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第三世界国家不断壮大,……结合以上史实,我们可以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A. 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B.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C. 群雄并起

D. 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二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采取和平与中立的对外政策,为此兴起了。

A. 民族独立运动

B. 不结盟运动

C.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 和平外交运动

 

2016年英国6月经过全民公投,成为第一个退出欧盟的国家,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着危机。从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始,欧洲一体化曲折发展。最初推动欧洲走向联合的动力是。

①同美国争夺殖民地

②稳定和发展欧洲

③同苏联抗衡

④摆脱美国的控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美苏冷战对世界局势影响巨大,其中积极影响的有。

A. 造成了德国、朝鲜、中国等的分裂

B. 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C. 美苏两国实力削弱

D. 造成了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格局,这主要是指。

A. 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B. 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

C. 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

D. 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彼得格勒爆发了罢工暴动,原因是运输工具不充足,从而导致了食品和燃料的极度缺乏。沙皇当局命令军队前去维持秩序,但士兵们却同示威者亲近起来。以上事件引发了

A. 七月流血事件

B. 彼得格勒起义

C. 二月革命

D. 《四月提纲》

 

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对上述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A. 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B. 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C. 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D. 不具备革命成功的客观和主观条件

 

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的历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世界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其诞生的标志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发表

C. 工业革命的完成

D. 工人运动的兴起

 

17—18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先后在英美等国家确立。下列是它们共同特点的是。

A. 议会立法

B. 代议制民主,直接参政

C. 内阁成员由议会任命

D. 国家元首直选,但有任期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条“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人)和解,则他本身应遭受同样的伤害”。该材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 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B. 掺杂一些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C. 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D.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雅典的民主政治在世界政治史中占重要地位,主要是因为它。

A. 实行直接的民主

B. 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C. 民主的范围广泛

D. 奠定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础

 

公元前594年,梭伦进行了伟大的改革,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属于其措施的是。

A. 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B. 设立“五百人会议”

C. 设立陪审法庭

D. 提升平民的权力和地位,全面抑制贵族

 

以下两张图,从图一发展到图二,反映了中俄(苏)之间。

A. 由关系恶化到关系友好

B. 由不平等关系到平等关系

C. 由友好结盟到不结盟

D. 由军事互助到经济合作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1955年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在于这次会议。

A. 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

B. 号召亚非国家采取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 使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外交新局面

D. 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下列属于中国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的是。

A. 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C.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标志是。

A. 五四运动爆发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红军长征的胜利

D. 香港回归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9年有一天,警卫员从毛泽东头上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

A. 取得了战略大决战的胜利

B. 攻克南京,结束国民党统治

C. 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D. 千里跃进大别山

 

20世纪初,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了“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结论,其直接原因是。

A. 扶植清政府统治中国

B. 义和团运动的英勇反抗

C. 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

D. 辛亥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2012年北京大学曾出台了自主招生政策,拒绝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志选拔人才的制度,这种制度是。

A. 世官制

B. 科举制

C. 察举制

D. 八股取士制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l-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l-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l-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思想的演进和技术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段独白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三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对“人”的认识有何新的发展?

(3)材料三中所说的伟大人物有哪些?这些人物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材料中所说的“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是指什么?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别属于:

A. 楚辞、汉赋、唐诗

B. 楚辞、唐诗、宋词

C. 宋词、唐诗、楚辞

D. 唐诗、宋词、元曲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 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 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 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 经济停带倒退

B. 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C. 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D. 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A. 因时因地制宜

B. 多种经营

C. 人定胜天、天遂人愿

D. 重农抑商

 

马克思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是指中国四大发明中的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著名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死后被安葬在巴黎的先贤祠,其棺木外形的设计如图,从正面看,庙门微微开启从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炬。对这一设计寓意最合理的理解是

A. 卢梭主张开明君主制

B. 卢梭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

C. 卢梭的思想成为法国社会的指导思想

D. 卢梭背叛了基督教

 

苏格拉底与人交谈时,总是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对方回答,鼓励对方依靠自己的努力逐步找到正确答案。孔子经常会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他也很乐于接受学生的提问;并通过回答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表明二者在教学方法上都注重

A. 启发引导

B. 平等相待

C. 辩证思考

D. 逻辑推理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千古名句,诞生于   

A. 初唐    B. 盛唐    C. 中唐    D. 晚唐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