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规定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58人组成,表决时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而普鲁士拥有17名代表。据此可知

A. 帝国政体不具有民主特征

B. 普鲁士拥有超然地位

C. 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残余

D. 皇帝具备了绝对权威

 

(题文)“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浪漫主义”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A. 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

B. 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

C. 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

D. 工业革命造成了主义的泛滥

 

英国议会于1707年通过《任职法案》:“凡从王室新近获得官职,或领取薪俸者,均不得当选议员并进入议会下院……凡已选下院议员并在任职期间接受国王官职者,其议员资格将被宣布无效。”材料说明

A. 国王一直通过赏官赐爵控制议会

B. 完全割裂了国王与议会下院之间的联系

C. 剥夺了国王作为政府首脑的权利

D. 限制了王权在下院的影响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中有如下规定:“……九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十四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佩欧岩下摔死。如为未适婚人,由长官酌处笞刑,并责令赔偿损失。”该材料

A. 体现了罗马法重罪轻罚的特点

B. 说明了罗马法严肃残酷的本质

C. 显示了对私有财产的高度关注

D. 表现了对未成年人的适当保护

 

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职;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由此可见,在古代雅典

A. 必须人人参政

B. 宣扬平等意识

C. 强调依法治国

D. 政治自由有限

 

(题文)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新中国外交日益显示出中国特色。其中之一就是

A. 倡导和平共处,谋求周边稳定

B. 支持民族独立,坚决反殖反霸

C. 壮大社会主义,遏制资本主义

D. 坚持独立自主,冲击两极格局

 

下表是1975~1995年我国各级学校中女生占学生总数比例(%)的统计表。结合所学,可以推断

年代

高等教育

中等技校

中等师范

中学

小学

1975

32.6

34.4

/

39.3

45.0

1980

23.4

37.2

26.0

39.6

44.6

1985

30.0

38.6

/

40.2

44.8

1990

33.7

42.4

52.4

41.9

46.2

1995

38.5

48.3

62.8

45.2

47.5

 

 

A. 在80年代,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出现明显减少

B. “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

C. 改革开放后我国才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 教育改革和观念进步是我国女性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强调阶级性的中国画改造过程中,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上的排斥;然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的“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在本质上反映了

A.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范围基本确立

B. 摆脱苏联模式寻找本国道路的探索

C. “双百”方针的提出并得以贯彻

D. 中国共产党“左倾”思想的纠正

 

1930年,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置他的最后死命。这一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的残酷争斗,主要是靠工人阶级的最后激烈斗争—武装暴动。”这表明

A. 是对中国国情正确分析基础上做出的结论

B. 中共尚未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C. 实际上是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否定

D. 强调农村与城市革命协调发展

 

国家资本企业和私人资本企业类别比较表(1942年)

企业类别

国企%

私企%

企业类别

国企%

私企%

水电工业

89

11

化学饮食品工业

75

25

冶炼工业

90

10

纺织工业

23

77

机器制造业

73

27

服饰工业

8

92

电器制造业

89

11

文化工业

16

84

木材及建筑工业

4

96

杂项工业

6

94

 

 

由上表信息可知

A. 统制经济政策最大限度保障了战备

B. 民族资本主义在抗战时期全面萎缩

C. 国民政府改善人民的生活以备抗战

D. 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内容

这是世界上最早成文法的汇编

B

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重要财政来源

C

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制

D

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

表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A. A

B. B

C. C

D. D

 

(题文)“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部分国民党高级将领认识到,中国对日抗战是持久战,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淞沪会战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洒满吾中华民族黄帝子孙之血迹,使我世世子孙皆踏此血迹而前进,永久不忘倭寇侵占与惨杀之历史……”在日军攻占南京后,他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决定蒋介石抗战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A. 民族立场

B. 国际方面的有利条件

C. 对敌我双方形势的正确分析

D. 战争的性质

 

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这种方法使得政府既是裁判又是球员。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可见,当时中国

A. 资本原始积累具有专制性

B. 近代化需突破体制束缚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出现

D. 官商一体有悖经济规律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 没有及时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型

B. 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各地钱庄缺乏协调,各自为战

D. 没有得到政府的强力支持

 

(题文)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度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朝。1853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税务机关),“以亲信裕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

A. 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建立

B. 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

C. 地方权力制衡制度的建立

D. 中央掌握了地方财政权力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学会会长李治安先生说:“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这表明

A. 行省具有二元化特点

B. 行省是临时性机构

C. 行省不是地方政府

D. 行省与郡县无异

 

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通宝的出现说明

A. 钱币成为政府聚敛财富的工具

B. 以金银钱币为主所以珍贵为宝

C. 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影响增大

D. 古代货币制度出现了根本变化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指出:到了宋朝“由唐朝中叶以前的门阀士族和均田户、部曲、奴客、贱民、番匠、奴婢等旧的社会阶级结构,转变为宋朝的官僚地主和佃客、乡村上户、乡村下户、差雇匠、和雇匠、人力、女使等新的社会阶级结构。”这一变化说明

A. 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

B. 社会生产关系出现了调整

C. 租佃生产关系开始形成

D. 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质变

 

秦朝“半两”钱,汉代“五铢”钱,主要以重量为名。621年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此后历代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 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B. 土地兼并逐渐加剧

C. 税收政策转向以征收货币为主

D. 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

 

早于孔子100多年的鲁国大夫臧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

A. 新兴商人日益活跃    B. 儒家反对商业活动

C.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商人社会地位不高

 

据记载,周初分封诸侯时,周天子要派人员协助诸侯运送人及一应器物,同时还要派人员协助营建封国的都城。此做法旨在

A. 提高了诸侯政治地位

B. 加强对诸侯的政治监督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解决各诸侯建国的困难

 

《庄子·则阳》云:“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为风俗”。《孟子·滕文公上》云:“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说明战国时期

A. 分封制度渐趋瓦解

B. 按血缘划地而居已不能维持

C. 小农经济渐趋形成

D. 民间社会风俗出现颠覆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日前在此间表示,当今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由一国指挥世界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他说,当世界的两极体系不复存在时,人类应当走向一个以几个中心为依托的多极世界,目前的世界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有一个大国企图指挥世界,这是不能接受的。

材料二在谈到地区冲突时,普里马科夫认为,这种冲突现已同国际恐怖主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冲突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使世界面临新的危险。他说,车臣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当地的恐怖分手和分离主义者得到外部的支持

—材料一、二均摘自新华社索非亚2000年4月24日电

材料三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个非欧亚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是作为欧亚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出现了。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后一步。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回答:

(1)分析材料一,“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回答世界的两极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2)概括材料二中所说的“世界面临新的威胁”。对待这一问题我国是怎样做的?

(3)“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结构性的变化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把握怎样的原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岳麓版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在美国的策动下,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同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有利于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元的地位大大加强,大大有利于美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英国极为不满,拒绝批准这个协定,但美国突然宣布“租借法案”停止执行,英国立即发生财政金融危机。1945年12月,英国被迫批准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数据比较

材料四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这项措施将使共同市场对美国的出口货物交付的平均关税增加一倍。对此,西欧共同市场六国达成了一致协议,要求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等措施,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英国财政大臣立即通知美国,英国完全同意共同市场六国的建议。

—西北大学编《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突出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原因,并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导致这种特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美国与西欧同盟国之间在经济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材料三、四反映的经济状况对美国与西欧、日本的政治关系以及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影响?

 

自近代以来,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睦邻关系尤为令人深思,为今天提供了历史的教训。

材料一  对于海峡对面正在发生的巨大变故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相信“两国人民”一定会有相同的要求:希望向法兰西伸出援助之手,以平息暴乱恢复原有的和平。

……暴徒的行径正在不断升级以致为我的行动提供了合理可靠的依据。我们要为实现和平的行动就要开始了。

——1793年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小)

材料二  现在是应该分清敌友的时候了,虽然目前我们有选择的余地。是向左,向右?……他们应该成为我们的朋友——对付敌人.这样更有利于采取主动而把握对未来世界的控制。

——1903年英国首相贝尔福

材料三  我们非常同情您及您的国家在战争中所遭受的得不幸,而且理所当然应该得到补偿。……我个人也非常赞同维尔逊先生关于“对于德国的惩处应限定在不致成为其复仇的借口”的忠告。因此建议总理重新考虑您的计划。

——1919年劳合.乔治对克交谈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两国人民”应该是指哪些阶级或阶层?并指出英国采取军事行动的企图。

(2)分析指出英国首相贝尔福讲话的主要背景。以史实说明英国所采取的行动是否“把握了对未来世界的控制”?

(3)材料一材料二体现了英国对法国政策的什么变化?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英国怎样相同动机?分析这动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4)结合所答谈谈你阅读后的感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四  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转引自《中国还是能说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

(2)据材料二,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结果如何?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70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哪些?这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表明邓小平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存在着怎样的担忧?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 巴黎公社失败时

B. 世贸组织成立时

C. 欧元问世时

D. 两极格局瓦解时

 

20074月,普京在一次公共场合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并且称美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是不可接受的。这段材料表明

美国今天仍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美国的目的是保持其世界霸主地位  

这反映了今天世界的政治格局为一超多强

美俄两国仍然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分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有关资料表明,目前美国向世界上140个国家和地区出售武器和技术。在目前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地区冲突中,美国向交战一方或双方提供武器。这些事实表明

①国际形势总体上趋于紧张与动荡

②现代战争的根源在于霸权主义

③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已经终结

④美国对一些地区冲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④

 

根据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大国崛起》,主要介绍了英国、法国、美国和德国等九个国家先后崛起的描述,有人设计了四个标题,其中与俄罗斯对应的是

A. 依托新国新梦催生的

B. 从天涯海角走向现代的

C. 饱经激情岁月洗礼的

D. 以风云新途寻道图强的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