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明代中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的前夜。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

A.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B. 明成祖设立内阁制度

C. 黄宗羲提倡工商皆本”    D.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 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 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 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唐朝后期夜市不断发展繁荣,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纭。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就描写了夜市的繁荣景象。当时夜市的繁荣表明

A. 其对当时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

B. 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

C. 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D. 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北宋真宗时,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 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B. 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 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    D. 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自秦朝至宋元,中国民间贸易多用谷物与钱,无用银之例;但从明朝起,白银逐渐代替其他货币,广为流通。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萌芽的推动

B. 政府放宽对外贸易限制

C. 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

D. 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发展

 

《上海县志》记载:明嘉靖时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当时该地区植棉、摘棉多由妇女完成,而轧花、弹花多是由男子来承担,农闲男子纺纱织布也不足为奇。所以上海四邻又有男纺女织之说。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家庭内部劳动分工出现变化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 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B. 图二可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

C. 图三反映了东汉时期地方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

D. 图四是西汉海昏侯发行的五铢钱

 

中国历史上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种土地兼并的现象,其根源在于

A. 土地私有制

B. 中央集权制度

C. 重农抑商政策

D. 政治统治腐败

 

《吕氏春秋·任地》说“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下田弃圳(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这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  )

A. 代田法已经出现

B. 注重精耕细作

C. 水利灌溉发展

D. 耕地面积增加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

A. 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 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C. 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D. 都实行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

 

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过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A. 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

B. 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

C. 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D. 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了中央官署

 

《唐摭言》记载:贞观初,放榜日,上(按:指唐太宗)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即弓弩射程所及的范围,后世比喻为圈套、陷阱。结合所学知识,对这段史料的正确解读应是

A.科举制度作为选官制度是对人才的残酷扼杀

B.科举制度自始至终是统治者设计的政治陷阱

C.科举制度较为合理地选拔出国家所需的人才

D.科举制度造成了天下英雄豪杰的市侩与愚昧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 秦、唐、元

B. 汉、宋、明

C. 秦、元、清

D. 秦、唐、明

 

白居易诗《朱陈村》中“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

A. 远古时期的采集生产方式    B. 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生产方式

C. 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    D. 古代耕作技术的落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

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

——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

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对官员服饰有明确的规定,据《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材料二 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表(部分)

品序

文官

武官

带饰

仙鹤

狮子

锦鸡

狮子

花犀

孔雀

虎豹

金钑花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请回答:

(1)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

  材料二    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就只能是倾向家庭供养。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要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必须要有“所依、所养”的基础,生儿养老,这就是传统社会“生男生女不一样”“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思想根源。传统社会以“孔孟仁政”治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公德深入人心,家庭子女如不孝将受到舆论压力,而孝顺有加者可受到乡亲称赞和社会肯定,汉朝就可以通过“举孝廉”得到官职。但是家庭作为基本经济单元,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力低下的情况,在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面前没有足够的应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庭邻里的互助。

  材料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体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的哪些特点?

(3)材料三中《桃花源记》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据此说明文学艺术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题文)魏晋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由此可见,魏晋玄学

A. 注重调和儒道促使儒道兼容

B. 融合儒佛道三教体现三位一体

C. 坚持儒家名教强调儒家正统

D. 鼓吹“天理”宣传存天理灭人欲

 

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

A. 外戚独揽国家大权

B. 门阀政治影响政局

C. 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 国家处于四分五裂

 

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

文献

文字记录

《史记·秦始皇本记》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汉旧仪》

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通典》

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

B. 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

C. 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

D. 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

 

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汉武帝此举

A. 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

B. 强化了相权对中央集权的控制

C. 削弱了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

D. 化解了相权与君主集权的冲突

 

汉初法律在秦律基础上制定,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在无法律明文规定时,则以儒家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这主要说明汉代法律

A. 适应了外法内儒的治国理念

B. 逐渐儒家化的发展特点

C. 继承了秦代法律的刑事法规

D. 宣扬了君权神授的理念

 

西汉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疆城缩小;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又使汉郡数目激增,至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共有王国二十五(西汉一代王国最高数),汉郡四十三。文景两代的政策

A.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解决了“王国问题”

C. 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D. 调整中央行政体制

 

公元8年,西汉外戚王莽夺权建立新朝。他宣布,“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企图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解决严重土地兼并问题。但在公元12年,他又下令“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宣告王田制中止。王莽改革土地制度的失败,说明

A. 国家与地主的矛盾不可调和

B. 国家无意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C. 土地私有制的不断发展

D. 井田制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

农耕区域

年人均耕田数

平均亩产量

粮食总收入量

南方农耕区

23小亩

1.37石

32石

中原农耕区

30小亩

1.5石

45石

西北屯垦区

74小亩

0.4石

29石

 

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

B. 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

C. 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D. 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D.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下图为秦朝货币制度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 货币铸造技术走向成熟    B. 秦朝吸取六国货币优点

C. 人心所向促成国家统一    D. 各地经济联系得到加强

 

龙被中原先民视作神灵,“凤鸟”则是楚地的图腾。在屈原的楚辞中出现“龙”20多次,频率高于凤;《离骚》文中历述尧舜禹汤,夏桀商纣等华夏人物,无一楚人。这说明

A. 战国时期南北文化的融合

B. 南方蛮夷被中原政权征服

C. 多民族统一在炎黄旗帜下

D. 楚国艺术的夸张奇特想象

 

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先王之道”,根本无力解决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的现实问题,其“三代”说教被普遍认为“迂阔而不懂世事”。该学者在此强调的是,先秦儒学

A. 厚古薄今    B. 礼法并用    C. 不合时宜    D. 源远流长

 

《左传》记载,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晏婴。晏婴献策回答:“唯礼可以已之”,若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这表明先秦的“礼”是

A. 治国安邦的重要措施

B. 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C. 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

D. 强化等级秩序的手段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