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

5

15

25

35

 

 

A.的平均反应速率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则反应的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达到平衡时C的转化率大于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反应达到平衡前

 

一定温度下,在4个体积均为 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 (g)2SO3(g)  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

温度/K

物质的起始浓度/moI/L

物质的平衡浓度moI/L

O2SO3平衡转化率

c(SO2)

c(O2)

c(SO3)

c(SO3)

723

0.2

0.2

0

0.04

α1

723

0

0.1

0.2

 

α2

723

0.4

0.4

0

 

α3

IV

823

0

0.1

0.2

 

α4

 

 

A.达到平衡时, α12=1

B.达到平衡时,容器中的压强:P>PIV

C.达到平衡时,逆反应速率容器IV中比容器Ⅰ中的大

D.达平衡后,再向容器Ⅰ中充入0.16 mol SO2、0.04 mol SO3,则此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有反应: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时,将一定量的充入容积为某10L密闭容器发生上述反应,5min时达平衡,只改变了一个条件,10min时再次达平衡,各物质物质的量变化如下:

 

0min

 5min

 10min

 CO

 

 

 

 

 

 

 

 

 0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改变的条件是再加入了 

C.时,若向容器中充入  ,达平衡时,的浓度为

D.时,若向容器中充入  ,则开始反应时

 

在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升温时的值减小②降压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③加入BA的转化率变大④加入催化剂,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⑤充入C,则AB的物质的量增大

A.  B.①②⑤ C.②③⑤ D.全部

 

在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aCO3(s)CaO(s)+CO2(g) ∆H>0,反应达到平衡后,tl时缩小容器体积, 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x不可能是

A.υ(逆反应速率) B.ρ(容器内气体密度)

C.m(容器内CaO质量) D.Qc(浓度商)

 

水的电离过程为,在时,水的离子积:,在时,水的离子积:,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时,

C.时的水比时的水电离程度小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HX

HY

HZ

 

 

 

A.三种酸的强弱关系:

B.反应 能够发生

C.相同温度下,NaXNaYNaZ溶液,NaZ溶液pH最大

D.相同温度下,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

B.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

C.明矾净水原理:Al   

D.制备纳米粉:过量 HCl

 

为证明某可溶性一元酸(HX)是弱酸,有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室温下,测0.1 mol/L HX溶液的pH,若pH>1,证明HX是弱酸

B.室温下,测1 mol/L NaX溶液的pH,若pH>7,证明HX是弱酸

C.将等浓度、等体积的HClNaX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pH<7,证明HX是弱酸

D.相同条件下,对0.1 mol/LHCl0.1 mol/LHX进行导电性实验,若与HX溶液相串联的灯泡较暗,证明HX为弱酸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列描述或表达式正确的是

A.反应MnO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1molMnO2被氧化转移2mol电子

B.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

C.不溶于水的盐(CaCO3BaSO4)都是弱电解质

D.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解、电泳、电离、电镀、电化腐蚀

 

次磷酸是一种具有强还原性的一元弱酸,工业上常利用溶液反应进行化学镀银,已知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B.的电离方程式为

C.氧化成了

D.均为酸式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的时,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pH分别为a,则

C.NaOH溶液与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D.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增大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稀豆浆、硅酸、氧化铁溶液都属于胶体

②纯碱、氨水、蔗糖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③明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

MgO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⑤葡萄糖、油脂都不属于有机高分子

⑥电解熔融的可制得金属铝

A.①② B.②③ C.③⑤ D.④⑤

 

化学平衡常数(K)、电离常数(KaKb)、水的离子积常数(Kw)、溶度积常数(Ksp)等常数是表示判断物质性质的重要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有关,与催化剂无关

B.KaHCN<KaCH3COOH)说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的强

C.当温度升高时,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KaKb)和水的离子积常数(Kw)均变大

D.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等体积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先产生沉淀,则Ksp(BaSO4)>KspBaC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浓度为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过程中,保持不变,电离度变大,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变小

B.时,将的一元强酸溶液与的一元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C.  溶液与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D.对于沉淀溶解平衡,已知平衡常数AgCl的平衡常数大于AgI,则含AgClAgI固体的悬浊液中存在: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②BaSO4投入水中,导电性较弱,故它是弱电解质

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三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

铜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⑥CaCO3投入水溶液几乎不能导电,但CaCO3是强电解质

氯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氯气为电解质

A.1 B.2 C.3 D.4

 

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氢根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水解方程式:HCO3-+H2OH3O++CO32-

B.的电离方程式:H2SO32H++SO32-

C.碳酸根离子的水解方程式:CO32-+2H2OH2CO3+2OH-

D.的电离方程式:CaCO3=Ca2++CO32-

 

某温度下,体积和pH都相同的盐酸和AlCl3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l(OH)3的电离方程式为:Al(OH)3Al3+3OH

B.a点溶液中有: c(H)c(Al3+)c(OH) 3c(Cl)

C.曲线X表示盐酸稀释过程的pH变化

D.bc两溶液c(OH)c(Cl)均相等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1 mol·L-1H2SO4溶液
 

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
 

溶液中NO3Fe2+还原为NO2
 

B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体,
 

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等体积pH=2HXHY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铁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HX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HX酸性比HY
 

D
 

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Na2CO3溶液的pH
 

后者较大
 

证明非金属性
S>C
 

 

 

A.A B.B C.C D.D

 

把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装有氨水的试剂瓶口,为了使现象明显,可先往瓶中加入一种物质,该物质可以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①浓硫酸 ②固体烧碱 ③固体碳酸钙 ④生石灰 ⑤固体 ⑥固体食盐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⑥

 

下列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的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以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B.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

C.应保证碱液稍过量以便于使酸充分反应

D.稀溶液中,1molCH3COOH 1molNaOH 充分反应放出的热少于57.3kJ

 

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在一定温度下,用0.1mol/LK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B点的溶液中有:c(K+)c(OH-)>c(CH3COO-)>c(H+)

B.A点的溶液中有:c(CH3COO-)+c(OH-)-c(H+)=0.1mol/L

C.C点水电离的c(OH-)大于A点水电离的c(OH-)

D.ABC三点溶液均有Kw=c(H+)·c(OH-)=1.0×10-14

 

下列化学用语描述中正确的是

A.18个中子的氯原子的核素符号:

B.比例模型可以表示 分子或分子

C.的电离方程式为:

D.次氯酸的结构式: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物质酸性(碱性)的强弱取决于分子或离子给出(接受)质子能力的大小。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Na + 2H2O2NaOH + H2是酸碱反应

B.ClO+ H2OHClO + OH是酸碱反应

C.碱性强弱顺序:ClOOHCHCOO

D.HCO3既是酸又是碱,NH3既不是酸又不是碱

 

下列叙述中指定粒子数目一定大于的是

A.1mol苯分子中含有双键数

B.固体中含阴离子总数

C.溶液中所含分子总数

D.参加化学反应获得的电子数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B.常温时,氨水的

C.Na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

 

时,在浓度为的溶液中,已知醋酸的电离常数约等于一水合氨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水电离出的最大的是

B.三种溶液的pH值最小的

C.三种溶液中最大的是

D.三种溶液中只有显碱性

 

0.1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1HCl溶液和HX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X溶液呈碱性 B.P点:cNa+)>cH+

C.M点:cHX+cX-=2cNa+ D.M点水电离程度小于N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

①碱性氧化物:Na2O、MgO、Al2O3    Ca(HCO3)2、Fe(OH)3、FeCl2 、FeCl3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灼热的炭与CO2反应、Ba(OH)2·8H2ONH4Cl反应均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

⑤碱石灰、生石灰、玻璃、漂白粉、光导纤维都是混合物

⑥苛性钾、次氯酸、氯气按顺序分类依次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⑦用水能鉴别Na2CO3NaHCO3固体

A.0 B.1 C.2 D.3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