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 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 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C. 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D. 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

A. 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

B. 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C. 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

D. 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D.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礼记·乐记》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材料反映了该制度

A. 源于自然法则    B. 体现神权思想

C. 规范社会秩序    D. 强调等级对立

 

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与注目于一姓一家之兴亡的后世帝王迥异。”由此可见“殷周间之大变革”

A. 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    B. 与后世王朝的更替本质相同

C. 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 打破了传统的部落政治

 

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章》)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上》)这反映出先秦儒学

A. 具有鲜明的人文理念    B. 宣扬“民本”思想

C. 极力批判鬼神宗教观    D. 具有“议政”精神

 

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  )

A. 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    B. 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

C. 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    D. 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

 

周制同姓百世不通婚,这样,各国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彼此都有血缘关系,可以增加相互间的联系。如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说明西周实行同姓不婚的实质是

A. 加强周天子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

B. 保持周王室血统的纯正性

C. 通过血缘宗法关系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

D. 确立长幼有序的宗法理念

 

周代的分封制,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而是覆盖了黄河、长江流域主要地区。这说明分封制

A. 体现了鲜明的血缘宗法性

B. 具有政区划分的性质

C. 强化了周天子的宗长地位

D. 不利于国家政治统一

 

有学者统计,春秋时期鲁、晋、楚、宋、郑五国有史可稽的共85位主政者中,世族占92%,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共计81位宰相中,本人属于本国公子或本国宗室、王公室姻亲者26位,与其他国家王公有亲者8人,共计只占总数的42%.此现象说明

A. 王公数量大幅减少

B. 诸侯权力受到威胁

C. 宗法制度日趋衰落

D. 官僚政治完全确立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王国维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国政治文化逐步体系化制度化

B. 分封制和世袭制等制度出现

C. 商周之际朝代更替政局剧烈动荡

D. 中国古代青铜文化达到鼎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1)材料一中的“历史悲剧”指的是什么?这一“悲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为了应对“历史悲剧”,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评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这句话主要是针对    

A.剥夺美国公民的自由竞争权力

B.新政强制企业恢复生产

C.政府干预经济调整工业生产

D.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革

 

19335月开始,美国在春夏两季有计划地犁掉了1000万英亩棉田,收购和屠宰了20多万头即将临产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几千万头牛和羊。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的复苏    B. 违背了自由竞争原则

C. 只能使美国暂时克服危机    D. 解决了农业生产过剩问题

 

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活来源。”从中可以看出,罗斯福摆脱经济危机的手段之一是

A. 关注民生问题

B. 遏制两极分化

C. 削减政府开支

D. 控制生产规模

 

有的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也超过一定意义上的改革,不论提出者自己是否意识到,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这里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是指它

完全消除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彻底缓和了社会矛盾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933年3月10日,罗斯福命令停止黄金出口,后来宣布放弃金本位制,10月美元贬值30%左右,其措施    

A.增加就业                       B.调整企业关系

C.缓和与列强矛盾                D.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竞争力

 

罗斯福上台后,短时间内就促使国会通过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立法。胡佛政府领导下实行的援助农场主、小户人家和工业的小心翼翼的方案,被空前地扩大了,以致面目一新,无从辨认。这段话的作者认为罗斯福新政(   )

A.使美国彻底克服了经济危机

B.使市场经济变成了计划经济

C.与胡佛政府的政策差别不大

D.是对胡佛政府政策的大胆突破

 

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罗斯福新政

A. 推行“以工代赈”

B. 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

C.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D. 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

 

1933年,美国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规定: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必须遵守工时……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   

A.垄断资产阶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得到发展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私有制度

D.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列宁有言:“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一种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下列罗斯福新政措施中最能佐证“牧师”职能的是

A. 调整工业产销,防止恶性竞争

B. 实施美元贬值,扩大外销

C. 制定工资工时,维护劳工权益

D. 整饬财政金融,重建公信

 

经济大危机(1929-1933)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 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C. 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 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罗斯福提出了新“四大自由”,即:言论、信仰、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前两项是旧四大自由的合并,在西方已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增加的核心就是“免于匮乏”的权利。从此,有人挨饿不仅是私人的事,而是被剥夺了基本权利,政府和全社会有责任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从这一观念出发,罗斯福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作出的重大举措是

A.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 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D. 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有学者认为,它“开始了关于政府的社会和福利责任的一场思想革命……政府对于经济方面发生的事不能袖手旁观这一原则,在此之后已不再受到严重挑战了。”这场“思想革命”是指   

A.启蒙运动                      B.新经济政策

C.新文化运动                   D.罗斯福新政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包括武装斗争 创建红军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本质就是寻求

A. 人身自由

B. 推翻专制

C. 思想自由

D. 主权在民

 

西汉时期司法审判时,是以儒家思想为断狱的指导思想,要求司法官吏在审判案件的时候,用儒家经典,特别是《春秋》作为分析案情、认定犯罪的根据。又称“引经断狱”。由此可见

A. 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

B. 西汉时期的司法程序已经相当完善

C. 《春秋》是司法审判唯一依据

D. 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司法审判领域

 

有学者曾说过:在美国乃至于世界经济发展史上,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给人们提供了经验教训,因此当人们要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时,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美国这段历史。该学者这样说的主要理由不包括

A. “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B. “新政”使美国经济立刻恢复并保持长期繁荣

C. “新政”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

D. “新政”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换去娘娘的小脚鞋。这一社会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 鸦片战争时期

B. 中华民国初期

C. 新中国成立初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

A. 鸦片战争后

B. 洋务运动会

C. 辛亥革命后

D. 五四运动后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