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对中国明清时期的历史特征进行研究发现:由于专制统治的强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文化呈现出反传统和世俗化的趋势。下列文化现象不属于这一趋势是

A小说的兴盛

B.文人画的兴起

C.京剧的发展

D.“工商皆本”思想产生

 

青蒿入药,在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记载。屠呦呦温习中医古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这说明

A中国的中医得到了世界认可

B.中国医学一直重视总结实践经验

C.古代医药典籍对科研有启示

D.中国医学极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17~18世纪开始,法语逐渐打破了拉丁语垄断的局面,直到1919年,法语仍一直是欧洲大陆外交活动中使用的主要语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法语自身的魅力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文艺复兴的影响

D.启蒙运动的影响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

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

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

D.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

 

在审判国王查理一世时,代表议会的审判长布拉德肖说:“…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段话主要体现的是

A君主立宪的主张

B.自由平等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议会至上的特点

 

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里的“抗议”是指

A. 抗议天主教会的权威    B. 抗议国王的权威

C. 抗议《圣经》的权威    D. 抗议贵族的权威

 

“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这是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下列言论与该墓志铭最为接近的是

A“信徒皆为祭司”

B.“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智慧”

C.“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D.“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智慧”

 

瑞士牧师慈温利UlriChZwingli)(1484~1531将希伯来文、希腊文或是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苏黎世当地语言;后来,苏黎世市议会决定了《圣经》改革方案,成为官方政策。1525年苏黎世市议会废止弥撒,改由慈温利的圣餐版本替代。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慈温利是民族英雄

B.人文主义逐渐深入人心

C.宗教改革取得初步成果

D.启蒙运动冲击传统教权

 

普罗泰格拉等人在政治法律问题上持“约定论”的观点,反对“自然论”。他们认为当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是人为的,是人们彼此约定的,并没有什么自然的根据。“约定论”体现了

A对人的重视

B.对贵族的重视

C.对自然的敬畏

D.对法律的敬畏

 

古希腊一则寓言:“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朋友熊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蚊蝇。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离去。熊被激怒了,当这只苍蝇再次落在隐士的头上时,熊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了下去……,”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A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

B.世间上根本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C.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D.道德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无知是导致罪恶之因

 

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到公元前4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时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这反映出古希腊

A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

B.悲喜剧的社会影响力极大

C.公民辩证看待自己的文化

D.公民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

 

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A汉代儒学的主张

B.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主张

C.陆王心学的思想

D.程朱理学思想

 

顾炎武针对明代学风的弊病指出:“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他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

A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

B.强调独立思考并有所创新

C.强调尊重前人研究成果

D.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B.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C.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D.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二者的分歧在于

A世界本原之争

B.治学方法之争

C.理气关系之争

D.道统思想之争

 

“因念圣人此处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说明王阳明

A认为天理就在每个人心中

B.主张圣人之道就是天理

C.继承了朱熹格物致知思想

D.提出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

A三纲五常

B.天人感应

C.民贵君轻

D.和谐中庸

 

以下中国古代有关君主的各种言论,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③“今世天子,兵强马壮者则为之耳”

④“君为阳,臣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

●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

B.追求平等,无为而

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

 

韩非子说:“臣尽全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计数之所出也。”指出君臣之间不过是买卖、交易、互相算计的关系。这一现象反映出

A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B.君臣之间的关系毫无诚信可言

C.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D.儒家伦理道德正统地位的确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

材料二

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

——以上材料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知,雅典民主制存在的不足是什么?造成的主要消极影响是什么?

2与材料一相比较,罗马法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据材料一、材料二,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民主制的共同点是什么?其阶级本质是什么?

 

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三

在美国,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支原生力量,它决定着公众讨论的议事日程……一头牵着政府,一头牵着国民敏感之极的神经,一旦白宫的某些政策发生偏误或总统等政要滥用行政职权,立即就会招致一场新闻舆论带来的暴风雨。……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彭正波《美国的行政监督机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朝行政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明朝监督制度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6

2材料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6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的原因。依据以上材料,比较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在行政监督主体上的不同之处。

4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人民监管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综上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机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庚子赔款”总额为白银四亿五千万两……赔款年息为四厘4%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共计约九亿八千万两四亿五千万两的数目是以当时中国人口估算值45亿为基础相当于清政府12年的财政收入以关税海关税和盐税作抵押

材料二

“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

——摘自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备忘录

材料三

1909年清政府驻美国公使梁诚因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有“美国所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之语,一方面向美国劝请核减一方面上书清廷请以此款设学育才。……经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决定将当时尚未付足之款项从1909年1月起退还中国改用于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教育费用建立“留美预备学堂”清华大学之肇始

——摘自维基百科全书

材料四庚款留学中的留学生约百分之三十回到清华执教……庚款留学生们最先提倡白话文最先采用汉字横排法和西式标点符号;庚款留学生们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组织出版了第一本科学杂志创办了第一家科研所…

——摘自《百年留学》

1据材料一判断“庚子赔款”出自于近代中国的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庚子赔款”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政府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庚子赔款”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双重影响

 

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A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B.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C.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A人人精通法律

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C.法律至上原则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

 

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图《用鲜血和生命供奴隶主享乐的古罗马奴隶角斗》说明罗马法

../../../../../文件1/12月份试题部工作/第三周12.12——12.16/周一/历史百强校/jc.TIF

 

A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B.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努力缓解社会矛盾

D.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说明罗马法在形成过程中具有

A开放性和灵活性

B.巩固统治缓和矛盾

C.随意性和实用性

D维系帝国影响深远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