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已知:ClO2是一种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回答下列问题: (1)ClO2的制备及性质探究装置如图: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 ②装置C用于制备ClO2,同时还生成一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 ③ClO2可用于处理碱性含硫废水(硫被氧化为最高价态),ClO2与Na2S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④装置E用于吸收尾气,反应可得NaClO2溶液。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 ℃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在温度高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请补充从NaClO2溶液中制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 ⅰ.___; ⅱ.___; ⅲ.洗涤; ⅳ.干燥。 (2)测定生成ClO2的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 a.取下装置D,将其中的溶液转入250mL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装置D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b.从容量瓶中取出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2Na2S2O3+I2=Na2S4O6+2NaI),指示剂显示终点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24.00mL。 ①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__。 ②进入装置D中的ClO2的质量为___。 ③若滴定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终点时正确读数,则测定结果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___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由此可知样品中无Fe3+。 (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称石英玻璃管(带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的质量,记为m1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称其质量,记为m2g。按如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填字母);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质量不变,记为m3g。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K1和K2 d.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e.称量A f.冷却至室温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结晶水数目x=___。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质量不变的装置A接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①C、D中的溶液依次为___(填字母),可观察到C、D中有气泡冒出。 a.品红 b.NaOH C.BaCl2 d.Ba(NO3 )2 e.浓硫酸 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FeBr2是一种黄绿色固体,某学习小组制备并探究它的还原性 Ⅰ.实验室制备FeBr2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溴化亚铁.其中A为CO2发生装置,D和d中均盛有液溴,E为外套电炉丝的不锈钢管,e是两个耐高温的瓷皿,其中盛有细铁粉。 实验开始时先将铁粉加热至600℃~700℃,然后将干燥、纯净的CO2气流通入D中,E管中反应开始,不断将d中液溴滴入100℃~120℃的D中,经过几小时的连续反应,在铁管的一端沉积有黄绿色鳞片状溴化亚铁。 请回答: (1)若在A中盛固体CaCO3,a中盛6mol/L盐酸,B处是装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为使导入D中的CO2为干燥纯净的气体,则图中C处的装置和其中的试剂应是:________,为防止污染空气,实验时应在F处连接盛________的尾气吸收装置。 (2)反应过程中要不断通入CO2,其主要作用有两个:①是利用CO2把反应器中空气赶尽;②是________. Ⅱ.探究FeBr2的还原性 (1)实验需要90 mL 0.1 mol·L-1FeBr2溶液,配制FeBr2溶液除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需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取10mL上述FeBr2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某同学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了假设: 假设1:Br- 被Cl2氧化成Br2溶解在溶液中; 假设2:Fe2+ 被Cl2氧化成Fe3+。 设计实验证明假设2是正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证明:还原性Fe2+ > Br-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证明:_____________; (4)若在40mL上述FeBr2溶液中通入3×10-3molCl2,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某同学探究Cu与NO的反应,查阅资料:①Cu与NO反应可生成CuO和N2,②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1)实验室利用Cu和稀HNO3制备N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Cu与NO的实验。(夹持装置略) 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回答下列问题: ①使用铜丝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C中盛放的药品可能是_________; ③装置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装置F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测定NaNO2和NaNO3 混合溶液中NaNO2的浓度。 取25.00mL混合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第一次实验数据出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d.酸性KMnO4溶液中含有其他氧化性试剂 e.锥形瓶洗净后用待测液润洗 ②酸性KMnO4溶液滴定亚硝酸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NO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重铬酸钾别名为红矾钾,室温下为橙红色晶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它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划归为第一类致癌物质,而且是强氧化剂,在实验室和工业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实验小组研究酸性条件下K2Cr2O7溶液和H2O2溶液的反应。相关资料如下:
甲同学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了酸性条件下K2Cr2O7溶液和H2O2溶液的反应产物,实验步骤、操作等内容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用以上装置证明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有氧气,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 (2)图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 (3)实验步骤Ⅱ是___。 (4)实验中紫红色溶液含有CrO5。 ①验证紫红色溶液中含有CrO5的操作及现象是___。 ②已知CrO5的结构式为,生成CrO5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5)对上述实验中产生氧气、溶液变为绿色的原因,做出的假设①是CrO5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自身氧化还原生成Cr3+和O2。你还能做出的假设②是___。 (6)设计实验,选择合适的试剂,验证(5)中的假设①,你的设计是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FeSO4·7H2O(绿矾)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 I.FeSO4·7H2O(绿矾)广泛用于医药和工业领域,以下是FeSO4·7H2O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图: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溶液能除去脂类油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用必要的文字说明); (2)废铁屑中含有少量的Fe2O3,在制备过程中无需除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必要的离子方程式说明)。 II.为测定某补血剂(有效成分为FeSO4·7H2O)中铁元素含量,设计实验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需要用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3 %)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所用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及____________; (2)步骤③所表示的一系列操作依次是: a.过滤 b.洗涤 c.__________ d.冷却 e.称量 f.重复c~e直至固体质量不变 操作f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实验过程中铁元素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为________g(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III.利用下图装置探究绿矾的热稳定性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③中品红溶液退色,据此推测FeSO4分解过程中最有可能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请写出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成员经过理论分析并结合(1)中的表述推测,绿矾分解的产物最有可能是下列各项中的______________(填序号字母)。 a.Fe2O3、SO3、H2O b.Fe2O3、SO2、SO3、H2O c.FeO、SO2、SO3、H2O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与浓硫酸共热制取SO2并完成相关性质探究(不考虑水蒸气)。 (1)有同学认为制得的SO2中可能混有杂质,其化学式为___和___,原因是___。 (2)为验证气体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为验证并吸收SO2,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为___;装置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 ②装置D中加入的试剂为___。 ③装置G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 ④装置H的作用为___。 (3)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 ②为验证SO2的还原性,取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II:向第二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III: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__(填I、II或III);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已知:NOx能与Na2O2反应;NO和NO2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生成NO3ˉ和Mn2+。 I.用下图所示装置(略去夹持仪器)可制得少量亚硝酸钠(2NO+Na2O2=2NaNO2)。 (1)B、D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_。 (2)通NO前,需先通一段时间N2,目的是________, (3)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常温下,测得实验前后C的质量差值为0.30g,则制得NaNO2________g。 Ⅱ.NO2和Na2O2都有较强氧化性,为探究N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i.NO2氧化Na2O2;假设ii.Na2O2氧化NO2。 甲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5)单向阀在实现气体单向流通的同时,还有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 (6)待试管G中收集满气体,向试管G中加入适量Na2O2粉末,塞紧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甲同学据此认为假设i正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为达到实验目的,应在F、G之间增加一个M装置,M中应盛装__________(可供选择的试剂:碱石灰,浓硫酸饱和氯化钠溶液);乙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得到结论:假设ⅱ正确。 请做出正确判断,写出NO2和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某小组以4H++4I-+O2=2I2+2H2O为研究对象,探究影响氧化还原反应因素。
(1)实验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用CCl4萃取Ⅰ、Ⅱ、Ⅲ、Ⅳ的溶液,萃取后下层CCl4的颜色均无明显变化。 (2)取萃取后上层溶液,用淀粉检验:Ⅰ、Ⅲ的溶液变蓝;Ⅱ、Ⅳ的溶液未变蓝。溶液变蓝说明Ⅰ、Ⅲ中生成了______________。 (3)查阅资料:I2易溶于KI溶液。下列实验证实了该结论并解释Ⅰ、Ⅲ的萃取现象。 现象x是______________。 (4)针对Ⅱ中溶液未检出I2的原因,提出三种假设: 假设1:溶液中c(H+)较小。小组同学认为此假设不成立,依据是______________。 假设2:O2只氧化了SO2,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假设3:I2不能在此溶液中存在。 (5)设计下列实验,验证了假设3,并继续探究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因素。 i.取Ⅱ中亮黄色溶液,滴入品红,红色褪去。 ii.取Ⅱ中亮黄色溶液,加热,黄色褪去,经品红检验无SO2。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大量AgI沉淀,长时间静置,沉淀无明显变化。 iii.取Ⅱ中亮黄色溶液,控制一定电压和时间进行电解,结果如下。
结合化学反应,解释上表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 (6)综合实验证据说明影响I-被氧化的因素及对应关系_____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探究少量Cl2和FeBr2反应的过程。 (1)配制FeBr2溶液: ⅰ.配制50mL1.0mol/LFeBr2溶液; ⅱ.上述溶液呈淡黄色。取少量此溶液,向其中滴入KSCN溶液,变为浅红色。 ①配制50mL1.0mol/LFeBr2溶液需要的玻璃容器是________________。 ②由ⅱ可知,此FeBr2溶液呈黄色的原因是其中含有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其原因:_______。 (2)氯气和FeBr2反应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据此甲同学得出结论:少量Cl2既能和Fe2+又能和Br-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①Cl2和Fe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能证明Cl2和Br-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③乙同学改进实验如下:在上述FeBr2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取上清液2 mL,向其中滴加3滴饱和氯水后,再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观察现象。乙得出结论:少量Cl2只与Fe2+反应,不与Br-反应。乙得出该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继续设计实验,探究反应过程: ①转移到大试管前CCl4液体中呈红棕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②丙通过此实验可得出结论:________。
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某小组同学探究I-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过程如下。已知同浓度的稀溶液中氧化性:Ag+>Fe3+>Cu2+。
(1)根据实验I和Ⅱ,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黄色立即加深”初步判断有I2生成,选择___(填试剂)进一步证实生成了I2。 ②写出Fe3+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该条件下氧化性:Fe3+___I2(选填“>”或“<”)。 ③实验Ⅱ的目的是___。 (2)实验Ⅳ中Cu2+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甲同学得出氧化性:Cu2+>I2。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分析原因:实验Ⅲ应有I2生成,但却生成了AgI沉淀,因此推测实验Ⅳ中I2的生成,与CuI沉淀有关,故不能确定氧化性:Cu2+>I2,并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K闭合后,较长时间发现两侧溶液均无明显变化。乙同学为了进一步判断Cu2+和I2的氧化性强弱,将左侧电极改为Cu电极,并向右侧溶液中加入少量___(填试剂),发现指针偏转,且左侧溶液颜色加深,证明该条件下氧化性:Cu2+___I2(选填“>”或“<”)。 (4)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认为,实验Ⅲ没有发生2Ag++2I-=2Ag+I2的反应,原因是生成AgI沉淀,反应物浓度迅速降低,不利于该反应进行;请分析实验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因是___。 (5)小组同学反思实验,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是否发生都有一定的影响。
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与FeCl3·6H2O能否反应产生Cl2,FeCl3的升华温度为315℃。 实验操作和现象:
(1)现象ⅰ中的白雾是___。 (2)分析现象ⅱ,该小组探究黄色气体的成分,实验如下: a.加热FeCl3·6H2O,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 b.用KSCN溶液检验现象ⅱ和a中的黄色气体,溶液均变红。通过该实验说明现象ⅱ中黄色气体含有___。 (3)除了氯气可使B中溶液变蓝外,推测还可能的原因是: ①实验b检出的气体使之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经实验证实推测成立。 ②溶液变蓝的另外一种原因是:在酸性条件下,装置中的空气使之变蓝。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___。 (4)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是否含有Cl2,小组提出两种方案,均证实了Cl2的存在。 方案1:在A、B间增加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C。 方案2:将B中KI淀粉溶液替换为NaBr溶液;检验Fe2+。 现象如下:
①方案1的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填字母)。 A.NaCl饱和溶液 B.NaOH溶液 C.NaClO溶液 ②方案2中检验Fe2+的原因是___。 ③综合方案1、2的现象,说明选择NaBr溶液的依据是___。 (5)将A中的产物分离得到Fe2O3和MnCl2,A中产生Cl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实验小组探究碳与浓硝酸的反应,进行下表中的实验:
(1)能证明浓硝酸表现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 (2)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少量浓硝酸发生分解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一种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X和水,气体X的化学式是___。 (3)实验现象中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甲同学认为可能是木炭与气体X反应产生的现象;同学乙猜测NO2可能具有助燃性,木炭能在NO2中燃烧。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猜想。 Ⅰ.制取NO2气体 ①在虚线框内画出用铜与浓硝酸制取和收集NO2的装置简图___(夹持仪器略)。 ②NaOH溶液的作用是处理尾气,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量相等的正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Ⅱ.木炭在NO2气体中燃烧。 实验操作:在空气中引燃木炭,使其燃烧并带有火焰,将带火焰的木炭伸入盛有NO2气体的集气瓶中。 实验现象:木炭在NO2气体中持续燃烧,火焰迅速变亮,集气瓶中气体颜色变浅直至无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遇空气不变色。 ①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碳与N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分析是否需要增加带火焰的木炭与纯净的X气体反应的实验并说明理由:___。 ③由上述实验推断“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为:___。
某兴趣小组用Fe3+与I-间的反应探究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与平衡移动原理的取系,回答下列问题: (1)用Fe2(SO4)3晶体配制100mL0.05mol/L的溶液,配制时需先把Fe2(SO4)3晶体溶解在较浓硫酸中,再用水稀释,加入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结合化学用语回答)。 (2)甲组同学将0.10mol/L的KI溶液和0.05 mol·L-1 Fe2(SO4)3溶液各5mL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变为棕黄色,现进行如下实验①② 。 实验①中产生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根据以上反应现象写出甲组同学实验中的离了方程式_________,在甲组同学的反应中,I2和Fe3+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 查阅资料:其它条件相同时,物质的氧化性及还原性强弱随浓度大小发生变化。 (3)乙组同学以下图实验装置进一步探究上述反应, K闭合时,指针发生偏转,盐桥中的阳离子向______极(填“a”或“b”)定向移动;当指针归零时,向烧杯I中满加0.01mol/L AgNO3溶液,指针反向偏转,表明平衡发生了移动。据此分析I-还原性强弱与浓度关系______________。 (4)丙组同学欲测定甲组同学所得棕黄色溶液中c(I2),已知I2+2Na2S2O3=2NaI+Na2S4O6。现借助酸碱中和滴定相关仪器,用cmol·L-1的Na2S2O3溶液在弱碱性环境下对该溶液进行滴定,消耗Na2S2O3溶液VmL。 ①Na2S2O3溶液装入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选用淀粉济液为指示剂,滴定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②老师提出丙组同学方案不可行,原因一是Fe3+可能氧化Na2S2O3,二是_________。
实验小组同学看到一则报道:某造纸厂误将槽车中漂白液(NaCl和NaClO的混合液)倒入盛放饱和KAl(SO4)2溶液的池中,造成中毒事件。该小组同学为探究中毒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组同学依据漂白液具有漂白消毒的性质推测,漂白液中ClO-具有氧化性。实验如下: Ⅰ. 用pH试纸检验,漂白液pH>7,饱和溶液pH<7。 Ⅱ. 取10 mL漂白液,依次加入Na2SO3溶液和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经检验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 Ⅲ. 另取10 mL,漂白液,加入品红溶液,溶液红色逐渐变浅,一段时间后褪为无色。 Ⅳ. 再取10 mL漂白液,加入品红溶液,加入少量稀硫酸酸化后,溶液红色立即变为无色。 ①漂白液pH大于7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 ②由实验Ⅱ得出ClO-具有氧化性,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③对比实验Ⅲ和Ⅳ说明ClO-氧化性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是__________。 (2)小组同学依据(1)中的实验,提出:漂白液在酸性溶液中有Cl2生成。用图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探究漂白液在酸性溶液中是否能反应生成Cl2。 ①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 ②若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烧瓶中加入硫酸,不久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③若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烧瓶中加入饱和溶液,观察到产生大量的白色胶状沉淀,同时有黄绿色气体产生。A中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漂白液与酸性溶液混合会产生Cl2。若取10 mL漂白液与足量BaCl2溶液混合后,不断通入SO2至过量,在实验过程中可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重铬酸钾别名为红矾钾,室温下为橙红色晶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它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划归为第一类致癌物质,而且是强氧化剂,在实验室和工业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实验小组研究酸性条件下K2Cr2O7溶液和H2O2溶液的反应。相关资料如下:
甲同学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了酸性条件下K2Cr2O7溶液和H2O2溶液的反应产物,实验步骤、操作等内容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用以上装置证明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有氧气,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 (2)图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 (3)实验步骤Ⅱ是___。 (4)实验中紫红色溶液含有CrO5。 ①验证紫红色溶液中含有CrO5的操作及现象是___。 ②已知CrO5的结构式为,生成CrO5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5)对上述实验中产生氧气、溶液变为绿色的原因,做出的假设①是CrO5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自身氧化还原生成Cr3+和O2。你还能做出的假设②是___。 (6)设计实验,选择合适的试剂,验证(5)中的假设①,你的设计是___。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NH3能还原CuO,并对还原产物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验证NH3能还原CuO
(1)试剂X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提供的装置按合理顺序连接。g→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证明NH3能还原Cu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探充还原产物的成分 (查阅资料)Cu2O粉末呈红色,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Cu2O+H2SO4(稀)=Cu+CuSO4+H2O。 (实验探究)
某小组研究溶液中Fe2+与、的反应。 已知:[Fe(NO)]2+在溶液中呈棕色。 (1)研究现象a中的黄色溶液。 ①用__________溶液检出溶液中含有Fe3+。 ②甲认为是O2氧化了溶液中的Fe2+。乙认为O2不是主要原因,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③进行实验Ⅱ,装置如图所示。左侧烧杯中的溶液只变为黄色,不变为棕色,右侧电极上产生无色气泡,经检验该气体为NO。产生NO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实验Ⅱ的目的是________。 (2)研究现象a中的棕色溶液。综合实验I和实验Ⅱ,提出假设:现象a中溶液变为棕色可能是NO与溶液中的Fe2+或Fe3+发生了反应。进行实验Ⅲ,证实溶液呈棕色只是因为Fe2+与NO发生了反应。实验Ⅲ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 (3)研究酸性条件下,溶液中Fe2+与、的反应。
i中溶液变为棕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本实验条件下,溶液中、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等有关。
甲、乙两化学活动小组对中学化学教材中“氨的催化氧化”进行了实验探究。 (1)甲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 ①若装置A中使用的药品是NH4HCO3固体,则A需要的仪器有试管、导管、橡胶塞和_______(填选项序号)。 a.锥形瓶 b.酒精灯 c.烧瓶 d.蒸发皿 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A、B中药品足量,则可以观察到装置F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该装置存在的主要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小组认为可将甲小组的装置中A、B部分换成如图所示装置(其余部分相同)进行实验。
①烧瓶中加入的是过氧化钠固体,则分液漏斗中加入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___,U型管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 ②此装置能产生大量氨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已知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甲同学通过测定该反应发生时溶液变浑浊的时间,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
其他条件不变时: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实验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若同时选择实验①②、实验②③,测定混合液变浑浊的时间,可分别探究Na2S2O3浓度和H2SO4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表中a和b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2)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流程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 实验操作①中测试时pH试纸的颜色应该接近_____________。 A.红色 B.黄色 C.深蓝色 D.绿色 上述流程中实验②、③的目的是为了探究Na2S2O3某种化学性质,你认为是探究了Na2S2O3的_____性。
某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有关问题进行探究: I.甲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镁粉分别与盐酸、醋酸(均为0.1mol/L40.00mL)的反应,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每次实验至少需要用电子天平(能称准1mg)称取镁粉___g; ②装置中有刻度的甲管可以用代替___(填仪器名称),按图连接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实验结束后读取气体体积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___(至少回答两点)。 II.乙小组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填现象),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溶液改为___(写出试剂及物质的量浓度)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 ②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 III.丙小组设计实验探究KI溶液和FeCl3溶液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已知该反应为:2Fe3++2I-=2Fe2++I2。请完成相关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mL0.1mol•L -1KI溶液,再滴加5∼6滴(约0.2mL)0.1mol•L- 1FeCl 3溶液 ②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分成两份 ③取其中一份,滴加试剂CCl 4,用力振荡一段时间,CCl 4层出现紫红色,说明反应生成碘。 ④另取一份,滴加试剂___溶液(填试剂名称),若现象___,则说明该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在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平衡,蛋白质属于_______(填序号,下同)食物,番茄属于______食物;①酸性 ②碱性 (2)有四种常见药物①阿司匹林、②青霉素、③胃舒平、④麻黄碱. 某同学胃酸过多,应该服用______(填序号,下同);从用药安全角度考虑,使用前要进行皮肤敏感性测试的是_____;由于具有兴奋作用,国际奥委会严禁运动员服用的是_________; (3)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品,由于其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填序号);①氧化性 ②还原性 ③碱性 ④酸性 (4)食用植物油进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_________(写名称),进而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提供能量,或作为合成人体所需其他物质的原料; (5)硫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须补充1.4g铁元素,则服用的药物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至少为_________g; (6)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其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是氨基(﹣NH2)和____(写结构简式或名称).人体中共有二十多种氨基酸,其中人体自身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合成的氨基酸称为人体必需氨基酸; (7)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C6H12O6),部分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某课外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对原电池和电解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请回答: Ⅰ.用图 1 所示装置进行第一组实验。 (1)在保证电极反应不变的情况下,不能替代 Cu 作电极的是__(填字母序号)。 A 铝 B 石墨 C 银 D 铂 (2)N 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 Ⅱ.用图 2 所示装置进行第二组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与第一组实验不同的现象:两极均有气体产生,Y极区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 查阅资料得知,高铁酸根离子(FeO42-)在溶液中呈紫红色。 (3)电解过程中,X 极区溶液的 pH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电解过程中,Y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之一为 Fe﹣6e﹣+8OH﹣= FeO42-+4H2O 若在 X 极收集到672 mL 气体,在 Y 极收集到 168 mL 气体(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时气体体积),则 Y 电极(铁电极)质量减少____g。 (5)在碱性锌电池中,用高铁酸钾作为正极材料,电池反应为 2K2FeO4+3Z=Fe2O3+ZnO+2K2ZnO2,该电池正极发生的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
根据下述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已知:①+CH3BrCH3+HBr; ②C物质苯环上一卤代物只有两种。 (1)写出B物质的名称__________;D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类型________;反应⑤的条件________。 (3)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②还有可能生成一种C16H18的有机物,其苯环上一卤代物也只有两种,写出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与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以表彰三人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的贡献。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含氮化合物,每种蛋白质都有其恒定的含氮量[约在14%~18%(本题涉及的含量均为质量分数)],故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测定常用凯氏定氮法,其测定原理是: Ⅰ.蛋白质中的氮(用氨基表示)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作用下,生成一种无机含氮化合物,反应式为:2(-NH2)+H2SO4+2H+; Ⅱ.该无机化合物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收集于H3BO3溶液中,生成(NH4)2B4O7; Ⅲ.用已知浓度的HCl标准溶液滴定,根据HCl消耗的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即得蛋白质的含量。 (1)上述原理第Ⅰ步生成的无机含氮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_; (2)乳制品的换算系数为6.38,即若检测出氮的含量为1%,蛋白质的含量则为6.38%.不法分子通过在低蛋白含量的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Melamine)来“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导致许多婴幼儿肾结石。 ①三聚氰胺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化学式为_________,含氮量(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 A.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无色无味,所以掺入奶粉后不易被发现 B.三聚氰胺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C.三聚氰胺呈弱碱性,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③假定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6%即为合格,不法分子在一罐总质量为500g、蛋白质含量为0的假奶粉中掺入_________g的三聚氰胺就可使奶粉“达标”。
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m)的分子组成,取W 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_;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_________(填写字母),操作时应先点燃_________处的酒精灯;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4)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5)读取氮气的体积时,应注意: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6)实验中测得氮气的体积为V mL(标准状况),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有关数据有_________(填编号) A.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B.生成水的质量 C.通入氧气的体积 D.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方法进行探究。 (1)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H2O2溶液分别进行H2O2的分解实验,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现象和结论略)。 ①实验1、2研究的是__________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实验2、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2)查文献可知,Cu2+对H2O2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定性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 ②定量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以收集到40 mL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可发生反应: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实验时发现开始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一段时间后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对此展开讨论: ①某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的反应是______热反应,导致_______________; ②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的影响。要证明你的猜想,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
关于同分异构体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B.同分异构体现象是导致有机物数目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C.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D.金刚石、石墨化学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性质不同,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
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增大反应物的量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使用催化剂
下列操作会促进H2O的电离,且使溶液pH>7的是 A.将纯水加热到90 ℃ B.向水中加少量NaOH溶液 C.向水中加少量Na2CO3溶液 D.向水中加少量FeCl3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