神在这些无言而永恒的事物中,比在纷扰的人生和人们的思维中,表现得更清楚。”该学者认为中国画的特质是

A. 诗画同源

B. 典范指引

C. 类型多样

D. 崇尚自然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甲骨文及周代的金文中画人坐形,则席地,乃殷、周同俗。兵器戈、矛、弓、矢、刀等,甲骨文与周代金文无殊。殷、周同用贝为货币,“贝”字常见于甲骨文及周代金文中。这表明

A. 商周的风俗完全一致

B. 甲骨文是古老的成熟文字

C. 文化的发展有其渊源

D. 周代的文化水平高于商代

 

京剧脸谱在中国戏剧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曹操是建安时期的文学家,曾统一北方,可谓文武双全。由于与“正统”有背离之处,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京剧曹操脸谱是个“白脸”奸臣。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对历史人物评价受到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 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艺术成就的评价

C. 文学艺术上的历史人物故事完全是虚构的

D. 中国传统社会评判历史人物受儒家思想影响

 

下列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的书法作品是

A.

B.

C.

D.

 

郑板桥在画作《墨竹图》上题诗一首:“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该作品

A. 体现了浓厚的民间风情

B. 是中国画诗画结合的开端

C. 着重反映个人思想情感

D. 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述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转轮排字盘;《感天动地窦娥冤》;王祯《农书》

定窑孩儿枕;《萍洲可谈》;“气学”

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说文解字》;“井渠”

架火战车;谢环《杏园雅集图》;《天工开物》

 

 

A. ②③①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融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是

A. 宫廷画

B. 文人画

C. 风俗画

D. 宗教画

 

有一初唐书法家,尤擅正书。他最初效法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开颜柳先河,被后世书法家奉为圭臬。该书法家最可能是

A. 张旭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欧阳询

 

(题文)宋人陈深评论某书法作品说:“此帖纵笔豪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如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出天造,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邪!”该作品是

                

A. 李斯《会稽刻石》    B. 柳公权《玄秘塔碑》    C. 颜真卿《祭侄文稿》    D. 赵孟頫《洛神赋》

 

某些书法家传世的作品中,不论单一线条的造型,还是不同线条间的组合变化,文字的可读性完全让位于书写时的情绪表达,或喜怒、或穷困、或忧悲、或怨恨……种种情致尽现于线条的纵横跳跃、连绵环绕之中。这类作品的字体形式是

A. 篆书

B. 隶书

C. 草书

D. 行书

 

宋代绘画,发展出艺术精神看似对立的两种形式,一种达至写实巅峰,对自然物的描绘达到高度的工整,细微精致。另一种高度写意,借外在自然形象表达内心情感,强调疏淡和精匀,不加修饰的草草逸笔,每笔可见禅机。这主要归功于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文化政策的宽松

C. 水墨技术的成熟

D. 理学思想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图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两个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孔孟苟到董仲舒,儒学完成了由平民儒学到官方儒学的第一次转型和跨越,自此以下,两千多年间,儒学一直充当着国家意识形态的角色。儒学由民间进入宮廷后,借助强大的国家机器,尤其是教育制度和人オ选技制度,使儒学得以广泛传和普及,并不断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渗。然而,官方化儒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儒学发展的同时,也腐蚀着儒学的机体,曲解了儒学的精神,扼系了儒学的创造力,甚至败坏了儒学的声誉。

——颜炳罡《民间儒学何以可能?》

材料二  元初统治者对文教、科举的不重视,大量的知识分子不能进入仕途,他们或从事底层教育(书院、私整),或进入底层政治系统,他们将理学的精神渗透在教育理念和地方政治治理中;还有一部分人因无法进入仕途,或选择隐著述,或选择创作杂剧糊口度日,他们在信仰上虽然出现危机,但是仍在一定程度上坚持着儒家信仰,理学在他们的作品,诘如诗词、杂剧、元曲中得到体现。仁宗延估元年(1314年)科举恢复,程朱理学的典籍尤其是未惠《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必备书目。

——朱军《元代理学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完成由民间进入宮廷的第一次转型的背景和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及其成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会议时,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及侍郎皆出席。……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在唐代,也并无皇帝不经中书、门下而後自颁下诏书之规定,事实上,唐代也确有不经中书、门下而皇帝随便下命令的。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下一种通融性。因此中国皇帝不致如英国国王般被逼上断头台。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1717年之后,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摘编自潘润涵《筒明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唐代政事堂和近代英国责任制内阁制度的异同。

 

 

右框为王守仁在其著作《传习录•全书》卷一中说的话。这表明

A. “心即理”构筑起陆王心学的体系

B. 陆王心学没有冲破程朱理学藩篱

C. “性即理”成为陆王心学的根基

D. 陆王心学承继程朱理学核心理念

 

《论语•先进篇》中记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冉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这反映出孔子

A. 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

B. 强调民本为治国之本

C. 对弟子教育存在缺陷

D. 具有一定的爱民精神

 

宋代蔡襄说:“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司马光则直言:“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据此可知,宋代

A. 商业的兴起瓦解了传统的伦理

B. 经济发展冲击了旧的婚俗观念

C. 财富成为宋代择偶的首选条件

D. 政府对商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