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曾随郑和下西洋的费信说:“上怕七洲,下怕昆仑。……针迷舵失,人船莫存。”材料旨在强调

A.当时人们惧怕远洋航行

B.指南针导向的重要性

C.当时造船技术比较落后

D.海禁政策已进行调整

 

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是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的名字命名的,其中一座命名为石申。石申的科学成就是

A.用赤道坐标记录了恒星的位置

B.记录了世界最早的日食月食现象

C.制造了天文观测仪器——浑仪

D.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2425

 

杨廷芝曾说:“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下列诗(词)句在风格上合乎这一观点的是

A.“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B.“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

C.“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柳永)

D.“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

 

从《诗经》中的《关雎》里可以看出美好女子的典范:窈窕就是娴静,对于爱情,对于丈夫像雎鸠一样忠诚专一。荇(xìng)菜可用来祭祀,采荇菜的女子定要品行优良,善良纯洁。由此可见《诗经》

A.是以爱情题材为主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

C.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D.揭露了当时的黑暗政治

 

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认为:“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其观点的是

A.摧毁一切宗教势力 B.建设直接民主国家

C.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D.创立社会主义国家

 

路德即使在被罗马教廷斥为“异端”的情况下,也认为其新教在教义和宗教仪式上“没有违反《圣经》或大公教会的地方”,甚至强调新教与旧教的本质一致性。这反映出路德改革的目的是

A.发扬基督教基本精神 B.扫除封建主义障碍

C.恢复《圣经》权威 D.重现德意志的辉煌

 

彼特拉克在诗中写道:“根之力量、草之汁液、花之美丽多彩,声、色、嗅、味在对立中组成之和谐,天下地上和大海中众多的生命之物……被创造出来,只是为了服务于人。”这主要体现的观点是

A.反对宗教信仰 B.推崇人的价值 C.主张民主政治 D.强调理性主义

 

王夫之认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王夫之的思想主要体现了

A.明清时面临外来侵略的危险 B.外来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C.商品经济发展下人性的萌动 D.长期闭关锁国引发的不满

 

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孝宗皇帝写《原道论》,提倡以佛修心,以老治身,以儒治世。这一论断意在说明儒、释、道三教

A.难以和谐共存

B.社会功能相同

C.具有互补关系

D.出现合流趋势

 

汉宣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材料中的“汉家自有制度”是

A.独尊儒术 B.尊儒尚法 C.刑主德辅 D.儒道并用

 

先秦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使尔也。”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A.民贵君轻 B.清静无为 C.人定胜天 D.严刑峻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统治末年,普鲁士岁入700万塔勒(货单位),其中的600万塔勒被他用在了军队上。………他终生坚信这样的信条:“朕乃国王,故可为所欲为。……普鲁士是他的私人财产,要按照他的意旨来管理。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二  英国:维多利亚18岁成为立宪君主,女王学会了如何心平气和地与首相共事,尊重政府的决策,哪怕她从心底里讨厌这个首相。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当中,首相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荚雄和偶像。1890年,因为与威廉二世在外交政策上发生分歧,俾斯麦虽然一肚子委屈但还是被威廉二世解除了首相职务。

(1)结合材料一指出,完成德意志统一大业的普鲁士有何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当时俾斯麦拥有哪些权力?和英国首相相比,德国首相与国王的关系有何不同?同样作为立宪君主,祖孙二人的表现为什么会如此大的差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唐书》载:“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

材料二  朱元璋在总结元亡的原因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

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尚书省的主要职权及三省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为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明太祖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成立的直接原因和军机大臣的主要职权。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为此,解放军的行动是

A. 发动百团大战

B. 千里跃进大别山

C. 打响淮海战役

D. 发起渡江战役

 

有位同学在研究抗日战争史时,看到这样一段史料:“有些官兵愤怒而沉痛地说:‘东北军应到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来个你死我活,怎能在周秦汉唐的故地与红军自相残杀?’”史料中的“白山黑水之间”和“周秦汉唐的故地”分别是指

A. 东北地区中原地区

B. 华南地区陕西

C. 东北地区陕西

D. 华北地区中原地区

 

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道:“……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县长……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辛亥革命

A.前后没有任何变化

B.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

C.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D.使地主和旧官僚走向资产阶级化

 

梁启超曾说:“(民国初年)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这主要反映出辛亥革命后

A. 国民言论渐趋自由

B. 民主政体初步建立

C. 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D. 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有义和团揭帖写道:“焚黄表,生香烟,请来各洞众神仙……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德哭连连。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义和团这种狂热情绪主要来自

A.朴素的爱国热情

B.对社会矛盾的科学分析

C.知识分子的宣传

D.对清朝政府的正确认识

 

就甲午战争而言,日本当然赚的盆满钵满。但放在大历史中看,大获全胜的日本却因此埋下祸端,最终差点落得个亡国灭种的境地。该分析,意在指出甲午战争

A.制造了中日的历史仇怨

B.助长了日本的军国主义

C.激化了美日之间的矛盾

D.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展

 

《资政新篇》批判重农抑商,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牟利,鼓励私人资本。这说明《资政新篇》(   )

A. 注重广大民众利益    B. 符合太平天国实际

C. 得到西方列强支持    D.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卜正民主编)记述到:“清朝也给予英国和美国‘治外法权’,意指这些国家的国民即使在中国涉嫌犯罪,也只会由这些国家的法律及法院审判。”清政府给予英、美等国的这一特权是

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

C.居住及租地权

D.使馆驻兵权

 

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国使用的货币曾达到6000种,从柏林到瑞士,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这一现象说明当时德意志地区

A.统一时机不成熟

B.统一市场孕育不成熟

C.宗教改革不成功

D.邦国执政阶级不一致

 

由于特朗普与国会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问题上分歧严重,无法就拔款法案达成一致,美国政府局部关门35天,创下了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最长“停摆”纪录。这一事件表明

A. 国会是美国的权力中心

B. 总统与国会维护的是不同阶级的利益

C. 总统权力受到国会的制约

D. 三权分立制度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一位政治家在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时,曾指出:“毫无疑问,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其意在肯定宪法

A. 条文与体系的完备性    B. 实践不受时代而调整

C. 各项内容具有前瞻性    D. 所蕴含的原则与精神

 

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当时英国首相艾登联合法国、以色列,准备用武力赶走纳赛尔。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并不支持动武,但她只是问:“你们确定这样做明智吗?”最终,英国还是卷入了战争。这说明英国女王

A. 仍可制约首相

B. 已经统而不治

C. 拥有外交大权

D. 主张和平外交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政治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 议会的立法权有了法律保障

B. 王位继承权从国王转向议会

C. 首相掌握行政权并受议会监督

D. 国王的权力被完全剥夺

 

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该法

A.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B.注重形式,程序繁琐

C.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 D.是法律科学的指导原则

 

罗马法规定遗嘱继承高于法定继承,同时期中国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导,两者的共同点是

A. 以规则维护社会的稳定

B. 把血缘关系放在了首位

C. 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D. 尊重物权人的自由意志

 

雅典公民认为,人一生下来不仅属于父母,也属于国家,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这一现象体现了雅典(  )

A.民主政治渐趋成熟

B.人文主义勃兴

C.公民参政热情高涨

D.城邦利益至上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